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和“去”地点指示用法及其产生机制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动词“来”、“去”在现代汉语修辞中具有基本意义,由基本意义引申出许多含义,比较重要的是趋向性。在特殊的语境中,结合趋向性,“来”、“去”还能用于指示地点。“来”、“去”的特殊语用义的产生与人的认知有关,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其产生机制。
  关健词:“来” “去” 地点指示 认知
  从“来”、“去”的基本意义及其语法作用看,当单独作谓语时,它们表示人或物体的动作,带有方向性。如果将它们附加在其他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后,便构成“Vp 来/去”构式;将它们附加在其他动词或动词短语之前,构成“来/去 Vp”构式。此时,“来”、“去”的实际动作意义虚化,生出许多引申义。用于修辞中,“来”做助词、方位词。意义表示来着,未来的,用在“十”、“百”、“千”等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从过去到现在。“去”除了做动词外,还表示婉辞,指人死;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
  除了基本语义及趋向义外,“来”、“去”还表达特定的语用意义,用于动词结构中,表示动作的施事和受事的移动,可以称为内在的地点指示意义。例如,在“今天中午你来学校”这个例子中,结合具体语境,通过动词“来”能判断出动作发生的地点。例子中,“你”是移动动体,“学校”是动体移动的目的地,“今天中午”是动作“来”将要发生的时间。这句话的发生适用于以下的语境:
  1.说话人在说话时位于学校;
  2.听话人在听话时位于学校;
  3.说话人在当时位于学校;
  4.听话人在当时位于学校。
  假设语境为学生甲和学生乙在他们的学校说这件事。学生甲对学生乙说:“今天中午你来学校。”可以理解为以下内容。学生甲说话时位于学校,学生乙听话时位于学校,学生甲在今天中午时位于学校,学生乙在今天中午时位于学校。总之,动作“来”不仅表示动体所做的运动,而且指示动体运动发生的目的地。这便是“来”的地点指示语的语用功能。在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校”既是动体移动的目的地,又是动体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说,“来”指示的地点必须是结合语境,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的地点,主要指向说话人。结合认知语义学中的参照点理论、概念化理论、构型理论,学界提出了建立现代汉语的空间范畴,构成空间范畴的几个组成部分为方位系统、范围系统、位置系统。在这个范畴中,涉及到动体的空间位移,一个物体是移动动体,另一个物体是“参照位置”,即“参照点”。另外,集合空间范畴中的源点、位移和终点概念,可解释“来”“去”的地点指示用法,即将“来”、“去”的地点指示看作空间范畴内某动体的空间移动过程。例如,假设一个语境,在宿舍里,小丽对小芳说:“咱们一会儿去运动场。”在上述语境中,小丽和小芳表示移动动体,宿舍里表示参照点,一会儿表示动体发生移动的时间,去表示动体的移动,它内在地指示动体在所指示的时间发生位移,位移终点是运动场。
  认知语义学中的空间位移说将空间位置分为实在空间位置和心理空间位置。实在空间位置指句子中发生空间位移的动体与说话人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倚变关系。如“火车开来了”例子中,说话人所处的实际空间位置是说话人对“来/去”选择的依据,表示说话人以自己作为参照点,以火车为动体,动体发生空间位移的方向是说话人。动词结构“开来”中“来”指明了动体发生位移的参照点和方向。心理空间位置是句子中发生空间位移的动体的参照点和方向与说话人的主观意识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如在“把衣服捡起来”中“起来”做趋向补语,“来”的参照点是说话人说话时的心理空间中的一个位置,方向可能是向上的,在主观上离说话人较近的空间位置是说话人对“来/去”的选择依据。
  “来”、“去”及其所构成的动词结构也具有趋向性的基本意义具有明显的趋向性,在此基础上,“来”、“去”生出许多虚化义。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看,“来”、“去”与空间范畴相关,“来”、“去”能够表示动体的位移,具有内在的地点指示的意义。
  (作者介绍:王艳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语法、语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中国菜肴向来以口味著称于世,“味”的产生与发展也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演变。由于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味”的地域、帮系差异。而它的发展也是一个曲折的认识与探索的过程,从单一味到复合味,从味浓到清淡,从只注重口味到倾向合理营养,这都表明“味”的发展必将趋向于多样性统一审美追求。  关键词:味 多样性统一 审美  中国是“烹饪王国”,而味在中国烹饪中处于显著地位,中国有烹饪“以味为本”之
情感是任何一种绘画语言的精神,如果一幅画中没有了情感,其也就失去了意义。一幅好的美术作品除了视觉形象、色彩之外还必须与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本文从绘画创作与生活、绘画
桃木工艺品因其材料和桃文化的特殊性成为微型雕刻的佳选。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桃木工艺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通过桃木工艺品图案与中国吉祥图案的完美结合来体现地
莱顿在《艺术人类学》中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的本质,并且仅限于用原始艺术揭示艺术原理。原始艺术这一特殊阶段仍然包含在一般艺术中,所以通过莱顿这本书的成果来研究一般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训练都需要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长期、系统地去抓。而教育是根本,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学校中施行创新教育已是中国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为此我国教育界也面临着创新的改变。创新教育在新世纪的呼唤中正向我们走来。  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  
内容摘要:孝道从狭义上说是一个人对父母的孝顺和供养。从广义上讲是一个人对家庭社会的公德和责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的多元化体系。本文就谈谈构建孝道文化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健词:孝道 修身 齐家 责任  如今,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家长老师关注的似乎都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似乎只有学习成绩才能决定孩子的前途和人生,可是作为教育工作
内容摘要: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时代主题,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育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为此,研究探讨新的数学教育理论,已适用“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一轮变革,就成为我们共同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 创新思维  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活动是在相应的创造性思维的支配下,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活动。创新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一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日本动漫《黑塔利亚》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启示:1.营造宽松氛围,以轻松幽默代替严肃限制;2.贴近生活,以生、本对话取代师、本对话;3.个性解读,以多元不同对抗统一和谐。  关键词:黑塔利亚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黑塔利亚》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日本动漫,它从日本的视角,利用拟人化的方式将二战时期各国的关系演绎得生动巧妙,以看似不伦不类的故事剧情和人物关系设定传达了个性化的战争
内容摘要:教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的任用、教师的培训制度、教师工资制度、教师考核制度以及教师解聘制度。英国中小学教师采取聘任制,在聘任、考核、解聘等制度上都存在一定特点。  关键词:教师管理制度 义务教育 英国  英国国家负责教育的部门为教育与技能部,分为中央政府教育、地方教育委员会、学校管理委员会和校长四个管理层次。英国中小学实行校董会决策的民主制与行政上校长负责制相结合的内部领导
内容摘要:语言艺术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记录了其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语言的艺术往往也是在文学中才能够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现代文学在不断改革创新中蜕变,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学的同时也创造了新时代最具时代特征的中国当代文学。在这个过程中也正是了语言逐步演变的一个过程,在语言角度上看中国现代文学就是看到语言艺术自身的成长,也启发中国当代文学走向另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现代文学 语言艺术 文学发展  一.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