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一种主体能动性下的认识模式。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探究”概念在杜威教育思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从哲学层面深化了对“探究”的认识。借由“探究”的概念,杜威形成了“探究认识论”的思想,并实现了对传统认识论科学化、实践化的改造。[1] 经过笔者教学实践发现,“探究认识论”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可以得到大幅的提升,这也是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用实际课例分析“探究认识论”在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如何落实历史核心素养要求,进而提升复习备考的效率。
一、探究之动因:唯物史观指导下由“问题情境”引发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动因
探究认识论强调知识“是有指导的实验操作所产生的后果,而不是充足存在于认知以前的东西”[2] ,因此,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有特定情境的。杜威还认为:“一切反省的探究都是从一个问题的情境出发的,而且这种情境不能用它本身來解决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情境本身所没有的材料引入这个情境之后,这个发生问题的情境才转化而成为一个解决了问题的情境。” [3] 也就是说,探究源于学习中的疑难与困惑所引起的解决问题的需要。
本课作为中国近代史复习的第一课,结合杜威“探究之动因”的要求,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首先对于东西方差异下的“情境”进行分析,为什么西方会产生对东方的冲击,解决“动因”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思路,具体教学设计及内容如下:
主旨问题1:为什么说中国在晚清时期与世界“脱轨”,英国如何对中国形成“挑战”?
【教学目标】“脱轨与挑战”(两个文明的错位对话)(史料讲述法,约10分钟)
“脱轨”这里是指中国的发展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与其相脱离。“挑战”是指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基于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对于“脱轨”下的中国所给予的多重压力。根据以下史料引导学生进行主旨问题的分析。
史料1:鸦片战争也是权力与腐败、人性的脆弱、贪婪和愚蠢的戏剧性演绎。……然而最终反映的还是文化的冲突——两个自认为优越的国家之间的冲突……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美)弗兰克·萨奈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史料2:……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清高宗实录》卷1435五十八年八月己卯(给英国国王的敕谕)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政府成立了十三行,垄断了与外国人的贸易,并对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交易的时间等各方面进行限制。而且,粤海关除征收正税外,还有很多苛捐杂税和敲诈勒索。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
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
——《清仁宗实录》卷320二十一年七月乙卯
史料3:英国有了这两次的失败(指派使臣要求通商的尝试),知道和平交涉的路走不通。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938年)
结合材料1和材料2,从中国的角度分析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轨道的脱节;材料3则从英国的视角分析了在贸易上的相互脱节,并因此形成了一种“错位”的状态。据此结合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在晚清时期与世界“脱轨”,英国如何对中国形成“挑战”?并借用以下表格进行课堂落实。
【战前的“错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学生代表填写或集体填写)
结论
再通过下表的呈现,引导学生落实,目的在于提升一轮通史复习过程中知识的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复习的综合归纳性。
二、探究之实质:家国情怀视角下“中国近代化”的实质
最新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内涵有明确要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4]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奋斗历程更加呈现出中华民族的坚定和意志。
杜威认为,不再一味追求理论上的终极确定性,它需要超越传统“知识旁观者”的“静观”立场, 主动去调和人类理念,并以实践的效用去确证人类的信仰。[5] 那么从“参与者”的角度,在新的情境中分析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展开,并在这一过程中透析出中国近代化的实质,传递出对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关注。
基于以上的思路,具体教学设计及内容如下:
主旨问题2:面对“挑战”,清王朝是如何通过“应战”逐步与世界“接轨”的?是被动融入还是主动适应?是成功抑或失败?结果如何?
