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网络时代的影响下,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德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在德育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与时俱进原则得到较为直观的体现。在实际针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实际科学应用网络的影响力,这不仅是改善现有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促使德育本身的时效性以及时代性得到明显增强。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德育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究,这对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德育;信息技术;网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85-02
引言
信息技术现阶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工作以及学习当中,信息传递过程中也必须得到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信息将更大的便利性提供给人民群众用于日常生活,但是其中也会有很多错误的教育内容可避免的存在。尤其是谣言会对小学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小学生在辨别是非能力方面呈现出较弱的状态,因此会受到不良信息的直接影响快捷性开放性以及虚拟性是信息技术自身所带有的。明显特性,这对小学传统的德育模式带来相当大的挑战。小学德育结合目标与内容,对德育模式进行有效创新是改善上述现象的重要手段。注意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爱好。
一、在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中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
1.网络信息比较杂乱并且良莠不齐。
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方面,网络以及信息的传递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较为复杂是网络信息的明显特征。各种误导以及谣言都可直接的反应出上述现象,严重时甚至会有很多邪教的不良言论在网上大量传播。针对学生的辨别选择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是现阶段小学德育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2.网络的出现,导致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
网络上会存在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具有相当强的新异性。现阶段的教学工作都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家长认为自己可以实现对孩子上网时间的有效控制,因此学生普遍呈现出沉迷网络的现象。这对德育模式以及途径的创新工作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中会存在多种低俗、色情的文化,影响到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尤其是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以及自身成长有相当不利的影响。
二、信息技术给小学德育创造的新方式
1.进行德育网站的搭建,给学生提供德育的平台。
搭建网站资源是小学德育创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针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也占据重要位置。充分结合现有网络基础构建全新的内容,是实现小学德育网络化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融合小学生的自身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完善。
时效性以及区域性是以往媒体的突出表现,德育网站与传统媒体比较后,在长期性以及广泛性方面占据相当强的优势。因此,学校可设一个专题网站提供给德育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工作,进而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构建以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网站设计工作,是从根本上实现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合有效途径。
2.进行特色网页的建立,更好地进行德育。
班级文化作为基础存在于学校网络文化中,同时班级文化也可以说是网络德育教育顺利开的前提[1]。各个班级在设置特色栏目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的实力。例如,部分班级可针对本班的叙事等内容在网络上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工作,同时也可以根据市政情况实现对部分时事问题的评论。
借助必要的手段连接本班网页与其他班级网页是拓展人际关系的手段之一,这也可帮助学生实现对交流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学生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可实现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以及时间方面的限制得到较为有效的打破。不同班级的学生也可进行良好的交流,这是保证学生交流过程中自由性、平等性与民主性的方法。
三、在小学德育中信息技术创新策略的实际效果
1.新途径的应用能够将德育本身的主体性原则发挥出来。
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德育是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必要途径,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始终作为主体存在,借助网络即可实现对上述要求得满足。德育网站、学校网站以及班级论坛都是直观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媒介[2]。老师在针对网页进行设计工作时,也需要实现对学生自身认知规律以其心理特点的综合考虑。这也是教师选择德育方式的主要依据,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为有效的激发,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对德育效果的保障。
2.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德育本身的开放性更强。
开放性原则是德育网站构建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首先在针对网站进行构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真正意义上参加到建设中。在学生的帮助之下,教师可实现对网络构建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这也是教育方式得以创新的手段。开放性较强是德育內容的明显特征,因此,学生需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实现对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有效打破,并且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与知识。如果存在开放性不够的缺陷,就会导致学生需要针对相同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长时间在此种情况下进行学习,学生会失去对德育教育的兴趣与主动性[3]。
3.德育模式的创新让德育的多元化更加明显。
为在真正意义上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对德育工作效果都保障,我们需要实现对多元化理论的科学使用。在德育教育中多元化理论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可实现对更多优秀理论的大面积吸取,这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道德方面需求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可从根本上实现对人文关怀的直观体现。在德育网站针对德育进行全面展现的过程中,学生、家长以及教师都会从思想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德育,并且在德育网站,学校网站以及班级论坛这几种形势的影响下,德育可实现与其互相补充的目标。德育的有效性以及多元化都可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
结语
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小学德育模式面临全新的要求与挑战。教师在此种趋势与背景之下,必须严格遵守与时俱进的原则,并且针对德育模式以及德育手段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创新。对网络自身的影响力进行科学利用,可实现对上述现象的直观体现。以往的德育模式可在上述条件得以满足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不断创新原本的模式。德育本身的时效性以及时代性,可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珍,张宝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新模式研究[J].中华少年,2015(27):99.
