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上十天半月打个电话去看看周老,聊聊天,成了我生活的一个内容,这不仅因为他是我的一个采访对象,我正帮他写传记,编辑整理西战团的团史,更是这个可爱的老头儿让人亲切让人惦念,从跟他的闲谈中我能有所收获。最近一次见到周老还是在春节前,90岁的周老依然精力充沛,依然从早忙到晚,或审阅修改书稿,或应邀写字,或出席必要的活动会议。我嘱咐周老再忙也别熬夜了,周老说:昨晚睡得早。我问:几点?周老说:1点。我笑了:不早得几点呢?周老虽然睡得很晚,起得却很早,通常9点半就已经吃过早饭了。想象中90岁的老人应该是年迈龙钟了,但周老看上去顶多六七十岁,肢体灵活,思维敏捷,只是听力上要借助一下助听器。生活起居全是自理,一个小保姆负责打扫卫生做做饭。
他是让人一见就觉得可爱就喜欢的一类老头,没有架子,没有做派,健谈而平和。跟他一起谈话,不知不觉就忘了他是一个部级领导,感觉是跟一个学者一个长辈在交流。透过他的个人经历,就能对中国近代文艺史了解一个大概。因为建国以来,周老在文化部从事各级领导工作长达40多年。这40多年的经历,是和新中国的整个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文革”前17年,“文革”后20年,各个历史阶段都有过许多对艺术事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大工程、对全局有影响的大活动。承担这些工程和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具体的组织者,绝大多数是落在周老肩上的。可以说他是新中国在艺术活动方面处于领导岗位最持久、最活跃,承担重担最多的人。无疑,也是对建国后艺术事业的发展、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的繁荣,有过大功劳、大贡献,立下过特殊的历史功绩的。
戏称是“打杂工”
周巍峙虽然曾经是堂堂的文化部代部长,虽然现在依然是堂堂的文联主席,但提起他的名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晓。可要说是王昆的丈夫,那就没有人不知道了。一个著名的艺术家的名声远比一个艺术领导者要大得多。
其实,周巍峙的名声曾经不在王昆之下。“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说唱着流行歌曲长大的年轻一代,未必关注这支久远的歌是谁的作曲。可是当年这激昂的旋律曾经鼓舞了许许多多浴血杀敌的赴朝战士,激励过全国人民投身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周巍峙的名字也和这首战歌一样响彻祖国大江南北。
如果周巍峙当初不是做了行政领导,坚持从事音乐艺术,那现在肯定也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了。他酷爱音乐,并且具备很高的音乐天赋,做一个优秀的作曲家或音乐指挥是他一生的理想。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就在邹韬奋、李公朴、艾思奇、柳等人的影响和指导下,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并且从一开始就把音乐和社会活动相结合,运用音乐从事爱国救亡宣传工作。他在工人、学生、店员中组织大量群众歌咏队,进行教歌活动。1935年,他参加了由田汉领导的“苏联之友社音乐组”,那时他还不到20岁。青春的热情和革命的激情,鼓动着他写出了《前线进行曲》《上起刺刀来》《起来,铁的兄弟》等许多昂扬奋进的歌曲,他还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救亡歌曲专辑《中国呼声集》。在华北前线,他更是运用音乐这个极富鼓动性的武器组织民众,抗战救亡。1939年冬天,他在敌后首次成功指挥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
无论是在抗日前线还是解放战争的紧张艰苦环境中,他都是一方面把担当的文艺领导工作做好,同时忙里偷闲地参加群众歌曲、合唱及歌剧创作,还兼任作曲课的教学工作,由此可见他对音乐艺术的执著追求。1950年创作的名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正是这种长期执著追求的成果。
