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是跨文化的言语交际行为,译语不仅要用语准确,完整地再现原语和思想内容,而且还要再现原语文化信息和文体风格,即文化差异会贯穿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而理解并将文化差异自觉地融入翻译思想中,对于把握作者真实意图,还原作品本真面貌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差异作用在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三个方面: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和民族差异,进行了初步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英语 跨文化交流 自然环境
在全球经济、科教与文化等共同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翻译作为融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大大促进了教育、人文、科学成果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而在从事翻译工作,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性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学习一门语言如不重视其文化常常会事半功倍,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学习则会退缩成对形式和词汇的单纯研究。因此理解所学的语言文化对得体地使用语言和确切地传达语意都十分重要。
翻译是一门综合性文字艺术工作,绝不仅仅拘囿于字面上的语码转化,它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对词义的影响零零总总表现在很多方面,但可集中概括为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和民族差异三方面。
一、中西自然环境迥异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中”主要是指以黄河的中、下游流域及长江流域为轴心而发展起来的华夏文明,又被冠以“中国文化”;“西”则主要是指以爱琴海、地中海为中心兴起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及古埃及文明、也称之为“西方文化”,这一定义不难看出,文明的起源成因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即自然环境奠定了文化的基础。
中国大部分地处内陆,西部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徐来,带来的是温暖平和,而来自西伯利亚的西风却刺骨寒冷,因此中国的东风一般指春风或者代指春天,意指顺利祥和,常见古语中“万事倶备,只欠东风”,“东风送暖”就是有力的佐证。而与此情形恰恰相反的欧洲大陆,海风自西而来,带给欧洲大陆的是清凉与润泽万物的雨水,东风则来自欧洲内陆的高山大川,故多令人生寒生畏。所以在西方文化里,西风是常受人赞誉的,来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句诗《西风颂》就是明证。再比如夏天在东西方文化中也有明显的不同,在中国,夏天意味着炎炎烈火,酷暑难当,南方人对此更是深有感触,而在莎士比亚著名的一首14行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名“Shall I compare you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如以东方对夏日的感触很难理解其中表达的感情色彩,而实际上写诗的初衷是:英伦半岛地处属海洋性气候特点的北温带,一年中最惬意的季节是夏季,正值天气温和明媚,由此才迸发了诗人把lover比作summer’s day的创作灵感。
二、中西风俗习惯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式大家庭里,辈份方面的称谓很多,角色不同对应的称谓也不同,如“姑姑、姨姨、舅妈、婶婶、大娘”等,汉语中这些细腻具体,严格面细密的语义范畴表明,家庭和親属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这几个不同的称呼都用“aunt”来称呼,类似的词还有“uncle”,“cousin”等,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往往直呼其名,从中体现了西方追求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中西方国家在饮食习惯方面的区别很大。我们自幼多吃谷物,包括稻米,大米,黄米,小米等,且常以蒸面食、煮粥及炸干货的形式来烹饪这些粮食作物以食用,而西方国家的人们主要以小麦和大麦作为主食,将这些作物被磨为面粉后烘烤来食用。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在将“粗茶淡饭”英译时如能考虑到“西方人喜食面包”这一特点,而将其译为“bread and butter”,会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同理,把家常便饭译为“bread and cheese”,同样的,中国俗语中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译为”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类似的译语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对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性理解,在翻译工作有着输导“见文达意”的作用。
三、民族心理差异在翻译工作中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依相存,在人类社会发展、使用语言的交流进程中,对动物词的使用已深深地打上了自有的文化烙印,即中西方对动物词的理解和使用,与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及动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杰货款里·利奇(G.leech)在其著作《语义学》(Semantics)一书中提出了“联想意义”这一概念,即由动物词的字面意义所引申和附加的意义。
英汉对动物词“联想意义”的理解离不开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如汉语中“鸡”的联想意义就是准时守信,辟邪驱灾或勇于善斗等抽象类的形容词。关于“鸡”的表达多用具象事物表抽象。如成语“呆若木鸡”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形容的是一种状态。也就是说,汉语表达普通会用延伸的比喻义取代具体所指,但英文则反之。英语中关于“鸡”的表达都具象化到确切的事物,如“chicken money” 的意思是“海军军人的退休金”;“cock sparrow”指“短小而强悍的人”;“cock of school”用来指“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或在运动场上称雄的学生”等。
著名的语言学家Radovan曾如是阐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没有懂得一国文化在而去掌握这国语言是不可能的”。只有深刻掌握了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特征,翻译时才能恰如其分地在这两种语言中游走,让优秀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让人类凝练的精神文化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司显柱,赵海燕.汉译英教材新编[M].东华大学出版社.
