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视角下的校长领导力研究

来源 :辽宁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强化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可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的内生动力,体现校长的领导力;而提升校长领导力,需正确理解学校文化的本质,了解学校文化视角下的校长领导力的内涵与修炼路径,以此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学校文化;校长领导力;校长培训
  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强化学校文化引领作用”“在师生中深入开展‘一训三风’征集提炼、培育弘扬活动,创作设计富有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歌、校徽、校旗,以科学正确的办学理念,凝聚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愿景。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校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可见,学校文化作为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已被提到国家要求层面。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学校文化,校长又如何发挥自身的领导力、利用学校文化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成了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学校文化的本质与结构
  什么是组织文化?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是不是一回事?文化的本质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校长们必须厘清的问题。
  (一)组织文化的由来
  关于组织文化,美国著名学者埃德加·沙因的相关理论被广泛认同。埃德加·沙因针对组织文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代表作《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奠定了其“组织文化之父”的地位。沙因把组织文化定义为:“在解决它的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问题的过程中,基于团体习得的共享的基本假设的一套模式,这套模式运行良好,非常有效,因此,它被作为对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思维和情感方式授予新来者。”沙因将组织文化划分成为三个层次,即外显的人工饰物(可看到的行为和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组织结构和流程等)、遵奉的价值观和潜在的基本假设。沙因认为,“一种文化的本质是建立在基本的深层假设的模式之上的,一旦了解了那些基本假设,你就能轻易地理解并合理地处理其他更表面的层次。”
  组织文化的研究与应用起源于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后来被引入到教育管理领域。回望学校文化的研究历史,将学校文化视为组织文化的发展轨迹观点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郑金洲编著的《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其中明确提出“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二)学校文化的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张东娇教授是这样界定学校文化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教育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专家学者的论述自然有其权威性,但我们从学校管理(组织文化)实践角度也有自己的理解:“学校文化是经历岁月沉淀,学校中大多數人表现出来默认式的价值判断和习惯化的应对方式。”
  如何观测学校文化?“四分法”得到广大校长们的普遍认可。“四分法”即从四个维度对学校文化进行观测与建设,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学校精神口号、校歌、“一训三风”等;“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行为规范,包括对学生和教师的守则、条例、规章、制度、考核方案等;“行为文化”是指学校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的活动过程,包括课程建构与实施、典礼与仪式活动、教研与科研活动等;“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物态存在,包括建筑、场域、设施、视觉标识、厅廊布置、校徽校旗、学校LOGO等。
  这里,无论是办学理念系统、制度体系,还是行为活动和物质物态都反映出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期望的行为方式,它们是为形成默认的价值判断和习惯化的应对方式而存在的,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三)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区别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同时提到了两个概念:“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前面提到的学校文化是组织文化,主要是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研究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对师生成长的影响,是管理学范畴;而“校园文化”则是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教育学范畴。早在2006年4月,《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就明确了“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的校园文化建设三大途径,充分彰显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二、校长领导力的本质与体现
  (一)校长领导力的本质
  关于领导力的定义虽众说纷纭,但站在学校管理的视角来看,多数中小学校长还是认同“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这个观点的。从影响力(即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视角,结合学校管理实践,我们把校长领导力定义为“校长领导力是以校长自己综合素养为基础,以组织赋予的职务权力为凭借,对学校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复合影响力”。
