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文通过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强调教师师德规范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师 师德 水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94-02
在人类社会的苍桑流变中教师历来被看作是“学高”和“身正”的完美统一,从古到今,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乃至与“天地君亲”并列在一起而受人们的供奉。如何确定教师的社会地位,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
一、古今教师的角色定位
“士成至圣先师”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书育人,堪称“万世师表”,就一直被作为教师的代表和典范而受到无尚的尊敬和爱戴。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执教,洁身自好,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去”的精神也一直为学子们敬重和效仿,在中国现代史上成为世人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但如果联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训世言论,再加上清人郑板桥的《教馆诗》:“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便可知教师是因为能做由百姓到达官之间的铺路人才得到敬意的,因此也才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类的训条。故而古人在神翕上供奉教师,绝不能与今天的“尊师生教”相提并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历来也被党和国家所关注和重视。教师被看成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在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教育事业耗尽了自己的心血和时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教师也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视为振兴民族教育的希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也因之而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但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有了前所末有的许多变动,对我国教育尤其对我国教师的师德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使相当部分理想信念淡漠、道德情操不高、敬业精神不足的教师,禁不住商品经济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因不甘清贫而“跳槽”、“下海”弃教经商,或者因不安心于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而本末倒置把教书育人当作副业,甚至“一切向前看”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于学生及学生家长。显然,凡此种种行为与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社会角色是极不相称的。这此问题此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一个较为敏感而又沉重的焦点话题,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准已成为广大有识之士的强烈要求和共同呼声。因此“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可见,师德问题已被党和政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是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可见,作为教师,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把强化自己的师德风范放在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首要位置,“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实现“经师”和“人师”的完善统一。
1、加强学习,提高师德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师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充分理解和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一如既往地热爱和尊重学生,按教育规律办事,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良好的学风、教风感染5I导学生,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其次要向他人学习。我国古代教育家“士成至圣先师”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明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就要有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从师的美德,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见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向他看齐。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积小秀为大善,积小能为大能,以高尚的情操和正直的人品而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凭着“职业良心”自觉地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为人师表,争做楷模
教师是以教书育人来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对象是有情感、有理性的活生生的人。“已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教师的学识人品才能乃至处事原则等对学生全面人格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且社会对教师的师德水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形成了教师的师表意识。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自己模范的品德来教育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到正人先正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作人表率。让爱生敬业,两袖清风,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等精神真正成为全体教师的追求时尚。真正实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诤诤古训。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威望,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地位,用教师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展现自己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情操,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楷模和效仿的榜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事实证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所以,广大教师一定要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让“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真正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师德水准的提高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它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在教书育人中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把师德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
关键词:教师 师德 水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94-02
在人类社会的苍桑流变中教师历来被看作是“学高”和“身正”的完美统一,从古到今,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乃至与“天地君亲”并列在一起而受人们的供奉。如何确定教师的社会地位,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
一、古今教师的角色定位
“士成至圣先师”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书育人,堪称“万世师表”,就一直被作为教师的代表和典范而受到无尚的尊敬和爱戴。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执教,洁身自好,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去”的精神也一直为学子们敬重和效仿,在中国现代史上成为世人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但如果联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训世言论,再加上清人郑板桥的《教馆诗》:“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便可知教师是因为能做由百姓到达官之间的铺路人才得到敬意的,因此也才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类的训条。故而古人在神翕上供奉教师,绝不能与今天的“尊师生教”相提并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历来也被党和国家所关注和重视。教师被看成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在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教育事业耗尽了自己的心血和时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教师也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视为振兴民族教育的希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也因之而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但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有了前所末有的许多变动,对我国教育尤其对我国教师的师德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使相当部分理想信念淡漠、道德情操不高、敬业精神不足的教师,禁不住商品经济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因不甘清贫而“跳槽”、“下海”弃教经商,或者因不安心于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而本末倒置把教书育人当作副业,甚至“一切向前看”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于学生及学生家长。显然,凡此种种行为与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社会角色是极不相称的。这此问题此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一个较为敏感而又沉重的焦点话题,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准已成为广大有识之士的强烈要求和共同呼声。因此“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可见,师德问题已被党和政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是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可见,作为教师,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把强化自己的师德风范放在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首要位置,“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实现“经师”和“人师”的完善统一。
1、加强学习,提高师德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师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充分理解和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一如既往地热爱和尊重学生,按教育规律办事,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良好的学风、教风感染5I导学生,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其次要向他人学习。我国古代教育家“士成至圣先师”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明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就要有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从师的美德,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见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向他看齐。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积小秀为大善,积小能为大能,以高尚的情操和正直的人品而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凭着“职业良心”自觉地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为人师表,争做楷模
教师是以教书育人来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对象是有情感、有理性的活生生的人。“已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教师的学识人品才能乃至处事原则等对学生全面人格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且社会对教师的师德水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形成了教师的师表意识。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自己模范的品德来教育和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到正人先正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作人表率。让爱生敬业,两袖清风,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等精神真正成为全体教师的追求时尚。真正实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诤诤古训。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威望,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地位,用教师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展现自己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情操,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楷模和效仿的榜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事实证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所以,广大教师一定要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让“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真正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师德水准的提高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它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在教书育人中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把师德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