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三生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校园文化建设”与“三生教育”的密切关系。通过将“三生教育”和红河学院“六个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进行对比,论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开展“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为“三生教育”,也为素质教育打下一个坚实的根基,开垦一片肥沃的土地。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三生教育” 内在联系
一、“三生教育”的提出
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培养跨世纪的新型人才,是我们赢得这场竞争的关键所在。高校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高等学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的大问题。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目标过高、过空,素质教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素质教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素质教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
为了行之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历与能力不符、才能与道德脱轨,学生不知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如何看待生命,等等,在2010年初的云南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罗崇敏厅长提出,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以“三生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工程,这是首次较为系统地、完整地提出“三生教育”的概念,它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2008年五六月间,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两次发文,提出“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定将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动“三生教育”。
云南省的“三生教育”工程背后,有着古今中外教育界强大的理论支持。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这一决定,是结合了中外教育领域的思想精华,提取了古今伟大教育家们的思想精髓而做出的。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著作中提出,人有生存、生活、生命三种境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要体现生活,而生活又是指人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价值实现。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在1934年主编的《生活教育》杂志中,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提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精于佛教,抗战后在云大讲学的南怀瑾著有《南怀瑾讲述——生活与生存》一书,内容就是人生观问题。曾两任法国总理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长埃德加·富尔在1972年著有《学会生存》一书,并使之成为世界教育的口号。
基于上文所言,我认为“三生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是教育界惠泽子孙后代的一项伟大的实干工程,它站在前人经验智慧的肩膀之上,引领了现代教育新的方向。“三生教育”的实施,遵循了教育规律,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寄托了人民的希望。“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指导云南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具体体现,是云南省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的一项具体举措。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三生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在人们眼中的形象已逐渐从象牙塔轉变为“迷你”社会,它具备了学府和社会的双重特征,承担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任务。校园文化是学校主导性文化因素,它涉及教学、科研、人员、文艺体育、管理改革、后勤保障、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高校作为教育的机构,作为年轻一代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主要的场所,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办学和人才的培养,对素质教育的实现,对“三生教育”的顺利实施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凝聚力的体现,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能够为素质教育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三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保证“三生教育”在高校中的顺利实施而言,是根基,是土壤。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保证“三生教育”在高校顺利实施和成效显著;反之,校园文化建设搞不好,“三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这一角色就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
三、红河学院“六个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与“三生教育”的内在联系
目前,红河学院正在开展主题为“六个一”(即“给家人一个宽慰的回报”、“给社会一个赤子的奉献”、“给学生一个发展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心”、“给母校一个难忘的回忆”、“给学生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旨在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努力实现素质教育。
“六个一”活动是“三生教育”的具体体现和创新,是实现“三生教育”的有效载体,它解决了如何将“三生教育”最好地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这一问题。为了更加具体地论证“六个一”活动在“三生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具有的实践意义,我们对“六个一”活动与“三生教育”间的关系加以阐述。
(一)“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心”。
在红河学院“六个一”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中,“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心”活动专门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关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红河学院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学院组织编辑出版了针对心理健康的《心悦》杂志,并邀请校外心理学专家到校进行心理健康讲座,面对全校师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咨询、引导、帮助和服务。
“生命教育”的主题在这一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二)“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相关技能,提高其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学院结合教学活动,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联合有关企事业单位、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能够激发大学生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弘扬中华民族自强、奋发的优良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成立了“红河学院大学生文艺、体育代表团”;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初步制定了《红河学院学生发展性综合量化评价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此项活动与“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学生能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给家人一个宽慰的回报”、“给社会一个赤子的奉献”、“给学生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给母校一个难忘的回忆”。
1.“给家人一个宽慰的回报”
在这项由校党委宣传部牵头的情感教育活动中,学院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切入,努力实现培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健全人格和思想品质,夯实和谐校园文化的道德基础,营造明礼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目标。
自2008年起学院开展了以“给家人一个宽慰的回报”为主题的情感教育活动——写“一封家书”,旨在让广大学生能够以“一封家书”的形式和家人溝通,交流入学后成长的点点滴滴,感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学会用心体会父母哺育之情。为保证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校党委宣传部还拿出专款给学生统一购买信封和邮票。
2.“给社会一个赤子的奉献”
此活动由校团委牵头,动员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激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建设团结友爱、乐于奉献的校园文化。