  所谓复合的影响力,是指职务权力与个人影响力(魅力、感召力)的叠加、复合。具有高效能领导力的校长常常是“1+1>2”,不是职务权力与个人影响力的简单加和,而是“整体效能大于局部效能之和”。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都要发挥其积极而有效的影响力。从校长领导力的发力方向上看,是让学校向前、向好、向美发展;从校长领导力作用的效果上看,是体现在成事、成效、成绩上。
  (二)校长领导力的定位
  依据美国学者斯佩克的观点,校长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三种角色的统一体,那么校长领导力就要从这三个角色的维度来探索其结构组成。
  首先是教育者角色,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这就要求校长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握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是管理者和领导者角色,虽然两者从广义上说都属管理学范畴,但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情;“管理”常着眼于短期,“领导”常常立足于长远;“管理”通常是接受现状,“领导”更强调发展创新;“管理”注重维持秩序,“领导”则关注引领变革;“管理”运用制度与行政权力,“领导”则突显思想引领与魅力感召。
  优秀校长一定是根据不同学校具体情况,综合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角色成分(不同层次学校所需侧重比例不同),有效促进学校发展,彰显校长及其管理团队的领导力。
  (三)校长领导力的体现
  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其文化领导力常常体现在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的领导上,而这四个方面像一棵有层次的文化生态树,其中,精神文化是树根,制度文化是树干,行为文化是树冠,物质文化是土壤,它们彼此关联,互相依存,又各有使命,共同作用于学校的管理运行。
  1.根由“道”生
  学校文化的“根”和“魂”必然来自特定的学校、特定的人群和特定且长期活动的积累。根系是否发达,取决于对教育本质“道”——即所谓学校文化底蕴厚度的理解和感悟的程度。根深才能叶茂,寻根固本应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2.干由“法”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组织行为的约束与指导由个别要求逐渐规范成规章制度,最终形成系列化的运行机制即学校管理之“法”。制度建设是实现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在没有达到文化自觉境界、形成内隐规矩之前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3.冠由“行”定
  学校的社会声誉如何,办学质量怎样,为区域带来了哪些有价值的影响,均来自学校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活动之“行”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而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学校默认的价值判断和习惯化的应对方式。这是学校文化本身应有的效能。
  4.载由“物”托
  学校靠什么来保障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哪些教育教学资源可以为育人所用?可以说,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育人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物质与资源的保障,学校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展示学校办学理念与精神价值追求。
  三、校长领导力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榜样
  既然领导力本质上是影响力,那么校长自身的德行与才能就是最好的榜样力量。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在做事、做人以及管理学校过程中,所折射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追求、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都会对学校文化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学校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创始人杨明书先生,在1958年秉承“探索农村教育的办学之路”的理想与价值追求(当时众多人口在农村,探索农村教育意义重大),放弃沈阳都市生活来到凤城满族自治县草河乡保卫村,带领几名沈阳的教师开始了农村教育的实践探索。“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右派,依然坚信他所从事的农村教育是有意义与价值的。他以诗言志:“志壮草河滨,碧水照丹心,萧萧白杨林,一将见忠贞。”“文革”结束后,他仍然继续任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并欣喜地写下这样的诗句:“悠悠岁月欢与愁,疏疏白发半遮头;有志未成化碧血,竟向草河逐波流;喜除四害消隐忧,拨乱反正志将酬;年将花甲未叹老,青山夕照亦风流。”去世前,他要求将自己葬在离学校不远的山上,可以看到学校的发展与进步。杨明书校长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实现了“探索农村教育,圆农村孩子成才成人之梦”的价值追求,为学校注入了影响深远的文化基因,激励着后来人继续高举农村教育的旗帜奋力前行。
  (二)文化治校
  校长如何治校?利用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是校长领导力的具体体现。
  盘锦市有一所城郊学校,2000年建校,由4所小学和1所初中整合形成一所九年一貫制学校。当时在校生达1000多人,随着城镇化推进、生源地与城里学校有所重合,在校生迅速减少,到2014年春季开学时,在校生只剩296人,9个年级9个班。教职工士气低落,学校弥漫着即将撤并、教师各想后路的气氛,刚上任的汪海清校长面临着学校如何止衰、如何发展的问题。汪校长和城郊学校教职工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6年多的艰苦奋斗,学校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到2020年春季开学,学校有了18个教学班,721名在校生。在振兴学校发展中,学校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办学理念——精神文化
  汪校长上任之初,就向全体教职工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一定要和全体教职工一起把城郊学校振兴起来。这个表达足够强烈,全体教职工感受到了校长令人振奋的决心。当然,只有决心是不够的,还得有方向目标,有路径措施办法,最重要的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汪校长组织开展了一次全体教职工大讨论,议题就是如何振兴城郊学校。具体问题涉及:假如城郊学校被撤并了,对教职工个人有什么危害?学校走到今天这种境地,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做才能把学校振兴起来?在讨论中,学校领导启发教职工思维,引导思维方向,正确归纳以下共识:学校被撤并了,对教职工伤害很大,所以学校不能没有,大家要坚决保住学校;学校衰落的原因很多,如少子化、城市化等,但学校衰落人人有责,振兴学校同样人人有责;在今天生源可以流动的情况下,振兴学校就是要满足更多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办学质量,打造特色鲜明学校品牌,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学校实际的一条发展道路。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的一面旗帜举起来,就是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
