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的解题方法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x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最近三年高考小说阅读的题目类型及内容
  1. 选择题。高考小说阅读的选择题一般为五选二、差别赋分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故事情节作用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表现手法作用分析、小说主题概括和审美取向分析、语言风格赏析等。
  2. 简答题。在简答题中,人物形象分析是历年必考题,如“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其次是某种物象在文中的作用分析,如“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筒要分析”(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其他还有细节作用、线索作用的分析等。
  3. 探究题。探究题主要是探究结构技巧,如“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某个情节的作用,如“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还有探究人物形象的,如“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
  二、高考小说阅读的解题意识
  1. 文本意识
  所谓“文本意识”,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阅读时,首先要想到该文本是一篇小说,它有着其他文本所不具备的特点,即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其次,解题时要把所有问题回归到文本自身去思考。文后的问题都是针对文本中的信息而设,所以在解答文后的问题时,尽管不能直接摘抄原文词句现成答案,但依然要紧紧围绕文本内容作答,脱离了文本内容去找答案等于缘木求鱼。比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决不能粗略浏览一遍阅读材料就凭空臆想,必须从文中筛选出与该人物有关的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概括整理得出正确的答案。其他诸如情节作用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以及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现手法的探究也必须坚持以文为本的思想。
  2. 整体意识
  小说阅读的“整体意识”,也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
  ①注重小说各部分的作用。
  阅读小说文本的整体意识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情节作用的分析和对小说主题的提炼上。一篇完整的小说文本材料是一个有机的组成,读者必须具备居高临下的眼界,感知作者表现在各部分的意图。开头部分或渲染气氛、或欲扬先抑、或造成悬念为后文埋下伏笔;中间部分又常常照应开头,或插叙、补叙,推动情节发展,有为后文情节发展做好铺垫;每一篇小说都有情节的高潮部分,其与前后文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最后结局往往与高潮部分形成对比,以此突出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
  对小说的构思特点方面的考查,常常关注的是伏笔、悬念、线索、开头、结尾等。尤其是短篇小说的结尾是很好的设题材料。因为一个构思最精彩的小说结尾兼顾了悬念和伏笔,给读者的感觉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②注意人物形象、情节、环境描写和作品主题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又称为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与生活原型相比,往往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而人物形象、性格、精神面貌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的。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进行的描写,文中的环境描写有时看似闲笔,但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表现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作品主题既不能脱离故事情节,也不能脱离特定的环境描写。
  三、高考小说阅读的解题方法
  1. 通读文本
  通读文本,要梳理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筛选主要人物的言行、次要人物的言行,考查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等几个环节概括故事情节;浏览环境描写,思考其对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寻找叙事线索;概括作品主题;思考小说标题和主题之间的关系等。做好了这些工作,下面的解题才能得心应手。
  如阅读《马兰花》(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可以先整理出小说的故事情节:麻婶出事(开端)、夫妻讨债(发展)、丈夫怄气(高潮)、麻婶女儿还债(结局)。故事用三孬的话作为开端,说出麻婶突发脑溢血和麻婶借马兰花600元钱的事情,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在故事发展的环节当中,夫妻讨债无果、麻婶救治无效、麻婶女儿飞回上海,又一次激化矛盾;丈夫跟马兰花怄气,更让人看到收回600元钱的无望;结尾部分,麻婶女儿还钱,让读者悬着的心落了地。
  故事情节的发展,很好地展示了人物的形象。首先是主人公马兰花,在看到麻婶病重的情况下,无法张口讨债,批评丈夫:“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可见她倾向于信任别人,表现出善良的本性。在丈夫给自己怄气的时候,马兰花有委屈,但她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这又让人看到她重视情谊、轻视金钱的高尚品质。而丈夫的催促、嘶吼、踢菜篓子、摔门、埋怨等言行,让读者看到了此男人对金钱的重视,正好与马兰花的人品形成对比。
  小说体现出对当下社会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和反思。三孬劝马兰花追债和马兰花的丈夫因追不到600元钱的表现,让我们看到当今社会确实存在诚信的危机。而麻婶女儿的还债,又让人看到一种希望,即这个社会并没有完全失去诚信。麻婶女儿的行为宣扬了“好人有好报”的思想,也是对马兰花形象的补充。   2. 精读题干
  精读题干,明确题目中的相关要求,包括答题对象、方向和提取答案的范围。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1题(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其中“哪些”,说明人物形象特征不是只有一点,从6分的赋分值上看,这些特征至少包括三点;“简要分析”,说明解答人物性格特征时,不能只干巴巴地罗列人物性格特征,还要有分析内容,这个分析内容必须来自于文本,所以回答时还要摘取文本内容来支撑答案要点。
  再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1题(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此题要求考生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似乎有一定的自由。但这个自由也仅限于在“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和“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选择,抛开这两个观点信马由缰的回答,不可能符合要求。观点确定之后,还要很好地说明理由,对此题干中也有明确规定:结合全文,即考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去说明。所以,认真揣摩题干中的限制性词语,按要求作答,才是得高分的保证。
  3. 学会分析
  分析问题就是要把问题放在故事背景上思考。作品中人物的言行都有一定的前因后果,根据这些前因后果推测人物特定的心理,就是分析问题。所以,分析问题要紧紧围绕文本内容进行。
  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1题(1)·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亊,还鼓动她到医脘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选项中说三孬“好嚼舌”“搬弄是非”,两个词都是贬义词,意思是“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而故事背景中三孬只是向马兰花说明麻婶得脑溢血的情况,麻婶借马兰花600元钱也是事实,三孬似乎担心突发情况下600元钱无法收回,所以给马兰花一个善意的提醒。可见三孬并无恶意,不能说他搬弄是非。