2004年至今,我校参与自愿无偿献血人数已达到4360人次,献血量达88.76万毫升,献血人数和献血量居全州各单位之首,我们的学生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对社会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我校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光荣的西部志愿者,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每年暑期,我校学生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号召,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广大的农民朋友服务。
3.“给学生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
学院紧扣人才培养这一中心,服务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尊师爱生、师生和谐的校园风貌。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教务处、各教学单位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举行了红河学院第三届课堂教学比赛,并定于以后每年4月都举行一次这样课堂教学比赛,授予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红河学院教学能手”及“教学名师”称号。
4.“给母校一个难忘的回忆”
此活动围绕学生的荣誉就是学院的骄傲,强化学生与学院的情感纽带建设,使“尊师重教”这一传统美德、民族复兴的希望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必然选择嵌入脑海、溶于血液,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与习惯。
学院策划建立学生成就展示馆,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比赛、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各类作品及在社会公益活动中获得的荣誉证书展示出来,将这些回忆永久的珍藏在母校。此外,各学院的毕业生们还自发开展“我为母校添光彩”活动,在临别之际,为母校送上假山、盆景等,为园林式校园绿化建设留下永久的足迹与记忆。
上述四个活动都体现了“三生教育”中“生活教育”的意旨。红河学院“六个一”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与该主题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学生能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为生活而奋斗,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六个一”活动中,每一个“一”都体现着红河学院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良苦用心,六个“一”密不可分、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三生教育”工程中,每一个“生”都反映出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相关领导人对云南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殚精竭虑,三个“生”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三生教育”打牢基础
在红河学院,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高校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和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思考和实践,“六个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三生教育”奠定了较好的实践基础。我们有理由坚信,红河学院“三生教育”工作定会取得良好开局和健康发展。
“六个一”之于校园文化,就如同“三生教育”之于素质教育。为了早日实现素质教育工程,高校肩负着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为了确保“三生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红河学院“六个一”活动将长期开展下去,为“三生教育”,也为素质教育打下一个坚实的根基,开垦一片肥沃的土地。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各级各类院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实现家庭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让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实施“三生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圆满完成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世赋.“三生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云南教育·视界,2008,(5).
[2]张卫良,冯玉萍.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作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3,(10).
[3]李淑丽.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4]赵光珍.新时期实现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导向的主要矛盾及其调节[J].辽宁教育研究,2005,(5).
[5]江立成,阿米娜,史春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三生教育” 内在联系
一、“三生教育”的提出
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培养跨世纪的新型人才,是我们赢得这场竞争的关键所在。高校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高等学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的大问题。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目标过高、过空,素质教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素质教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素质教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
为了行之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历与能力不符、才能与道德脱轨,学生不知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如何看待生命,等等,在2010年初的云南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罗崇敏厅长提出,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以“三生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工程,这是首次较为系统地、完整地提出“三生教育”的概念,它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2008年五六月间,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两次发文,提出“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定将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动“三生教育”。
云南省的“三生教育”工程背后,有着古今中外教育界强大的理论支持。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这一决定,是结合了中外教育领域的思想精华,提取了古今伟大教育家们的思想精髓而做出的。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著作中提出,人有生存、生活、生命三种境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要体现生活,而生活又是指人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价值实现。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在1934年主编的《生活教育》杂志中,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提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精于佛教,抗战后在云大讲学的南怀瑾著有《南怀瑾讲述——生活与生存》一书,内容就是人生观问题。曾两任法国总理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长埃德加·富尔在1972年著有《学会生存》一书,并使之成为世界教育的口号。
基于上文所言,我认为“三生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是教育界惠泽子孙后代的一项伟大的实干工程,它站在前人经验智慧的肩膀之上,引领了现代教育新的方向。“三生教育”的实施,遵循了教育规律,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寄托了人民的希望。“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指导云南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具体体现,是云南省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的一项具体举措。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三生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在人们眼中的形象已逐渐从象牙塔轉变为“迷你”社会,它具备了学府和社会的双重特征,承担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任务。校园文化是学校主导性文化因素,它涉及教学、科研、人员、文艺体育、管理改革、后勤保障、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高校作为教育的机构,作为年轻一代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主要的场所,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办学和人才的培养,对素质教育的实现,对“三生教育”的顺利实施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凝聚力的体现,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直接、深刻、持久的影响,能够为素质教育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三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保证“三生教育”在高校中的顺利实施而言,是根基,是土壤。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保证“三生教育”在高校顺利实施和成效显著;反之,校园文化建设搞不好,“三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这一角色就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