人这一生,如果爱好和工作能够完美地结合统一,那真是幸运和福分。周巍峙的妻子,著名歌唱家王昆就是这样一个有福之人。相比之下,周巍峙就没那么幸运了,行政工作占去了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30年代末担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副主任、主任。40年代任敌后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北方分局北岳区文委委员、文联宣传部长、音协主席、鲁艺文工团副团长等职。建国后历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中央歌舞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连续两届中国文联主席,变换的“工种”繁杂,岗位一个换一个。工作的覆盖面遍及戏曲、话剧、歌剧、曲艺、杂技、美术、音乐、艺术教育、群众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等等方面。所以周恩来总理在1963年曾很有风趣地对他说:“我是国务院总理,是国家的总理;你是艺术局局长,是艺术界的总理。”
“来自贫寒家,混迹文苑中,奔忙六十载,一个打杂工。”这是周老60多岁时的自嘲。无论如何评价周老的精彩人生,都不如他自己概括的这20个字来得轻省和干净。他的同事和部下也都认为,作为领导者的周巍峙,他的确是一个“杂家”,一个非常出色的“打杂工”。而他钟爱的音乐渐渐成了“业余”,而且职务越高工作越杂,离音乐创作越远。人对于职业的选择很像是选择婚姻,幸运的永远是少数人,绝大多数都是阴差阳错。
看到别人在音乐创作上有所建树,在音乐理论上有所发展,周巍峙是否心痒过呢?我想是肯定的,他说自己“一生打杂终不悔”,毕竟还是有一个“悔”字在里头。但是,对于从年轻时起就受共产主义教育和熏陶的那一代人而言,个人的爱好从来是服从革命需要的,没什么价钱好讲。所谓:“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解放初期周巍峙刚被任命为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时候,夫人王昆曾经跟周恩来总理直截了当地提出过不要让周巍峙当官,让他去干业务,写写曲子。周总理当时大笑说:“现在是人民当政,当家做主人,总要有人做官办事,人民的官,共产党员不能不当啊。我不是长期当官吗?像他既懂业务,又能做行政领导的人,还不好找呢。”周总理这一句话, 便叫周巍峙一心一意扑在文艺领导工作上了,因为他太崇敬周总理了。“我从打杂中了解人生,获得知识,丰富兴趣,提高修养,应该说是大有所得,小有所失。”周巍峙说。人生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想明白了也就无所遗憾,无所后悔了。
不过,尽管行政工作繁忙,他还是创作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并在中央的实验歌剧院主持了《刘胡兰以槐荫记》和《草原之歌》等不同风格的新歌剧的创作和演出。更值得称道的还有他领导创作和演出的两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这些里程碑式的巨作,说明周巍峙不仅是一位文化部门的领导人,同时仍然是一位革命音乐运动的倡导者 , 一位有影响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音乐活动家。
争取长寿,但随时准备着
周老深有感情的两个地方,一是上海,一是唐县。前年我有幸陪同周老旧地重游。
周老祖籍是浙江台东,现在家住北京,去上海,应该是“去”,但周老总习惯说“回“上海。这一个“回”字流露了无限的故乡之情,青少年时代的周巍峙一直生活在上海,上海给了他苦难也给了他觉醒,上海之于周老是和成长的摇篮是真正意义上的故乡。相反,祖籍台东在他的记忆里是遥远而模糊的。
周老每次回上海都住在位于延安西路的文艺宾馆,尽管这里设施陈旧,上海的豪华宾馆又比比皆是,但周老从来不换地方。他把文艺宾馆当家,照他的说法:这是自己的宾馆。因为常来常往,这儿的服务生都跟他很熟悉。
