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暴涛来临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dewo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中午有了一档新闻节目,叫“新闻30分”。它的标志性在我看来有两点:一个是戴眼镜的主持人郎永淳,他是我记忆中第一个可以戴眼镜播新闻的。
  另一个是结尾的时候有天气海浪预报。我有一阵子特别痴迷于天气海浪预报,它告诉大家今天渤海是大浪,黄海是巨浪,东海是狂浪。
  浪越高,电视上就用越深的颜色将它标示出来。狂浪区是深蓝色,它意味着浪有9米高。我看着这些深深的颜色出现,心里总是莫名的兴奋。
  每天我就盼着有更高的浪出现,这些浪离我很遥远,但你能想象3层楼高的浪头打过来的情形吗?顺便补充一句,最牛逼的叫“暴涛”,浪头超过20米。
  昨天,在微信群里,大家有那么几句三言两语的讨论。当时,乐视网正在发布电视,在微信的朋友圈里,IT界人士正在凶猛地上图。
  一台50寸的4K电视,只卖2999元。这是什么概念?2008年,我买了一台40寸Full HD的Sony液晶电视,当时的价格是8999元,这是家里最贵的物件。
  6年过去了,庞大的产能释放,外加全新的商业模式,让这个行业的价格腰斩、再腰斩。我问大家,你们觉得汽车的价格可以跌去一半吗?大家先是一愣,然后就觉得好难。
  按照现有的商业模式,现有的玩家,这一步是难以实现的。颠覆者从来都不是路径依赖者,路径之所以可依赖,就是因为能带来好处。
  既然,他们天生就不在一个系统中。于是,乐视这种非3C行业玩家就出现了。而从来都有新玩家觊觎汽车行业,有“快”搞成的——Tesla,也有挂了的——Fisker。
  很多人着眼于挂了的,或者Tesla烧掉了几台车,就觉得这个行业不会有什么改变。水是那么深,技术壁垒是那么高,链条是那么长。
  那么,我们在这里说说几个关于“新秩序”的观点:
  首先,这个行业中会出现“富士康”一样的公司,它专注于制造,它有很多产能,但它无法做好营销和设计。它成为产业链上,专攻制造的企业。
  其次,电动汽车的出现,让机械机构极大压缩,汽车迭代变得更快、更快,就像手机行业,上半年有一款小米2的车,下半年就有了红米。迭代就是换壳子。
  再次,车联网的大范围应用,以及汽车本身的智能化,让“汽车安全”变成了“伪命题”,汽车不再发生碰撞,我们再不用钢铁来堆砌一台安全的车。
  最后,金融手段的丰富,以及基于位置的更准确的计算,让我们也许永远都不用“拥有”一台车,但能实现想用的时候,一定有车用。
  上述几个观点并非来自我个人,我来说说它们各自的出处。第一个观点来自通用中国研究院的院长杜江陵先生。杜先生原先在Intel工作,他一次吃午饭时和我说起这个来。
  芯片业原先是Intel和AMD模式,自己设计、制造、销售全干。PC时代,这种模式所向披靡。到了移动时代,这模式不行了。现在是ARM、高通、MTK、三星、苹果等一通乱战,原先的产业链被切割了,设计、制造分得很清楚。
  回到汽车业,主机厂现在干的事情还太多,它还可以压缩自己的业务链,专注在自己更擅长的地方。
  第二个观点来自原先《汽车财经》杂志的执行主编陈海生,电动车整个结构的简化,让电动车的动力部分的设计较之传统汽车反而简单了。这种简单的机械结构,让车辆的设计周期可以加快。
  第三个观点来自博泰臻悦的总经理杜平先生,作为一家研究车机和前装操作系统的厂商,杜先生看好车、人与网真正融为一体后,给整个产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例如再无碰撞发生等等。
  最后一个观点来自信都国际租赁的车辆部的负责人吴滨申,他在AutoLab演讲时,曾经举例过国外一些汽车分享实验性项目的情况。全生命周期的“拥有”一台车,变得越来越不划算。
  因此,上述4个方面,有的从技术角度,有的从生产组织方式的角度,有的从产权角度,都让我们觉得汽车业,出现乐视这样的搅局者并不遥远。车价极大降低的日子,指日可待。从这个角度看,汽车行业的暴涛也许就要来临。大家可以迅速想想,谁将被淹没,谁还能搭上诺亚方舟。
  我想说的是,所有产业在互联网的暴涛面前,都要面临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假如还没怎么变,那就等待洪水淹没,再重生。旧秩序会消解,新秩序会建立。
其他文献
致青春,请允许我用这么俗套的三个字作为开场,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向青春致敬?是对时光挥霍的一种缅怀。三十而立,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重走青春路只是一种渴望,但却无法实现。我们已经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一味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我们挚爱的改装,同样如此。  在路上看到那些经过深度改装的性能车与你擦身而过,然后快速消失在前方无际的车海当中,你是不是又看到了自己的昨天。当你深踏下加速踏板的那一
