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以往的备课材料基本根据教材、课程标准、自己的经验还有网上资源。这几种备课方式都有自身的优点,但如果经常这样不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尤其是网上备课,等于张着嘴说着别人的话。所以,课前备课关注学生和选择方法很重要。
一、根据兴趣需求,加强体验设计教学内容,培养数学情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五年级《可能性》为例,我在一次全县研讨课上课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先给出5、6、7、8四张数字卡片,然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分别为甲、乙,各摸一张数字卡片,用上面的数相乘,积为奇数的甲获胜;积为偶数的乙获胜。公平吗?学生都说公平,于是开始游戏,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说不公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为什么不公平?(5 ×6=30、 5 × 7=35、5 × 8=40、6 × 7=42、6 × 8=48、7 × 8=56 )从算式结果中发现得奇数的可能性为六分之一,得偶数的可能性为六分之五,所以不公平。这时教师接着问,能不能想办法改一改让这个游戏变得公平?学生兴趣浓厚都献计献策,最后把6改成了9。然后继续分析,为什么这么改就公平了?引导学生由简单的操作,上升为理论分析。
二、根据知识需求,增设干扰因素设计教学内容,满足求知愿望
这样的设计往往运用在概念教学上,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如三年级在教《周长》时,我是这样设计习题的:先出示一个正放形,连一条对角线,问学生分成的图形,哪个周长长?然后再继续出示同样的正方形,中间用曲线把这个正方形分为两部分,看上去一部分大,一部分小,问学生哪个图形周长长?这时可能就有学生说大的部分周长长了,这就是没有把握概念的实质,把周长与概念弄混了。所以在教学中增设干扰因素,可以加深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三、根据思维需求,贯穿变通设计教学内容,促进思维发展
现代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学的意义在于思维的运动,而不在于结果的对、错!课堂上不在于谁说了,而在于谁想了;明天的需要就是今天的教育。尤其是我们数学课上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二年级《认识厘米》为例:一位获全国数学大赛一等奖的教师在讲这节课时是这样讲的:在学生认识了刻度及会量之后,这位教师穿插了一个故事,小明家遭遇不幸着了一场火,把他心爱的尺子烧坏了,老师拿出自己自制的尺子,用打火机从后面烧到了9厘米处,问学生尺子烧坏了,能不能量了?经过分析,学生说能,因为前面0刻度还有,还够量;然后老师又说,小明家很不幸,不久又着了一场火,他的尺子0刻度也烧掉了,老师接着用火机从前面烧到刻度3那,又问,还能不能用这把尺子量了?教师不及于说话等待学生的回答,在教师的鼓励下,有一个学生说拿3当0。这样的教学设计克服了思维定势,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四、根据认知误区,巧设障碍设计教学内容,避免造成隐患
学生的认知误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儿童自身;二是来自于生活;三是教师教学不当。以二年级的《对称图形》为例,有一位教师在教这节课学生理解了定义时,设计了这样的判断题,先出示了一组电子表表盘的图片20:20,学生很快判断出来了,不是对称图形;接着出示20:05,学生就有点不知道怎么判断了,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做好的卡片2和5,对折让学生观察,学生发现原来2倒过来就是5,因此判断是对称图形。然后教师又出了12:15和18:18两组图片,在前一个判断的基础上12:15不难判断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对称不仅有左右对称,还有上下对称和其他方式的对称,从而教育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形成技能。
五、发现和满足学生的隐性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培养数学意识
单纯的书本知识即显性知识的学习,是一种通过文字符号间接获取知识的形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带着一定的任务性和逼迫性的,并非是孩子真正的隐性需求。结果是虽然把书本知识学得很好了,却缺乏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思中国人才障碍》一书的作者认为,我国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表现为:显性知识有余,隐性知识不足;理论知识有余,实践知识不足。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隐性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显性知识的高积累。正是隐性知识方面的劣势,导致我们的学生没有后劲。
以《小数的加减法》为例,我们都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那么在理解小数点对齐的教学过程中是以“对”为主还是以“齐”为主呢?对是过程,齐是目标,以齐为主注重的是显性知识,以对为主注重的是隐性知识。以对为主,课堂上学生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小数点对齐;一种是小数点对不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进行对比,在练习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一道小数减法(5.73-0.6= )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在讲解时先写了被减数和竖式的横线,然后课件出示一辆大卡车拉着减数,在横线一端,教师说:“当司机叔叔把卡车开过来,你认为什么时候停就喊停。”结果当6和3对齐,7和0对齐时,车就停了。学生说:“我们也没喊停呀?”教师追问:“为什么不该停这?”目的是让学生说出小数点没对齐。然后再接着开,形成正确算式,这时0.6留下,汽车除去变成减号;接着出示一道小数加法的算式(12+0.43=), 要求和上面的一样,课件演示车跑过了,没停,然后老师问:“你们喊停了吗?”有的学生说:“喊了。”“那是为什么呢?”原来司机叔叔有话要说:“12没有小数点,我怎么对齐?”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2的小数点在哪,然后车倒回去,开到正确的地点。(课见可以用卡片代替)。这样教学,大家想一想学生对于“小数点对齐”是不是就真正理解了!
