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方法途径
  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有效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对策,以期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一、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
  部分高校及相关工作人员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仅停留在将国家资助金额顺利发放的层面,忽视了其背后深层次的育人价值。整个资助过程中忽略了对人的教育,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整体效果不佳。
  (二)资助评定过程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
  一是贫困学生的困难程度评定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标准,各高校二级学院都有自己的一套执行办法,困难等级的界定存在模棱两可的现象。家庭情况大致相同的学生,被认定的等级会有所不同,导致最终的评定结果不具备较强的合理性及说服力。二是辅导员忽略评定过程的监督管理,未对被评学生的家庭及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往往过度依赖于由学生干部组建的班级测评小组的意见。班级测评小组通常仅凭借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表现鉴定困难等级,未进行客观情况的证实。如若缺乏对测评小组的监督,就难以保证评定结果的公平公正。三是因学生户籍地相关部门管理鉴定标准不同,学生获取证明材料的难易程度不同。部分高校出现实际困难的学生难以获取贫困证明材料的现象,同时有些低保学生认为自己不算贫困。
  (三)忽视了资助育人工作的德育作用
  资助育人工作最终目标是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普遍将重心放在过程评定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的收集审核上,认为材料齐全即“万事大吉”,忽视了贯穿其中的德育教育,忽略对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二、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方法
  笔者通过在二级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有效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三步走”策略:
  (一)落实做好班级内部的宣传与评定工作,是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
  班级是高校各项学生事务开展的基本单位。辅导员应在班级内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确保每位学生了解到资助政策及评定条件、评定流程。现实中,有学生投诉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结果不公,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资助流程和要求。因此辅导员要在班级内部开展多轮政策宣讲,并进行针对性的摸排调查,详细了解各班级的评定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对评定小组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再由评定小组对申请者进行评定。辅导员需参与整个评定过程,充分发表意见和听取测评小组的意见,同时要与学生家长沟通,反复验证最终评定结果的合理性。
  (二)着力加强学院层面的审核与监督,是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一般都会在二级学院设专人负责,成立学院二级资助评定小组。评定小组和资助专员在做好复审工作的同时,要全局把握院部评审与监管,秉持以生為本的理念查缺补漏,及时进行名额调剂,以及困难补助办理的指导工作。同时积极吸取采纳各班级的评定意见,保证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
  (三)全面做好学校层面的统筹把控,是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校资助中心需总揽全局,对这项工作负全面责任,指导并协助院部开展工作,设立明晰的评定程序,界定清晰概念,让各二级学院针对自身情况,建立针对性制度并实施自主方案。如果完全放权实则是变相的推脱责任,总揽全局协同联动,才能确保从班级、院部、学校的沟通与指导工作通畅有序。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客观的自我认知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
  很多大学生对于高校资助政策的了解不是特别清晰,辅导员需在班级内以多种形式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宣传教育,着重加强学生的政策认知和自我认知,使其客观评价自身家庭条件以及现实情况。这是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
  (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思想基础
  大学期间是学生价值观重新塑造与培养的重要阶段,要正确引导学生的物质追求,消除那些视国家资助为“不要白不要”“天上掉馅饼”的心理,为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诚实守信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条件
  开展诚信教育重在使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的观念,在资助评定过程中,学生的诚信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学生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所以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保证资助育人工作的公平公正。
  (四)感恩教育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升华
  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能够升华育人效果。引导学生感恩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爱校情怀,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树立起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的观念,以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
  (五)励志扶志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根本
  励志教育通过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实现他们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这也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根本目的,即助人更要筑人。通过表彰受助学生中的优秀学子,树立典范榜样,分享他们的励志经历,发扬优良品质,以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在学生群体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真正达到育人筑梦的切实效果。
  四、结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国家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度过大学生涯的好政策,如何真正将此政策落实到位,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需要高校管理层和基层学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文提出的“三步走”策略和五个教育模式,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避免将国家资助政策流于“应付差事”的形式主义,从而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晓慧.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6(05).
  [2]余莎莎.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5C”模式建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6).
  [3]王丽丽.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03).
  [4]冯欣.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财富时代,2021(02).
  [5]廖佚.高校院系资助育人的思考与探析[J].福建轻纺,2021(03).
  [6]张晓艳.用公正的力量推动学生的成长——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案例分析[J].教育,2018(02).
  【本文系安徽三联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大学英语教学团队”(19z1gc05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这100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党史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学  生命的现实存在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是人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超越的物质基础。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重专业知识的提升轻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重理论知识的答疑解惑轻情感和价值的培养、重真善美的培养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方法创新等误区,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人的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其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
【关键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学专业快速发展,但培养模式依然陈旧。我国高校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一、 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原则  (一)大力推进教学内容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实验课、科研活动、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系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与学
【关鍵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路径  201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及当下院校教育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现应用型转型内涵式发展。从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实施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产教融合实施难度较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模式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指引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各职业院校应该响应号召,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以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为例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校;困境;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宣布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重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医院职工凝聚力;作用思考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多企事业单位一直备受重视和关注。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提升及内部凝聚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医院也不例外。医疗市场竞争激烈,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职工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充分发挥出职工的聪明才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更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进取心。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一)培养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互动模式;教学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校思政教育要坚持教育理念的导向作用,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高校立身之本
【关鍵词】马克思需要理论;留守儿童;现状;路径  马克思的诸多著作都显示了马克思对需要的重视程度。马克思需要理论为重新审视留守儿童发展现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视角。以马克思需要理论对留守儿童现状重新思考、审视,对于梳理马克思需要理论以及改善留守儿童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概念解析  (一)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形成  需要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马克思在其众多著作中都对需要作出了论述。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既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也要高度重视开展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新时代下,高校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校园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建设校园安全文化以及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