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体操,它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的解,而问题解决则是数学的心脏。所以说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应当以问题教学为主线,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为动力,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目的展开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
学数学的关键就是解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难易适中、讲求实效、自行探讨等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的思维场景,把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从问题情境中抽取出新的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以下“四性”。
1.趣味性。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到感兴趣的问题中,为问题解决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然后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互相交流信息,相互启发,寻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唐僧师徒四人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了一个小村庄,田里种了一片大西瓜,一个个大西瓜在向他们招手,八戒顺手摘了个大西瓜,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1/4吧。”八戒听后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摘的,不行,不行,我要吃1/6,至少也要吃1/5。”聪明的悟空听后,立即切了1/6给八戒。正当大家高兴地吃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边直拍脑袋。这是为什么?而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学习。学生兴趣盎然,能较快地进入到问题解决情境中。
2.适度性。在情境中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清晰、简明、易理解,使学生能较快地接触问题的实质、直奔教学重点,使问题顺利解决。但也要注意所设计的问题学生不能直接看到问题的解法和答案,必须经过思考才能解决。
3.实效性。精而有效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注意问题情境的策略性,切忌问题“泛、大、乱、杂”,以便学生把有效的问题纳入知识体系中,在有关认知系统的作用下,激活认知结构,选择解题策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4.探索性。问题情境要围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来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和传授的同时,要安排学生自求问题解决的环节,以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意问题不能按常规照套,需要探索研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比如,10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的梨?这种题按传统观点是无法解决的,是条件不全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到市场上收集梨子的价格信息,然后按照自己的喜欢品种,算出千克数。
二、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
数学问题的解决不只是为了求出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手段、途径等思考过程。在学生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后,老师要安排让学生将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再次展示出来,进行反思,及时总结,悟出规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怎么想、怎么做,从中发现其闪光点或不足;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指导;有利于获得问题解决的最佳策略,使学生思考过程得以优化。
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解决,能较好地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及过程,由此可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尝试、制表的策略来求得的,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使问题得以解决,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拓展问题解决的思路
儿童时期的思维往往不受逻辑和常规的约束,重视非逻辑思维方法的教学,能使学生学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进行直接思维。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时,往往借助直觉和顿悟。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2.鼓励大胆猜想。教学中,老师要创设问题猜想的情境,让学生大胆猜想或者解题思路或猜问题结论等,然后引导学生对所猜想进行一些必要的验证,寻找问题解决捷径。
3.训练发散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说、一题多编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根据“甲是乙的3/4”,你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让学生广开思路,可得到:甲与乙的比是3∶4,甲比乙多1/4,乙比甲少1/3……使学生从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角度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创造“新的结论”不断出现的局面,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4.进行质疑问难。提出问题和形成问题,既是问题解决的起点,又是问题解决的终点。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一些使学生形成认识冲突的问题,提供让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达到学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技能、技巧。例如,在教学利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后,出示3500÷200让学生计算,多数学生展示了这样的计算过程,3500÷200=35÷2=17……1。这时,老师不急于评判答案的正误,而是让学生对原题进行验算,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这样就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的机会,老师根据学生疑问,相机诱导,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后,商仍就不变,而余数也缩小了相同的倍数的道理。从而使学生的疑问得以消除,疑难得以解决。
总之,老师应把问题解决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强化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意识,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数学素质,高水平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创设问题情境
学数学的关键就是解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难易适中、讲求实效、自行探讨等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的思维场景,把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从问题情境中抽取出新的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以下“四性”。
1.趣味性。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到感兴趣的问题中,为问题解决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然后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互相交流信息,相互启发,寻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唐僧师徒四人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了一个小村庄,田里种了一片大西瓜,一个个大西瓜在向他们招手,八戒顺手摘了个大西瓜,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1/4吧。”八戒听后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摘的,不行,不行,我要吃1/6,至少也要吃1/5。”聪明的悟空听后,立即切了1/6给八戒。正当大家高兴地吃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边直拍脑袋。这是为什么?而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学习。学生兴趣盎然,能较快地进入到问题解决情境中。
2.适度性。在情境中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清晰、简明、易理解,使学生能较快地接触问题的实质、直奔教学重点,使问题顺利解决。但也要注意所设计的问题学生不能直接看到问题的解法和答案,必须经过思考才能解决。
3.实效性。精而有效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注意问题情境的策略性,切忌问题“泛、大、乱、杂”,以便学生把有效的问题纳入知识体系中,在有关认知系统的作用下,激活认知结构,选择解题策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4.探索性。问题情境要围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来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和传授的同时,要安排学生自求问题解决的环节,以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意问题不能按常规照套,需要探索研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比如,10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的梨?这种题按传统观点是无法解决的,是条件不全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到市场上收集梨子的价格信息,然后按照自己的喜欢品种,算出千克数。
二、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
数学问题的解决不只是为了求出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手段、途径等思考过程。在学生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后,老师要安排让学生将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再次展示出来,进行反思,及时总结,悟出规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怎么想、怎么做,从中发现其闪光点或不足;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指导;有利于获得问题解决的最佳策略,使学生思考过程得以优化。
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解决,能较好地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及过程,由此可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尝试、制表的策略来求得的,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使问题得以解决,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拓展问题解决的思路
儿童时期的思维往往不受逻辑和常规的约束,重视非逻辑思维方法的教学,能使学生学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进行直接思维。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时,往往借助直觉和顿悟。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2.鼓励大胆猜想。教学中,老师要创设问题猜想的情境,让学生大胆猜想或者解题思路或猜问题结论等,然后引导学生对所猜想进行一些必要的验证,寻找问题解决捷径。
3.训练发散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说、一题多编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根据“甲是乙的3/4”,你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让学生广开思路,可得到:甲与乙的比是3∶4,甲比乙多1/4,乙比甲少1/3……使学生从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角度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创造“新的结论”不断出现的局面,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4.进行质疑问难。提出问题和形成问题,既是问题解决的起点,又是问题解决的终点。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一些使学生形成认识冲突的问题,提供让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达到学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技能、技巧。例如,在教学利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后,出示3500÷200让学生计算,多数学生展示了这样的计算过程,3500÷200=35÷2=17……1。这时,老师不急于评判答案的正误,而是让学生对原题进行验算,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这样就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的机会,老师根据学生疑问,相机诱导,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后,商仍就不变,而余数也缩小了相同的倍数的道理。从而使学生的疑问得以消除,疑难得以解决。
总之,老师应把问题解决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强化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意识,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数学素质,高水平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