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照亮了我的一亩三分地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终于可以在一盏温馨的台灯下写我心里的世界了,我又拥有了一盏正规的台灯。
  台灯早已坏了好长时间了,很长的时间里我的情绪也坏到了极处,因为生活中许多自己做不了的事,日子里许多的屈辱,思想全被这些暗面打乱了。本来不应该被这些所左右,可这些时常向我袭来,让我总是振奋不起满是疮痍的心,没有心思再去与笔打交道了。
  现在我的情绪已恢复了常态。而且,写作的渴望像田里的庄稼,比以前更浓绿、更旺盛了,使我不由自主地就想去提笔。可这台灯依然不亮,让先生去给修,可他总是为地里没完没了的农活和养家糊口地打零工所忙,实在没有空闲;我就极耐心地等着,我替不了他,也就少添乱,更何况我的写作在村人及公婆的眼里是闲得没事了。
  一个雨天,先生也终于不能出去干活,就给我修好了台灯。
  坐在灯下,红色的灯罩一片暖色调,心里也暖暖的,看着散发着脉脉温情的灯光,感到一种幸福一种满足,还奢求什么呢?一盏柔和的台灯,几本散发着墨香味的书,和一只倾吐我心事的笔。生命就会升华到另一种境界里去,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了,只剩下我的心在精神的家园里任意驰骋。
  还记得小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就着一盏微弱的煤油灯,我读那一本本很诱人入胜的“小人书”,写一篇篇很幼稚很真实的日记,只上过一年学的我将一本崭新的字典翻得支离破碎。
  煤油灯的光虽然很暗,每天早晨两个鼻孔被油烟都熏得黑黑的,但却将我少年蒙昧的时光,全都拢进了那一本本越来越深邃的书与一篇篇越来越成熟的日记中……
  那盏灯光经常亮到深夜,亮到许多的书都在我心里烙下了深印。灯光,就像一棵栓牛的树,我在树下像一头小牛咀嚼着文学的芳草,吸收着它的营养,咀嚼着它的滋味。然后再到心的田野里去耕耘、去播种、去收获,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粮食,却足以让我欣喜不已!
  后来村里通上电了,父亲找了一只酒瓶,在底部凿了个孔,穿进电线在瓶口拧上灯口,装一只平常的灯泡,买一顶漂亮的灯罩卡在灯泡上。一盏简易的台灯就做成了,它虽然不如市镇上卖的台灯华美漂亮,但它比煤油灯不知要亮多少倍,灿灿地照耀,已让我万分地满足!
  在这样一盏台灯的光芒里,我也经历着真实地改变:日记不写了,取而代之的是我青春萌动的诗的洪流,书也换成了中外名著。煤油灯从此结束了它的使命,永远地定格在了我年少的时光里,幽幽地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环。
  诗歌一首一首地在这盏自制台灯下缓缓流泻出来,一天一首有时一天两首,一直没有间断,那源头活水就来自岁月里灯下不断地积累,不断熬夜的勤奋与孜孜不倦地追寻。
  这段时光很长,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我所有华彩的诗句都是在此期间产生。这盏简易的台灯一直伴着我,除了换过灯泡之外,它都那么健康那么忠诚地守在我的每个夜晚,陪我一起走过十年的风风雨雨寻寻觅觅;灯罩的颜色旧了、破了,上面的花纹也褪尽了艳丽,而它的光芒却越来越强烈地沉积在我心里,沉积在我生命的底色上,成为我岁月中最闪亮的那部分。
  时光催人老,转眼我已经老大不小,再也不能坚持“烦也是一种闲愁”的女孩时光了,随着同伴一个个出嫁,我也要嫁出去了。
  在出嫁前,好友白爽用自行车载着我到镇上的商店买东西,在一家小小的商店里,我看上了一盏红色底座上有一架小屋式金黄色时钟的台灯,我一直都在打算结婚时买一盏正正规规像模像样的台灯。白爽看出了我的心思,我们一直是在文学与精神上相契很深的挚友,于是她便买下了那盏台灯,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我。
  婚后,日子成了另外一种样子,现实得让我无法再去书里笔下寻找我的内心世界了。接着又有了孩子,那盏台灯也不是没用过,只是成了另外一种用途:每晚给孩子喂奶时,就拧亮它的开关,它就幽幽地亮在我的头顶,看我困得迷头仰张,看孩子有滋有味地吸吮奶汁。抑或看我为孩子做小裤小袄,为丈夫纳千层底的布鞋。再或者白天没空洗的衣服,晚上抽空洗。
  几年过去了,孩子大了,这几年来像丢了什么似的空虚越来越搅得我失魂落魄,那灯下看书写东西的心思日益地强烈起来!我无比地渴望读书,渴望用笔表达我的心了。
  于是将那盏早已落了一层厚厚尘土的台灯拿出来,擦得干干净净,让丈夫修得灿灿地照耀。在它一如既往地光照中,我开始用有些生锈的心思与目光看书了,头脑在灯光的打磨下渐渐地鲜亮起来,越来越灵活地转动了。
  只是笔下再也流淌不出成行的诗句来了,那缪斯的翼翅再也不光顾我这少妇的心间与笔端了。我惊奇地发现,写散文竟是这么顺手,这么水到渠成,这么投我的心思。思绪淡淡悠悠地像院子里的新粮,散发着一股来自生活最真实的土壤的馨香,思索如一粒一粒的粮食滋养生命,虽不是佳肴不丰盛,但它是生命最本质的物质。我在我的台灯下思索这一切的时候,庭前的指甲桃花依然开得热热闹闹,只是我已经不再稚嫩了,我的文思也成熟为一个担起家过日子的女人的稳重、宽容、和善与平淡了。
  我与这盏台灯,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会展开一个少妇光彩照人的另一面了!就像此时丈夫的鼾声,深沉、香甜、朴实、自然!就像窗外的天空,有风、有雨、博大湛蓝!
