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居族裔身份建构的策略本质主义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hi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性大规模移民已成为世界日渐走向全球化的显著表征,由此不仅造成全球人口结构的重新组合,而且带来诸多新生的文化现象,散居族裔(diaspora)便是其中的显例。“散居族裔”原本是特指概念,指被迫流亡海外并分散寄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犹太族群。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散居族裔已成为泛化的当代文化概念,指离开母国而寄居他国的少数族群,而在后殖民主义研究视阈中尤其指向寄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世界移民群体。
  时至今日,“地球村”的人类设想正在逐步实现,族裔散居趋势仍在加剧,规模仍在扩大,频率仍在加速。作为迁徙的文化主体,在失去了身份认同的确定性、中心性和普遍性后,散居族裔何以摆脱无根状态实现自我主体的身份认同?霍尔指出,认同更多的是有关“我们会成为谁”的问题,而不是“我们是谁”或“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显而易见,从“我们是谁”的本体性追问到“我们会成为谁”的策略性选择,身份认同开始走出传统本质主义的迷障,身份不再是一种现成的文化标志,认同也不再仅仅是静态的、不变的、被动的身份体认,而是动态的、历史的、主动的自觉建构行为,因而身份成为始终都无法完成的并行走在路途中的“寻根”过程。斯皮瓦克则更进一步,提出了“策略本质主义”(strategic essentialis)的身份认同概念。她认为,本质主义是个陷阱,因而我们要反对本质主义话语。但是策略上我们不能够这样做,我们必须策略性地运用本质主义。[1](P11)换句话说,文化身份并不是某种本质主义的实体,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恒常的文化身份,毋宁说身份是主体内部的持续“生产”行为,而动力则源自于文化政治需要的策略性选择。当我们使用“华裔”、“女性”、“中产阶级”、“东方人”等本质主义全称概念时,并非有意忽略全称判断下的差异政治,而是基于某种政治利益,旨在参照某种“相似性和连续性”(霍尔)寻求特定主体的身份认同以达成抗争的联合共同体。因此,“策略本质主义”具有鲜明的暂时性、变通性、虚构性特征,归根结底是一种参照性的权宜之计,而这恰是散居族裔身份建构的有效途径。
  第一,以寄居国文化主流为参照,通过少数化策略争得话语权。散居族裔在经历了文化迁徙之后,流散和寄居的生存现实使之面临着被拒斥和压迫的尴尬体验,这种尴尬来自于寄居国主流社会和上层文化的双重挤压。“散居”一方面意味着主流社会的排斥和抗拒,导致在横向结构中成为远离中心的边缘群体,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上层文化的挤兑和压迫,使散居族裔成为纵向结构中销声匿迹的下层和大众。这种双重向度的挤压皆源于散居族裔的“他者”身份,只享有部分公民资格的他们始终身处一种夹缝之中。在既定总体格局中,要想争得一席之地并顺利获得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少数族化”(minoritization)恰是散居族裔在多重挤压之下成功摆脱下层与边缘文化身份并以独立身份与主流文化抗争的最佳途径。正如霍米·巴巴所言,少数族的力量被设想成为一种阐明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样也是“面向世界”的信息形成过程,代表着他们集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少数族“信息”的责任……“并不在于向他者的奇观开放或者承认他者,而在于成为他/她的一种责任”[2]。也就是说,少数族化某种程度上是对寄居国总体文化结构的妥协和认同,通过“打包”行为使散居的少数族裔在其中获得合法身份,进而能够表达立场、意愿和诉求。汤婷婷、任碧莲等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以高度自觉的少数族化策略进行文化抒写和身份建构,在积极融入美国总体文化格局的同时将华裔民族记忆和文化经验作为特殊的文化象征资本,为他们向主流文化的“他者”开放和对话获得筹码,更为根本的是,通过自觉的少数族化策略他们成就了自身独立的文化身份建构,祛除了他们对社会主流的依附性,从而拥有属于自身的话语权和话语特色,摆脱了过去藤与树的关系,并能够以独立的文化身份与主流达成多元共生的新格局。
  第二,以母国文化经验为参照,通过精英化策略获得批判力。在经历时空迁徙之后,母国文化经验渐进转变为一种意象化的文化记忆,始终深藏在主体意识甚至潜意识之中而无法轻易抹去。这使之能够坚守差异政治,以寄居国主流文化为参照获得自己的“少数族”身份立场,并为此少数人身份提供文化基因的历史本源。但同时母国文化记忆作为隐性的文化背景和原生的文化基因,也使他们面临着母国文化记忆与异域文化语境的冲突和龃龉,此时作为传统根基的母国文化则成为散居族裔顺利融入异域文化整体结构的障碍。这样的例子在散居族裔的文学叙事和文化书写中屡见不鲜,如何化解内心矛盾和挣扎并成功实现从母国文化记忆中“反身”以获得反思性批判力往往成为作者努力表达和践行的文化主旨,精英化的策略选择成为他们的通行路径。以此来观照当代美国华裔作家,我们就会发现散居族裔具有着双重向度的精英化策略选择:一方面,背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他们在寄居国中心地带以“少数族”身份进行自我命名,极力充当华族世界在寄居国的形象代言人,成为西方世界获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和前沿触点。