  2.构建课程体系——行为文化
  旗帜举起来了,学校使命担当就明确了。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是学校的品牌基石。作为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学校,让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五育并举是学校的基本任务,学校的品牌课程建设也要围绕这个基本任务而进行。所谓特色,则应体现在学校进行教育时的价值取向和所利用的资源上,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开发了弘扬优秀文化课程,进行德智体美劳“五育”。为保证“五育”效果,学校又加了一个“志育”,这个“志”是“志气”的“志”,进行志向志气教育,就变成了“六育”。从学生的学习角度,给“六育”命名,分别是“明德、励志、尚美、健体、求知、奉献”。学校之所以用动词表述,寓意是“六项育人任务”,通过这个表述让学生明确这是他们自己到校读书的六项任务。   所谓“明德”,分三个层次:明大德、明公德、明私德。“明大德”中的“大德”就是政治方向、价值观念、信仰追求,“明大德”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祖国,爱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公德”中的“公德”就是在社会生活公共空间做人行事的准则,“明公德”就是爱护公共财产,保护环境,遵守秩序,文明行事,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明私德”中的“私德”是个人道德品质,“明私德”就是让学生明白好的人品是什么,追求好的品格。
  所谓“励志”,就是进行志向、志气教育。“志向”是方向目标,“志气”是决心、干劲和坚持力,这个教育过程需要“激励”,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人生梦想,在每一阶段、每一方面都有明确目标,并付出努力,具有坚定、坚强、坚韧的品格。
  所谓“尚美”,就是培育美好人格、陶冶美好情操,达到心灵美、仪表美、气质美、人格美,仪表文雅,举止文明。
  所谓“健体”,目标是锻炼充沛的体能、健美的体态、健康的体质,同时学会4个运动项目:长跑,每天跑2000米,进行心肺功能和耐力训练;武术,在大课间、体育课、体育活动中加入武术活动;三大球,将打篮球、足球、排球作为重要健身技能教给学生;体操,将其作为健美训练内容。
  所谓“求知”,特指智育。学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训练是教学的主线的“三主”教育理念。在这个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的智育才能叫“求知”,课堂上学生是求知者,教师是学生求知的帮助者,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自我操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提出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标,提出达成目标的系列问题,进行启发指导,考核学习效果,管控学习过程,以此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三主”教育理念贯彻在整个“六育”之中,命名“明德、励志、尚美、健体、求知、奉献”,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所谓“奉献”,特指劳动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是每名学生都要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做到爱劳动、会劳动。劳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活自理,包括自己搞个人卫生、洗衣做饭、清理居室;二是服务家人、同学,包括干家务、舍务、班务、校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相互服务;三是承担公共责任,体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以上六项育人任务构成了全面的教育管理体系:“明德”是做人行事的统领和方向,“励志”是健体、尚美、求知的动力和品质保障,“健体”“求知”是力量和智慧建设,“奉献”既是育人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3.完善管理过程——制度文化
  如何对学生完成“六项任务”的水平进行评定,关系到管理制度文化的建设。评价工作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关键性工作。学校的评价方法没有局限于单一的考试分数,而是进行全方位考核。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评价过程突出了多元评价和过程评价:一是班级以小组为单位,每周一第八节课为小组会,根据操作办法和评价细则,对“六育”逐一考评;二是学校对学生“六育”的每一项都有重点考核评价,学期末打分,算入总成绩。
  4.打造特色校园——环境文化
  学校为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且突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不仅有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而且在校园环境方面做了精心的布置,其中最醒目的是三个亭子和两尊塑像。
  三个亭子中的“八德亭”,与学校提出的“八德”(忠孝、勤奋、节俭、诚信、友善、自爱、坚强、勇敢)相对应,又将传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时代内涵;“诗远亭”与学校提出的“励志”相呼应,让学生有理想,有奔头,有人生目标,有诗和远方;“听荷亭”与“尚美”相应,展示荷花的自然之美、亭宇的人工之美。
  两尊雕塑,一是孔子像,二是雷锋像。孔子是古代的、传统文化的代表;雷锋是现代的、红色文化的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读书志在圣贤”,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要做到敬仰圣贤,学习圣贤智慧;二要以圣贤为榜样,像圣贤那样做人做事。
  综上,学校办学理念与治校思路即是治校之道,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根’由道生、‘干’由法擎、‘冠’由行定、‘载’由物托”是“四位一体”的治校方略,也是校长基于学校文化视角修炼领导力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項红专,唐琼一,黄芳.校长培训视野下的学校文化诊断[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9).
