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审题 重逻辑 再充实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xia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吕氏春秋》有言:“言之易,行之难。”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
  针对“‘知’与‘行’”这一主题,《时代新青年》杂志社举办征文活动,请你给该杂志社投稿,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写作题,涉及“知”和“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细心解读材料,精准审题。
  一、解读材料,精准审题
  (一)材料剖析
  第一段材料选自《孟子》,是说人应该有良知,照应第三段材料中的“知”,强调了“知”的内涵及重要性。“知”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是“良知”和“内心”,强调的是内心的准则、做人的标准。第二段材料选自《吕氏春秋》,照应第三段材料中的“行”,在“知”的基础上,指出“行”的重要性。第三段材料通过王阳明的观点,进一步诠释了“知”与“行”的内涵,是前面两段材料的整合与升华,强调了“知”与“行”的关系,即二者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
  三则材料层层深入,从“知”的内涵,到“行”之不易,再到“知行合一”。必须整合三则材料,准确理解“知”“行”内涵,思考两者的辩证关系,讨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知”是前提条件,是思想理念;“行”是实践活动,是“知”之归宿;“知行合一”,是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没有“知”作指导的“行”,是蛮干;未经“行”来落实的“知”,是空知。“行”不仅可以检验“知”,还可以加深對“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让人产生新知,此乃“实践出真知”。新时代的青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进德修业、成就自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二)任务驱动
  作文材料设置了具体的情境,学生需在此情境中完成任务:①《时代新青年》杂志社举办征文活动;②请你给该杂志社投稿;③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此情境的设置意在强调时代感和新青年的身份,希望学生结合青年的身份来思考“知行合一”的个人意义与时代价值。
  结合材料,学生应该将此“知”与知识、理论、学识、学问等相区分。投稿的稿件是一篇独立的、阐明自己观点的文章,所以没有特定格式的要求。形式上不作要求,不需要称呼、祝颂语,文体自定。
  在准确理解“知”“行”内涵的前提下,思考两者的辩证关系,讨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分析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例如,“知”指导“行”,“行”涵养“知”,知行要合一;多角度、多维度地阐释“知行合一”的意义与价值,能结合青年的身份,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有时代感。
  (三)立意方向及参考题目
  1. 着眼于“知”与“行”的关系,如《致良知,笃践行》《致良知,践善行》《“知”导“行”,“行”显“知”》《先知后行,行而更知》《以知促行,以行成伟业》。
  2. 着眼于知行合一的意义、作用,如《知行合一,共筑强国之基》《知行合一,绽放青春光彩》《知行合一,做时代弄潮儿》《知行合一,大器可成》《知行合一方有为》《力学笃行,入至善之境》。
  3. 着眼于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如《纸上致良知,躬行以践之》《严格自律方能知行合一》《自悟自省致良知,锲而不舍践行之》。
  偏题立意:只涉及“知”,或者只涉及“行”,不能整体把握三则材料,或将“知”理解为知识、理论、学识、学问等,将“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解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或者脱离青年的身份,脱离当下的时代,缺少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背题立意:有的学生不会整合多则材料来综合立意,而是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来立意、写作:有学生根据材料一就来写人要拥有仁义礼智信的美德;根据材料二的“言之易,行之难”就来写《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做人当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根据第三则材料中的“行”是“实践”,就写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分别阐释相关的双方,并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写作时必须结合青年的身份,阐释什么是“知”、什么是“行”,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理清逻辑
  有的学生根本不注重前后的逻辑关系。比如,有的作文题目拟为《知行合一,可为圣人》。“圣人”的标准如此低?材料中明明白白地说了,“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多数学生分别阐释了“知”“行”,但只有少数学生揭示了二者的关系。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对于关系型的作文话题,还应该揭示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以下片段就揭示了“知”“行”之间的关系:
  “知”指导“行”,“行”合乎“知”,知行合一,方为人之修养……知是种子,行是果实,知行合一,方能硕果累累。千招万招,不落实都是虚招。如果内心知道却不想付诸行动,那……
  有良知很重要,但光想不做或光说不做,那么还不如不想不说。《吕氏春秋》中说……任何美丽的想法若没有相应的实践,那么这些想法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不仅要有良知,还要勇于去实践,实践出真知……
  知行合一,别让良知泯灭了,也别把四肢束缚了。唤醒你的良知,释放你的思想洪流,打破精神枷锁,重获新生。知行合一,应持之以恒,不是三分钟热度,别只让自己体验一时的热血沸腾。知行合一才能让你在纷繁的世界中走出属于你自己的风采,成就一个不一样的你。青年就应知行合一,有时代责任感,与祖国荣辱与共。知行合一,不应只将它拓印于鲜白的纸上,抑或是洋溢于唇齿之间,而应立于实际,坚守于心。   三、材料应充实,内容须厚重
  一些学生审题没问题,但腹内空空,无话可说,所以不管材料有多少,不管自己立意的角度,不会筛选、摘引,不会提炼、整合,把材料尽数搬来,解释一通,甚至扩写材料,几乎没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思考、感悟。可见,材料匮乏、思想匮乏是学生写作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学生当真缺乏必要的积累吗?未必。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善联想,不会激活知识库存、生活体验,不会联系现实热点,拙妇难为“有米之炊”。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精准审题的前提下,写出一篇有见解且材料丰富、内容厚重的文章呢?