[2]汪宗蓉.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0):29-29.
[3]杨杰,项雪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德育研究[J].新教育:海南,2016(8):25-26.
【关键词】小学德育;信息技术;网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85-02
引言
信息技术现阶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工作以及学习当中,信息传递过程中也必须得到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信息将更大的便利性提供给人民群众用于日常生活,但是其中也会有很多错误的教育内容可避免的存在。尤其是谣言会对小学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小学生在辨别是非能力方面呈现出较弱的状态,因此会受到不良信息的直接影响快捷性开放性以及虚拟性是信息技术自身所带有的。明显特性,这对小学传统的德育模式带来相当大的挑战。小学德育结合目标与内容,对德育模式进行有效创新是改善上述现象的重要手段。注意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爱好。
一、在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中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
1.网络信息比较杂乱并且良莠不齐。
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方面,网络以及信息的传递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较为复杂是网络信息的明显特征。各种误导以及谣言都可直接的反应出上述现象,严重时甚至会有很多邪教的不良言论在网上大量传播。针对学生的辨别选择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是现阶段小学德育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2.网络的出现,导致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
网络上会存在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具有相当强的新异性。现阶段的教学工作都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家长认为自己可以实现对孩子上网时间的有效控制,因此学生普遍呈现出沉迷网络的现象。这对德育模式以及途径的创新工作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中会存在多种低俗、色情的文化,影响到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尤其是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以及自身成长有相当不利的影响。
二、信息技术给小学德育创造的新方式
1.进行德育网站的搭建,给学生提供德育的平台。
搭建网站资源是小学德育创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针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也占据重要位置。充分结合现有网络基础构建全新的内容,是实现小学德育网络化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融合小学生的自身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完善。
时效性以及区域性是以往媒体的突出表现,德育网站与传统媒体比较后,在长期性以及广泛性方面占据相当强的优势。因此,学校可设一个专题网站提供给德育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工作,进而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构建以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网站设计工作,是从根本上实现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合有效途径。
2.进行特色网页的建立,更好地进行德育。
班级文化作为基础存在于学校网络文化中,同时班级文化也可以说是网络德育教育顺利开的前提[1]。各个班级在设置特色栏目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的实力。例如,部分班级可针对本班的叙事等内容在网络上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工作,同时也可以根据市政情况实现对部分时事问题的评论。
借助必要的手段连接本班网页与其他班级网页是拓展人际关系的手段之一,这也可帮助学生实现对交流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学生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可实现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以及时间方面的限制得到较为有效的打破。不同班级的学生也可进行良好的交流,这是保证学生交流过程中自由性、平等性与民主性的方法。
三、在小学德育中信息技术创新策略的实际效果
1.新途径的应用能够将德育本身的主体性原则发挥出来。
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德育是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必要途径,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始终作为主体存在,借助网络即可实现对上述要求得满足。德育网站、学校网站以及班级论坛都是直观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媒介[2]。老师在针对网页进行设计工作时,也需要实现对学生自身认知规律以其心理特点的综合考虑。这也是教师选择德育方式的主要依据,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为有效的激发,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对德育效果的保障。
2.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德育本身的开放性更强。
开放性原则是德育网站构建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首先在针对网站进行构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真正意义上参加到建设中。在学生的帮助之下,教师可实现对网络构建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这也是教育方式得以创新的手段。开放性较强是德育內容的明显特征,因此,学生需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实现对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有效打破,并且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与知识。如果存在开放性不够的缺陷,就会导致学生需要针对相同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长时间在此种情况下进行学习,学生会失去对德育教育的兴趣与主动性[3]。
3.德育模式的创新让德育的多元化更加明显。
为在真正意义上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对德育工作效果都保障,我们需要实现对多元化理论的科学使用。在德育教育中多元化理论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可实现对更多优秀理论的大面积吸取,这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道德方面需求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可从根本上实现对人文关怀的直观体现。在德育网站针对德育进行全面展现的过程中,学生、家长以及教师都会从思想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德育,并且在德育网站,学校网站以及班级论坛这几种形势的影响下,德育可实现与其互相补充的目标。德育的有效性以及多元化都可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
结语
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小学德育模式面临全新的要求与挑战。教师在此种趋势与背景之下,必须严格遵守与时俱进的原则,并且针对德育模式以及德育手段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创新。对网络自身的影响力进行科学利用,可实现对上述现象的直观体现。以往的德育模式可在上述条件得以满足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不断创新原本的模式。德育本身的时效性以及时代性,可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珍,张宝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新模式研究[J].中华少年,2015(27):99.
[2]汪宗蓉.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0):29-29.
[3]杨杰,项雪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德育研究[J].新教育:海南,2016(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