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教育价值。为了真正落实《指南》的精神,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提高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要弹性安排一日活动作息。
【关键词】 《指南》 作息 时间安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202
根据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幼儿在园的一日作息时间,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能更好地促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列简称《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教育价值。为此,为了真正落实《指南》的精神,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提高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大胆尝试了对作息时间进行改革与探究,从实施弹性一日活动作息做起。对比传统作息制度,新的作息制度主要有两大优势。
一、把时间最大化留给孩子
1.保证幼儿游戏时间,减少集中教学。
《指南》中强调“要适当控制幼儿在园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让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学习基础,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但从传统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上来看,许多幼儿园在上午的半日活动中就安排了两个集体教学活动,合计一个多小时。而在下午的半日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游戏的教学,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如此的安排扣除生活活动、户外活动、一些环节转换过渡的时间外,幼儿下午的创造性游戏时间仅有30分钟左右,游戏时间过短,幼儿无法沉浸在游戏之中,只能进行形式简单的游戏活动,反而玩不出高品质的游戏,对游戏不感兴趣从而放弃游戏。由此可见将创造性游戏在下午进行是不恰当的,不能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
针对这一存在的问题,我园根据《指南》精神,按“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将创造性游戏调整在上午进行,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幼儿只有在充足的时间里,才能去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较长的游戏时间,幼儿能从容地选择自己的游戏角色、游戏活动,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游戏情节,了解游戏中的乐趣,从而对游戏产生好奇与喜爱。减少了集中教学时间,增加了幼儿游戏时间,这样的作息安排安排不仅增加了幼儿自主、自由游戏的时间,而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2.增加户外时间,让幼儿自主活动。
《指南》强调,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以《指南》的要求审视传统的一日作息安排,我们发现,虽然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段不少:有晨间活动35分钟,早操20分钟,户外体育活动35分钟,已经达到一个小时,但是在实施后发现这样的安排活动环节过多,单次活动时间较短,中间转换过渡环节较多,浪费了不少时间,也影响了活动效果。同时,许多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无论是环境创设、材料投放还是组织形式、指导方法都未能给予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幼儿运动的兴趣,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园认为,在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中,户外活动时间需增加,环节转换过渡需减少,以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运动。结合我园园所的实际情况,我园隶属于小区配套幼儿园,园所室内面积小,室外面积大。我们因地制宜,根据幼儿个体的兴趣及幼儿动作发展的需要创设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九个运动区,形成我园的特色户外教学。其中包括运动区、建构区、娃娃家、骑行区、野战区、农家乐、涂鸦区、玩沙区、攀爬区等,既能满足幼儿的基本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要。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幼儿拥有将近1小时左右的混龄、混班的游戏时间,在此段游戏时间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选择场地、自由选择同伴、自由选择玩法、自由选择内容,而且能在材料丰富、又极具挑战的游戏中尽情运动。激发幼儿运动兴趣,利用混龄和混班的差异,促进幼儿主动建构运动的经验,并在此过程中自主安排运动、休息、如厕、喝水等生活环节。其次,将户外自主游戏和早操加以整合,把晨间户外活动和早操相对集中安排,减少幼儿在室内外活动交替、上下楼梯等环节上的等待,从而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作息时间的弹性安排能够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再次,在餐后安排轻松、舒缓的户外散步活动,即让幼儿到园内各个角落乃至种植园地,观赏花草树木,让幼儿接触自然、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轻松、自由、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二、增加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
1.减少环节转换次数,消除等待时间。