上海永年路149弄28号,是当年周老一家人来到上海的第一居所。尽管听周老不止一次地描述过这幢老房子,但设身处地,还是叫我吃惊不小。
随周老见识老屋,探望老屋现在的主人,让我得以有机会好好领略了上海普通百姓的住房—石窟门,在此之前,我无论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它里面的模样。每次来上海,从高楼大厦俯视下面的一片片低矮的民居,竹竿挑挂的花花绿绿和穿梭的人群,叫人充满好奇,十分想接近它们。
一迈进门槛,人便被黑暗淹没。稍稍定睛,方能看清哪是灶房哪是楼梯。楼梯又陡又窄,台阶之间又高,真叫“爬”楼。年轻人上去都生怕跌下来,上了年纪肯定是上不去下不来。周老小心翼翼地爬到三层,楼上比楼下光明很多。
三层前楼的房子大约十平米,就是周老童年的家。楼上有一个晒台,周老当年曾站在晒台上学剑,一心想当周一直住到今天。唐家的女主人还健在,今年88岁,姓施,一头银发。周老和施老太太相约活到百岁。
河北唐县是妻子王昆的老家,是周老当年和王昆结缘的地方。
1939年西战团(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周巍峙率团到唐县一带演出,有人给他推荐说,唐县有一个年方十四的小妞儿歌唱得特好。周巍峙偏爱音乐人才,而且发现、吸收人才壮大西战团又是他分内的事。于是周巍峙安排了一次“面试”—听王昆在群众大会上唱歌。
王昆不知道台下有西战团的“考官”,但她那天心情特别好,一甩短发,大步流星走上台,唱了一曲她的“保留节目”《松花江上》。掌声中又唱了一曲《江水红》。
“混”在人群中的周巍峙笑了,“好苗子,好苗子……”
王昆进了西战团,爱情的种子也悄悄在俩人间萌发。有人赞扬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是:“伯乐推荐百灵嗓,歌声换来意中人。”周老回忆说:我们那时不可能像今天的年轻人这样罗曼蒂克,因走路的时间比住下的时间长,即使成为夫妻之后,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在一起的机会仍然很少。解放后她在中国歌剧院工作,后来去了东方歌舞团,常在外地演出或学习,我在文化部工作,也因常常外出或出国,真正在一起多的竟是“文革”后期,有三年我们完全生活在一起,一起锻炼身体,一起挨批,也一起商量对付“四人帮”,保护革命同志,我们家的特点是“个人管个人”。
60多年过去了,夫妻再次共同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下车来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村庄,见到了一位上岁数的老乡,老乡叫康振山,他说当年他是游击队长,“我带着游击队在村北头打仗,两支机枪换着打。三个多小时。谁不敢去我去,我是党员。死了也不怕,我是为革命啊”。他说他立过二等功,得到过好多奖状,撸起胳膊让我们看他的伤。周巍峙说,他讲的是百团大战。当年我们西战团也参加了,我们是做瓦解工作,到敌人的炮楼里找反共先锋队队长谈话,要他们老老实实呆在炮楼里。康振山说,解放以后他把证件弄丢了,无法证明伤残,所以一直享受不到政府的优待。周巍峙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回京后马上跟有关部门交涉,给他做了补偿。
老乡带我们到一户叫康中梅的老年妇女家,她因为摔了一跤正躺在床上。
听说是王昆来了,她别提多高兴。“记得王昆吗?”“着实记得她。黄褂子,青裤子。”“黄河大合唱?”“记得。”
她说她比王昆大一岁,80多了。抗战时也演戏,在村里做宣传工作。她兴奋地唱道:“水连水,山连山,日本鬼子可不沾(不好)……”王昆带着她一起唱。
周老回忆说: 1940年百团大战的时候我们在这个村住了两个月,演出过黄河大合唱,还办过乡村艺术干部学校,简称乡艺班。乡艺班有100多人,我们教得很专业,基本知识、创作方法,我那时是校长,同时办两个学校,第一乡艺班,第二乡艺班。
我问周老是否找到了当年的感觉,周老动情地说:“我记不得过去住的房子了,好像是北屋,一个小院子。她(指姓康的那位老年妇女)还能记得歌名,不容易,是真有感情。这儿老人不多了,能找到这么几个,不简单了。”