三、红河学院“六个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与“三生教育”的内在联系
目前,红河学院正在开展主题为“六个一”(即“给家人一个宽慰的回报”、“给社会一个赤子的奉献”、“给学生一个发展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心”、“给母校一个难忘的回忆”、“给学生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旨在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拓展学校的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努力实现素质教育。
“六个一”活动是“三生教育”的具体体现和创新,是实现“三生教育”的有效载体,它解决了如何将“三生教育”最好地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这一问题。为了更加具体地论证“六个一”活动在“三生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具有的实践意义,我们对“六个一”活动与“三生教育”间的关系加以阐述。
(一)“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心”。
在红河学院“六个一”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中,“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心”活动专门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关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红河学院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学院组织编辑出版了针对心理健康的《心悦》杂志,并邀请校外心理学专家到校进行心理健康讲座,面对全校师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咨询、引导、帮助和服务。
“生命教育”的主题在这一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二)“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相关技能,提高其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学院结合教学活动,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联合有关企事业单位、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能够激发大学生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弘扬中华民族自强、奋发的优良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成立了“红河学院大学生文艺、体育代表团”;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初步制定了《红河学院学生发展性综合量化评价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此项活动与“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学生能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给家人一个宽慰的回报”、“给社会一个赤子的奉献”、“给学生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给母校一个难忘的回忆”。
1.“给家人一个宽慰的回报”
在这项由校党委宣传部牵头的情感教育活动中,学院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切入,努力实现培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健全人格和思想品质,夯实和谐校园文化的道德基础,营造明礼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目标。
自2008年起学院开展了以“给家人一个宽慰的回报”为主题的情感教育活动——写“一封家书”,旨在让广大学生能够以“一封家书”的形式和家人溝通,交流入学后成长的点点滴滴,感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学会用心体会父母哺育之情。为保证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校党委宣传部还拿出专款给学生统一购买信封和邮票。
2.“给社会一个赤子的奉献”
此活动由校团委牵头,动员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激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建设团结友爱、乐于奉献的校园文化。
2004年至今,我校参与自愿无偿献血人数已达到4360人次,献血量达88.76万毫升,献血人数和献血量居全州各单位之首,我们的学生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对社会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我校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光荣的西部志愿者,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每年暑期,我校学生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号召,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广大的农民朋友服务。
3.“给学生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
学院紧扣人才培养这一中心,服务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尊师爱生、师生和谐的校园风貌。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教务处、各教学单位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举行了红河学院第三届课堂教学比赛,并定于以后每年4月都举行一次这样课堂教学比赛,授予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红河学院教学能手”及“教学名师”称号。
4.“给母校一个难忘的回忆”
此活动围绕学生的荣誉就是学院的骄傲,强化学生与学院的情感纽带建设,使“尊师重教”这一传统美德、民族复兴的希望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必然选择嵌入脑海、溶于血液,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与习惯。
学院策划建立学生成就展示馆,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比赛、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各类作品及在社会公益活动中获得的荣誉证书展示出来,将这些回忆永久的珍藏在母校。此外,各学院的毕业生们还自发开展“我为母校添光彩”活动,在临别之际,为母校送上假山、盆景等,为园林式校园绿化建设留下永久的足迹与记忆。
上述四个活动都体现了“三生教育”中“生活教育”的意旨。红河学院“六个一”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与该主题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学生能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为生活而奋斗,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六个一”活动中,每一个“一”都体现着红河学院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良苦用心,六个“一”密不可分、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三生教育”工程中,每一个“生”都反映出云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相关领导人对云南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殚精竭虑,三个“生”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三生教育”打牢基础
在红河学院,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高校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和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思考和实践,“六个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三生教育”奠定了较好的实践基础。我们有理由坚信,红河学院“三生教育”工作定会取得良好开局和健康发展。
“六个一”之于校园文化,就如同“三生教育”之于素质教育。为了早日实现素质教育工程,高校肩负着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为了确保“三生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红河学院“六个一”活动将长期开展下去,为“三生教育”,也为素质教育打下一个坚实的根基,开垦一片肥沃的土地。
“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各级各类院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实现家庭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让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实施“三生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圆满完成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世赋.“三生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云南教育·视界,2008,(5).
[2]张卫良,冯玉萍.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作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3,(10).
[3]李淑丽.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4]赵光珍.新时期实现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导向的主要矛盾及其调节[J].辽宁教育研究,2005,(5).
[5]江立成,阿米娜,史春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