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体现出了较多的优势。结合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克服存在的问题,发挥其优势,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传统教学模式;职业教学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职业院校也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应用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在不久前举办的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闭幕上,教育部鲁昕部长对于信息手段在职业教育的应用,提出具体的要求:树立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强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职教体系的建设,并实现终生学校。可见,信息化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实际日常教学中,各位信息化手段已深人课堂,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起以文本、动画、音频、视频、网络资源等多媒体共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从呆板、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起到了传统教学不能达到的效果。可是,教学实际中由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误解,将信息化教育简单理解为教育信息化,简单的在教学中加入信息化媒体,排斥传统教学,未遵循信息化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信息化教学如何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适应现有的职业教育,值得思考和研究。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1.以机代人,以课件代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主动接受,建立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及知识迁移,是经验分享、情感共鸣、问题追问、思维碰撞、认知挑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提升。现在有的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教材的复制,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了“电子黑板”;有的教师把讲课内容制作成动画片,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转移,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内容关系混乱,弄得教师手足无措,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育中,师生互动和研讨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简单的人机交流取代人际间多向的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演示、网络技术应用,确实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兴趣,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探究和讨论,这是任何信息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时,不能以机代人,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的兴趣和逻辑推理过程,使信息化技术体现真正的价值。
2.错误的、片面的地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许多教师片面地追求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使用的只是多媒体课件,并在其中加入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认为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信息化教学模式,造成资源浪费,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我们应当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将信息化教学方法结合的用于教学的一种教学形态,多媒体课件仅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还缺少与之相适用教学方法的支撑。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不仅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而且还包括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信息化教学方法、课外知识、课后助学助教等加强师生沟通的教学模式。
3.信息化技术应用完全替代传统板书。板书是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系统的板书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引导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中间手段。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院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教学观念,提倡教师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鼓励采用信息教学手段。而许多教师盲目地使用信息化手段,错误地以为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板书教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首先,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方便地增删。其次,对于理工类学科的教学,需要教师利用板书和语言的配合进行问题的推演、分析,使学生在推演讲解过程中学习思维方法,培养良好分析问题能力。其教学效果是信息化手段所达不到的。
二、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需要提倡“一充分”、“二必须”、“三适应”。
1.“一充分”。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仿真功能和网络优势。教师利用软件模拟仿真无法实现或表达不清楚的教学内容,调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讲授《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时,利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可以直接实现仿90%以上真加工,即时的到加工结果,测量后随时调整相关参数,问题修正,使学生建立成就感,增强了对实践的感性认识,增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应用仿真软件和知识扩展中,利用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使学习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发送者,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开阔视野,有利于形成互助合作的素质。又由于网络不受地域的限制,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2.“二必须”:
(1)必须从思想上,理解“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育形态,与此相类似的是“教学信息化”。这个两个概念有区别。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教育信息化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在明确了其基本目标后,将教学转变为信息化教学模式,即以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模式。较为常见、成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如: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等,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学实际等因素,实现教育理论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必须从根本上,将“信息化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想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实现的。传统教学的教学侧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语言语态、板书、教学内容的逻辑推导,实现知识的讲授。语言语态潜移默化的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认可;板书表达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方便增删,灵活性强,更能实现突发和即兴问题表达和处理,适应教学实际的情况;教学内容的逻辑推导以教师为主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少走弯路,明确教学目标,监控学习效果,减少时间的浪费。以上三个方面是传统教学方面的应用的部分优势,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能更好的实现信息化模式设计的初衷,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保证教学效果。
3.“三适应”
(1)适当运用,优化教学。信息化教育重在“辅助”,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将抽象的、复杂的信息用直观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信息化教学手段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多样化,力争最优化。教师依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结合各种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辅助软件与之协调,以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2)适时引入,化难为易。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认知时机,运用要适时、适度,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有目的、有计划,讲究实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降低学习难度。例如讲授《机械设计基础》铰链四杆机构讲解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借助FLASH动画,实现了其它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的效果。
(3)适可而止。合理运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学效果为最终衡量目标,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优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需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综合优势,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志贤.职业信息化系列丛书
