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打通学生与数学间的通道,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通透起来?笔者认为,可借用情境,架设数学与学生经验的桥梁,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体验”是行动上的参与,“感悟”是进行着的思维活动。置身于情境之中,学生能自觉展开数学感知、思维和想象,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一、生活融入,建构情境数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但是,数学教材知识常是一种“结论性东西”,因而与学生存在天然的“隔阂”。结论性数学知识,犹如“脱水蔬菜”,如果直接呈现,学生就难以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因此,数学教学应当通过情境,链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到数学知识的源头处去探寻。
在教学中,教师既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也可激发学生经验想象创设情境,还可用问题激发学生生活化思考创设情境。如教学“面积单位”,当学生已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后,教师就可就地取材,让学生借助自身的手指甲、手掌心、小纽扣等的面积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当有生活经验融入,学生对面积单位就会建立印象,当学生遇到相应问题时,他们总会想一想:是一个指甲还是一个手掌心的大小呢?是一个手指头还是一个拳头大小呢?用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创设情境,能让数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小学生特点是注意力不易集中,有意注意时间不能维持多久。如何吸引学生眼球,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印象显得非常重要。用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用学生可触摸到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不仅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更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
二、活动感悟,建构情境数学
马克思说:“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喜欢在活动中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正如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和结果,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数学教学必须借助活动,让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脑思考,从而形成学生具身认知状态。比如教学“认识厘米”,教师要让学生积极活动起来。1厘米有多长?可以让学生比划。通过比划,建立“厘米”概念表象。如何运用“厘米”这个单位,引导学生度量物体长度?学生需动手操作,将1厘米小棒一个个串接起来,从而建构“厘米尺”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厘米尺”测量物体、图形长度。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从“0刻度”开始测量,有学生不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那么,如何读出物体或图形长度?在不断操作、反思、审视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厘米,而且学会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与其他技能学习不同,学生数学学习目的不仅是学会知识,更是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是依靠强化记忆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观察、思考。借助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学生不仅能建构知识,更能灵动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借助数学活动,建构情境数学,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内驱力,积淀学生数学基本活動经验。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数学新知与旧知间的主要矛盾,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的数学认知,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
三、应用感悟,建构情境数学
李吉林老师说:“儿童的潜能和经验要通过他们自身活动,在与社会、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情境中来实现。”“广阔的野外天地是学生活动与施展的自然舞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从而建构现实的情境数学。应用感悟,不是机械地将课本数学移植到自然、活动中,而是要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空间,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范围和渠道。
比如在教学“比例”相关知识后,笔者在课堂上创设应用化情境,要求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并且要求学生思考:绘制校园平面图首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兼顾哪些因素?如此,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纷纷运用数学知识出谋划策。有学生说,要知道校园各个楼房、操场的占地面积;有学生说,要关注校园各个楼房、操场、功能室、食堂的位置关系;有学生说,要准备测量工具进行实体测量;还有学生说,要知道绘制图纸张的大小,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绘制的比例……通过数学应用,学生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将生活知识数学化,从而培养应用数学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在测量中,学生还用上了指南针、卷尺、测绳等仪器。通过测量,学生在方格纸上绘制出校园平面图,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是从课本到课本的简单活动,而应当在实践、应用中感受、体验。通过实践,让学生在情境中张开翅膀,积极猜想,从而在应用中生成数学学习的能力。
情境构筑了学生与数学间的桥梁,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只有借助情境,才能真正让学生数学思维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陈尚义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一、生活融入,建构情境数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但是,数学教材知识常是一种“结论性东西”,因而与学生存在天然的“隔阂”。结论性数学知识,犹如“脱水蔬菜”,如果直接呈现,学生就难以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因此,数学教学应当通过情境,链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到数学知识的源头处去探寻。
在教学中,教师既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也可激发学生经验想象创设情境,还可用问题激发学生生活化思考创设情境。如教学“面积单位”,当学生已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后,教师就可就地取材,让学生借助自身的手指甲、手掌心、小纽扣等的面积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当有生活经验融入,学生对面积单位就会建立印象,当学生遇到相应问题时,他们总会想一想:是一个指甲还是一个手掌心的大小呢?是一个手指头还是一个拳头大小呢?用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创设情境,能让数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小学生特点是注意力不易集中,有意注意时间不能维持多久。如何吸引学生眼球,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印象显得非常重要。用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用学生可触摸到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不仅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更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
二、活动感悟,建构情境数学
马克思说:“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喜欢在活动中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正如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和结果,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数学教学必须借助活动,让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脑思考,从而形成学生具身认知状态。比如教学“认识厘米”,教师要让学生积极活动起来。1厘米有多长?可以让学生比划。通过比划,建立“厘米”概念表象。如何运用“厘米”这个单位,引导学生度量物体长度?学生需动手操作,将1厘米小棒一个个串接起来,从而建构“厘米尺”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厘米尺”测量物体、图形长度。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从“0刻度”开始测量,有学生不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那么,如何读出物体或图形长度?在不断操作、反思、审视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厘米,而且学会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与其他技能学习不同,学生数学学习目的不仅是学会知识,更是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是依靠强化记忆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观察、思考。借助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学生不仅能建构知识,更能灵动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借助数学活动,建构情境数学,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内驱力,积淀学生数学基本活動经验。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数学新知与旧知间的主要矛盾,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的数学认知,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
三、应用感悟,建构情境数学
李吉林老师说:“儿童的潜能和经验要通过他们自身活动,在与社会、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情境中来实现。”“广阔的野外天地是学生活动与施展的自然舞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从而建构现实的情境数学。应用感悟,不是机械地将课本数学移植到自然、活动中,而是要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空间,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范围和渠道。
比如在教学“比例”相关知识后,笔者在课堂上创设应用化情境,要求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并且要求学生思考:绘制校园平面图首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兼顾哪些因素?如此,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纷纷运用数学知识出谋划策。有学生说,要知道校园各个楼房、操场的占地面积;有学生说,要关注校园各个楼房、操场、功能室、食堂的位置关系;有学生说,要准备测量工具进行实体测量;还有学生说,要知道绘制图纸张的大小,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绘制的比例……通过数学应用,学生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将生活知识数学化,从而培养应用数学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在测量中,学生还用上了指南针、卷尺、测绳等仪器。通过测量,学生在方格纸上绘制出校园平面图,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是从课本到课本的简单活动,而应当在实践、应用中感受、体验。通过实践,让学生在情境中张开翅膀,积极猜想,从而在应用中生成数学学习的能力。
情境构筑了学生与数学间的桥梁,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只有借助情境,才能真正让学生数学思维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陈尚义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