【教学目标】“应战与接轨”中的清王朝 (文明的冲击与因应)
“应战”是指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多重压力,中国被动地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同主体领导下的应对,逐渐地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应战。“接轨”是指中国面对“挑战”,不断深化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并因此走上“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从主旨问题出发,以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为切口,从总体上将中国近代化划分为“两个维度四个视角”,本节课主要分析其中一个视角:政治的近代化。重点从民族国家观念和近代外交实践进行分析,突出“两个转变”:夷夏观念到近代外交关系、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转变。(教学方式:史料分析展示交流。教学时间:约15分钟。)
史料4:
史料5:我们反思这场战争,……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与支援, ……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用实际课例分析“探究认识论”在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如何落实历史核心素养要求,进而提升复习备考的效率。
一、探究之动因:唯物史观指导下由“问题情境”引发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动因
探究认识论强调知识“是有指导的实验操作所产生的后果,而不是充足存在于认知以前的东西”[2] ,因此,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有特定情境的。杜威还认为:“一切反省的探究都是从一个问题的情境出发的,而且这种情境不能用它本身來解决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把这个情境本身所没有的材料引入这个情境之后,这个发生问题的情境才转化而成为一个解决了问题的情境。” [3] 也就是说,探究源于学习中的疑难与困惑所引起的解决问题的需要。
本课作为中国近代史复习的第一课,结合杜威“探究之动因”的要求,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首先对于东西方差异下的“情境”进行分析,为什么西方会产生对东方的冲击,解决“动因”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思路,具体教学设计及内容如下:
主旨问题1:为什么说中国在晚清时期与世界“脱轨”,英国如何对中国形成“挑战”?
【教学目标】“脱轨与挑战”(两个文明的错位对话)(史料讲述法,约10分钟)
“脱轨”这里是指中国的发展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与其相脱离。“挑战”是指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基于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对于“脱轨”下的中国所给予的多重压力。根据以下史料引导学生进行主旨问题的分析。
史料1:鸦片战争也是权力与腐败、人性的脆弱、贪婪和愚蠢的戏剧性演绎。……然而最终反映的还是文化的冲突——两个自认为优越的国家之间的冲突……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美)弗兰克·萨奈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史料2:……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清高宗实录》卷1435五十八年八月己卯(给英国国王的敕谕)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政府成立了十三行,垄断了与外国人的贸易,并对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交易的时间等各方面进行限制。而且,粤海关除征收正税外,还有很多苛捐杂税和敲诈勒索。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
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
——《清仁宗实录》卷320二十一年七月乙卯
史料3:英国有了这两次的失败(指派使臣要求通商的尝试),知道和平交涉的路走不通。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938年)
结合材料1和材料2,从中国的角度分析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轨道的脱节;材料3则从英国的视角分析了在贸易上的相互脱节,并因此形成了一种“错位”的状态。据此结合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在晚清时期与世界“脱轨”,英国如何对中国形成“挑战”?并借用以下表格进行课堂落实。
【战前的“错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学生代表填写或集体填写)
结论
再通过下表的呈现,引导学生落实,目的在于提升一轮通史复习过程中知识的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复习的综合归纳性。
二、探究之实质:家国情怀视角下“中国近代化”的实质
最新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内涵有明确要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4]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奋斗历程更加呈现出中华民族的坚定和意志。
杜威认为,不再一味追求理论上的终极确定性,它需要超越传统“知识旁观者”的“静观”立场, 主动去调和人类理念,并以实践的效用去确证人类的信仰。[5] 那么从“参与者”的角度,在新的情境中分析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展开,并在这一过程中透析出中国近代化的实质,传递出对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关注。
基于以上的思路,具体教学设计及内容如下:
主旨问题2:面对“挑战”,清王朝是如何通过“应战”逐步与世界“接轨”的?是被动融入还是主动适应?是成功抑或失败?结果如何?
【教学目标】“应战与接轨”中的清王朝 (文明的冲击与因应)
“应战”是指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多重压力,中国被动地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不同主体领导下的应对,逐渐地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应战。“接轨”是指中国面对“挑战”,不断深化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并因此走上“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从主旨问题出发,以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为切口,从总体上将中国近代化划分为“两个维度四个视角”,本节课主要分析其中一个视角:政治的近代化。重点从民族国家观念和近代外交实践进行分析,突出“两个转变”:夷夏观念到近代外交关系、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转变。(教学方式:史料分析展示交流。教学时间:约15分钟。)
史料4:
史料5:我们反思这场战争,……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与支援, ……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