在乡村的大路上,周巍峙夫妇和老乡们合影留念。周巍峙与王昆都已到了生命的晚年,风雨同舟进入人生的暮年的两位老人,本可以厮守不分离,好好颐养天年,但他们却仍然保持着固有的生活模式,因为还得各忙各的事业。然而这并不妨碍两位老人之间的相爱弥坚。王昆曾无比动情地说:“进入老年以来,常听到老伴儿说:‘我已90岁了,争取长寿,但随时准备着。”我却对老伴儿说:“不!不!你要好好活着,你绝不能先我而去,哪怕我比你早走一天也好。因为,他一生做的工作太多太多,接触的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太多太多,有人称他是新中国文化部艺术管理方面的‘百科全书’和‘活字典’。我没能力给他写一个准确的生平,以昭告他各个时期的同事和战友;我无法写尽他那无处不在的对文艺事业的忠诚和他那 ‘清教徒’式的生活心态下所产生的故事。家里堆积着他浩瀚如海般的文化艺术方面的资料和史料,我无法为他整理妥帖……”
戏称是“三有限主人”
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半用来创造生活,一半应该享受生活。周老似乎是个例外,90岁高龄的他仍然不顾劳累地工作着。他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家一贯就是工作场所。他不是不会享受,楼下花园里散散步遛遛鸟逗逗孙子,谁不知道悠闲自在。但是,他没有时间去享受,他身后彷佛是什么催促着他,时不我待,该做的事都还没有做完。有时在楼下走一走他都走不踏实,急着回来做事。儿子知道老子除了公事,难得下楼,就把家里的阳台装修成一个花房,里面有花有鸟有盆景,是一个沏杯茶听听音乐的好地方。可是这花房自从有了,周老还难得有一份雅兴。他的晚年生活跟不是晚年的生活没有区别,不同的只是人生所剩下的时间更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周老戏称自己是“三有限主人”。
他这么解释三有限:
一、老年人知识有限,学习更应主动。新的历史时期,充满许多新人新事,需要
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不能把自己关闭在一个保守的真空里,抱着与现实不协调的老经验不放。
二、老年人精力有限,思想更要洒脱。年纪大了,遇事要想得开,不要对一切看不顺眼,牢骚满腹。有意见就提,在适当的场合敞开心扉谈谈,也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不要生闲气,更不要生闷气,这是很伤人的。
三、老年人时间有限,工作更要抓紧。大家都希望老年人健康长寿,毕竟时间不多了,因此,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尽自己所能多做些事。时间那么宝贵,怎能白白浪费掉呢?
“80年的征程,也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有时走路扭扭歪歪,摇摇晃晃,看样子实在幼稚可笑;有时又是步履维艰,欲进不能,自有一腔激愤。自幸人生目标早已定了,大的方向总算没有偏离。年老了,也从这些不平常的生活当中,有了一点‘悟性’。”(《周老80岁有感》)
近两年,周老查出患有糖尿病,还因此住过一两回医院。但这好像并没影响他熬夜和出差,每天按时拿出针药自己往肚皮上一扎,就什么都OK了。谈到对健康的认识,周老自有他的一番理解,他说,一个人首先要精神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生充满矛盾,对纷繁的琐事和难题,要有积极的淡化意识,理解他人,解脱自己。同时坚信,事物在变化,凡事终能解决,这样就不会走进死胡同了。如此说来,对健康的认识说到底是对人生的认识。周老的客厅里挂有一幅书法“有容乃大”。我喜欢这句话,我同时还喜欢“无欲则刚”。周老告诉我:这两句话完整的是16个字:“百川归海,有容乃大”。“立壁千仞,无欲则刚”。一个讲胸怀,一个讲性格。我觉得周老就有这样的胸怀和性格。
高寿之人必有养生之道。周老说:“养生方式方法万不可模仿,人的个体差异不一样,因此应各有各的养生理念。我常用的方法极简单:静坐,意守丹田。此方法简便易行,随时可意守,随时可放开,对事务缠身的人最合适。排除、解脱、淡化心神之烦忧、杂念,就可以清爽地思考、做事了。”周老还有一个独特的清神醒脑的办法是摆扑克,晚上干活困了累了,拿出扑克牌摆上一把,立马就见效。周老还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积攒的邮票相当客观,只是现在他少有心思顾及集邮了。