  (一)善用阅读素材
  如以下材料,学生耳熟能详,只是“想不起来”:孔子怀抱良知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而席不暇暖;墨子有“兼相爱交相利”的良知,从不满足于纵横捭阖、坐而论道,而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孟子有“四端”的良知,循循善诱而又义正词严地游说齐宣王、梁惠王等国君行王道,施仁政;司马迁有必须实现父亲遗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重要性的“良知”而忍辱写史记的“行”;唐太宗李世民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而广开言路。
  以下的理论论据也可以留意: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理学家张栻的《论语解·序》“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意指实践与认识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实践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认识越深刻,就越能指引实践发展);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力行而后知之真”;魏源的“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清初哲学家颜元的“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等等。
  (二)激活生活体验
  自己有要努力读书实现自我价值、改变家庭处境、服务社会的良知却没付诸行动,有“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良知,却常常疏忽懒散;懂得要热心、宽容、谦逊、质朴却也会冷漠、计较、傲慢、追求奢华;有持之以恒的行动力,要锲而不舍地去实践的良知,却往往热血沸腾一阵子。
  (三)关注现实热点
  我们要设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他们很好地激活阅读积累,联系现实生活,关心时政、热点,认真分析、思考、提炼、整合材料,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才能使文章观点正确鲜明,内容丰富充实,分析深入透彻,甚至有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
  张桂梅老师因有“每个女孩未来都将成为一名妈妈,每个女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女孩的命运,将改变三代人的命运”的良知,拿命践行让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12年走过11萬里的家访路,竭力改变贫穷落后地区家长重男轻女的现实,创办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让1804名女孩走出大山,接受了高等教育。
  2020度感动中国人物“当代愚公”毛相林有“没有路,没出路”的良知,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2019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1344.56元),让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
  江西南昌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因有“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的良知,18年来,每天凌晨4点起床备好炉火,用爱心守护着癌症病人和家属,一年365天从不离开,就是为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家的味道。一日三餐,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抗癌厨房”的熊熊炉火,温暖了多少绝望、无助的心。
  总之,如果学生能精准审题,理清逻辑,再使文章材料充实、内容厚重,并做到认真书写、语言流畅、卷面清秀,就可以写出一篇好作文。
  ◇责任编辑 晏祥辉◇
其他文献
一、教材特点    1.遵循认知规律,体现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  本套教材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即语言在滚动循环过程中逐步递进,在滚动中积累语言,在循环中提高语言。如,三年级下册学习字母,要求学生达到认读水平;四年级上册要求达到字母书写(Read and write板块)并开始练习简单的句子书写(每课一句);四年级下册加大书写力度,在Read and write板块既书写前三册出现的重点词汇
期刊
当下,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然而,很多教师,面对中考和升学的双重压力,在初三备考时,担心复习时间不够用,学生知识体系不够健全,于是不敢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复习教学中“满堂灌”“满堂讲”的现象依然风行。然而,据部分初三教师反馈,这样备考不仅“枯燥乏味”,更是“消耗精气神”。甚至,有教师反映,一到初三,他们就自乱阵脚,讲课零零散散,作业布置随心所欲,更有甚者,自认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当是灵动、和谐的,这当中肯定少不了智慧教师的妙语连珠,更少不了在教师引领下的学子数学思维的大放异彩.当然,想要培养出“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学生,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置必得尤为重视,只有精心打造这个“过程”,才能创造“以生为本”的课堂,从而给学生提供相对民主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展开富有智慧的讨论,并发扬独立思考的精
期刊
【人物简介】马立康,回族,弥渡县第一完全中学美术教师,从教三十余年。他的国画作品在教育系统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中,屡次荣获一等奖。1998年,他荣获“全省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称号;2013年,荣获“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评为弥渡县第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荣获“白州文化名家”称号。  大理州剑川县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有着浓厚的尊
期刊
人物的精神就是人物的气质、品质等东西,往往通过典型材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表现出来,也可以借助修辞、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  一、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精神  在朝鲜战场上,魏巍的每一天都被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他收集了100多个事例,采访了20多个战例,写成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保留了5个,最后发表时又删去了2个,仅剩3个,它们分别是“松骨峰战斗”“马玉祥
期刊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一棵树,那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不像一棵活树,作文没有细节就显得平淡,不生动,不真实,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赵树理也说:“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
期刊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生眼里,普遍被认为是难点。阅读的难点来自陌生的信息无法落实,而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阅读路上最可怕的“拦路虎”。由于文言实词数量大,且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如何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文句中的含义成为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固然是基础,但是掌握正确的方法推断具体文句中实词的含义则是关键。本文探讨通过两种方式的借用联想以及两种“代入”方法,共同解决文言文课外实词的
期刊
所谓以文意统摄字词,是指字词教学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背景中进行,字词理解要为文意把握服务。为什么要这样做?主要有两点理由:  一是教一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即是把握文意。一位中学老师曾问叶圣陶先生:“语文课的教学,应侧重于章段结构的分析,还是词义的讲解?”先生回答说:“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讲词义和章段结构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字词教学被从文意把握中剥离
期刊
任正非说:“再穷也不能穷老师,再穷也要对未来投资。”可是,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簡称《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享有与公务员同等的医疗待遇、定期体检、培训以及住房优惠等待遇。20多年过去了,教师知道自己有这些待遇吗?他们享受到这些待遇了吗?  我们姑且听听他们的回应吧——  “希望工资待遇不低于
期刊
统编教材在全国推行使用后,昆明市中考语文由省、市轮流命题,改为统一由省里命制,其中古诗默写部分的考查形式保持高度一致,作为占据“语文知识积累”板块半壁江山的基础题,2020年考生表现情况怎样?引发语文教师对未来语文教学古诗文默写有效复习的哪些思考?如何让得分题不失分?如何做到古诗默写的科学规划、精确定位、有效备考呢?笔者首先就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题的基本情况和考生表现进行分析。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