[2]徐励、赵平.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传统教学模式;职业教学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职业院校也在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应用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在不久前举办的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闭幕上,教育部鲁昕部长对于信息手段在职业教育的应用,提出具体的要求:树立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强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职教体系的建设,并实现终生学校。可见,信息化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实际日常教学中,各位信息化手段已深人课堂,逐步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起以文本、动画、音频、视频、网络资源等多媒体共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从呆板、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起到了传统教学不能达到的效果。可是,教学实际中由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误解,将信息化教育简单理解为教育信息化,简单的在教学中加入信息化媒体,排斥传统教学,未遵循信息化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信息化教学如何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适应现有的职业教育,值得思考和研究。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1.以机代人,以课件代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主动接受,建立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及知识迁移,是经验分享、情感共鸣、问题追问、思维碰撞、认知挑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提升。现在有的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教材的复制,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了“电子黑板”;有的教师把讲课内容制作成动画片,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转移,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内容关系混乱,弄得教师手足无措,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育中,师生互动和研讨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简单的人机交流取代人际间多向的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演示、网络技术应用,确实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兴趣,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探究和讨论,这是任何信息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时,不能以机代人,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的兴趣和逻辑推理过程,使信息化技术体现真正的价值。
2.错误的、片面的地认为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许多教师片面地追求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使用的只是多媒体课件,并在其中加入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认为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信息化教学模式,造成资源浪费,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我们应当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将信息化教学方法结合的用于教学的一种教学形态,多媒体课件仅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还缺少与之相适用教学方法的支撑。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不仅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而且还包括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信息化教学方法、课外知识、课后助学助教等加强师生沟通的教学模式。
3.信息化技术应用完全替代传统板书。板书是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系统的板书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引导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中间手段。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院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教学观念,提倡教师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鼓励采用信息教学手段。而许多教师盲目地使用信息化手段,错误地以为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板书教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首先,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方便地增删。其次,对于理工类学科的教学,需要教师利用板书和语言的配合进行问题的推演、分析,使学生在推演讲解过程中学习思维方法,培养良好分析问题能力。其教学效果是信息化手段所达不到的。
二、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需要提倡“一充分”、“二必须”、“三适应”。
1.“一充分”。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仿真功能和网络优势。教师利用软件模拟仿真无法实现或表达不清楚的教学内容,调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讲授《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时,利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可以直接实现仿90%以上真加工,即时的到加工结果,测量后随时调整相关参数,问题修正,使学生建立成就感,增强了对实践的感性认识,增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应用仿真软件和知识扩展中,利用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使学习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发送者,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开阔视野,有利于形成互助合作的素质。又由于网络不受地域的限制,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2.“二必须”:
(1)必须从思想上,理解“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育形态,与此相类似的是“教学信息化”。这个两个概念有区别。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教育信息化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在明确了其基本目标后,将教学转变为信息化教学模式,即以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模式。较为常见、成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如: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等,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学实际等因素,实现教育理论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必须从根本上,将“信息化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想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实现的。传统教学的教学侧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语言语态、板书、教学内容的逻辑推导,实现知识的讲授。语言语态潜移默化的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认可;板书表达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方便增删,灵活性强,更能实现突发和即兴问题表达和处理,适应教学实际的情况;教学内容的逻辑推导以教师为主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少走弯路,明确教学目标,监控学习效果,减少时间的浪费。以上三个方面是传统教学方面的应用的部分优势,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能更好的实现信息化模式设计的初衷,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保证教学效果。
3.“三适应”
(1)适当运用,优化教学。信息化教育重在“辅助”,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将抽象的、复杂的信息用直观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信息化教学手段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多样化,力争最优化。教师依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结合各种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辅助软件与之协调,以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2)适时引入,化难为易。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认知时机,运用要适时、适度,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有目的、有计划,讲究实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降低学习难度。例如讲授《机械设计基础》铰链四杆机构讲解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借助FLASH动画,实现了其它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的效果。
(3)适可而止。合理运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学效果为最终衡量目标,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优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需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综合优势,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志贤.职业信息化系列丛书
[2]徐励、赵平.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