“乱发抓更少,混是荒坡草,人恒知难进,我能不服老。”周老调侃地吟道。老年的他身上更多了一点幽默而调皮的味道,很是讨人喜欢。不跟他说的事,他绝不过问,更不干涉;有求于他的事,他从不拒绝。这大概就叫返老还童吧。
周老说:“我这辈子是蛮有写头的,现在太忙,等闲下来写点自传。”可是活到老忙到老的他,至今也没有能闲下来,所以写自传的愿望只好由他人代劳。
他是让人一见就觉得可爱就喜欢的一类老头,没有架子,没有做派,健谈而平和。跟他一起谈话,不知不觉就忘了他是一个部级领导,感觉是跟一个学者一个长辈在交流。透过他的个人经历,就能对中国近代文艺史了解一个大概。因为建国以来,周老在文化部从事各级领导工作长达40多年。这40多年的经历,是和新中国的整个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文革”前17年,“文革”后20年,各个历史阶段都有过许多对艺术事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大工程、对全局有影响的大活动。承担这些工程和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具体的组织者,绝大多数是落在周老肩上的。可以说他是新中国在艺术活动方面处于领导岗位最持久、最活跃,承担重担最多的人。无疑,也是对建国后艺术事业的发展、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的繁荣,有过大功劳、大贡献,立下过特殊的历史功绩的。
戏称是“打杂工”
周巍峙虽然曾经是堂堂的文化部代部长,虽然现在依然是堂堂的文联主席,但提起他的名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晓。可要说是王昆的丈夫,那就没有人不知道了。一个著名的艺术家的名声远比一个艺术领导者要大得多。
其实,周巍峙的名声曾经不在王昆之下。“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说唱着流行歌曲长大的年轻一代,未必关注这支久远的歌是谁的作曲。可是当年这激昂的旋律曾经鼓舞了许许多多浴血杀敌的赴朝战士,激励过全国人民投身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周巍峙的名字也和这首战歌一样响彻祖国大江南北。
如果周巍峙当初不是做了行政领导,坚持从事音乐艺术,那现在肯定也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了。他酷爱音乐,并且具备很高的音乐天赋,做一个优秀的作曲家或音乐指挥是他一生的理想。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就在邹韬奋、李公朴、艾思奇、柳等人的影响和指导下,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并且从一开始就把音乐和社会活动相结合,运用音乐从事爱国救亡宣传工作。他在工人、学生、店员中组织大量群众歌咏队,进行教歌活动。1935年,他参加了由田汉领导的“苏联之友社音乐组”,那时他还不到20岁。青春的热情和革命的激情,鼓动着他写出了《前线进行曲》《上起刺刀来》《起来,铁的兄弟》等许多昂扬奋进的歌曲,他还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救亡歌曲专辑《中国呼声集》。在华北前线,他更是运用音乐这个极富鼓动性的武器组织民众,抗战救亡。1939年冬天,他在敌后首次成功指挥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
无论是在抗日前线还是解放战争的紧张艰苦环境中,他都是一方面把担当的文艺领导工作做好,同时忙里偷闲地参加群众歌曲、合唱及歌剧创作,还兼任作曲课的教学工作,由此可见他对音乐艺术的执著追求。1950年创作的名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正是这种长期执著追求的成果。