我们虽然无力改变整个社会,但我们有义务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生一天,为孩子一生奠基,明天的需要,就是今天的教育!
一、根据兴趣需求,加强体验设计教学内容,培养数学情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五年级《可能性》为例,我在一次全县研讨课上课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先给出5、6、7、8四张数字卡片,然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分别为甲、乙,各摸一张数字卡片,用上面的数相乘,积为奇数的甲获胜;积为偶数的乙获胜。公平吗?学生都说公平,于是开始游戏,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说不公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为什么不公平?(5 ×6=30、 5 × 7=35、5 × 8=40、6 × 7=42、6 × 8=48、7 × 8=56 )从算式结果中发现得奇数的可能性为六分之一,得偶数的可能性为六分之五,所以不公平。这时教师接着问,能不能想办法改一改让这个游戏变得公平?学生兴趣浓厚都献计献策,最后把6改成了9。然后继续分析,为什么这么改就公平了?引导学生由简单的操作,上升为理论分析。
二、根据知识需求,增设干扰因素设计教学内容,满足求知愿望
这样的设计往往运用在概念教学上,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如三年级在教《周长》时,我是这样设计习题的:先出示一个正放形,连一条对角线,问学生分成的图形,哪个周长长?然后再继续出示同样的正方形,中间用曲线把这个正方形分为两部分,看上去一部分大,一部分小,问学生哪个图形周长长?这时可能就有学生说大的部分周长长了,这就是没有把握概念的实质,把周长与概念弄混了。所以在教学中增设干扰因素,可以加深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三、根据思维需求,贯穿变通设计教学内容,促进思维发展
现代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学的意义在于思维的运动,而不在于结果的对、错!课堂上不在于谁说了,而在于谁想了;明天的需要就是今天的教育。尤其是我们数学课上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二年级《认识厘米》为例:一位获全国数学大赛一等奖的教师在讲这节课时是这样讲的:在学生认识了刻度及会量之后,这位教师穿插了一个故事,小明家遭遇不幸着了一场火,把他心爱的尺子烧坏了,老师拿出自己自制的尺子,用打火机从后面烧到了9厘米处,问学生尺子烧坏了,能不能量了?经过分析,学生说能,因为前面0刻度还有,还够量;然后老师又说,小明家很不幸,不久又着了一场火,他的尺子0刻度也烧掉了,老师接着用火机从前面烧到刻度3那,又问,还能不能用这把尺子量了?教师不及于说话等待学生的回答,在教师的鼓励下,有一个学生说拿3当0。这样的教学设计克服了思维定势,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四、根据认知误区,巧设障碍设计教学内容,避免造成隐患
学生的认知误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儿童自身;二是来自于生活;三是教师教学不当。以二年级的《对称图形》为例,有一位教师在教这节课学生理解了定义时,设计了这样的判断题,先出示了一组电子表表盘的图片20:20,学生很快判断出来了,不是对称图形;接着出示20:05,学生就有点不知道怎么判断了,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做好的卡片2和5,对折让学生观察,学生发现原来2倒过来就是5,因此判断是对称图形。然后教师又出了12:15和18:18两组图片,在前一个判断的基础上12:15不难判断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对称不仅有左右对称,还有上下对称和其他方式的对称,从而教育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形成技能。
五、发现和满足学生的隐性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培养数学意识
单纯的书本知识即显性知识的学习,是一种通过文字符号间接获取知识的形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带着一定的任务性和逼迫性的,并非是孩子真正的隐性需求。结果是虽然把书本知识学得很好了,却缺乏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思中国人才障碍》一书的作者认为,我国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表现为:显性知识有余,隐性知识不足;理论知识有余,实践知识不足。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隐性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显性知识的高积累。正是隐性知识方面的劣势,导致我们的学生没有后劲。
以《小数的加减法》为例,我们都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那么在理解小数点对齐的教学过程中是以“对”为主还是以“齐”为主呢?对是过程,齐是目标,以齐为主注重的是显性知识,以对为主注重的是隐性知识。以对为主,课堂上学生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小数点对齐;一种是小数点对不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进行对比,在练习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一道小数减法(5.73-0.6= )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在讲解时先写了被减数和竖式的横线,然后课件出示一辆大卡车拉着减数,在横线一端,教师说:“当司机叔叔把卡车开过来,你认为什么时候停就喊停。”结果当6和3对齐,7和0对齐时,车就停了。学生说:“我们也没喊停呀?”教师追问:“为什么不该停这?”目的是让学生说出小数点没对齐。然后再接着开,形成正确算式,这时0.6留下,汽车除去变成减号;接着出示一道小数加法的算式(12+0.43=), 要求和上面的一样,课件演示车跑过了,没停,然后老师问:“你们喊停了吗?”有的学生说:“喊了。”“那是为什么呢?”原来司机叔叔有话要说:“12没有小数点,我怎么对齐?”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2的小数点在哪,然后车倒回去,开到正确的地点。(课见可以用卡片代替)。这样教学,大家想一想学生对于“小数点对齐”是不是就真正理解了!
我们虽然无力改变整个社会,但我们有义务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生一天,为孩子一生奠基,明天的需要,就是今天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