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思悠悠,琴韵悠悠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禅与乐》是我国第一本关于禅与音乐的著作,作者以“禅与乐”二者相生相依的深层次关系为独特视角,从佛学、音乐学、美学、文学等各个层面,以锋利且文笔秀丽隽永的语言梳理了禅宗与中国音乐的因缘,并为中国现代音乐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禅宗   禅意   禅与乐
   田青先生的《禅与乐》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禅与乐”的著作。他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诗意盎然的文笔和紧密的逻辑思维将“禅与乐”历经两千多年的殊胜因缘娓娓道来。书中不仅论述了“禅与乐”内在的深层次联系,更以深刻独到的视角回顾了近代音乐文化的翻天巨变,提出了声乐唱法中“科学”不同于“艺术”的观点,并鼓励民族器乐艺术中“第三种模式”的发展。他呼吁我们的音乐家们,应当穿越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穿越“五四”反传统的传统,找回淹没在西方强势文化语境中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系统。
   该书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试作归纳。
   一、《禅与乐》的写作特点
   (一)以独特视角切入时代热点话题
  1.新颖的研究视角
   从我国现有的所有关于“佛教音乐”的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田青先生所著的《禅与乐》是第一本以“禅与乐”的关系为视角的著作。其他相关著作都是写佛教或宗教音乐的。如1993年妙音·文雄所著的《中国佛教音乐》等。
   2.以如何继承民族遗产问题为目的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以及如何继承民族遗产的问题,自建国前①至今,仍然是众多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在面临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和如何避免“西方后殖民主义中心”的21世纪的今天,田青先生以“禅与乐”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禅意是中国音乐应有的内涵,为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提供了一剂良方。
   (二)探索了“禅与乐”深层次的关联
   禅宗在中国影响广泛,不仅与中国人对宗教文化的包容性有关,更在于禅宗与中国音乐的深层次关联。从“直指人心”的“禅”与不立文字的“乐”的相似性,到中国“单旋律”中的“禅意”,体现的都是“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的禅宗对中国音乐的影响。作者将乐声中的“怦然心动”与禅宗的“顿悟”相比拟,为读者展现了禅宗与中国音乐惊人的相似之处。
   禅宗崇尚“简约”、“明心见性”,中国音乐也崇尚“简约”和“韵味”。在中国传统的审美中,受禅宗的影响,自唐代起,就有以“韵”来反对“技术至上”的先例,如白居易“调轻声直韵疏迟”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国特有的散板的节拍特征、西北民间音乐中的苦音“fa”比十二平均律的“fa”高50音分的现象,以及沈洽在《音腔论》②中提到的“音腔”的概念,均体现了中国有别于西方的崇尚简约、重韵味、轻技术的审美倾向。中国器乐曲中以“老六板”为种子繁衍出的“老六板”、“老八板”家族,更像是禅宗的“一花五叶”一般,内含着与禅一样的勃勃生机和千变万化的艺术魅力。
   (三)回归时代,对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思考
   回顾近代,“落后就挨打”的经验使得我们迫切的想要改变中国文化落后的局面。从明治维新到五四运动的兴起,西方文化所主张的“民主与科学”早已代替中国的“儒释道”三家,对中国近现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彭修文模式”、“新潮音乐”、因盲目追求科学和规范的“千人一声”等已成普遍现象。
   田青先生认为:“科学”是“罐头歌手”批量产生的原因,而“艺术”要求的是“个性”。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我们,应将审美标准回归自然,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他还以“文化自信”为视角反观“彭修文模式”和“新潮音乐”,细致的分析了“彭修文模式”的“什么都和洋人一样”,以及“新潮音乐”被称为“新文化殖民现象”的深层心理原因。他还详细介绍了民族音乐的“第三种模式”的产生缘由及特点,并称之为“新古典主义”他认为这种模式不同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一种灵魂的回归。正如他所说的,只有“禅”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和东方特色,只有“禅”的回归才能带领我们在“文化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批评”的时代走向日益缩小的“地球村”。
   二、关于该书的一些疑问和思考
   (一)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需予以重视
   日本的尺八音乐让西方学者听到了禅意,而中国的民间音乐(包括北京民间佛曲)却让人觉得有点吵。这让我们反思,与中国相伴千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烙下深刻烙印的禅意是否被我们忽略?
   我们当今的音乐不应背离中国传统音乐的本性和传统,丢弃中国传统音乐中曾蕴含的禅意,盲目、全面的照搬西方音乐的一切,只有不断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内在的精神气质,抓住传统音乐的根,才能创作出更具有中国气质的音乐,在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走向世界。
   (二)思维局限的问题
   如果把禅宗的思想看做一种文化,那么受其影响而形成的音乐(如文人音乐)则具有了禅宗的“灵魂”。而影响中国的文化不只佛教的禅宗文化,还有佛教的其他文化,如律宗,以及道家、儒家、甚至玄宗思想的影响。“不同文化给了各自的音乐不同灵魂”,他们一起构成大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框架,而当我们听到一部分中国音乐,而指责它没有禅意,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是普遍的。我们应当跳出自身的局限,客观的看待多元文化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在田青先生看来,禅是新古典主义的核心,它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在音乐方面尤其深层次的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但笔者认为,中国的其他文化,如少数民族文化、市民文化以及其他宗教文化等都对中国音乐产生有影响。中国的传统音乐是多种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禅宗只是众多因素之一,却不能代替全部。
   三、结语
   在21世纪的今天,后殖民批评浪潮席卷全球。“它指向殖民者撤退之后,第三世界依然存在西方中心的现象”,且“东方人往往以西方这个他者的东方想象来重塑自己,从而使自己的面貌受到遮蔽。”③为了抵抗全球西方化,世界政治出现了各民族国家都纷纷强调民族文化身份的现象。这使我们不禁反思,中国的民族文化身份是什么?禅是唯一的中国音乐的审美标准吗?
