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核电站反应堆的启停、功率调节依靠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控制棒上下运动来实现,控制棒位置的准确可靠测量是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论文借助二代加核电站棒位探测器工程样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电站反应堆的启停、功率调节依靠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控制棒上下运动来实现,控制棒位置的准确可靠测量是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论文借助二代加核电站棒位探测器工程样机的研制,详细介绍了在棒位探测器设计过程中测量原理、编码方式、线圈数量的选择以及线圈骨架结构等内容,并通过各项性能测试与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样机设计合理与性能可靠的结论。
其他文献
采用头针透穴“抽添法”治疗中风偏瘫100例,取得基本治愈率45%、总有效率97%的良好疗效,与同期体针治疗的50例作对照,其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正>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邓小平文选》第109页)这一精辟论述,既说明了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认识论和领导方法的极端重要,又为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正确地研究指明了方向。 结合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来阐述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毛泽东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毛泽东同志所概括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领导——群众”、“个别——一般——个别”这三
γ探测器γ/n甄别能力是表征测量信号质量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工作采用MC模拟统计收集极输出的净电子数的方法,对真空康普顿探测器的γ/n甄别能力进行了计算,并应用强钴源
<正>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此言极妙,道出了读书、搞研究、做学问过程的真谛:无问题——有问题——无问题(问题的解决)。能否发现问题、抓准问题,无论对我们做学问,还是对科学的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小至写一篇读书笔记,一篇学术论文,大至整个做学问的过程,其实质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不了问题,自然也就无从下手,对我们这些刚刚迈上治学道路的年轻人来说,常为发现不了问题而苦恼。
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可以采集空气中CO2、CO、CH4等C-14取样器的设计、实现及性能测试。该仪器采用低功耗的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同时具有定量、定时的连续工作模式,可以根
<正>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生年不详,死于汉灵帝建宁中(公元168至171年)。 崔寔的祖文崔骃,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后为大将军窦宪的椽属。崔寔的父亲崔瑷,是有名的文学家,与马融、张衡相交甚好,曾官至济北相。崔寔“少沈静,好典籍。父卒,隐居墓侧。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桓帝初,以郡举“至孝独行”之士,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后经大司农羊傅的推荐,崔寔被召拜议郎,任大将军梁冀的司马。继任五原太守。 延熹二年,梁太后去世,皇帝与宦官合谋政变,
<正>董仲舒是河北古代较有影响的思想家,神学唯心主义哲学家,同时又是汉代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他的哲学学说和政治主张在中华民族的思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董仲舒,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生于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终年75岁。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经济大繁荣、政治大统一的西汉中期,当时劳苦农民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日渐突出,封建统治者需要从理论上说明统一的中央集权以及地主阶级专政的合理性,以保障他们的利益。董仲舒的思想学说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董仲舒
<正>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历史悠久。就词学界来说,三百多年以前,两国词人就开始了交往。他们探讨学术,磋研填词,交流思想感情,发展两国文化和睦邻关系,写下了宝贵的篇章。 日本人士作汉诗汉文,可以追溯到纪元初期。圣德太子摄政时期(593—621),日本“贵族一般都能写六朝风格的汉文汉诗”。“汉诗与汉文的全盛时期是九世纪前半期,即弘仁,天长时期”。在弘仁十四年(823年)出现了填词作品,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是为开山。但中日词人的交往,却是从江户时代(1603—1867)开始的。 江户时代初
<正>伟大导师马克思光辉著作《资个论》的问世,推翻了整个旧经济学,从而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巨大变革。马克思在一八六八年一月八日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谈到了《资本论》具有三个崭新的因素:一、以往的经济学家们都忽略了商品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他们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到处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二、工资第一次被描写为隐藏在它后面的一种关系的不合理的表现形式,这一点通过工资的两种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得到了确切的说明。三、过去的一切经济学一开始就把表现为地租、利润、利息等固定形式
<正> 我酷爱文字改革,耗尽我十多年业余时间.我选注过秦汉散文和律诗绝句,也下过几年功夫;并不喜爱《诗经》.1978年偶然的机会使我考取研究生,1980年才开始读《诗经》.近年来发表几十篇短文,都是读《诗》时偶然所得.换句话说,我那些看法,不是经过长期地深思熟虑形成的,而是偶然产生些假设,立即查阅资料,随手作些论证.可能有不少漏洞.老实说,有些短文我就没有打稿.这些“偶得”是怎样得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