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在高中生现有的、较为参差不齐的知识技能水平基础上,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利用较为简单的手段,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在音乐编创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编创;即兴创作
音乐编创,具体是指通过音乐材料的组织与发展,以不同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表现音乐意境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也就是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展开思考,进行属于自己的编写创造、以更多的可能性实现自我表达。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每一次对于音乐的体验、感知、灵感的迸发以及自我表达,都应该是围绕“音乐”本体,不能单靠教师的语言教化,而是应该让学生多参与音乐实践,在每一次的音乐节奏、旋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即兴能力,从而更加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音乐特征为主体,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设计,以正确的教学定位为出发点,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征,在遵循教学对象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音乐教学客观规律的同时,理解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在音乐课堂中渗透音乐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养成。
在新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提出要求,在高中阶段的音乐学习中,学生主要从节奏、旋律和歌曲歌词三个方面进行即兴和编创能力的练习。在音乐创编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音乐材料组织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音乐创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音乐作品的常规结构及音乐编创的基本方法。在实践方面,要求学生依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编创一段相对完整的旋律;或者依据歌曲、乐曲的主体材料及情绪,进行即兴唱、奏等创编活动;并且参与以歌曲编创为主的创作实践,尝试为旋律编配歌词等。
考虑到高中生的演唱、演奏能力不尽相同,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使用相对较为简单的童谣、音程关系以及奥尔夫乐器,帮助高中生完成对于“作品”相对“完整”的音乐编创。
此处笔者以陕西本土童谣《陕西八大怪》为素材,由教师组织学生将素材与语言、声勢、奥尔夫乐器结合自由创编,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最终进行展示。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思维能力。
世界上最自然、最动听、最方便携带的乐器就是人的嗓音。因此编创的开始从嗓音进入。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对素材进行思考,商讨每一部分的素材呈现方式。节目的展现应该是“由浅入深”,从简单的集体朗诵入手,整个编创的第一部分为全体学生的念白。
以陕西童谣《陕西八大怪》为素材,学生自由的加以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读,老师先给予一个示范,要求每个学生创编出一种读法来。学生经过练习不但对节奏型熟悉了,还从中扩大了知识面,锻炼了创造力。
如:老 婆 帕 帕 头 上 戴,家 家 房 子 半 边 盖。
×·× × × × × ×,×·× × × × × ×。
《陕西八大怪》:
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
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的像裤带。
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
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不!对!外!
从学生的创作中选择最适合陕西特色的节奏朗读,定为整个素材的念白基调。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继续下一部分的创编,单声部的念白结束后,鼓励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并第二部分设置为二声部卡农的形式。
在第三部分时,学生希望大胆尝试三声部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引导,注意三声部之间的配合协调,低声部应该稳定重音,维持整个作品的恒拍感;中声部可以做部分“加花”,使整个作品听上去更加“丰富”;高声部需要保持素材的原本性,与之前的两个部分进行衔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节奏的基础上,为整个素材框架增添乐器、创编旋律。
第四部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循序渐进,加入身体打击乐,进入声势部分,依旧为三声部结构。低声部可以用跺脚发出的低沉声音,维持重音感;中声部可以利用拍腿、拍手或捻指的清脆声音,为作品加入清脆、俏皮感;高声部仍然维持作品的整体基调,以将整个作品关联起来。
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编乐曲,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固定的节奏型,不要太长。再给出一组音列“1 2 3 5 6”五声音阶,让学生试着有这些音为黑板上的节奏配上旋律。
这种创作方式是指令性的旋律即兴,让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音乐要素(如节奏、音列等)、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发展性的音乐创作,完成之后请学生演唱自己所创作的曲调,老师记录下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与表扬,这种方式创作的音乐学生的成就感较高。
即兴创作完毕后,由学生自己将曲调与童谣结合打击乐器与音条乐器、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整个编创过程可以称之为一种歌曲编创的形式,对于学生音乐编创的综合素质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形式对比过去课堂中相对单一的往旋律中填词的形式,更加注重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自身体验、自行挖掘以及自我感受,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体验多声部作品的编创过程,提高学生对于旋律的即兴能力,并且更加充分地理解调式调性。
同时,《陕西八大怪》的主题也突出了本土化音乐创造,贴近学生生活,不失趣味性。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思考能力,给予了学生更加愉悦的课堂体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契合了2017版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有关培养要求。
而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自由自主的阶段,自我意识日渐增强,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尽相同,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设计以其发展需要为根本依据。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状况以及思想动态,及时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激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体现音乐编创课堂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钱丹.培养编创能力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J].科学大众,2014(3).
[2]罗凌.音乐即兴创造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民族音乐,2012(1).
[3]黄沙玫.奥尔夫音乐教学课堂中创造力氛围的实证研究[D].广州:星海音乐学院,2009.
