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活动课是初中数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它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启迪智力,形成牢固的模型印象,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初中数学活动课意义的基础上,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设计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活动课 数学建模 数学思想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启迪智力,形成牢固的模型印象,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好素材。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如何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活动课,提高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质量和效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是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教学难点,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活动课实施的意义,对数学活动课的设计策略进行分析。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实施的意义
(一)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在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技能和理论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这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既要考虑到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更要遵循初中年龄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要学生能充分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鼓励学生把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相关理论,对该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实现数学活动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展还可以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获得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创造功能和育人功能。通过初中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用了哪些数学知识,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还不知道,这些未知的内容该如何去建立与数学知识相适应模型,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向深入,走向成功。与此同时,在这个活动课程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考验,获得不同的感受,数学活动课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积极的思考,认真的实践也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在某些方面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到集体讨论而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比单个人奋斗更容易成功的事实。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数学活动课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创新课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不同的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成功,不同的收获,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宗旨。数学活动课以其独特的活动性和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从而进一步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协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理解、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上好活动课,就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设计策略
(一)活动课内容设计应注重趣味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是像其他课那样“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活动的方式必须摆脱学科教师惯用的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的模式,数学活动课形式的设计依内容力求灵活多样,富于变幻,使学生感到丰富有趣。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活动课内容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学生数学的积极性。如七年级上册“七巧板的制作与拼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套七巧板,课堂上学生自主地、有趣地选用图形,开展“拼一拼、剪一剪、说一说”,优美的图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悦。在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可以安排一节“24点游戏”的活动课,先通过抽取四张扑克牌,得到4个有理数,A~K对应数字1~13,(其中红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然后计算±24,最后列出算式并写出计算过程并进行公布。在游戏期间可以采取多种比赛方式,使学生在游戏、快乐、竞赛的气氛中感到乐趣无穷,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同时满足他们的好胜心,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发散思维,在游戏活动中获取要学的知识,使他们感到既轻松又愉快,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充分运用数学建模在活动课中的作用
数学模型包括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各种公式和各种理论。因为它们都是由现实世界的原型抽象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数学也可以说是一门关于数学模型的科学。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解析或近似地求解,并对其结果返回到实际中验证、解释。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1)实际问题→数学模型;(2)数学模型→数学的解;(3)数学的解→实际问题的解。如因式分解内容的教与学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如果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提供背景,将抽象化为直观,建立模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利用数学活动课程的展开来引导学生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综合地看问题,慢慢从早已习惯的思维模式、解题套路中建立一种更为灵活、更具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三)在活动课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其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当然,初中数学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相当丰富,教学中,应有机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向学生逐步渗透化归、分类、建模、类比、归纳等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有着巨大的作用。
1.让学生在理论基础知识中感知数学思想方法,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课本中有不少的定理、法则、公式、习题,都需要分类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分类讨论后,得到的结论才是完整的、正确的,如不分类讨论很容易出现错误。
2.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化简2(x+y)-3(x-y)+4(x+y)+(x-y);我们将x-y、x+y分别看成一个整体,就使得形式复杂的式子变得简单,计算起来也容易多了,这种方法就是“换元”,它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反复训练,学生才能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获得优化的解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注重数学活动课的探究性与层次性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探究”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
同时探究性活动必需满足各种不同层次认知水平学生的要求,数学活动课程设计要有鲜明的层次性,使各种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探究问题,全部解决或部分解决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在活动课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内容上设立一定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这样数学活动课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对于基础知识好的同学,可以组织一个数学竞赛培训小组,举行有关竞赛方面的专题讲座。对于基础知识一般的同学,如果不切合其实际能力,去深化课堂知识,有可能让他们感到数学太深奥、学习太吃力,使他们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这类学生,就应该多组织一些如数学游戏、制作几何模型、测量、社会调查、课外阅读等活动。这些活动对提高这些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起到了课堂和书本难于达到的效果。
(五)在数学活动课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初中数学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运用能力之外,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取向。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一方面既要鼓励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态度,与此同时,又要制造恰当的时机鼓励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从而通过数学活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以初中数学中“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活动课程为例,该课程的开展首先需要准备测量工具如测角仪、卷尺,其次确定测量对象,底部可以到达的建筑物、底部不能到达的建筑物。为了有效提高活动课程的组织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先讨论、设计方案,然后在相互协助的前提下进行室外的实际测量,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在讨论基础上写出活动报告,并总结出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规律。活动前应提出安全方面的要求,观察、指导活动做必要的记录,并在活动中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发展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数学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做”数学的机会。在“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在“做”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做”中发现、验证规律、结论,然而很多方面并不是单个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来完成或者说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得更有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机,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课程实践中培养相互合作意识。
四、结束语
教师应该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从实际出发,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展数学活动课,还学生一个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感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王苏兰.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J].中国新技术产品.2009(2).
