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形象到音乐形象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德的诗作《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成为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的创作源泉。梅菲斯托在这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魔鬼的性格特征和艺术形象均有所改变。由于每个作曲家对原作的理解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创作手法、审美取向和哲学观点均有差异,在对待同一文学原形时,就创造出各种各样,性格迥异的音乐形象。本文对柏辽兹、古诺和李斯特三位大师作品中的梅菲斯托音乐形象分别进行了分析,浅谈文学形象是如何转换为音乐形象的。对作品中反面形象的分析有助于学习者全面地、理性地研究大师的传世之作。
  关键词:歌剧  音乐形象  音乐分析
   歌德的诗作《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被看成是一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三百年资产阶级精神生活发展的历史。提起梅菲斯托,人们就会想到《浮士德》里的那个魔鬼。魔鬼和上帝打赌,他认为人类的本性难改,一旦失去理性,将会变得颓废而无法自拔。他说:“凡物都是有成必有毁,所以倒不如始终无成。”上帝却对人充满信心,认为人难免会犯错误,可善良的人必会在与黑暗斗争同时,意识到坦坦正途,而最终走上正路。上帝以浮士德作为人类的代表与魔鬼作了一场赌搏。于是,在魔鬼的引诱下,浮士德喝下出卖灵魂的毒汤,返老还童,开始了他从未有过的人生经历。在经历了人生诸多挫折之后,他发现人生的目的就在于行动,在于通过实践不断追求真理。最终,他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人要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的灵魂最终上了天堂。
   显然,梅菲斯托在这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他利用浮士德性格中“恶”的一面引他堕落,千方百计地想让他心中出现享乐主义、投机主义从而变得庸俗不堪,以赢得与上帝的赌赛。然而,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魔鬼的性格特征和艺术形象均有所改变。由于每个作曲家对原作的理解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创作手法、审美取向和哲学观点均有差异,在对待同一文学原形时,就创造出各种各样,性格迥异的音乐形象。音乐,凭借着它独特的表达方式与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梅菲斯托各种性格,让我们看到更加多变、更加生动的魔鬼。笔者将对柏辽兹、古诺和李斯特三位大师作品中的梅菲斯托音乐形象分别进行分析,浅谈文学形象是如何转换为音乐形象的。
   一、 柏辽兹音乐作品中的梅菲斯托
   《浮士德的沉沦》是柏辽兹的代表作,其中的梅菲斯托是一个不满现状,有反抗精神的魔鬼,是一个具有人性特征的精灵。
   (一)一个不满现状、玩世不恭的魔鬼
   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导者,他将文学性情节和戏剧性构思浸入到交响曲领域,并以新颖明澈的配器效果丰富了交响音乐的表现力。传奇戏剧《浮士德的沉沦》标志着他的音乐创作由戏剧性交响乐转向真正的音乐戏剧。柏辽兹是歌德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而这部《浮士德的沉沦》却与歌德原著中的结局完全相反,浮士德最终没有得到解脱,他与梅菲斯托一起下了地狱,这一巨大的改动曾引起当时人们的不满。但是,柏辽兹还是能够充分理解歌德笔下的梅菲斯托。在音乐中,他特别强调了他的讽刺迂腐,否定宗教、哲学的一面。音乐中的魔鬼不完全是邪恶狠毒的,而是一个不满现状、甚至是敢于对封建社会发起挑战的人物。这一点倒符合了歌德的原意。恩格斯曾精辟地评价过歌德,他说:“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的、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柏辽兹创作的梅菲斯托形象正体现了恩格斯对歌德的评判,虽有不满现状的反现实精神,却最终不能摆脱下地狱的命运,不是一个彻底的革命形象。也再现了歌德对当时僵死的学术、唯心主义哲学、教会和宫廷及殖民主义的尖锐讽刺。
   例如:第二幕第六场梅菲斯托在赞赏布郎德演唱的《老鼠之歌》之后,随即演唱了一首《跳蚤之歌》。歌曲用分节歌的体裁,四乐句的歌词来讽刺社会中丑恶的现象,歌词生动形象,用暗喻的手法把社会的蛀虫比作跳蚤,而宠爱他的昏庸君主则象征着腐朽的社会制度。歌中唱到:“从前有个国王饲养着一只跳蚤,爱它就象爱自己的儿子一样。有一次国王叫裁缝给它做了一套非常漂亮的服装。跳蚤大摇大摆在宫中走来走去。不久它又得到勋章,成了一名大臣。无论它刺痛、刺痒皇后或贵夫人,也没有谁敢把它捏死。不过若是落在我们的手里,就要把它捏得粉碎。”音乐用短小精悍、灵活跳跃的节奏、忽高忽低的音区和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上窜下跳,惹人讨厌的跳蚤,并以坚定的音调刻画出梅菲斯托不可一世的王者风范,赋予了他生气而又威严的人性特点。他所说的话也是歌德和柏辽兹的心声。