而在具有鲜明东方主义色彩的代言过程中,他们通过传统文化记忆进行原生态的直白书写,以西方视角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批判,并以此获得立足西方的重要筹码和资本。另一方面,当他们能够稳稳当当地驻足帝国文化中心时,他们又以精英化的姿态操持西方思想资源,以文化启蒙者的身份“反身”并切近母国文化,从一个深受母国文化浸染却又不沉溺其中的游离视角加以审视,开展带有启蒙色彩的文化检阅,实现对母国文化的西方化批判。正如萨义德所言,“我要帮助建立巴勒斯坦国,是为了能对它进行批判”[3](P211)。在汤婷婷、谭恩美、任碧莲等当代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学叙事中,或是依据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裹脚、纳妾等极端的陋习鄙俗大加挞伐,或是通过对传统文化形式进行改写、位移并重新注入西方话语和思想资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杂糅并举的现代性与西方化路径已然成为散居族裔获得批判力的精英化策略选择。
  第三,以散居族裔文化共同体为参照,通过个体化策略彰显主体性。“策略”意味着不是永久的、恒常的,而是针对具体情境的、暂时性的,我们不能把为了达到文化政治目的而采取的策略本质主义全称判断视为一个不可分、无差异的整体。因此,斯皮瓦克不断提醒人们,不要对政治斗争的口号或者是形成斗争群体的标签过于迷恋。换句话说,出于文化政治抵抗的需要所作出的策略选择,或许意味着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抑或是某一“微观联盟”共同体的标志,但决不能忽视和掩盖表面一致性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内部差异、冲突甚至是压迫。就散居族裔而言,我们一般依据地缘、民族、种族等某一特定维度的差异形成特定的二元对立项,散居族裔则成为游移于“第三空间”(霍尔)的特殊文化整体,而他们对母国文化渊源的意识、所属阶层、自身性别和代际的不同则或多或少被地缘性、民族性、种族性遮蔽了。事实上,即使是在同一时代来自于同一个民族的散居族裔,在同一寄居国由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地位差别彼此诉求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何谈作为独立的每个个体“人”?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赵健秀、汤婷婷之间的“赵汤之争”足以说明华裔作为散居族群内部也存在着巨大分歧。以赵健秀等为首的华裔男性作家群成为弘扬“亚裔感性”的文化民族主义者,而被其扣上“数典忘祖的叛徒”大帽子的汤婷婷则与谭恩美、任碧莲等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纷纷标举多元文化主义、女性主义、世界主义等反本质主义的文化立场向赵健秀等具有极端排他性的本质主义族裔观发起了挑战。从“赵汤之争”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同样归属于“华裔”指称,却因个体的文化立场、生活处境、社会理念的不同彰显出差异的主体性。因此,民族、家庭、性别、自我的认同共同体都只是想象的共同体,均显现出虚构、任意、暂时的策略性特征。但是,文化认同的差异政治也并不以走向虚无为终结,而是实实在在地立足于作为特定主体的“人”的历史本相和存在状况。
  后殖民主义批评大师赛义德认为,主体身份并不是全然纯粹的,更不是单一的,不同身份之间会发生相互的影响和作用。如同其他许多人一样,其本人也并不是完全地只属于某一个世界——他既是来自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也是一个美国人,还是一名学者。[4](P397)由此可见,策略本质主义使散居族裔在身份建构过程中具备充分的灵活性、主动性和选择性,更加符合归属于“第三空间”的散居族裔“混杂性”主体的身份认同诉求。
  
  参 考 文 献
  [1]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The Post-colonial Critic:Interviews,Strategies,Dialogues[M]. New York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如今,发展面向量子通信应用的光量子器件是国家重大需求,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挖掘,把自己所致力的科研问题搞清楚,做出更多实用化成果,便是张巍内心不变的理想与原动力。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从普通人的视角看,量子科学似乎很遥远、很枯燥,还很难懂,但科学家们却从中发现了其隐藏的魅力,并通过细
科技兴农,长久以来,农业都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基,但在为农业发展不断注入科技因素的同时,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得不到充分利用,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安全,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有时候,换一种思路,也许会发现许多新的机会。既然大量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不可避免,何不利用这些废弃物来改善生态环境呢?这正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