[2]胡蓉.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J].读与写杂志.2009(1).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泽国第三中学
关键词:活动课 数学建模 数学思想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启迪智力,形成牢固的模型印象,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好素材。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如何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活动课,提高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质量和效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是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教学难点,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活动课实施的意义,对数学活动课的设计策略进行分析。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实施的意义
(一)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在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技能和理论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这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既要考虑到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更要遵循初中年龄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要学生能充分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鼓励学生把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相关理论,对该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实现数学活动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展还可以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获得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创造功能和育人功能。通过初中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用了哪些数学知识,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还不知道,这些未知的内容该如何去建立与数学知识相适应模型,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向深入,走向成功。与此同时,在这个活动课程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考验,获得不同的感受,数学活动课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积极的思考,认真的实践也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在某些方面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到集体讨论而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比单个人奋斗更容易成功的事实。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数学活动课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创新课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不同的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成功,不同的收获,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宗旨。数学活动课以其独特的活动性和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从而进一步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协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理解、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上好活动课,就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设计策略
(一)活动课内容设计应注重趣味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是像其他课那样“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活动的方式必须摆脱学科教师惯用的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的模式,数学活动课形式的设计依内容力求灵活多样,富于变幻,使学生感到丰富有趣。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活动课内容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学生数学的积极性。如七年级上册“七巧板的制作与拼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套七巧板,课堂上学生自主地、有趣地选用图形,开展“拼一拼、剪一剪、说一说”,优美的图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悦。在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可以安排一节“24点游戏”的活动课,先通过抽取四张扑克牌,得到4个有理数,A~K对应数字1~13,(其中红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然后计算±24,最后列出算式并写出计算过程并进行公布。在游戏期间可以采取多种比赛方式,使学生在游戏、快乐、竞赛的气氛中感到乐趣无穷,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同时满足他们的好胜心,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发散思维,在游戏活动中获取要学的知识,使他们感到既轻松又愉快,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充分运用数学建模在活动课中的作用
数学模型包括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各种公式和各种理论。因为它们都是由现实世界的原型抽象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数学也可以说是一门关于数学模型的科学。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解析或近似地求解,并对其结果返回到实际中验证、解释。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1)实际问题→数学模型;(2)数学模型→数学的解;(3)数学的解→实际问题的解。如因式分解内容的教与学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如果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提供背景,将抽象化为直观,建立模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利用数学活动课程的展开来引导学生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综合地看问题,慢慢从早已习惯的思维模式、解题套路中建立一种更为灵活、更具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三)在活动课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其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当然,初中数学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相当丰富,教学中,应有机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向学生逐步渗透化归、分类、建模、类比、归纳等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有着巨大的作用。
1.让学生在理论基础知识中感知数学思想方法,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课本中有不少的定理、法则、公式、习题,都需要分类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分类讨论后,得到的结论才是完整的、正确的,如不分类讨论很容易出现错误。
2.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化简2(x+y)-3(x-y)+4(x+y)+(x-y);我们将x-y、x+y分别看成一个整体,就使得形式复杂的式子变得简单,计算起来也容易多了,这种方法就是“换元”,它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反复训练,学生才能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获得优化的解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注重数学活动课的探究性与层次性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探究”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
同时探究性活动必需满足各种不同层次认知水平学生的要求,数学活动课程设计要有鲜明的层次性,使各种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探究问题,全部解决或部分解决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在活动课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内容上设立一定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这样数学活动课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对于基础知识好的同学,可以组织一个数学竞赛培训小组,举行有关竞赛方面的专题讲座。对于基础知识一般的同学,如果不切合其实际能力,去深化课堂知识,有可能让他们感到数学太深奥、学习太吃力,使他们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这类学生,就应该多组织一些如数学游戏、制作几何模型、测量、社会调查、课外阅读等活动。这些活动对提高这些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起到了课堂和书本难于达到的效果。
(五)在数学活动课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初中数学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运用能力之外,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取向。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一方面既要鼓励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态度,与此同时,又要制造恰当的时机鼓励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从而通过数学活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以初中数学中“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活动课程为例,该课程的开展首先需要准备测量工具如测角仪、卷尺,其次确定测量对象,底部可以到达的建筑物、底部不能到达的建筑物。为了有效提高活动课程的组织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先讨论、设计方案,然后在相互协助的前提下进行室外的实际测量,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在讨论基础上写出活动报告,并总结出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规律。活动前应提出安全方面的要求,观察、指导活动做必要的记录,并在活动中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发展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数学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做”数学的机会。在“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在“做”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做”中发现、验证规律、结论,然而很多方面并不是单个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来完成或者说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得更有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机,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课程实践中培养相互合作意识。
四、结束语
教师应该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从实际出发,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展数学活动课,还学生一个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感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王苏兰.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J].中国新技术产品.2009(2).
[2]胡蓉.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J].读与写杂志.2009(1).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泽国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