   (二)一个精灵怪异的魔鬼
   童话故事中,魔鬼都会施展魔法,以显示他们的威力,柏辽兹音乐中的魔鬼也不例外。在《浮士德的沉沦》第三幕第十一场中,梅菲斯托念着咒语使玛格丽特睡去,又把光怪陆离的鬼火精灵召唤出来,围绕在玛格丽特的身边跳舞。这时,管弦乐队奏起了《鬼火小步舞曲》。这段音乐热情、诡异、神秘,渲染了夜晚神秘朦胧的意境。乐曲采用回旋曲式,木管乐器用中庸的速度演奏了主部主题,短促、带有停顿的音型刻画出轻捷灵巧的小精灵形象。接着,音乐用带变化音的小二度音程进一步描绘了精灵们怪诞的舞蹈,主部主题和插部主题交替进行,其中还穿插着力度渐强变化的长音,更增加了紧张度和恐惧感。结尾处转为急板速度,与紧接着梅菲斯托演唱的《小夜曲》相呼应。柏辽兹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丰富的色调,渲染了一种特定的气氛,为梅菲斯托这一魔鬼形象增加了怪异的色彩。
   人们心中大多数的魔鬼都是凶残而可憎的,而第二幕第七场中梅菲斯托演唱的《梅菲斯托咏叹调》却赋予了魔鬼诗一样浪漫的情调。这段唱腔出现在梅菲斯托对浮士德施加魔法,让他在梦境中出现玛格丽特的幻影这一情节中。梅菲斯托由男中音演唱,徐缓的速度,起伏不大的旋律走向,轻柔的力度,动情的声调,似乎已经让人们忘记了这是一个魔鬼。紧接着出现了仙女的合唱,梅菲斯托的声音时隐时现,悠扬而神秘。如果没有歌词的提示,单从音乐本身来欣赏这个唱段,人们很难想象这是个狰狞可怖的魔鬼在吟唱,这就使得同一艺术形象在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中形成极大的反差,给魔鬼形象赋予了精灵的特质,或者说是一部分人性的特点。    二、古诺音乐作品中的梅菲斯托
   据法国音乐百科全书记载,有关浮士德的歌剧作品达十四部之多。在这些作品中,以古诺谱曲的《浮士德》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是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有关浮士德传说的歌剧代表作。作品继承了法国大歌剧的传统,运用了独唱、重唱、合唱、芭蕾和壮观的群众场面,追求辉煌的音乐效果。一些日常场景的设置对戏剧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刻画也起了很大作用。
   歌剧取材于歌德同名诗作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浮士德在魔鬼引诱下与年轻女子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梅菲斯托的独唱唱段在这部剧中达到5段,而与其他角色的重唱也达8段之多,这足以说明该角色在整部作品中重要的地位。古诺创作出了一个既崇尚金钱、邪恶,又富有人情味的魔鬼。
   (一)一个崇尚金钱、权利的魔鬼
   这部歌剧的诞生,正值法国第二帝国统治下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工农业生产都有明显的增长,工业资本逐渐形成。古诺笔下的梅菲斯托就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和道德观的代表。以他在第二幕所唱《金犊之歌》为例:“金犊偶像,威严耸立,大家赞美它的神力。四海之内强大无敌!”这是在金钱急剧增长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金钱拜物的真实写照。因此,从这个时代背景来看,古诺的《浮士德》是已经资产阶级化了的《浮士德》,是把第二帝国的整个时代加以肖像化了的《浮士德》。梅菲斯托的拜金主义、崇尚权利的思想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他所体现出的功利思想表明了在拥有金钱与权利的同时,可以拥有一切,包括人的灵魂。
   这部歌剧与歌德的长诗有许多不同之处,古诺所着力刻画的不是“善”与“恶”的斗争,也不是浮士德与魔鬼的斗争,而是复杂可憎的残酷世界。古诺对当时的社会提出了严厉的谴责,对传统社会的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缘由,古诺的《浮士德》从首演的那天起便遭到了资产阶级正统派的冷遇和扼杀。
   (二)一个既邪恶又富有人情的魔鬼
   这部歌剧的别具匠心之处还在于剧作家安排了魔鬼梅菲斯托与卡特林娜的一段情缘,让凶残的魔鬼对美好的爱情抱有幻想是既大胆又真实的创新,让魔鬼也有了人一样的七情六欲。然而,由于整部歌剧中魔鬼的形象是被定性的,他性格中的邪恶、残暴要远多于浪漫。因此,音乐中,梅菲斯托由男低音演唱,常给人以低沉粗重、阴森恐怖的感觉。如:梅菲斯托在第四幕第三场所唱的《你假装睡着在偷听》(又名《梅菲斯托小夜曲》),歌曲为四四拍,三段体,表现了梅菲斯托期待着与情人幽会的场景。音乐以旋律小调开始,用叙述性的乐句,起伏不大的旋律唱到:“可爱的人儿你在装睡吗?你的情人在呼唤着你。”描述了梅菲斯托胸有成竹,神气活现的样子。伴随着一陈疯笑,音乐转到大调,节奏变得紧凑,梅菲斯托着急地唱到:“带上戒指快来开门,我的好情妹。”紧接着又是一阵毛骨悚然的大笑,人们仿佛看到了魔鬼狰狞的面孔,感受到他的邪恶与凶残。不难看出,古诺用这样的音乐描绘出了一个既邪恶又略带情趣的魔鬼形象。