人这一生,如果爱好和工作能够完美地结合统一,那真是幸运和福分。周巍峙的妻子,著名歌唱家王昆就是这样一个有福之人。相比之下,周巍峙就没那么幸运了,行政工作占去了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30年代末担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副主任、主任。40年代任敌后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北方分局北岳区文委委员、文联宣传部长、音协主席、鲁艺文工团副团长等职。建国后历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中央歌舞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连续两届中国文联主席,变换的“工种”繁杂,岗位一个换一个。工作的覆盖面遍及戏曲、话剧、歌剧、曲艺、杂技、美术、音乐、艺术教育、群众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等等方面。所以周恩来总理在1963年曾很有风趣地对他说:“我是国务院总理,是国家的总理;你是艺术局局长,是艺术界的总理。”
“来自贫寒家,混迹文苑中,奔忙六十载,一个打杂工。”这是周老60多岁时的自嘲。无论如何评价周老的精彩人生,都不如他自己概括的这20个字来得轻省和干净。他的同事和部下也都认为,作为领导者的周巍峙,他的确是一个“杂家”,一个非常出色的“打杂工”。而他钟爱的音乐渐渐成了“业余”,而且职务越高工作越杂,离音乐创作越远。人对于职业的选择很像是选择婚姻,幸运的永远是少数人,绝大多数都是阴差阳错。
看到别人在音乐创作上有所建树,在音乐理论上有所发展,周巍峙是否心痒过呢?我想是肯定的,他说自己“一生打杂终不悔”,毕竟还是有一个“悔”字在里头。但是,对于从年轻时起就受共产主义教育和熏陶的那一代人而言,个人的爱好从来是服从革命需要的,没什么价钱好讲。所谓:“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解放初期周巍峙刚被任命为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时候,夫人王昆曾经跟周恩来总理直截了当地提出过不要让周巍峙当官,让他去干业务,写写曲子。周总理当时大笑说:“现在是人民当政,当家做主人,总要有人做官办事,人民的官,共产党员不能不当啊。我不是长期当官吗?像他既懂业务,又能做行政领导的人,还不好找呢。”周总理这一句话, 便叫周巍峙一心一意扑在文艺领导工作上了,因为他太崇敬周总理了。“我从打杂中了解人生,获得知识,丰富兴趣,提高修养,应该说是大有所得,小有所失。”周巍峙说。人生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想明白了也就无所遗憾,无所后悔了。
不过,尽管行政工作繁忙,他还是创作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十里长街送总理》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并在中央的实验歌剧院主持了《刘胡兰以槐荫记》和《草原之歌》等不同风格的新歌剧的创作和演出。更值得称道的还有他领导创作和演出的两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这些里程碑式的巨作,说明周巍峙不仅是一位文化部门的领导人,同时仍然是一位革命音乐运动的倡导者 , 一位有影响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音乐活动家。
争取长寿,但随时准备着
周老深有感情的两个地方,一是上海,一是唐县。前年我有幸陪同周老旧地重游。
周老祖籍是浙江台东,现在家住北京,去上海,应该是“去”,但周老总习惯说“回“上海。这一个“回”字流露了无限的故乡之情,青少年时代的周巍峙一直生活在上海,上海给了他苦难也给了他觉醒,上海之于周老是和成长的摇篮是真正意义上的故乡。相反,祖籍台东在他的记忆里是遥远而模糊的。
周老每次回上海都住在位于延安西路的文艺宾馆,尽管这里设施陈旧,上海的豪华宾馆又比比皆是,但周老从来不换地方。他把文艺宾馆当家,照他的说法:这是自己的宾馆。因为常来常往,这儿的服务生都跟他很熟悉。
上海永年路149弄28号,是当年周老一家人来到上海的第一居所。尽管听周老不止一次地描述过这幢老房子,但设身处地,还是叫我吃惊不小。
随周老见识老屋,探望老屋现在的主人,让我得以有机会好好领略了上海普通百姓的住房—石窟门,在此之前,我无论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它里面的模样。每次来上海,从高楼大厦俯视下面的一片片低矮的民居,竹竿挑挂的花花绿绿和穿梭的人群,叫人充满好奇,十分想接近它们。