身世: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重视,让气质小青年K2的血统变得复杂  世界首发?没错,这款车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进行了“世界首发”;而我所参加的张家界试驾,也是这款车的“世界首试”,这双重的“首次”待遇令人受宠若惊。为什么起亚这么倾情中国市场呢?  原来这款车是专门为中国和俄罗斯市场而开发的车型。由于中、俄两个市场仍旧偏爱三厢车,于是起亚专门开发了这款三厢车,随后还将在同一底盘上开发出一款两厢车型,但都是
在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的进程中,不得不说,长城汽车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对这个低调做事、稳步发展的企业,我总是充满敬意。在国外旅行时,我看到最多的冲出国门的中国汽车品牌就是长城。从长城哈弗到炫丽、C30,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企业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和一次次进步。在长城众多车型中,最受国内消费者喜爱的恐怕非哈弗系列莫属,特别是H3,这也一直延续着中国人特别偏爱SUV的特点。除此之外,长城还挖掘了另外一个
作为凯迪拉克历史上第一款直列4缸发动机车型,SLS赛威2.0T SIDI的出现确实让人有些意外,虽然SLS只供应中国和欧洲市场,但是从销量来看,国内消费者显然是最主要的买家,面对宝马、奥迪都在小排量上尝到了甜头,凯迪拉克不惜“自降身价”,搏杀于3.0以下排量区间,真可谓用心良苦    爱德华·韦尔伯恩彻头彻尾地改变了凯迪拉克的设计基因,从根本上颠覆了上一代的风格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久。这世
兰博基尼和阿斯顿·马丁都是大名鼎鼎的跑车品牌,但它们的性格完全不同,也许跟地域和文化不同有关,阿斯顿·马丁的跑车总带有英国独有的贵族气质,除了性能外,还强调精致工艺和豪华感。而兰博基尼似乎更加纯粹,更加无拘无束,经过了50年的发展,兰博基尼的超级跑车已经越来越科幻,就像Egoista那样,第一眼看上去已经不像一款车了。与之相反的是阿斯顿·马丁,就算是已经有百年历史了,但它仍没有兰博基尼激进前卫。遵
纽博格林24小时挑战赛  正式名称为“ADAC 24h Rennen Nurburgring”(德语),1970年由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创立,每年春夏之交在以艰险闻名于世的纽博格林赛道上举行(主要是北环,后来加入了南环),是一个主要由房车和GT赛车参加的国际性耐力赛事,允许超过200辆赛车、700名车手参与其中。一台赛车可以由2-4名车手驾驶,一名车手允许无间断驾驶150分钟,轮换期间车手需
所谓跨界、混搭,早已是汽车圈里追逐时尚的手段,一问世就名声大振的菲亚特复古小车——菲亚特500要怎么玩才够劲儿呢?不是名表,也不是手机,而是时尚界堪领风向的顶级品牌——GUCCI。两者都是意大利最受尊崇的品牌,在一款车上骤然合体。一个是汽车复古潮流,一个是时尚箱包风向,黑与白的永恒色调势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为纪念意大利统一150周年和Gucci创立90周年,Gucci与菲亚特首次合作,联合
猛一看,将BMW X6 M和CLS 63 AMG这两辆车拿到一起,是件令人疑惑的事儿,其实这两辆车有很多相同点,它们都是高性能的原厂改装品牌,并且各自兼具相当的实用性。不管你选了哪一款,你都能被它的独门秘籍打动,乐不思蜀的同时或许还会朝三暮四,恨不能兼得。而且,这两辆车都是白色的,白色大PARTY啊!有没有想起什么?前一阵子发生在三亚的那场关乎奢华和迷醉的盛宴,传闻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那个白色趴了吧
用一句经典的串词儿来描述这本设计精美而内容朴实《凯越人生》——浓缩人生精华。它从凯越上市这十年间产生的180万车主中,精选出一些感人至深的、属于平凡人的小故事,充满了正能量。车如同人,没有完美的,能够陪主人一起经历风雨,自然是可靠的好伙伴。  十年之前,别克凯越在中国上市。借助别克的品牌号召力、产品品质以及通用得当的市场营销,凯越成功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那时市面上的车型还不似如今这般眼花缭乱,凯越
奔驰B-Class电动版  电动机峰值功率100kW,最高车速160km/h,续行里程200公里,在美国发售  在推向市场近两年时间后,梅赛德斯-奔驰终于进行了一次快速反击——在2013年美国纽约国际车展上推出全新的B-Class电动版,这将是一款充满活力的新产品。相比上一代B-Class,F-CELL燃料电池并没有真正成为车上的装备。受技术限制,德国的工程师们还是打算把精力重新投向电池和电动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