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的情感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98-02
  语文是一门富有丰富情感的学科,积极的情感会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而对于情感特征十分明显的小学生来说,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文所蕴含的那些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情感因素的挖掘,并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点拨,以此来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这样学生们就会情之动容,捕捉到教材中的情与意,与作者、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教育具有调控学生感性思维的作用,能够增强语文教学的时代感。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受年龄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因此他们需要被理解,需要交流和沟通,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肯定,此时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协调他们的认知情感,更好地开发出他们内在的潜力,让课堂更有活力。教学的实践证明,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让学生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
  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一个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赞美、或批判。这种情感是作者对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反应,表达了他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读文品味,正确的情感就在读文中受作者的感染而产生,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上升一个新阶梯。读文诱情,要十分注意情景感染性,把文中之“情”传给学生。文学作品是靠语言来创造形象、性格和典型的。而每一个词语又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和中心思想进行体会。这样学生就不会孤立理解词语,而且对了解人物形象、明晰中心思想也有所帮助。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的“铿锵有力”一词,就不能单纯地理解“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又节奏”的意思,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通过详细体味“铿锵有力”一词的容量,注意这个词语的思想性,就会使学生产生对少年周恩来的敬佩之情,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发愤图强。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导情要适度,要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导情还要适时,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导引,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可采用朗读引发先声夺人,再补充人物及背景材料,增进了解,感情朗读《一月的哀思》,描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渲染气氛,以强烈的感情引发学生思考分析,文章的内容、感情、主题、写法就不难把握了。情感的熏陶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教师应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师生之间平等相待,心心相印,共同步入情感升华的美妙的教学境界。比如我在作文指导《我的父亲母亲——在细节中感悟真情》时,讲述了自己在很小的时候与在外打工的父亲离别的场面,我深情地说道:“就在他要离开时,爸爸停住了脚步,放下行李箱,回头。我看到他的泪水似两泓泉水挂在他略白的脸颊,看到他的嘴角在微微颤动,看到他无助的眼神似乎有说不出的万语千言。终于,他收回了与我相交的视线。就这样,他走了。外面的雨不知何时也纷飞落下?”当我说完之后,我发现我的声音已在颤抖,从同学们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已被深深地感动了,然后我以此为范例借机指导如何进行细节描写,这次作文,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现身说法的同时也要积极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似乎变为文中的一员,达到一个忘我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现在升学率不再是衡量教师、学校水平高低的尺度,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年级组、学校间的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竞争,导致教师盲目追求学生考试高分,片面强调智力因素,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素质、价值观、审美能力、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中教师只管讲,学生只是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由学习活动少,疲于应付教育的提问,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质疑、讨论;信息交流单向化,教师向学生大量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乏学习热情。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者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意识、乃至整个心灵。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名家名篇,多是作者感情和心血的结晶,有些甚至是作者生命的绝唱。这些课文或显示了作者洞察人生的深刻哲理,或渗透着作者善良的人性,或表达出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呐喊。其多元化的情感因素是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也丰富了情感教育、教学的内容。情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念。由于情感教育具有可溶性,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将文中所承载的情感传达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这样,学生在理解和体会文章时,这种情感就会经过他们的加工提炼,变成自己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感情、高尚的道德情操、爱憎分明的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它能不露痕迹地启发学生,挖掘学生的灵性,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唤起学生爱憎亲仇的健康意识,从而使其向善的情感不断得到巩固。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显现于听说读写及实践活动中。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情感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补充,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语文学科作为实施情感教育的主渠道,必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做出较大贡献。而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化和能力的提高将成为情感教育成敗的关键。
其他文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由于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ITP的发病机制也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本文将从血小板免疫、分子模拟、基因调控失衡、Fas/FasL凋亡途径缺陷、Fcγ受体、HLA遗传多态性、细胞因子多态性、Th1/Th2类细胞漂移、自身T细胞功能缺陷等多个角度,对ITP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都强调诵读,且注重诗歌的积累,每个学段都对诗文背诵做出具体的篇数要求。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读才是诗歌教学的落脚点。一、读顺诗词,初识大意  书只有读熟,意思才会领悟。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在初读环节,重点纠正易错读音,读通、读熟、读正确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比如,在教学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时,我重点让学生读准“星辰”“恐惊”“夜宿”,注意平翘舌音、前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89-01  政治课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但思想性,时代性,社会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达成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我觉得应该运用新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一、课前预习,收集资料  正是
【摘要】PBL是基于拟真情景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能促进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文中讨论了外科案例教学过程中,对PBL教学模式的探索应用、效果及经验体会。  【关键词】PBL教学法 ; 外科教学 ; 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6.7-4 【文献标识码】B 【
生活中的信息随时间不断变化,数据库中记录的信息大都也带有时间维,对带有时间维的数据进行挖掘逐渐成为数据挖掘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研究课题,周期模式作为时态数据库中用于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95-01  数学一直以来便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关,抽象,难懂,运算复杂等问题也是让众多学子望而生畏。既然问题由抽象导致,那么解决这个问题自然就要求数学教学应该生活化。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92-02  识字与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由此可见,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认字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又该怎样去教导孩子们识字呢?  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小语三下的课文,文章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课文末尾以含蓄蕴藉的方式表达了意味深长的哲理。针对文本特点,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依据学生学情,本课的課型宜定为阅读积累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不懂的提出疑问;知道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
期刊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一篇说理性文章。课文结构严谨,说理性强,作者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从古到今,从百姓到总理,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一、说理文结构  1. 每节上课前,老师和同学们都要相互问好,这就是一种——礼貌。今天,咱们就来谈一谈礼貌。(板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