  三、李斯特音乐作品中的梅菲斯托
   李斯特笔下的梅菲斯托是浮士德心中的魔鬼,是能驾驭人内心的魔鬼。
   (一)一个存在于浮士德内心深处的魔鬼
   李斯特诞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深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渴望民主与自由。他说:“只有在音乐里,在那自由自在的、充满着温暖的力量的感情的激流里,使我们从思想的魔鬼势力下解脱出来,只有在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能使我们从理想及其支配下的表现手段中解脱出来。”(《论柏辽兹和舒曼》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他从浪漫艺术中寻找更新的表现形式,借鉴柏辽兹的“标题音乐”,创用了“交响诗”体裁,他主张音乐中的哲理性,力图使音乐与文学、美术相结合。李斯特喜爱浮士德的故事,先后以它为素材创作了《浮士德交响曲》和器乐曲《梅菲斯托圆舞曲》两部音乐作品。
   被李斯特称为三篇“性格画”的《浮士德交响曲》作于1857年,之所以称这三个乐章为性格画,说明他并不想给歌德的《浮士德》配音乐,他要用独创的精神和手段再现剧中的人物。这个作品为大型乐队、男高音与男生合唱而作,共分三个乐章,分别描绘三个人物的性格,然后以一段合唱结尾。它的三个乐章分别为:1.浮士德, 2.玛格丽特,3.梅菲斯托。在文学作品中,浮士德与梅菲斯托这一“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他的前途危机四伏,随时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善与恶两种矛盾冲突,正如浮士德自己所说:“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想相互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是他与梅菲斯托的矛盾冲突的内化体现,他与梅菲斯托的矛盾冲突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化体现,这一矛盾贯穿了浮士德的毕生。
   实际上,每个人都象浮士德一样,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心中都存在着善与恶。李斯特透过文学故事的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有效地运用主题变形这一独特的写作手法,把第一乐章浮士德中的几个严肃、抒情、悲壮的主题以嘲弄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他们变得丑陋、扭曲,变得古怪可笑,同样的音符,通过改变织体、节奏、调性而创造出既熟悉又新鲜,既滑稽又讽刺的梅菲斯托的形象,并以这一形象作为终乐章对全曲进行总结,表明梅菲斯托不仅是“否定一切的精灵”,更是浮士德性格中消极的一面。不仅以个体出现,更存在于浮士德内心深处。
   (二)一个能驾御人心的魔鬼
   李斯特的另一部有关魔鬼的作品《梅菲斯托圆舞曲》又名《农村酒店里的舞蹈》,创作于1860年,原为管弦乐曲,后改编为钢琴曲。作品根据奥地利诗人兰诺的长诗改编,以交响诗的体裁写成。这部作品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乐曲以活泼的快板,A大调3/8拍子的序奏开始,弦乐队奏出短小的动机,密集的音型,给人以紧张之感,仿佛魔鬼在呼风唤雨,施展魔法。接着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同样是短小精悍的旋律,上扬的音型在不间断的音乐中发展着,展现了疯狂的舞蹈场面,人们被魔力的琴声卷入了狂舞的旋涡,欢腾、雀跃着。这段音乐形成高潮后,力度减弱,速度渐慢,出现了切分节奏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主奏,大提琴与之呼应,烘托出朦胧的意境,展现了浮士德在酒店里追逐美丽少女的情景。接着独奏小提琴隐约发出细微的声响,长笛吹奏出的颤音好似林中夜莺的叫声。在展开的过程中,管乐吹奏的第一主题和弦乐拉奏的第二主题相互交织,随着铜管乐器的力度逐渐加强和打击乐的加入,形成乐曲的高潮,随着竖琴华丽的演奏,乐曲接近尾声。音乐以强大的力度和急板的速度显示着魔鬼的威力,最后逐渐减弱结束全曲。音乐中的两个主题个性鲜明,时而交替呈现,时而交织出现,仿佛是魔鬼的形象与美好的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们既要追求享受又感到良心不安的矛盾心理。
   如前所述,李斯特的音乐作品中常常富有深刻的哲理性,他以“梅菲斯托”为曲名进行音乐创作是因为他看到了在这一角色身上所蕴涵的深刻的社会意义。追求享乐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得到享乐的同时很可能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当人心被邪恶的魔鬼所控制时,人就会象这首《梅菲斯特圆舞曲》描绘的那样,失去方向,处在混沌的状态中,最后向魔鬼屈服。