其他文献
你知道“外食族”这一概念吗?你是“外食族”的成员吗?如果你对此一无所知,那对不起,我可要给你加封一顶“老土”的雅号了!  也许你会不屑地说:别自作聪明了,什么“外食族”,不就是爱到外面去撮饭的那一群人吗?对!一点不错。说实话,我这“外食族”的“食龄”还短了点,是去年才加入这一行列的。别人我不清楚,作为我自己还真的经历了一番从感性到理性的抗争过程,利用这个场合,我得宣泄一下为快!  三年前我走进了婚
期刊
2003年春天,一种叫SARS的瘟疫着着实实吓了中国人一跳,今天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它很像感冒,但比普通感冒厉害得多,救治不及时就会丧命;它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之快、传染率之高,相当惊人。更可怕的是,连一向有经验的医生护士也未能幸免,其中不少人竟为此付出了生命。它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如此致命?它是怎么引起的,又是怎么消失的?我们应该如何防患于未然?时至今天,不少人仍说不清楚。很快地,三年过去了
期刊
爱美是女性的天性,夏季更是女性展示美的黄金季节。但追求美也应注意身体不受伤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的不慎,都会给你带来烦恼。就说流行服饰吧,这是许多女青年的最爱。为了美,女人们可以倾其所有,有的人甚至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因此,有人调侃,当今最新最流行的时尚方式几乎在为女人创造美的同时无一例外地又为女人带来了痛苦,堪称“痛并美丽着”。是的,我们不能因为追新潮,而把“美丽”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更不能为了
期刊
青年画家张劲松,1970年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199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94年,师从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康恰连柯教授。    艺术观点    在绘画中, 我一直追索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情感语言形式,注重主体心灵情态的感受;作品力求表现东方文化情结。修身养性、感悟中庸文化之道;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是人类精神的奢侈品。    近期创作随感    在近期油画创作中,我对老上海
期刊
自胡锦涛同志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后,关于“慎独”“慎微”“慎终”等议论多了起来。  “慎独”,指个人独处时仍能严格恪守道德原则,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此语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永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在最隐蔽的时候最能看出人的品质,在最微小处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有君子之德的人,即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会
期刊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很多时候,过去是无从想念的。遗失了发黄的小照片,逐渐嘈杂的电话录音,记忆中的容颜逐渐模糊,伸出手,抓不到任何东西。然而,有些东西是留在我们生命最底处的,深深浅浅的痕迹,当心思轻轻掠过时,不会感到疼痛和悲伤,只有一份温暖。  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小雨,喝着我最爱的咖啡,苦苦的滋味。不知不觉地沉浸于过去的景象,回想着曾经的快乐与忧伤,虽然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但却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真
期刊
稍有一把年纪的人,都不会忘记“文革”那特殊的岁月。只要略加回忆,就能记起那时活跃在每一个人嘴边的一句台词:“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是毛主席的一句名言,当然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到了今天,有人却将这句名言作了戏谑性的改动,成了“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借以讥讽眼下吃喝成风的陋习,正可谓是入木三分!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大概在世界上堪称之最。不是有句流传的口头禅吗——“吃饱一生无愧,挨饿一世有罪
期刊
前些日子,有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到北京约稿,点名要我写的一位知名颇高的影视明星婚变的专稿。据他说,此事在外地已沸沸扬扬,如果成稿,稿酬从优。  虽然我囊中羞涩,也不那么清高,颇受高额稿酬诱惑;虽然我是个娱记,在圈内已“趟”了10多年,但对此类热点新闻始终兴味索然,也只好望之兴叹了。稿子虽没应约,这一题目却萦绕于怀,不免生发了几点感慨。  就大多数人来说,婚姻乃人生的必经之旅,如今婚姻自由,既然有“结”
期刊
河水清清,河水悠悠,我光着小脚丫,浸在那静静的河水中,水从脚丫中渗出,盖过脚面,闪着鱼鳞光泽的小鱼和披挂着青衣的小虾在脚边穿梭着又向摇曳的水草游去。蹲在透着红色的河埠石头上,顺手在石头下一撸,展开手掌,螺蛳在手中蠕动。  背着书包,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邻家摆小摊的老公公,翘起的山羊胡子在斜阳中颤颤,我喜滋滋递上在口袋中存放了半天带有体温的三分钱,指点着老公公桌上玻璃瓶中的三角包,公公打开瓶盖,撮起
期刊
渼陂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属青原区文陂乡,全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古村自然条件优越,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抱水环,天然形胜,是一个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的古村落。据考证:渼陂村的开基祖,为南宋初年梁仕阶,从陕西长安带领族中子孙迁徙至此。如今该村有3000余人口,均姓梁。现存有367幢明清建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