[2]程霜,孔秋梅.博采语言[M].清华大学出版社.
[3]张白桦.翻译基础指冿[M].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英语 跨文化交流 自然环境
在全球经济、科教与文化等共同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翻译作为融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大大促进了教育、人文、科学成果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而在从事翻译工作,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性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学习一门语言如不重视其文化常常会事半功倍,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学习则会退缩成对形式和词汇的单纯研究。因此理解所学的语言文化对得体地使用语言和确切地传达语意都十分重要。
翻译是一门综合性文字艺术工作,绝不仅仅拘囿于字面上的语码转化,它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对词义的影响零零总总表现在很多方面,但可集中概括为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和民族差异三方面。
一、中西自然环境迥异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中”主要是指以黄河的中、下游流域及长江流域为轴心而发展起来的华夏文明,又被冠以“中国文化”;“西”则主要是指以爱琴海、地中海为中心兴起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及古埃及文明、也称之为“西方文化”,这一定义不难看出,文明的起源成因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即自然环境奠定了文化的基础。
中国大部分地处内陆,西部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徐来,带来的是温暖平和,而来自西伯利亚的西风却刺骨寒冷,因此中国的东风一般指春风或者代指春天,意指顺利祥和,常见古语中“万事倶备,只欠东风”,“东风送暖”就是有力的佐证。而与此情形恰恰相反的欧洲大陆,海风自西而来,带给欧洲大陆的是清凉与润泽万物的雨水,东风则来自欧洲内陆的高山大川,故多令人生寒生畏。所以在西方文化里,西风是常受人赞誉的,来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句诗《西风颂》就是明证。再比如夏天在东西方文化中也有明显的不同,在中国,夏天意味着炎炎烈火,酷暑难当,南方人对此更是深有感触,而在莎士比亚著名的一首14行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名“Shall I compare you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如以东方对夏日的感触很难理解其中表达的感情色彩,而实际上写诗的初衷是:英伦半岛地处属海洋性气候特点的北温带,一年中最惬意的季节是夏季,正值天气温和明媚,由此才迸发了诗人把lover比作summer’s day的创作灵感。
二、中西风俗习惯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式大家庭里,辈份方面的称谓很多,角色不同对应的称谓也不同,如“姑姑、姨姨、舅妈、婶婶、大娘”等,汉语中这些细腻具体,严格面细密的语义范畴表明,家庭和親属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西方这几个不同的称呼都用“aunt”来称呼,类似的词还有“uncle”,“cousin”等,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往往直呼其名,从中体现了西方追求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中西方国家在饮食习惯方面的区别很大。我们自幼多吃谷物,包括稻米,大米,黄米,小米等,且常以蒸面食、煮粥及炸干货的形式来烹饪这些粮食作物以食用,而西方国家的人们主要以小麦和大麦作为主食,将这些作物被磨为面粉后烘烤来食用。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在将“粗茶淡饭”英译时如能考虑到“西方人喜食面包”这一特点,而将其译为“bread and butter”,会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同理,把家常便饭译为“bread and cheese”,同样的,中国俗语中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译为”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类似的译语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对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性理解,在翻译工作有着输导“见文达意”的作用。
三、民族心理差异在翻译工作中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相依相存,在人类社会发展、使用语言的交流进程中,对动物词的使用已深深地打上了自有的文化烙印,即中西方对动物词的理解和使用,与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及动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杰货款里·利奇(G.leech)在其著作《语义学》(Semantics)一书中提出了“联想意义”这一概念,即由动物词的字面意义所引申和附加的意义。
英汉对动物词“联想意义”的理解离不开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如汉语中“鸡”的联想意义就是准时守信,辟邪驱灾或勇于善斗等抽象类的形容词。关于“鸡”的表达多用具象事物表抽象。如成语“呆若木鸡”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形容的是一种状态。也就是说,汉语表达普通会用延伸的比喻义取代具体所指,但英文则反之。英语中关于“鸡”的表达都具象化到确切的事物,如“chicken money” 的意思是“海军军人的退休金”;“cock sparrow”指“短小而强悍的人”;“cock of school”用来指“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或在运动场上称雄的学生”等。
著名的语言学家Radovan曾如是阐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没有懂得一国文化在而去掌握这国语言是不可能的”。只有深刻掌握了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特征,翻译时才能恰如其分地在这两种语言中游走,让优秀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让人类凝练的精神文化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司显柱,赵海燕.汉译英教材新编[M].东华大学出版社.
[2]程霜,孔秋梅.博采语言[M].清华大学出版社.
[3]张白桦.翻译基础指冿[M].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