   本文第一、第二两个例子是依附于歌剧中的梅菲斯托的音乐形象,第三个例子是单纯的音乐作品。不论哪一部作品,都充分运用了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和声、调性和肢体等多种表现要素,互相配合,塑造了与文学形象完全不同的梅菲斯托。文学作品中的梅菲斯托生动、形象,从他与浮士德的矛盾斗争中,我们可以看到美与丑、善与恶的争斗。而音乐中的梅菲斯托更加丰富,多变,他是凭借着作曲家独特的审视人生、探索世界、反思社会的视角,运用能与观众的听视觉产生共鸣的手段,重塑出来的崭新的艺术形象,比文学形象更立体,更感性,更易于听众接受,为听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个人从音乐中都能揣摩出自己理解的人物形象,从而也更具光彩,更加独特。音乐形象的创作手段和过程决定了其带给听众完全不同于文学形象的感受和体验。
   历史的长河流淌到今天,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但是人性并没有改变,生活中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魔鬼的影子。善与恶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人们对欲望的追求程度和获取方式,超越现实条件的欲望追求与损害社会及他人的获取方式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心中的魔鬼,如果再付诸实施,就变成了现实社会中的真实魔鬼。因此,现实生活中的“魔鬼”常常以一种难以辨认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魔鬼与非魔鬼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在《浮士德》中,纵然浮士德有着追求新生命、重新探索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热情,但其强烈的对欲望的追求和出卖灵魂的获取方式却让他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魔鬼的牺牲品,这也是他的悲剧所在。人之所以有别于牲畜,在于人类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将个人欲望与社会责任有机地融合,虽然艰难却从未停止脚步。在这一点上,浮士德精神成为了后人效法的榜样。实际上,人类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解答着浮士德这一自我矛盾的难题,一直在与心中的魔鬼做斗争,并且总能在自我矫正的过程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其他文献
一次涤荡心灵的旅程  2015年5月13日,我们怀着期盼已久的心情,终于踏上了前往新疆伊犁采风的行程。虽然自己之前从未踏上过这片土地但光是从朋友们那里听到的那句——“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就足以让我神往了。所谓“身未动,心已远”,不如,我们就一起走吧!  我们将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只为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尽最大的可能去领略这片“塞上江南”的美丽风景和迷人文化。在这几天的时间里,
期刊
5月,正是伊犁河谷的好季节。除了天蓝水清之外,还有草原上的虫鸣花香,歌声悠扬。5月14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云峰带领学生张富兰、龙婧等一行,前来伊犁采风,开启了为期三天的以哈萨克音乐为主的探访之行。  和云峰教授为长年从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的学者。伊犁州歌舞团的专业表演、草原阿肯的即兴弹唱、伊犁师范学院学生的热情展示……这次探访,对于和云峰教授来说,如果用一句话总
期刊
摘要:不断探索新的作曲技法是音乐现代性的一种表现,不断探索利用、融入和突出本土传统音乐要素的途径是音乐民族性的表现。东方音乐思维与西方音乐技术的结合是日本作曲家武满彻的创作特点,他在几乎随意性音乐的创作中遵循着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严密逻辑。不仅将西方的音高组织方式及现代作曲技法为我所用,又将东方音乐的发展方式及曲式原则和日本民族的传统意境等结合,体现了中东洋元素与西洋元素的对峙与融合,实现了在对立中
期刊
摘要:《雷和雨》从《雷雨》中走出,其意义建立在《雷雨》的叙事层面上;《雷雨》中走出了《雷和雨》,其意义借助于《雷和雨》的拓宽延展。编导王玫创作的舞剧《雷和雨》在形式上超脱了原著《雷雨》,而在内容与意蕴上则更深刻、更成熟、更发人深省。《雷和雨》借助舞蹈,以其肢体充足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超越了原文学文本,并成功的赋予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雷雨》 《雷和雨》 形式 意蕴  一、编导的现代意识   一
