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吕氏春秋》有言:“言之易,行之难。”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
针对“‘知’与‘行’”这一主题,《时代新青年》杂志社举办征文活动,请你给该杂志社投稿,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写作题,涉及“知”和“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细心解读材料,精准审题。
一、解读材料,精准审题
(一)材料剖析
第一段材料选自《孟子》,是说人应该有良知,照应第三段材料中的“知”,强调了“知”的内涵及重要性。“知”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是“良知”和“内心”,强调的是内心的准则、做人的标准。第二段材料选自《吕氏春秋》,照应第三段材料中的“行”,在“知”的基础上,指出“行”的重要性。第三段材料通过王阳明的观点,进一步诠释了“知”与“行”的内涵,是前面两段材料的整合与升华,强调了“知”与“行”的关系,即二者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
三则材料层层深入,从“知”的内涵,到“行”之不易,再到“知行合一”。必须整合三则材料,准确理解“知”“行”内涵,思考两者的辩证关系,讨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知”是前提条件,是思想理念;“行”是实践活动,是“知”之归宿;“知行合一”,是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没有“知”作指导的“行”,是蛮干;未经“行”来落实的“知”,是空知。“行”不仅可以检验“知”,还可以加深對“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让人产生新知,此乃“实践出真知”。新时代的青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进德修业、成就自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二)任务驱动
作文材料设置了具体的情境,学生需在此情境中完成任务:①《时代新青年》杂志社举办征文活动;②请你给该杂志社投稿;③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此情境的设置意在强调时代感和新青年的身份,希望学生结合青年的身份来思考“知行合一”的个人意义与时代价值。
结合材料,学生应该将此“知”与知识、理论、学识、学问等相区分。投稿的稿件是一篇独立的、阐明自己观点的文章,所以没有特定格式的要求。形式上不作要求,不需要称呼、祝颂语,文体自定。
在准确理解“知”“行”内涵的前提下,思考两者的辩证关系,讨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分析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例如,“知”指导“行”,“行”涵养“知”,知行要合一;多角度、多维度地阐释“知行合一”的意义与价值,能结合青年的身份,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有时代感。
(三)立意方向及参考题目
1. 着眼于“知”与“行”的关系,如《致良知,笃践行》《致良知,践善行》《“知”导“行”,“行”显“知”》《先知后行,行而更知》《以知促行,以行成伟业》。
2. 着眼于知行合一的意义、作用,如《知行合一,共筑强国之基》《知行合一,绽放青春光彩》《知行合一,做时代弄潮儿》《知行合一,大器可成》《知行合一方有为》《力学笃行,入至善之境》。
3. 着眼于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如《纸上致良知,躬行以践之》《严格自律方能知行合一》《自悟自省致良知,锲而不舍践行之》。
偏题立意:只涉及“知”,或者只涉及“行”,不能整体把握三则材料,或将“知”理解为知识、理论、学识、学问等,将“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解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或者脱离青年的身份,脱离当下的时代,缺少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背题立意:有的学生不会整合多则材料来综合立意,而是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来立意、写作:有学生根据材料一就来写人要拥有仁义礼智信的美德;根据材料二的“言之易,行之难”就来写《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做人当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根据第三则材料中的“行”是“实践”,就写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分别阐释相关的双方,并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写作时必须结合青年的身份,阐释什么是“知”、什么是“行”,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理清逻辑
有的学生根本不注重前后的逻辑关系。比如,有的作文题目拟为《知行合一,可为圣人》。“圣人”的标准如此低?材料中明明白白地说了,“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多数学生分别阐释了“知”“行”,但只有少数学生揭示了二者的关系。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对于关系型的作文话题,还应该揭示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以下片段就揭示了“知”“行”之间的关系:
“知”指导“行”,“行”合乎“知”,知行合一,方为人之修养……知是种子,行是果实,知行合一,方能硕果累累。千招万招,不落实都是虚招。如果内心知道却不想付诸行动,那……
有良知很重要,但光想不做或光说不做,那么还不如不想不说。《吕氏春秋》中说……任何美丽的想法若没有相应的实践,那么这些想法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不仅要有良知,还要勇于去实践,实践出真知……
知行合一,别让良知泯灭了,也别把四肢束缚了。唤醒你的良知,释放你的思想洪流,打破精神枷锁,重获新生。知行合一,应持之以恒,不是三分钟热度,别只让自己体验一时的热血沸腾。知行合一才能让你在纷繁的世界中走出属于你自己的风采,成就一个不一样的你。青年就应知行合一,有时代责任感,与祖国荣辱与共。知行合一,不应只将它拓印于鲜白的纸上,抑或是洋溢于唇齿之间,而应立于实际,坚守于心。 三、材料应充实,内容须厚重
一些学生审题没问题,但腹内空空,无话可说,所以不管材料有多少,不管自己立意的角度,不会筛选、摘引,不会提炼、整合,把材料尽数搬来,解释一通,甚至扩写材料,几乎没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思考、感悟。可见,材料匮乏、思想匮乏是学生写作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学生当真缺乏必要的积累吗?未必。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善联想,不会激活知识库存、生活体验,不会联系现实热点,拙妇难为“有米之炊”。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精准审题的前提下,写出一篇有见解且材料丰富、内容厚重的文章呢?