一迈进门槛,人便被黑暗淹没。稍稍定睛,方能看清哪是灶房哪是楼梯。楼梯又陡又窄,台阶之间又高,真叫“爬”楼。年轻人上去都生怕跌下来,上了年纪肯定是上不去下不来。周老小心翼翼地爬到三层,楼上比楼下光明很多。
三层前楼的房子大约十平米,就是周老童年的家。楼上有一个晒台,周老当年曾站在晒台上学剑,一心想当周一直住到今天。唐家的女主人还健在,今年88岁,姓施,一头银发。周老和施老太太相约活到百岁。
河北唐县是妻子王昆的老家,是周老当年和王昆结缘的地方。
1939年西战团(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周巍峙率团到唐县一带演出,有人给他推荐说,唐县有一个年方十四的小妞儿歌唱得特好。周巍峙偏爱音乐人才,而且发现、吸收人才壮大西战团又是他分内的事。于是周巍峙安排了一次“面试”—听王昆在群众大会上唱歌。
王昆不知道台下有西战团的“考官”,但她那天心情特别好,一甩短发,大步流星走上台,唱了一曲她的“保留节目”《松花江上》。掌声中又唱了一曲《江水红》。
“混”在人群中的周巍峙笑了,“好苗子,好苗子……”
王昆进了西战团,爱情的种子也悄悄在俩人间萌发。有人赞扬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是:“伯乐推荐百灵嗓,歌声换来意中人。”周老回忆说:我们那时不可能像今天的年轻人这样罗曼蒂克,因走路的时间比住下的时间长,即使成为夫妻之后,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在一起的机会仍然很少。解放后她在中国歌剧院工作,后来去了东方歌舞团,常在外地演出或学习,我在文化部工作,也因常常外出或出国,真正在一起多的竟是“文革”后期,有三年我们完全生活在一起,一起锻炼身体,一起挨批,也一起商量对付“四人帮”,保护革命同志,我们家的特点是“个人管个人”。
60多年过去了,夫妻再次共同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下车来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村庄,见到了一位上岁数的老乡,老乡叫康振山,他说当年他是游击队长,“我带着游击队在村北头打仗,两支机枪换着打。三个多小时。谁不敢去我去,我是党员。死了也不怕,我是为革命啊”。他说他立过二等功,得到过好多奖状,撸起胳膊让我们看他的伤。周巍峙说,他讲的是百团大战。当年我们西战团也参加了,我们是做瓦解工作,到敌人的炮楼里找反共先锋队队长谈话,要他们老老实实呆在炮楼里。康振山说,解放以后他把证件弄丢了,无法证明伤残,所以一直享受不到政府的优待。周巍峙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回京后马上跟有关部门交涉,给他做了补偿。
老乡带我们到一户叫康中梅的老年妇女家,她因为摔了一跤正躺在床上。
听说是王昆来了,她别提多高兴。“记得王昆吗?”“着实记得她。黄褂子,青裤子。”“黄河大合唱?”“记得。”
她说她比王昆大一岁,80多了。抗战时也演戏,在村里做宣传工作。她兴奋地唱道:“水连水,山连山,日本鬼子可不沾(不好)……”王昆带着她一起唱。
周老回忆说: 1940年百团大战的时候我们在这个村住了两个月,演出过黄河大合唱,还办过乡村艺术干部学校,简称乡艺班。乡艺班有100多人,我们教得很专业,基本知识、创作方法,我那时是校长,同时办两个学校,第一乡艺班,第二乡艺班。
我问周老是否找到了当年的感觉,周老动情地说:“我记不得过去住的房子了,好像是北屋,一个小院子。她(指姓康的那位老年妇女)还能记得歌名,不容易,是真有感情。这儿老人不多了,能找到这么几个,不简单了。”
在乡村的大路上,周巍峙夫妇和老乡们合影留念。周巍峙与王昆都已到了生命的晚年,风雨同舟进入人生的暮年的两位老人,本可以厮守不分离,好好颐养天年,但他们却仍然保持着固有的生活模式,因为还得各忙各的事业。然而这并不妨碍两位老人之间的相爱弥坚。王昆曾无比动情地说:“进入老年以来,常听到老伴儿说:‘我已90岁了,争取长寿,但随时准备着。”我却对老伴儿说:“不!不!你要好好活着,你绝不能先我而去,哪怕我比你早走一天也好。因为,他一生做的工作太多太多,接触的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太多太多,有人称他是新中国文化部艺术管理方面的‘百科全书’和‘活字典’。我没能力给他写一个准确的生平,以昭告他各个时期的同事和战友;我无法写尽他那无处不在的对文艺事业的忠诚和他那 ‘清教徒’式的生活心态下所产生的故事。家里堆积着他浩瀚如海般的文化艺术方面的资料和史料,我无法为他整理妥帖……”