传统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上,过度环节都是紧凑化的处理,有多时段的消極等待时间,但是以儿童为本位的角度来看,紧凑、频繁的活动转化环节,并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过多的环节转换,容易导致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碎片化。”《指南》中写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时间安排过于细致,就会使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呆板和不灵活。教师在组织各个环节活动时显得急急忙忙。我园改革作息安排后,各个环节的转换呈“块状”结构,在课程的环节转换中让幼儿更加自主,如:在创造性游戏建构活动中以及美术绘画活动中,幼儿有明显的能力差异,能力较快的幼儿在完成作品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区域材料进行游戏,填充空白的消极等待时间,大大减少了时间的隐形浪费,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安排,能力较弱的幼儿不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赶环节,教师也有了静下心来细心观察和倾听的时间。
2.追溯幼儿的节奏,从他控转为自控。
传统的作息时间安排上,生活活动类似于集体活动,均由教师统一组织,幼儿如厕、洗手、饮水等,环节之间的转换生硬,且幼儿容易出现拥挤和消极等待的现象且存在教师过多的干预和催促。而改革后的作息时间让幼儿更加自主,我园在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上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更加弹性化,打破了各个环节统一组织的模式,除了下午一个集中活动后的生活环节:如厕、洗手、饮水外,其余的大多数活动是幼儿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时间段的生活活动自主权交还给幼儿,在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分散、自主的方式来进行如厕、洗手、饮水等生活活动,如此的时间安排不仅追随儿童的生理节奏与心理节奏,也减少了幼儿“齐步走”的现象。
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品质,关系到幼儿良好习惯与素养的形成。为了优化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的安排,我园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改革调整,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其间经历了实施传统一日作息时间安排表到现在改革后的作息安排表的时间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从按部就班、幼儿被动参与活动,到现在的因班弹性实施、幼儿自主有序生活的转变。在分发的“关于改革后的一日作息安排”的教师调查问卷中,经过梳理发现,95%以上的教师认为,改革后的安排表更加适宜、合理,其主要体现在:
1.安排时间合理:既稳定又灵活,不仅有利于幼儿行成秩序感,又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2.内容安排合理:动静交替,能够保持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3.形式选择合理:减少不必要的过度环节以及消极等待时间。
一日作息时间的改革过程是理解、内化、落实《指南》理念的过程。我园改革后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更趋于科学、合理。除去每日的餐点、午睡时间,我园教师根据《指南》精神,牢记着“游戏是幼儿的生活”,尽可能地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将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让幼儿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关键词】 《指南》 作息 时间安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202
根据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幼儿在园的一日作息时间,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能更好地促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列简称《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教育价值。为此,为了真正落实《指南》的精神,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提高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大胆尝试了对作息时间进行改革与探究,从实施弹性一日活动作息做起。对比传统作息制度,新的作息制度主要有两大优势。
一、把时间最大化留给孩子
1.保证幼儿游戏时间,减少集中教学。
《指南》中强调“要适当控制幼儿在园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让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学习基础,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但从传统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上来看,许多幼儿园在上午的半日活动中就安排了两个集体教学活动,合计一个多小时。而在下午的半日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游戏的教学,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如此的安排扣除生活活动、户外活动、一些环节转换过渡的时间外,幼儿下午的创造性游戏时间仅有30分钟左右,游戏时间过短,幼儿无法沉浸在游戏之中,只能进行形式简单的游戏活动,反而玩不出高品质的游戏,对游戏不感兴趣从而放弃游戏。由此可见将创造性游戏在下午进行是不恰当的,不能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
针对这一存在的问题,我园根据《指南》精神,按“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将创造性游戏调整在上午进行,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幼儿只有在充足的时间里,才能去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较长的游戏时间,幼儿能从容地选择自己的游戏角色、游戏活动,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游戏情节,了解游戏中的乐趣,从而对游戏产生好奇与喜爱。减少了集中教学时间,增加了幼儿游戏时间,这样的作息安排安排不仅增加了幼儿自主、自由游戏的时间,而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2.增加户外时间,让幼儿自主活动。