   在中国历史上,的的确确禅宗对音乐及其他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田青先生思考的这一点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禅宗“明心见性”和“简约”的智慧也深深印刻在中国音乐单旋律的长线条和意境深远的韵味里,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弥足珍贵的文字和音符。要创作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音乐,则要深挖我们本民族文化的根,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的作曲理论的同时,从自己本民族留下来的宝贵传统里汲取养分。
  
  注释:
  ①自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会议提出“民族形式”、“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主张以来,中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对于民族形式问题以及如何继承民族遗产问题已展开了讨论。
  ②沈洽:《音腔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04期。
  ③宋瑾:《传统音乐产品“走出去”的保值问题》,《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04期。
  
  参考文献:
  [1]田青.禅与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2]沈洽.音腔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04).
  [3]宋瑾.传统音乐产品“走出去”的保值问题[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04).
其他文献
摘要:《雷和雨》从《雷雨》中走出,其意义建立在《雷雨》的叙事层面上;《雷雨》中走出了《雷和雨》,其意义借助于《雷和雨》的拓宽延展。编导王玫创作的舞剧《雷和雨》在形式上超脱了原著《雷雨》,而在内容与意蕴上则更深刻、更成熟、更发人深省。《雷和雨》借助舞蹈,以其肢体充足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超越了原文学文本,并成功的赋予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雷雨》 《雷和雨》 形式 意蕴  一、编导的现代意识   一
期刊
摘要:作为一部怀旧经典影片,导演王家卫使用了许多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表现手法把一个极其普通的故事加入了新的生命,让其意义变得不再普通,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镜头 渲染情节 音乐  王家卫的影片对镜头语言的要求很高,并且把握得很到位。首先,在《花样年华》的开头为观众描绘了这样的场景:简单的字幕介绍交代时间、地点后,紧接着便听到一片喧嚣声,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笔者注意
期刊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迄今保留着较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2015年5月17日,伴着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的采风团队带着非常期待的心情奔赴此次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这个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去感受锡伯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期刊
摘要:古时人们为了驱赶野兽保护庄稼,发明了一种集体舞,叫金锣舞。每到大年夜,人们都要拜祭金锣并跳起金锣舞来祈祷下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了保护这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制定措施来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金锣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诞生 传承  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能歌善舞,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优秀音乐。我国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是由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歌曲、器乐曲
期刊
张伯瑜,男, 1982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1987年获学士学位,1998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1年,留学芬兰图尔库大学,1995年获副博士学位,1997年获音乐学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回国任教至今。1998年提升为副教授,1999年任音乐学系副系主任,2001年任主任,2002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现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音乐学会副会长。1998年任丹麦亚洲研究院客座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大约有170万年的历史,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以前,原始社会的发展非常缓慢,直至距今4000年前才进入奴隶社会。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所以没有保存可供研究的音乐文化史料,对远古时期音乐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考古挖掘的远古时期的乐器,通过考古挖掘出的乐器可以对当时音乐文化
期刊
摘要:京剧,中国之国粹;歌剧,西方之经典。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存在着质的区别,在文化背景、社会制度、脚本题材、演唱方法,包括咬字和韵白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跨洋隔海的京剧与西洋歌剧看似相隔甚远,但实质上却存在着某种联系,本文以《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的比较研究》一文为据,浅析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之间的关系,比较二者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民族特征等以及其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并总结两种文化的创新与开拓。  关键
期刊
摘要:歌德的诗作《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成为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的创作源泉。梅菲斯托在这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魔鬼的性格特征和艺术形象均有所改变。由于每个作曲家对原作的理解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创作手法、审美取向和哲学观点均有差异,在对待同一文学原形时,就创造出各种各样,性格迥异的音乐形象。本文对柏辽兹、古诺和李斯特三位大师作品中的梅菲斯托音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文献起源很早,古典音乐文献学也是其中一个分支,而中国音乐艺术存在的独异方式决定了研究中国古典音乐的基础资料以古典音乐文献为基准,由于中国古典音乐资料的缺失即没有音像资料的保存,于是音乐文献给中国古典音乐的考古、梳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阅读大量的古典音乐文献成为现代人获知古代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古典音乐文献分类 古典音乐文献辑录 《史记》   一、古典音乐文献的分类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音乐作为培养学生美学思维和素养的重要载体,在素质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音乐教育,有助于普通高校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全面人才。本文将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实施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策略研究   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