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图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图的重视,从中发现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快速读懂圖中复杂的数学语言,理解图中各要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来源于生活中的场景图画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这样的图画使学生容易读懂,易接受,也更容易富有兴趣地从中获取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两副单杆、三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这些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有兴趣地获得并掌握数学知识外,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充分挖掘图画的趣味性和思想性等因素,让学生乐于看图,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先数出有什么物体,比如,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的顺序,动手数一数物体的数量,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读懂图意,掌握有序读图的方法,同时也明白按顺序读图的好处。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也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完整性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形成,往往在描述时不能注意到完整性,所以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时时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比如“数一数”这一课时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用好量词说清楚:图中有一面国旗、二副单杆;再如,在“比一比”这一课时中,引导学生说清楚“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多多少”,不能简单描述“是谁多”或“是谁少”。对于根据看图列式的题目,首先让学生完成表述图意后再列式计算。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一共有……去掉左边……右边还剩……”“原来有……飞走了……还剩……”“原来有……又添上了……现在一共有……”,再如,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来了……又来了……一共有……”“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也就逐步学会了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图意,有效地练习语言基本功,更有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图文并茂的题目也相应地增加了许多,但是还是有些学生意识到了字,忽略了图,或意识到了图,忽略了字。如一道练习题中,图上描述的是公交车一共能坐40人,车子旁边还有一些小朋友,文字叙述“还有8人没有上车”,问题是车上已经坐了多少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以往解题时一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3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40-5=35,完全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再进行解答。只有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才有理有据。
总之,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他们只有将图片吃透读懂,才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画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有很好的读图能力,在解题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能够用画图的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来源于生活中的场景图画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这样的图画使学生容易读懂,易接受,也更容易富有兴趣地从中获取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两副单杆、三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这些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有兴趣地获得并掌握数学知识外,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充分挖掘图画的趣味性和思想性等因素,让学生乐于看图,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先数出有什么物体,比如,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的顺序,动手数一数物体的数量,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读懂图意,掌握有序读图的方法,同时也明白按顺序读图的好处。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也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完整性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形成,往往在描述时不能注意到完整性,所以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时时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比如“数一数”这一课时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用好量词说清楚:图中有一面国旗、二副单杆;再如,在“比一比”这一课时中,引导学生说清楚“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多多少”,不能简单描述“是谁多”或“是谁少”。对于根据看图列式的题目,首先让学生完成表述图意后再列式计算。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一共有……去掉左边……右边还剩……”“原来有……飞走了……还剩……”“原来有……又添上了……现在一共有……”,再如,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来了……又来了……一共有……”“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也就逐步学会了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图意,有效地练习语言基本功,更有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图文并茂的题目也相应地增加了许多,但是还是有些学生意识到了字,忽略了图,或意识到了图,忽略了字。如一道练习题中,图上描述的是公交车一共能坐40人,车子旁边还有一些小朋友,文字叙述“还有8人没有上车”,问题是车上已经坐了多少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以往解题时一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3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40-5=35,完全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再进行解答。只有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才有理有据。
总之,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他们只有将图片吃透读懂,才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画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有很好的读图能力,在解题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能够用画图的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