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过天晴,父子俩在花园散步,儿子突然发现许多蚂蚁在搬运食物,便问父亲:“蚂蚁最喜欢吃什么?”父亲微笑着,没有回答,返身回屋,为蚂蚁准备了6种食物(大米、白菜、月饼、咸蛋、苹果、牛肉干),然后放到花园里蚂蚁比较多的地方,看看它们到底喜欢哪种?父子俩耐心地等着蚂蚁来聚餐。看到月饼上爬满了蚂蚁,儿子高兴地喊道:“呵呵,蚂蚁最喜欢月饼啊!”“月饼是甜面食,那蚂蚁到底是喜欢甜食,还是面食呢?”儿子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父亲仍旧微笑着,没有回答。儿子想了一下,兴致勃勃地跑回家找来糖块(甜食)、月饼(甜面食),馒头(面食)来进行第二轮实验。一会儿,糖块上聚集了许多蚂蚁,“呵呵,原来蚂蚁也是Sweettooth(喜欢甜食)啊!”研究结论:蚂蚁最喜欢甜食。
这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在讲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策略》一课时,讲述的他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件趣事。
在我看来,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有爱观察善于提问的学生,有循序善诱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老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这句话告诉我们:问题才是引导课堂上学生善思的好渠道。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于问题教学,我在教学中也曾实践过。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每讲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针对课文提出5个问题,然后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最终歸纳、集中成3个问题。每个学习小组轮流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说说为什么提出这3个问题,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其他同学则可以提出质疑。
为了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我还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每节语文课,我都会采纳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被采纳的学习小组都会有一些奖励。为了留下悬念,只有在上课时才公布结果。每个同学、每个学习小组都特别期待,希望老师能采用他们的问题。每当我在课堂上公布结果时,总能看到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这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奖品,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们产生出一种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质疑:“老师期待着你提出独特的问题。”“你有不同意见吗?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你不同意老师的观点,表明你很有思想。”每节课我都要选出一名“质疑之星”。在我们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认知能力有限,因而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浅显,甚至幼稚,有些问题可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首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寻找问题的来源。在学生初期提问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通过对词句的理解提出问题,进而对文章的题目提出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可以看到隐含在文章中的许多内容。接下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如在学习《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有的同学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前后为什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而这一个问题恰好是贯穿全文揭示文章主旨的问题。再如作文课,要求写一件事,表达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作文交上来后,我把每个同学的作文题目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读一读,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作文的题目过于单一,全班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以“妈妈的爱”为题。余下的以“爸爸的爱”“妈妈的唠叨”居多。我让学生重新给作文写题目,并适当进行点拨。不久,许多丰富多彩的题目跃然纸上:“红烧肉里的爱”“心中的上帝”“爱是一盏明灯”“最熟悉的声音”“有爸爸就有温暖”“润物无声”……
两年来,以注重学生提问,以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同时也伴生一些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还有一些孩子把提问当作任务来完成?有些问题的提出真的是他们所不懂的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庞维国教授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策略》的讲座中,明确指出制约学生发现问题有四个因素:是否具有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和好奇心;是否具有充分的相关背景知识;是否投入足够的时间深入考虑问题的实质及其已有的答案;是否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明白了这一点,我在想:当有些孩子还不具备这些能力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做些什么?
新课改所提倡的优质教育就是追求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问题。
但如何通过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在课堂上、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总之,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如果我们设计的问题能达到庞维国教授所倡导的“能用于引发学习的兴趣;用于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用于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用于引导、迁移、应用;用于激发生成、创新”,那么,我们就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我们的课堂就一定有效而精彩。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这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在讲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策略》一课时,讲述的他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件趣事。
在我看来,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有爱观察善于提问的学生,有循序善诱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老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这句话告诉我们:问题才是引导课堂上学生善思的好渠道。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于问题教学,我在教学中也曾实践过。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每讲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针对课文提出5个问题,然后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最终歸纳、集中成3个问题。每个学习小组轮流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说说为什么提出这3个问题,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其他同学则可以提出质疑。
为了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我还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每节语文课,我都会采纳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被采纳的学习小组都会有一些奖励。为了留下悬念,只有在上课时才公布结果。每个同学、每个学习小组都特别期待,希望老师能采用他们的问题。每当我在课堂上公布结果时,总能看到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这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奖品,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们产生出一种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质疑:“老师期待着你提出独特的问题。”“你有不同意见吗?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的观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你不同意老师的观点,表明你很有思想。”每节课我都要选出一名“质疑之星”。在我们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认知能力有限,因而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浅显,甚至幼稚,有些问题可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首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寻找问题的来源。在学生初期提问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通过对词句的理解提出问题,进而对文章的题目提出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可以看到隐含在文章中的许多内容。接下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如在学习《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有的同学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前后为什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而这一个问题恰好是贯穿全文揭示文章主旨的问题。再如作文课,要求写一件事,表达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作文交上来后,我把每个同学的作文题目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读一读,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作文的题目过于单一,全班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以“妈妈的爱”为题。余下的以“爸爸的爱”“妈妈的唠叨”居多。我让学生重新给作文写题目,并适当进行点拨。不久,许多丰富多彩的题目跃然纸上:“红烧肉里的爱”“心中的上帝”“爱是一盏明灯”“最熟悉的声音”“有爸爸就有温暖”“润物无声”……
两年来,以注重学生提问,以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同时也伴生一些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还有一些孩子把提问当作任务来完成?有些问题的提出真的是他们所不懂的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庞维国教授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策略》的讲座中,明确指出制约学生发现问题有四个因素:是否具有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和好奇心;是否具有充分的相关背景知识;是否投入足够的时间深入考虑问题的实质及其已有的答案;是否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明白了这一点,我在想:当有些孩子还不具备这些能力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做些什么?
新课改所提倡的优质教育就是追求问题为纽带的教育。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问题。
但如何通过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在课堂上、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总之,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如果我们设计的问题能达到庞维国教授所倡导的“能用于引发学习的兴趣;用于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用于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用于引导、迁移、应用;用于激发生成、创新”,那么,我们就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我们的课堂就一定有效而精彩。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