作者简介:
陈捷,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音乐学院。
关键词:高中;音乐编创;即兴创作
音乐编创,具体是指通过音乐材料的组织与发展,以不同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表现音乐意境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也就是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展开思考,进行属于自己的编写创造、以更多的可能性实现自我表达。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每一次对于音乐的体验、感知、灵感的迸发以及自我表达,都应该是围绕“音乐”本体,不能单靠教师的语言教化,而是应该让学生多参与音乐实践,在每一次的音乐节奏、旋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即兴能力,从而更加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要以音乐特征为主体,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设计,以正确的教学定位为出发点,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征,在遵循教学对象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音乐教学客观规律的同时,理解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在音乐课堂中渗透音乐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养成。
在新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提出要求,在高中阶段的音乐学习中,学生主要从节奏、旋律和歌曲歌词三个方面进行即兴和编创能力的练习。在音乐创编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音乐材料组织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音乐创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音乐作品的常规结构及音乐编创的基本方法。在实践方面,要求学生依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编创一段相对完整的旋律;或者依据歌曲、乐曲的主体材料及情绪,进行即兴唱、奏等创编活动;并且参与以歌曲编创为主的创作实践,尝试为旋律编配歌词等。
考虑到高中生的演唱、演奏能力不尽相同,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使用相对较为简单的童谣、音程关系以及奥尔夫乐器,帮助高中生完成对于“作品”相对“完整”的音乐编创。
此处笔者以陕西本土童谣《陕西八大怪》为素材,由教师组织学生将素材与语言、声勢、奥尔夫乐器结合自由创编,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最终进行展示。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思维能力。
世界上最自然、最动听、最方便携带的乐器就是人的嗓音。因此编创的开始从嗓音进入。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对素材进行思考,商讨每一部分的素材呈现方式。节目的展现应该是“由浅入深”,从简单的集体朗诵入手,整个编创的第一部分为全体学生的念白。
以陕西童谣《陕西八大怪》为素材,学生自由的加以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读,老师先给予一个示范,要求每个学生创编出一种读法来。学生经过练习不但对节奏型熟悉了,还从中扩大了知识面,锻炼了创造力。
如:老 婆 帕 帕 头 上 戴,家 家 房 子 半 边 盖。
×·× × × × × ×,×·× × × × × ×。
《陕西八大怪》:
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
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的像裤带。
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
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不!对!外!
从学生的创作中选择最适合陕西特色的节奏朗读,定为整个素材的念白基调。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继续下一部分的创编,单声部的念白结束后,鼓励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并第二部分设置为二声部卡农的形式。
在第三部分时,学生希望大胆尝试三声部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引导,注意三声部之间的配合协调,低声部应该稳定重音,维持整个作品的恒拍感;中声部可以做部分“加花”,使整个作品听上去更加“丰富”;高声部需要保持素材的原本性,与之前的两个部分进行衔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节奏的基础上,为整个素材框架增添乐器、创编旋律。
第四部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循序渐进,加入身体打击乐,进入声势部分,依旧为三声部结构。低声部可以用跺脚发出的低沉声音,维持重音感;中声部可以利用拍腿、拍手或捻指的清脆声音,为作品加入清脆、俏皮感;高声部仍然维持作品的整体基调,以将整个作品关联起来。
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编乐曲,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固定的节奏型,不要太长。再给出一组音列“1 2 3 5 6”五声音阶,让学生试着有这些音为黑板上的节奏配上旋律。
这种创作方式是指令性的旋律即兴,让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音乐要素(如节奏、音列等)、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发展性的音乐创作,完成之后请学生演唱自己所创作的曲调,老师记录下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与表扬,这种方式创作的音乐学生的成就感较高。
即兴创作完毕后,由学生自己将曲调与童谣结合打击乐器与音条乐器、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整个编创过程可以称之为一种歌曲编创的形式,对于学生音乐编创的综合素质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形式对比过去课堂中相对单一的往旋律中填词的形式,更加注重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自身体验、自行挖掘以及自我感受,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体验多声部作品的编创过程,提高学生对于旋律的即兴能力,并且更加充分地理解调式调性。
同时,《陕西八大怪》的主题也突出了本土化音乐创造,贴近学生生活,不失趣味性。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思考能力,给予了学生更加愉悦的课堂体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契合了2017版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有关培养要求。
而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自由自主的阶段,自我意识日渐增强,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尽相同,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设计以其发展需要为根本依据。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状况以及思想动态,及时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激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体现音乐编创课堂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钱丹.培养编创能力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J].科学大众,2014(3).
[2]罗凌.音乐即兴创造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民族音乐,2012(1).
[3]黄沙玫.奥尔夫音乐教学课堂中创造力氛围的实证研究[D].广州:星海音乐学院,2009.
作者简介:
陈捷,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