曾经有人说人的肉眼不可能看到健康人的骨头,但1895年伦琴发现X线,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如今X线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曾经有人说人的器官不可能移植,1954年哈特韦尔·哈里森和约瑟夫·默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此开创了器官移植的新时代;  曾经有人说心脏干细胞不可能由人工合成,2016年张金盈所在的科研团队用聚合物合成出心脏干细胞,又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
4月26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首批探测器投入科学观测。此次投入科学观测的探测器包括由900个探测器单元组成的、灵敏面积达22500平方米的一号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两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180台电磁粒子探测器和80个缪子探测器。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是LHAASO阵列的主要科学设施之一,每天都能够对60%以上的天区进行一次扫描,而且不受日、月、星光及天气
从古代科学时期,人类直观地认识自然界,并将所获得的知识包罗在统一的古代哲学之中;到近代科学时期,人类开始对自然界进行系统地观察、设计精确的实验,并初步建立起严密的逻辑体系;再到现代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把人为分解的各个环节重新整合起来。在这100多年时间里,始终勃兴的交叉科学面对消除各学科之间的壁垒的挑战,有望填补它们之间边缘地带的空白。特别是从抽象的数学到实际的生物医学,需要跨越一道道鸿沟。  为
人类对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探索从未停滞过。自工业革命将人从体力劳动中大大解放出来之后,一系列的新科技、新技术不断涌现,社會生产日益高速快捷。  到了21世纪,自动化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等学科紧密结合,在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李春文在自动化领域里潜心为学已有近40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有所耕耘,无所建树。他坚持认为他实在没有报道
《观沧海》有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对于大海的深不可测,数千年来人们一直想钻进它的“内心”深处一探究竟。近年,依托高科技测量手段,人类发现茫茫沧海居然像大陆一样,里面潜藏着一众高原峡谷、温泉、矿物质、能源及其它生物,它们组成了一个丰富绚烂而又复杂的海底世界。  “三维数值模拟可极大地推进我们对复杂地形下海底浊流及其沉积的研究”。安徽工业大
“微电网让新农村建设变得更智能”“微电网或将摧动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有关于“微电网”技术发展的新闻层出不穷。迫于环境保护和能源枯竭的双重压力,微电网以其在用户端具有高效、可靠、因地制宜利用清洁能源等特点而接踵智能电网,开始走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一场电力革命悄然拉开。  融入在这场变革之中,在五羊之城,一群有志青年正为中国国情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之梦”,创造着无限的可能,他们就是中国科学院广州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  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支付行为、娱乐行为、社交媒体行为,甚至行动轨迹等都在为大数据这座摩天大楼添砖加瓦。  大数据可以有多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9年天猫“双11”开始后,仅14秒成交额就破了10亿元。2018年天猫“双11”全天交易额为2135亿元,而2019年用了16小时31分就达到了这个数值。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淘宝App当天的日活跃用户比2018年同期增长96
“角塘映日荷花别样红,赣江水源头万涓泛波浪;走进这梦想,梦想的殿堂;年轻的心啊滂湃激昂,滂湃激昂……让我们造就金属的风骨,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江西理工大学的校歌一直鼓励陈颢磨砺前行。  2014年12月,江西理工大学委任36岁的陈颢担任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同时兼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消息一公布,不熟悉他的人会感慨于这位副院长的年轻,而熟知他的人都道这是意料中事。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