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的不断深入,对于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成为相关教育人士关注的目标。本文以苏科版语文教材为例,对教学过程中语感的培养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
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的重点目标,语感对于学生语文的深入学习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这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整体审美意识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语感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要考虑很多因素,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在课堂结构、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多管齐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语感。
通过朗读提升语感灵敏度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是积累基础知识的过程,这个基础知识包括生字、生词以及语句构词、文章结构等方面,教师需要明确在学生接触一篇新文章的时候,最先让学生做得就是熟读原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在学生能够熟读课文的时候,许多问题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这种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加有效。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的《安塞腰鼓》一文,这是一篇介绍地域特色的文章,文中有許多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场景的语句:“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对于这样的描写,学生必须通过正确且情感到位的朗读才能感受到文中描写的表演场景。学生通过朗读将自己带入场景之中,这样才能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绪,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感灵敏度。
通过背诵进行语感积累
小学作为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感的积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应是背诵。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有意义,优美经典的语句。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的语文教材《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这一段关于景色的描写十分的经典,教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案中可以加入学生的背诵环节,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背诵之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背诵这段文章的理由,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文章词句之间的细节,比如课文中有一个词很清晰的描写了北大荒秋季的天空,你觉得是什么?通过阅读课文你想象的北大荒秋季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只有……才……”“几缕”“一道……一道……一道……一道……”等词语感受流云的“五彩缤纷”……教师通过设置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样经典的自然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有了分析理解的基础,学生对于这段文字的背诵也会容易许多。
写作能力助力语感培养
语感是一个很抽象的能力,想要培养这一能力并不是一日之功,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写作是体现一个学生语文功底最直接的方式,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写作练习,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上的写作要求。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一单元的写作练习可以围绕假期生活展开,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篇习作让学生对假期生活进行总结,同时也是对第一单元知识的归纳;在四年级下册的教材《第一朵杏花》的文章中,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仿照此文中的相关段落对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进行描写,在文章中,教师可以摘抄一些经典的描写场景的语句,系统地向学生讲解作者的描写方法。例如,文中“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句话,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过渡描写,但学生可以在这句话中体会到详细的比喻、拟人等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利用这一句话进行举一反三,使学生逐渐培养出能抓住一句话中精髓的能力,进一步训练出学生熟练使用标准写作方法的能力。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小学语文更注重对能力的把握,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是语文理解的基础也是工具,只有具备了精确敏感的语感工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一方面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从多个方面着手,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敖兴.提升:语感培养应有的追求[J].语文建设,2005(06).
[2]高万同.引导读书感悟的层次和方法[J].江苏教育,2001(16).
[3]于汇军.语感培养的实施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00(Z1).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张集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培养方法
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的重点目标,语感对于学生语文的深入学习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这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整体审美意识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语感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要考虑很多因素,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基础,在课堂结构、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多管齐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语感。
通过朗读提升语感灵敏度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是积累基础知识的过程,这个基础知识包括生字、生词以及语句构词、文章结构等方面,教师需要明确在学生接触一篇新文章的时候,最先让学生做得就是熟读原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在学生能够熟读课文的时候,许多问题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这种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加有效。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的《安塞腰鼓》一文,这是一篇介绍地域特色的文章,文中有許多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场景的语句:“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对于这样的描写,学生必须通过正确且情感到位的朗读才能感受到文中描写的表演场景。学生通过朗读将自己带入场景之中,这样才能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绪,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感灵敏度。
通过背诵进行语感积累
小学作为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感的积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应是背诵。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有意义,优美经典的语句。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的语文教材《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这一段关于景色的描写十分的经典,教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案中可以加入学生的背诵环节,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背诵之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背诵这段文章的理由,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文章词句之间的细节,比如课文中有一个词很清晰的描写了北大荒秋季的天空,你觉得是什么?通过阅读课文你想象的北大荒秋季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只有……才……”“几缕”“一道……一道……一道……一道……”等词语感受流云的“五彩缤纷”……教师通过设置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样经典的自然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有了分析理解的基础,学生对于这段文字的背诵也会容易许多。
写作能力助力语感培养
语感是一个很抽象的能力,想要培养这一能力并不是一日之功,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写作是体现一个学生语文功底最直接的方式,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写作练习,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上的写作要求。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一单元的写作练习可以围绕假期生活展开,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篇习作让学生对假期生活进行总结,同时也是对第一单元知识的归纳;在四年级下册的教材《第一朵杏花》的文章中,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仿照此文中的相关段落对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进行描写,在文章中,教师可以摘抄一些经典的描写场景的语句,系统地向学生讲解作者的描写方法。例如,文中“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句话,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过渡描写,但学生可以在这句话中体会到详细的比喻、拟人等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利用这一句话进行举一反三,使学生逐渐培养出能抓住一句话中精髓的能力,进一步训练出学生熟练使用标准写作方法的能力。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小学语文更注重对能力的把握,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是语文理解的基础也是工具,只有具备了精确敏感的语感工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一方面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从多个方面着手,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敖兴.提升:语感培养应有的追求[J].语文建设,2005(06).
[2]高万同.引导读书感悟的层次和方法[J].江苏教育,2001(16).
[3]于汇军.语感培养的实施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00(Z1).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张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