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内容十分丰富,为培养造就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最重要的健康体质和精神素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教学环境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力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客观世界,但在主体方面,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都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在自由状态下,个体会感受或把握一种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的社会内容的完整形式,从而使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因素活跃起来,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深层心理会获得自由的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的魅力正是由于它能消除深层心理的压抑与束缚,保障心灵的自发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新颖的场景设计
学生对体育教学认识的倾向和情绪状态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与否,体育课与其它学科不同,它具有空间大、活动强、转移频和室外上课等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客观环境来增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精心组织,合理规划,以美观大方的图形、清晰的线条、新颖的情景道具等吸引学生,增添美感,引发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激情。
2.良好的师生关系
健康的师生关系,崇高的教师威信是唤醒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把激情、微笑、情趣带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热情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厚爱身体素质差,协调性、接受能力低下的学生,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热忱与温暖。对每位学生都抱以尊重与信任的态度。同时,教师在工作态度、思想品质、业务水平、教育能力等方面,也要严以律己,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试想一下,有时我们一个规范、流畅、优美的示范就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尤其是有一定难度和惊险性的动作更能博得学生的钦佩和赞叹,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友谊,而且能激发学生锻炼热情,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只有在这种良性互动、情感交融的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中才有利于萌发创新精神。
3.制造创新舆论
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的课堂气氛,减少对学生思维和行为的无谓限制,不对学生独特的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课上讲解创新,与个别学生谈创新,也可以通过小组与小组讨论创新等多种组织形式来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引导教育学生了解体会创新的重要性,激起学生内心的创新欲望,从而塑造一个创新的舆论氛围。
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1.开放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教会学生锻炼比带学生锻炼更重要。因此,在教学组织中,不要集中过多,统得过死,提倡“形散神不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越出教师所设计的轨道时,教师要给予准确恰当的评判,多鼓励,少批评,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要发扬民主,帮助、引导学生学习锻炼方法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2.发现法
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原理及方法。
3.情景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例如各种体育节、单项运动会、球类比赛、野营军训、郊游,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4.合作讨论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他们提供相互讨论的舞台。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极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中,思维活跃。学练方法是自己讨论确定的,极易超越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例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站位,三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是一种团体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5.自编自导法
体育课在准备操、游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自导的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动作,在一定掌握的基础上,给学生介绍创编的规律,以及生理要求等,然后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创编游戏,或编排健美操、舞蹈等,并鼓励学生出来演示。由于自编自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6.媒体借助法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背越式跳高动作的分解示范,任何一个体育教师也不可能“逐帧”慢动作完成;而运用计算机则使这些动作变简单了,它不但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难度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解示范,并且可以把学生自己的技术采集到计算机和正确的技术进行“重叠”比较,从而便于教师纠正和改进学生的技术。而这仅仅是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上运用的一部分,它更以其生动形象的图形、多媒体动画、声光技术,以及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软件,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并且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竞赛法
体育内容有很多是以团队竞赛的形式参与的,如球赛、团体操,乃至一场仅需几分钟时间的拔河赛,每一个成员都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团队胜利了,大家分享集体的荣誉;失利了,每一个成员都承担着责任并进行自省。团队荣我荣,团队耻我耻,从而培养了他们为集体而奉献的品质。每一次的经历都需要大家默契配合、斗智斗勇,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之,体育教学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难以取代的效果。通过体育运动和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因此,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能得当运用、准确把握,一定能事半功倍。
一、教学环境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力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客观世界,但在主体方面,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都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在自由状态下,个体会感受或把握一种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的社会内容的完整形式,从而使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因素活跃起来,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深层心理会获得自由的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的魅力正是由于它能消除深层心理的压抑与束缚,保障心灵的自发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新颖的场景设计
学生对体育教学认识的倾向和情绪状态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与否,体育课与其它学科不同,它具有空间大、活动强、转移频和室外上课等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客观环境来增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精心组织,合理规划,以美观大方的图形、清晰的线条、新颖的情景道具等吸引学生,增添美感,引发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激情。
2.良好的师生关系
健康的师生关系,崇高的教师威信是唤醒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把激情、微笑、情趣带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热情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厚爱身体素质差,协调性、接受能力低下的学生,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热忱与温暖。对每位学生都抱以尊重与信任的态度。同时,教师在工作态度、思想品质、业务水平、教育能力等方面,也要严以律己,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试想一下,有时我们一个规范、流畅、优美的示范就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尤其是有一定难度和惊险性的动作更能博得学生的钦佩和赞叹,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友谊,而且能激发学生锻炼热情,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只有在这种良性互动、情感交融的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中才有利于萌发创新精神。
3.制造创新舆论
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的课堂气氛,减少对学生思维和行为的无谓限制,不对学生独特的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课上讲解创新,与个别学生谈创新,也可以通过小组与小组讨论创新等多种组织形式来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引导教育学生了解体会创新的重要性,激起学生内心的创新欲望,从而塑造一个创新的舆论氛围。
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1.开放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教会学生锻炼比带学生锻炼更重要。因此,在教学组织中,不要集中过多,统得过死,提倡“形散神不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越出教师所设计的轨道时,教师要给予准确恰当的评判,多鼓励,少批评,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要发扬民主,帮助、引导学生学习锻炼方法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2.发现法
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原理及方法。
3.情景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例如各种体育节、单项运动会、球类比赛、野营军训、郊游,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4.合作讨论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他们提供相互讨论的舞台。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极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中,思维活跃。学练方法是自己讨论确定的,极易超越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例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站位,三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是一种团体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5.自编自导法
体育课在准备操、游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自导的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动作,在一定掌握的基础上,给学生介绍创编的规律,以及生理要求等,然后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创编游戏,或编排健美操、舞蹈等,并鼓励学生出来演示。由于自编自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6.媒体借助法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背越式跳高动作的分解示范,任何一个体育教师也不可能“逐帧”慢动作完成;而运用计算机则使这些动作变简单了,它不但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难度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解示范,并且可以把学生自己的技术采集到计算机和正确的技术进行“重叠”比较,从而便于教师纠正和改进学生的技术。而这仅仅是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上运用的一部分,它更以其生动形象的图形、多媒体动画、声光技术,以及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软件,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并且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竞赛法
体育内容有很多是以团队竞赛的形式参与的,如球赛、团体操,乃至一场仅需几分钟时间的拔河赛,每一个成员都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团队胜利了,大家分享集体的荣誉;失利了,每一个成员都承担着责任并进行自省。团队荣我荣,团队耻我耻,从而培养了他们为集体而奉献的品质。每一次的经历都需要大家默契配合、斗智斗勇,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之,体育教学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难以取代的效果。通过体育运动和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因此,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能得当运用、准确把握,一定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