(一)善用阅读素材
如以下材料,学生耳熟能详,只是“想不起来”:孔子怀抱良知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而席不暇暖;墨子有“兼相爱交相利”的良知,从不满足于纵横捭阖、坐而论道,而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孟子有“四端”的良知,循循善诱而又义正词严地游说齐宣王、梁惠王等国君行王道,施仁政;司马迁有必须实现父亲遗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重要性的“良知”而忍辱写史记的“行”;唐太宗李世民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而广开言路。
以下的理论论据也可以留意: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理学家张栻的《论语解·序》“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意指实践与认识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实践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认识越深刻,就越能指引实践发展);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力行而后知之真”;魏源的“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清初哲学家颜元的“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等等。
(二)激活生活体验
自己有要努力读书实现自我价值、改变家庭处境、服务社会的良知却没付诸行动,有“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良知,却常常疏忽懒散;懂得要热心、宽容、谦逊、质朴却也会冷漠、计较、傲慢、追求奢华;有持之以恒的行动力,要锲而不舍地去实践的良知,却往往热血沸腾一阵子。
(三)关注现实热点
我们要设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他们很好地激活阅读积累,联系现实生活,关心时政、热点,认真分析、思考、提炼、整合材料,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才能使文章观点正确鲜明,内容丰富充实,分析深入透彻,甚至有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
张桂梅老师因有“每个女孩未来都将成为一名妈妈,每个女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女孩的命运,将改变三代人的命运”的良知,拿命践行让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12年走过11萬里的家访路,竭力改变贫穷落后地区家长重男轻女的现实,创办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让1804名女孩走出大山,接受了高等教育。
2020度感动中国人物“当代愚公”毛相林有“没有路,没出路”的良知,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2019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1344.56元),让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
江西南昌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因有“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的良知,18年来,每天凌晨4点起床备好炉火,用爱心守护着癌症病人和家属,一年365天从不离开,就是为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家的味道。一日三餐,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抗癌厨房”的熊熊炉火,温暖了多少绝望、无助的心。
总之,如果学生能精准审题,理清逻辑,再使文章材料充实、内容厚重,并做到认真书写、语言流畅、卷面清秀,就可以写出一篇好作文。
◇责任编辑 晏祥辉◇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吕氏春秋》有言:“言之易,行之难。”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
针对“‘知’与‘行’”这一主题,《时代新青年》杂志社举办征文活动,请你给该杂志社投稿,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写作题,涉及“知”和“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细心解读材料,精准审题。
一、解读材料,精准审题
(一)材料剖析
第一段材料选自《孟子》,是说人应该有良知,照应第三段材料中的“知”,强调了“知”的内涵及重要性。“知”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是“良知”和“内心”,强调的是内心的准则、做人的标准。第二段材料选自《吕氏春秋》,照应第三段材料中的“行”,在“知”的基础上,指出“行”的重要性。第三段材料通过王阳明的观点,进一步诠释了“知”与“行”的内涵,是前面两段材料的整合与升华,强调了“知”与“行”的关系,即二者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
三则材料层层深入,从“知”的内涵,到“行”之不易,再到“知行合一”。必须整合三则材料,准确理解“知”“行”内涵,思考两者的辩证关系,讨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知”是前提条件,是思想理念;“行”是实践活动,是“知”之归宿;“知行合一”,是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没有“知”作指导的“行”,是蛮干;未经“行”来落实的“知”,是空知。“行”不仅可以检验“知”,还可以加深對“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让人产生新知,此乃“实践出真知”。新时代的青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进德修业、成就自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二)任务驱动
作文材料设置了具体的情境,学生需在此情境中完成任务:①《时代新青年》杂志社举办征文活动;②请你给该杂志社投稿;③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此情境的设置意在强调时代感和新青年的身份,希望学生结合青年的身份来思考“知行合一”的个人意义与时代价值。
结合材料,学生应该将此“知”与知识、理论、学识、学问等相区分。投稿的稿件是一篇独立的、阐明自己观点的文章,所以没有特定格式的要求。形式上不作要求,不需要称呼、祝颂语,文体自定。
在准确理解“知”“行”内涵的前提下,思考两者的辩证关系,讨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分析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例如,“知”指导“行”,“行”涵养“知”,知行要合一;多角度、多维度地阐释“知行合一”的意义与价值,能结合青年的身份,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有时代感。
(三)立意方向及参考题目
1. 着眼于“知”与“行”的关系,如《致良知,笃践行》《致良知,践善行》《“知”导“行”,“行”显“知”》《先知后行,行而更知》《以知促行,以行成伟业》。
2. 着眼于知行合一的意义、作用,如《知行合一,共筑强国之基》《知行合一,绽放青春光彩》《知行合一,做时代弄潮儿》《知行合一,大器可成》《知行合一方有为》《力学笃行,入至善之境》。
3. 着眼于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如《纸上致良知,躬行以践之》《严格自律方能知行合一》《自悟自省致良知,锲而不舍践行之》。