期刊
摘要:作为一部怀旧经典影片,导演王家卫使用了许多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表现手法把一个极其普通的故事加入了新的生命,让其意义变得不再普通,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镜头 渲染情节 音乐  王家卫的影片对镜头语言的要求很高,并且把握得很到位。首先,在《花样年华》的开头为观众描绘了这样的场景:简单的字幕介绍交代时间、地点后,紧接着便听到一片喧嚣声,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笔者注意
期刊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迄今保留着较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2015年5月17日,伴着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的采风团队带着非常期待的心情奔赴此次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这个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去感受锡伯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期刊
摘要:古时人们为了驱赶野兽保护庄稼,发明了一种集体舞,叫金锣舞。每到大年夜,人们都要拜祭金锣并跳起金锣舞来祈祷下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了保护这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制定措施来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金锣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诞生 传承  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能歌善舞,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优秀音乐。我国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是由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歌曲、器乐曲
期刊
张伯瑜,男, 1982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1987年获学士学位,1998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1年,留学芬兰图尔库大学,1995年获副博士学位,1997年获音乐学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回国任教至今。1998年提升为副教授,1999年任音乐学系副系主任,2001年任主任,2002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现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音乐学会副会长。1998年任丹麦亚洲研究院客座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大约有170万年的历史,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以前,原始社会的发展非常缓慢,直至距今4000年前才进入奴隶社会。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所以没有保存可供研究的音乐文化史料,对远古时期音乐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考古挖掘的远古时期的乐器,通过考古挖掘出的乐器可以对当时音乐文化
期刊
摘要:京剧,中国之国粹;歌剧,西方之经典。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存在着质的区别,在文化背景、社会制度、脚本题材、演唱方法,包括咬字和韵白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跨洋隔海的京剧与西洋歌剧看似相隔甚远,但实质上却存在着某种联系,本文以《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的比较研究》一文为据,浅析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之间的关系,比较二者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民族特征等以及其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并总结两种文化的创新与开拓。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