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电子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很棘手。如何更有效地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转化,推进班集体的整体良好发展,是摆在广大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从“问题学生”产生的源头出发,剖析其根源,并给出了从战略到战术的转化建议。
〔关键词〕问题学生;班集体建设;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5-0068-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和文化多元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思维方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伴随着这一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小学生,受到的冲击更甚。作为一线小学教师,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表现千奇百怪,让人生气、头疼却又无奈。如何能够“驾驭”这些孩子,并引导其学习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良性发展,是横亘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多年一线教学的实践出发,总结经验教训,并辅之以实际案例研究,提出了转化“问题学生”的一种新思路,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大音希声,不治而治
在谈“问题学生”的转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是“问题学生”。我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说法:“问题学生”,指的是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或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常规教育手段已经无法解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的学生。
讲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很多教师都有相当多的经验可以分享。可是,因为“问题学生”的具体问题具有相当的特异性,这些案例经验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拿来复制使用。这又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案例的研究永无止境,而实际的困难仍难以解决。我们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对于大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很多问题的根源来自家庭。但因为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而大部分成长时间基本上都在学校,因此这些问题的生长、繁衍和恶化,离不开学校和班级的大环境。我们都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但一到班级里面具体的“问题学生”,很多教师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缺少对班集体这片“土壤”本身健康程度的关注,让很多“问题学生”转化的措施都失去了根基。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只盯着“问题学生”这个个体,而忽视了其所在的班级大环境是否出现了问题。我们在进行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班集体建设相对较好的班级,“问题学生”很少甚至没有;而在班集体建设相对落后的班级,各种“问题学生”层出不穷,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其差异性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
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班集体的建设就像挖开一条河渠。河渠建得好,水流充沛,那么即便有一些杂质和淤泥,也阻挡不住奔腾的水流,甚至在很多时候,会被水流裹挟着,一起奔涌前进。而河渠一旦挖得不好,水量时有时无、绵软无力,那就难免泥沙聚集,淤塞河道,甚至出现决堤险情。
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我们提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大音希声,不治而治”。广大一线小学教师的精力应更多地放到班集体建设上去,真正把班级打造成具有活力、凝聚力和积极动力的集体。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只要学生的问题不是特别严重,我们甚至可以不用特别去单独对待,只需要做到基本的关注就可以。当我们把精力收回到班集体建设上来,收回到我们的课程发展上来,这些积极向上的力量自然而然会带动这些“问题学生”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化,也能够抑制其问题的进一步恶化。这就好比一个地方出现了很多小偷,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去部署大量的警力一个个地去追踪缉拿,而是要着眼于改善这个地区的民生。试想,如果人人安居乐业,又有谁想要去做小偷呢?
这就是所谓的“大音希声,不治而治”。不盯着“问题学生”大张旗鼓,而是以班集体建设为基础与核心,润物无声,达到“不治而治”。这是我们在小学“问题学生”转化这一课题研究中的最大收获。
二、徐缓图之,分而治之
班集体建设是我们转化“问题学生”的主要方略,同时也是长远方略。很多时候,限于班主任本身的能力和经验,班集体建设很难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因此,除了大方向上的长期努力之外,也要对具体的“问题学生”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这里重点提两个观点:
第一是“徐缓图之”。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课题,最忌讳的是求快、用急;同时,又因为小学生本身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问题出现反复、曲折,都是正常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明确班集体建设的大战略之后,对待“问题学生”的小战术则一定要目光长远,以取得阶段性甚至单点的小胜利为目标,“徐缓图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施展个人魅力,建立情感纽带,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个观点则是“分而治之”。这一点说的是对“问题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其个案特性,不要盲目去做归类,试图在更大的范围内“合并同类项”。且不说每个“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问题表现千差万别,就算是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因为其个性、情感诉求、心理诉求的不同,转化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在转化策略上,我们一定要“分而治之”,将战术策略细化到每个人,逐个跟踪,逐点突破。
三、实战追踪,春风化雨
在上述战略战术的指导下,我们在本校小学部挑选了几个班集体进行了实践尝试。为了充分体现不同学段的差异性,我们分别在二、三、四、五、六多个年级选取了五个班级,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问题学生”转化追踪。在具体班级选取的考量上,我们结合班级本身的特点,选取了在班集体建设中具有潜力和代表性的班級。