《指南》强调,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以《指南》的要求审视传统的一日作息安排,我们发现,虽然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段不少:有晨间活动35分钟,早操20分钟,户外体育活动35分钟,已经达到一个小时,但是在实施后发现这样的安排活动环节过多,单次活动时间较短,中间转换过渡环节较多,浪费了不少时间,也影响了活动效果。同时,许多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无论是环境创设、材料投放还是组织形式、指导方法都未能给予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幼儿运动的兴趣,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园认为,在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中,户外活动时间需增加,环节转换过渡需减少,以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运动。结合我园园所的实际情况,我园隶属于小区配套幼儿园,园所室内面积小,室外面积大。我们因地制宜,根据幼儿个体的兴趣及幼儿动作发展的需要创设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九个运动区,形成我园的特色户外教学。其中包括运动区、建构区、娃娃家、骑行区、野战区、农家乐、涂鸦区、玩沙区、攀爬区等,既能满足幼儿的基本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要。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幼儿拥有将近1小时左右的混龄、混班的游戏时间,在此段游戏时间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选择场地、自由选择同伴、自由选择玩法、自由选择内容,而且能在材料丰富、又极具挑战的游戏中尽情运动。激发幼儿运动兴趣,利用混龄和混班的差异,促进幼儿主动建构运动的经验,并在此过程中自主安排运动、休息、如厕、喝水等生活环节。其次,将户外自主游戏和早操加以整合,把晨间户外活动和早操相对集中安排,减少幼儿在室内外活动交替、上下楼梯等环节上的等待,从而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作息时间的弹性安排能够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再次,在餐后安排轻松、舒缓的户外散步活动,即让幼儿到园内各个角落乃至种植园地,观赏花草树木,让幼儿接触自然、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轻松、自由、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二、增加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
1.减少环节转换次数,消除等待时间。
传统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上,过度环节都是紧凑化的处理,有多时段的消極等待时间,但是以儿童为本位的角度来看,紧凑、频繁的活动转化环节,并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过多的环节转换,容易导致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碎片化。”《指南》中写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的现象。”时间安排过于细致,就会使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呆板和不灵活。教师在组织各个环节活动时显得急急忙忙。我园改革作息安排后,各个环节的转换呈“块状”结构,在课程的环节转换中让幼儿更加自主,如:在创造性游戏建构活动中以及美术绘画活动中,幼儿有明显的能力差异,能力较快的幼儿在完成作品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区域材料进行游戏,填充空白的消极等待时间,大大减少了时间的隐形浪费,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安排,能力较弱的幼儿不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赶环节,教师也有了静下心来细心观察和倾听的时间。
2.追溯幼儿的节奏,从他控转为自控。
传统的作息时间安排上,生活活动类似于集体活动,均由教师统一组织,幼儿如厕、洗手、饮水等,环节之间的转换生硬,且幼儿容易出现拥挤和消极等待的现象且存在教师过多的干预和催促。而改革后的作息时间让幼儿更加自主,我园在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上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更加弹性化,打破了各个环节统一组织的模式,除了下午一个集中活动后的生活环节:如厕、洗手、饮水外,其余的大多数活动是幼儿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时间段的生活活动自主权交还给幼儿,在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分散、自主的方式来进行如厕、洗手、饮水等生活活动,如此的时间安排不仅追随儿童的生理节奏与心理节奏,也减少了幼儿“齐步走”的现象。
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品质,关系到幼儿良好习惯与素养的形成。为了优化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的安排,我园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改革调整,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其间经历了实施传统一日作息时间安排表到现在改革后的作息安排表的时间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从按部就班、幼儿被动参与活动,到现在的因班弹性实施、幼儿自主有序生活的转变。在分发的“关于改革后的一日作息安排”的教师调查问卷中,经过梳理发现,95%以上的教师认为,改革后的安排表更加适宜、合理,其主要体现在:
1.安排时间合理:既稳定又灵活,不仅有利于幼儿行成秩序感,又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2.内容安排合理:动静交替,能够保持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3.形式选择合理:减少不必要的过度环节以及消极等待时间。
一日作息时间的改革过程是理解、内化、落实《指南》理念的过程。我园改革后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更趋于科学、合理。除去每日的餐点、午睡时间,我园教师根据《指南》精神,牢记着“游戏是幼儿的生活”,尽可能地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将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让幼儿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