  再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1题(1)·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说马兰花的男人“世故圆滑、反复无常”也是没有根据的。马兰花的男人是开出租车的,经济不会很宽裕,600元钱对他来说来之不易,所以才反复催促妻子马兰花去讨债。讨债无果的时候,埋怨奚落,发狠踢东西摔门等行为都是普通贫民的正常举动,是长期拮据的正常反映。同样,在他看到麻婶女儿的信后主动为妻子做饭,是他喜悦心情的真实流露。所以他并不是一个世故圆滑、反复无常的人。
  4. 学会概括
  概括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保留题目,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做到两点:①结合文本内容。当题干中要求分析某个人的形象或性格特征时,要回归文本,圈点出此人物所有的言行,并结合故事背景思考其言行的性质;②用形容词给人物形象贴标签。作者在小说中一般只叙述人物的言行,并不品评作品中的人物,把品评人物的任务留给读者。所以考生要积累丰富的形容词来给作品人物贴标签。
  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1题(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先找出文中对马兰花进行描写的内容,重点分析其言行,如她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说明她朴实善良,重视情谊;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款的事,与丈夫因六百元钱的事而发生矛盾、忍让丈夫但也给丈夫讲理等,说明她善解人意;尽管挣钱不容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说明她做人有原则等。
  小说阅读中考查的人物形象,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在概括时,用语大致接近都可以得分,不必强求一律。如说马兰花“乐于助人”“善良厚道”等也可以。
  5. 学会探究
  探究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也应该做到贴近文本内容,有理有据;还要整体把握文本结构,领悟全文中心主旨,有时还要走出文本,调动阅读积累;回答时注意条理清楚。
  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1题(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解答此题应先结合文本内容,先总结出老汪的性格特点;再走出文本,回忆《孔乙己》一文中人物的特点加以比较;回答时先逐条说出他们的相同之处,再回答不同之处。
  责任编辑 彭 琳
其他文献
截至2月20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全县31家重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18家,其余13家将在2月底全面复工复产。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彭水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小 组指挥长负责制和工作调度机制,坚持每天一 调度,保证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转。  围绕医疗救治面、交通流动面、社会面、舆论舆情面这4个工作面,彭水努力做好人财物保障、组织指挥保障,科学精准有序推进防控措施落实。
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近年来“史料实证”风头正劲。然而当每逢开课必“证史”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李惠军老师曾这样描述某些史料实证教学乱像:在原本完整的历史序列和本该顺达的教学流程之间,唐突和生硬地嵌入若干史料,老师不断地提问“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证史价值如何”“怎么样加以补证”“发现了什么信息”,致使历史序列和教学流程被分割为琐碎、离散和断裂的片段。好端端的历史课变为了无休止的史料考据和不伦
2014年高考在万千学子和社会各界的期待中悄然落下帷幕,世事轮回,2015届的同学们又将扬帆启程。作为学生的领路人——高三任教老师,a应以2014年高考试题为风向标,分析试题特点,探寻考试规律,瞄准复习方向,优化复习规划、落实备考措施。反思我们的教学,究竟离高考要求还有多远?  启示一:明年高考考什么?  2014年政治科高考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彰显基础性。试题沿袭了近年来的一贯做法,突出核心知识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度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本课以唐德刚先生的“历史三峡论”为线索,让学生
探究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一种主体能动性下的认识模式。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探究”概念在杜威教育思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从哲学层面深化了对“探究”的认识。借由“探究”的概念,杜威形成了“探究认识论”的思想,并实现了对传统认识论科学化、实践化的改造。[1] 经过笔者教学实践发现,“探究认识论”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可以得到大幅的提升,这也是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提升学生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这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挚的情感。 “真挚”指文章的感情要做到真实诚挚,不矫情,不造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真挚”是历年高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要求我们所抒发、描绘的感情来自我们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体验,并做到文中有生活,能满足于生活的真实。    一、深入
“图,指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像。”[1]歷史教学中所使用的图片称为图片史料。有学者指出这些图片史料分“原始性图片史料”和“再造性图片史料”。“前者指文物、文献、人物等的照片、拓片等;后者指后人根据史料想象而做的历史图画,如历史人物画像、历史地图、漫画等。”[2]近三年全国卷第31题(以下简称“第31题”),常用三种再造性图片史料来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一、三种图片介绍  1.漫画  漫画,指
【考纲解读】  高考作文的语言基本的要求是“通顺”,包括语言的“通”和“顺”两个方面。“通”指语句合乎逻辑,没有语病;“顺”指句子连贯,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高一级的要求是“有文采”,包括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即在具体写作中,要尽可能地选用恰当精妙、新鲜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还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地变化句式,并熟练运用多种修辞,使语句意蕴深远
在河北省高阳县,发生了一件荒唐事儿:一宗近400亩的地块,从住宅用地被调整为商业用地,紧接着又调回住宅用地。不到3年时间,经过两次调规,导致最初拿地的企业融资失败、土地易主,企业最终破产。  有当地人称之为“儿戏调规”,并揣测当地政府实则是在为接手的地产企业牟利。  只要稍微捋一下,就不难弄清该宗涉事土地的调规缘由及过程,也不难发现当地政府、部门在土地调规问题上是多么随意。  据高阳相关负责人称,
10月31日,2020第二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在北京饭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指导和支持,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联合主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曲凤宏,为抗击疫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李兰娟、王辰等领导、嘉宾出席。  “同呼吸,共命运”,本次大会旨在为宣传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