在具体的执行策略上,首先,要求被选取的五个班级通过教师引导、民主评议的方式,确立班名、班级精神、班旗和班徽等班级核心文化象征,并为班集体的健康发展制订长远的发展目标,为“问题学生”的转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问题学生;班集体建设;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5-0068-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和文化多元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思维方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伴随着这一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小学生,受到的冲击更甚。作为一线小学教师,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表现千奇百怪,让人生气、头疼却又无奈。如何能够“驾驭”这些孩子,并引导其学习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良性发展,是横亘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多年一线教学的实践出发,总结经验教训,并辅之以实际案例研究,提出了转化“问题学生”的一种新思路,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大音希声,不治而治
在谈“问题学生”的转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是“问题学生”。我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说法:“问题学生”,指的是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或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常规教育手段已经无法解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的学生。
讲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很多教师都有相当多的经验可以分享。可是,因为“问题学生”的具体问题具有相当的特异性,这些案例经验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拿来复制使用。这又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案例的研究永无止境,而实际的困难仍难以解决。我们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对于大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很多问题的根源来自家庭。但因为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而大部分成长时间基本上都在学校,因此这些问题的生长、繁衍和恶化,离不开学校和班级的大环境。我们都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但一到班级里面具体的“问题学生”,很多教师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缺少对班集体这片“土壤”本身健康程度的关注,让很多“问题学生”转化的措施都失去了根基。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只盯着“问题学生”这个个体,而忽视了其所在的班级大环境是否出现了问题。我们在进行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班集体建设相对较好的班级,“问题学生”很少甚至没有;而在班集体建设相对落后的班级,各种“问题学生”层出不穷,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其差异性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
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班集体的建设就像挖开一条河渠。河渠建得好,水流充沛,那么即便有一些杂质和淤泥,也阻挡不住奔腾的水流,甚至在很多时候,会被水流裹挟着,一起奔涌前进。而河渠一旦挖得不好,水量时有时无、绵软无力,那就难免泥沙聚集,淤塞河道,甚至出现决堤险情。
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我们提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大音希声,不治而治”。广大一线小学教师的精力应更多地放到班集体建设上去,真正把班级打造成具有活力、凝聚力和积极动力的集体。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只要学生的问题不是特别严重,我们甚至可以不用特别去单独对待,只需要做到基本的关注就可以。当我们把精力收回到班集体建设上来,收回到我们的课程发展上来,这些积极向上的力量自然而然会带动这些“问题学生”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化,也能够抑制其问题的进一步恶化。这就好比一个地方出现了很多小偷,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去部署大量的警力一个个地去追踪缉拿,而是要着眼于改善这个地区的民生。试想,如果人人安居乐业,又有谁想要去做小偷呢?
这就是所谓的“大音希声,不治而治”。不盯着“问题学生”大张旗鼓,而是以班集体建设为基础与核心,润物无声,达到“不治而治”。这是我们在小学“问题学生”转化这一课题研究中的最大收获。
二、徐缓图之,分而治之
班集体建设是我们转化“问题学生”的主要方略,同时也是长远方略。很多时候,限于班主任本身的能力和经验,班集体建设很难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因此,除了大方向上的长期努力之外,也要对具体的“问题学生”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这里重点提两个观点:
第一是“徐缓图之”。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课题,最忌讳的是求快、用急;同时,又因为小学生本身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问题出现反复、曲折,都是正常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明确班集体建设的大战略之后,对待“问题学生”的小战术则一定要目光长远,以取得阶段性甚至单点的小胜利为目标,“徐缓图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施展个人魅力,建立情感纽带,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个观点则是“分而治之”。这一点说的是对“问题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其个案特性,不要盲目去做归类,试图在更大的范围内“合并同类项”。且不说每个“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问题表现千差万别,就算是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因为其个性、情感诉求、心理诉求的不同,转化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在转化策略上,我们一定要“分而治之”,将战术策略细化到每个人,逐个跟踪,逐点突破。
三、实战追踪,春风化雨
在上述战略战术的指导下,我们在本校小学部挑选了几个班集体进行了实践尝试。为了充分体现不同学段的差异性,我们分别在二、三、四、五、六多个年级选取了五个班级,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问题学生”转化追踪。在具体班级选取的考量上,我们结合班级本身的特点,选取了在班集体建设中具有潜力和代表性的班級。
在具体的执行策略上,首先,要求被选取的五个班级通过教师引导、民主评议的方式,确立班名、班级精神、班旗和班徽等班级核心文化象征,并为班集体的健康发展制订长远的发展目标,为“问题学生”的转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