戏称是“三有限主人”
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半用来创造生活,一半应该享受生活。周老似乎是个例外,90岁高龄的他仍然不顾劳累地工作着。他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家一贯就是工作场所。他不是不会享受,楼下花园里散散步遛遛鸟逗逗孙子,谁不知道悠闲自在。但是,他没有时间去享受,他身后彷佛是什么催促着他,时不我待,该做的事都还没有做完。有时在楼下走一走他都走不踏实,急着回来做事。儿子知道老子除了公事,难得下楼,就把家里的阳台装修成一个花房,里面有花有鸟有盆景,是一个沏杯茶听听音乐的好地方。可是这花房自从有了,周老还难得有一份雅兴。他的晚年生活跟不是晚年的生活没有区别,不同的只是人生所剩下的时间更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周老戏称自己是“三有限主人”。
他这么解释三有限:
一、老年人知识有限,学习更应主动。新的历史时期,充满许多新人新事,需要
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不能把自己关闭在一个保守的真空里,抱着与现实不协调的老经验不放。
二、老年人精力有限,思想更要洒脱。年纪大了,遇事要想得开,不要对一切看不顺眼,牢骚满腹。有意见就提,在适当的场合敞开心扉谈谈,也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不要生闲气,更不要生闷气,这是很伤人的。
三、老年人时间有限,工作更要抓紧。大家都希望老年人健康长寿,毕竟时间不多了,因此,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尽自己所能多做些事。时间那么宝贵,怎能白白浪费掉呢?
“80年的征程,也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有时走路扭扭歪歪,摇摇晃晃,看样子实在幼稚可笑;有时又是步履维艰,欲进不能,自有一腔激愤。自幸人生目标早已定了,大的方向总算没有偏离。年老了,也从这些不平常的生活当中,有了一点‘悟性’。”(《周老80岁有感》)
近两年,周老查出患有糖尿病,还因此住过一两回医院。但这好像并没影响他熬夜和出差,每天按时拿出针药自己往肚皮上一扎,就什么都OK了。谈到对健康的认识,周老自有他的一番理解,他说,一个人首先要精神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生充满矛盾,对纷繁的琐事和难题,要有积极的淡化意识,理解他人,解脱自己。同时坚信,事物在变化,凡事终能解决,这样就不会走进死胡同了。如此说来,对健康的认识说到底是对人生的认识。周老的客厅里挂有一幅书法“有容乃大”。我喜欢这句话,我同时还喜欢“无欲则刚”。周老告诉我:这两句话完整的是16个字:“百川归海,有容乃大”。“立壁千仞,无欲则刚”。一个讲胸怀,一个讲性格。我觉得周老就有这样的胸怀和性格。
高寿之人必有养生之道。周老说:“养生方式方法万不可模仿,人的个体差异不一样,因此应各有各的养生理念。我常用的方法极简单:静坐,意守丹田。此方法简便易行,随时可意守,随时可放开,对事务缠身的人最合适。排除、解脱、淡化心神之烦忧、杂念,就可以清爽地思考、做事了。”周老还有一个独特的清神醒脑的办法是摆扑克,晚上干活困了累了,拿出扑克牌摆上一把,立马就见效。周老还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积攒的邮票相当客观,只是现在他少有心思顾及集邮了。
“乱发抓更少,混是荒坡草,人恒知难进,我能不服老。”周老调侃地吟道。老年的他身上更多了一点幽默而调皮的味道,很是讨人喜欢。不跟他说的事,他绝不过问,更不干涉;有求于他的事,他从不拒绝。这大概就叫返老还童吧。
周老说:“我这辈子是蛮有写头的,现在太忙,等闲下来写点自传。”可是活到老忙到老的他,至今也没有能闲下来,所以写自传的愿望只好由他人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