  [2]埃德加·沙因,彼得·沙因著,陈劲,贾筱译.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第五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张东娇.学校文化建设:“穿越概念丛林”之后我们去哪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
  [4]韩民,孙远航,张国平.学校文化管理的“三个密码”[N].中国教育报,2021-6-23.
  [5]褚宏启.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改革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9(11).
  [6]孙远航,韩民,张国平.诊断式培训视域下学校文化管理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校长,2021(7).
  (责任编辑:李阳)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从《论语》中选择了十二章,这十二章中可概括为学习方法、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三个层面,通过对这三个层面的分析,探讨其在新时代历久弥新的教育价值,以期给师生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实现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问题的深入探究,离不开问题链的构建.文章在厘清数学问题链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归纳出问题链具有关联性、整合性、开放性、逻辑性、梯度性、聚合性、探究性等特点,并从问题链的切入口、主干、形式等方面提出构建小学数学问题链策略,以供大家借鉴和思考.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包罗万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儿童生活被写进诗歌,被历代诗人所歌咏。从剥豆放牛到游戏娱乐,从田间乡野到梳妆台桌,从巷口门前到林间溪边,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传递着他们的笑声。孩子们的这些生活不仅趣事连连,惹人羡慕,同时还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细细读来,这些诗歌传递快乐、感染读者,让后世读者看到了那个年代儿童的快乐,感受了他们的多彩童年。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能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促进小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水平、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等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戏剧是融合语言能力的综合实践、学生个性的创造平台、文化艺术的整合教学。为优化教育戏剧的运用效果,需要以教材内容为起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灵活选择教育戏剧实施策略;以语文教学为重心,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题为白居易所作的《长相思》词其二“深画眉”,一说吴二娘作,一说由白居易撰辞,吴二娘歌唱。根据《全唐五代词》的考辨理路及词作风格旨意的文本比较分析,“深画眉”当是吴二娘所作无疑,进一步联系唐代盛行的酒令文化与令词的产生背景加以考察推定,则《长相思》二首的创作本貌应为白居易与吴二娘宴饮和作而成。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而想象是思维的基点,童年是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儿童与生俱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内在的想象潜能,不要让学校生活的理性“折断了儿童想象的翅膀”,注重通过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五单元的《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为例,论述了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培养想象力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课标倡导的习作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全程指导,以达到学生习作能力的整体进步的目的。但是目前,在指导学生自我修改与相互修改习作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低年级的指导低年级自改互改习作教学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  问题一:拔高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年级以写话为主,主要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演变,我国教育、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领域不断衍生出新的事物,给人们生活创造新的便利。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不断拓展,组织架构不断完善,但是在快速演变的社会语境下,仍然有进步和完善的空间。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网格化管理是一个新的突破口,对优化志愿服务质量和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网格化管理为研究对象,以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作家迟子建通过精心创作的小说作品,向人们展示着她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对于世界的认知与思考,对于美好的追求.她通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同时,她在艺术上也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通过对作家迟子建的部分小说的精读探究,从叙述视角、叙述语言和叙述模式等方面来分析其小说的叙述特色,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迟子建小说的文学创作价值.
有效的学习活动设计能拓宽学习的渠道和空间,提高学生的表达、学习和交流能力,同时可提升学生活动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本文基于成人学习理论,设计新时期大学生团队素质拓展学习活动。通过明确学习活动设计的意义与作用,依据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从划分时间、编排过程和引导实施三个环节整体设计活动流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和实现教师角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