偏题立意:只涉及“知”,或者只涉及“行”,不能整体把握三则材料,或将“知”理解为知识、理论、学识、学问等,将“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解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或者脱离青年的身份,脱离当下的时代,缺少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背题立意:有的学生不会整合多则材料来综合立意,而是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来立意、写作:有学生根据材料一就来写人要拥有仁义礼智信的美德;根据材料二的“言之易,行之难”就来写《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做人当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根据第三则材料中的“行”是“实践”,就写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分别阐释相关的双方,并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写作时必须结合青年的身份,阐释什么是“知”、什么是“行”,并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理清逻辑
有的学生根本不注重前后的逻辑关系。比如,有的作文题目拟为《知行合一,可为圣人》。“圣人”的标准如此低?材料中明明白白地说了,“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多数学生分别阐释了“知”“行”,但只有少数学生揭示了二者的关系。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对于关系型的作文话题,还应该揭示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以下片段就揭示了“知”“行”之间的关系:
“知”指导“行”,“行”合乎“知”,知行合一,方为人之修养……知是种子,行是果实,知行合一,方能硕果累累。千招万招,不落实都是虚招。如果内心知道却不想付诸行动,那……
有良知很重要,但光想不做或光说不做,那么还不如不想不说。《吕氏春秋》中说……任何美丽的想法若没有相应的实践,那么这些想法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不仅要有良知,还要勇于去实践,实践出真知……
知行合一,别让良知泯灭了,也别把四肢束缚了。唤醒你的良知,释放你的思想洪流,打破精神枷锁,重获新生。知行合一,应持之以恒,不是三分钟热度,别只让自己体验一时的热血沸腾。知行合一才能让你在纷繁的世界中走出属于你自己的风采,成就一个不一样的你。青年就应知行合一,有时代责任感,与祖国荣辱与共。知行合一,不应只将它拓印于鲜白的纸上,抑或是洋溢于唇齿之间,而应立于实际,坚守于心。 三、材料应充实,内容须厚重
一些学生审题没问题,但腹内空空,无话可说,所以不管材料有多少,不管自己立意的角度,不会筛选、摘引,不会提炼、整合,把材料尽数搬来,解释一通,甚至扩写材料,几乎没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思考、感悟。可见,材料匮乏、思想匮乏是学生写作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学生当真缺乏必要的积累吗?未必。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善联想,不会激活知识库存、生活体验,不会联系现实热点,拙妇难为“有米之炊”。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精准审题的前提下,写出一篇有见解且材料丰富、内容厚重的文章呢?
(一)善用阅读素材
如以下材料,学生耳熟能详,只是“想不起来”:孔子怀抱良知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而席不暇暖;墨子有“兼相爱交相利”的良知,从不满足于纵横捭阖、坐而论道,而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孟子有“四端”的良知,循循善诱而又义正词严地游说齐宣王、梁惠王等国君行王道,施仁政;司马迁有必须实现父亲遗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重要性的“良知”而忍辱写史记的“行”;唐太宗李世民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而广开言路。
以下的理论论据也可以留意: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理学家张栻的《论语解·序》“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意指实践与认识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实践越多,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认识越深刻,就越能指引实践发展);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力行而后知之真”;魏源的“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清初哲学家颜元的“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等等。
(二)激活生活体验
自己有要努力读书实现自我价值、改变家庭处境、服务社会的良知却没付诸行动,有“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良知,却常常疏忽懒散;懂得要热心、宽容、谦逊、质朴却也会冷漠、计较、傲慢、追求奢华;有持之以恒的行动力,要锲而不舍地去实践的良知,却往往热血沸腾一阵子。
(三)关注现实热点
我们要设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他们很好地激活阅读积累,联系现实生活,关心时政、热点,认真分析、思考、提炼、整合材料,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才能使文章观点正确鲜明,内容丰富充实,分析深入透彻,甚至有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
张桂梅老师因有“每个女孩未来都将成为一名妈妈,每个女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女孩的命运,将改变三代人的命运”的良知,拿命践行让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12年走过11萬里的家访路,竭力改变贫穷落后地区家长重男轻女的现实,创办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让1804名女孩走出大山,接受了高等教育。
2020度感动中国人物“当代愚公”毛相林有“没有路,没出路”的良知,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2019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1344.56元),让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
江西南昌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因有“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的良知,18年来,每天凌晨4点起床备好炉火,用爱心守护着癌症病人和家属,一年365天从不离开,就是为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家的味道。一日三餐,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抗癌厨房”的熊熊炉火,温暖了多少绝望、无助的心。
总之,如果学生能精准审题,理清逻辑,再使文章材料充实、内容厚重,并做到认真书写、语言流畅、卷面清秀,就可以写出一篇好作文。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