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使学生有“本”生“花”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man_s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先前的语文教学中,因片面追求分数而过于重视字、词的练习,导致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训练的轨道,写作训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提倡大量读写之后,学生由以前每册教材只有八篇作文训练,依然提起作文就头疼变为每学期至少要写二三十篇习作,反而思如泉涌。如此大的提升都得益于“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但怎样实现多读多写,使学生有“本”生“花”,我做了一点探索。
  一、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
  记得朱作仁教授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以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种“意义”的表述和理解包含两方面: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对于学生来说,更难的也是更为重要就是后者。这也正体现出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现行教材在编排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一个主题联系一个单元,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很自然地进行同一主题的写作训练,相对减小了难度。但与此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阅读教学在为写作训练铺垫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坚持读后写,写前读的原则,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段训练为形式,实行读写同步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读后写”即读了一篇课文,仿写一篇或读了一组类似的课文仿写一篇。例如在学习《松鼠》一课时,抓住第一自然段对松鼠外形的描写和第三自然段对松鼠怎样搭窝的叙述进行重点体会,领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学生了解了第一自然段抓住松鼠四肢、面孔、眼睛、尾巴的特点写出了松鼠的活泼可爱;第四自然段用“先……然后……再……”的句式写了松鼠搭窝的情形。继学习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片段的练习,继而连成文章。这样一来学生掌握了写法,写起来不感到困难,教师评改也有了针对性,可谓以读学写一举两得。
  “寫前读”即是指在写某篇文章之前,阅读与此类作文有关的课文,从中领悟写法,吸取素材。如在学写介绍一种植物时,不妨参读其它写植物的课文,然后再开始动笔。儿童作文是习作,而不是创作。因而在片断训练初期允许并鼓励学生模仿“套作”,只要作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都予以鼓励甚至表扬。
  其次,阅读教学中也不应忽视独立阅读课文的作用。这些课文都是一些很有研读价值的文章。但由于它们领会起来有一定难度,因而几乎被所有教师“所遗忘”。我认为,可以把这些自读课文改为“阅读评赏课”。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我理解课文内容,自我评论、欣赏课文,自我发现课文中的写作特点,汇报自学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变过去那种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地去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以更好地促进写作。
  二、课外阅读中读写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这正说明课外阅读的充分运用能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课外阅读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主动行动和自觉要求。
  为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感悟到的写作方法及时梳理总结,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名学生建立课外阅读笔记,进行摘抄、归纳、评论、发散、综合。每个小组每月合作完成一张课外阅读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均选自各自的读书笔记,每人至少要选择一篇较为出色的摘抄或评论亲手誊抄在手抄报上。学期末根据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手抄报的综合情况评选出“课外阅读小明星”。这样,在感、悟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学习了好的、新的写作方法,完成了读写迁移。
  三、课外活动中学用结合
  写作离不开生活,作文是实践的客观表述,没有生活素材,写作文仍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谈作文就头疼?——没东西可写,学生生活的枯燥确实造就了一大批“作文难”。作文教学要“变”,就要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突破“课堂”的禁锢,突破“课本”的约束。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丰富学生的生活,为他们的生活添颜加色,使他们在读生活这本书的同时课上学方法,课下巧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在大量阅读间接掌握生活知识的同时,应当贴近生活,深入生活,引领学生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读”生活、“悟”真理。在组织实践活动中,我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挖掘生活的真善美,积累习作素材。
  在双轨教学中,要把握好读与写的结合,让课堂阅读、课外阅读、课外活动与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让语文课成为其他课程的奠基课程,让学生“胸中有本”,“笔下生花”,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杨振华,山东烟台市福山区东厅街道东厅中心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厌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往往过于夸大教育的工具性功能,甚至把教学看做是学生考试的工具,忽略了课堂是学生一段重要的生命旅程,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美好童年生活,如果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精神需求,学生课堂中的童年就被“风化”了。笔者认为,打造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首先要寻找课堂的精神基座和灵魂。游戏精神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纯红的凤凰花树下  埋葬着祖父的仙骸  灰蒙清晨的寂静里  菩提树沉默站立  织就金橙的梦境  冥暗中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  轻轻呼唤出悠远绵长的钟韵  轻柔包围整个空间  促醒了冰窖中优雅的霄凌  天籁初闻 晨昏的风景  长明之灯闪烁出一奇非凡的美丽  极静极静的夜  涌起蒲团样的露水  滴落在莲花心田  沁凉恬淡的花瓣  悲悯之泪流诸眉轮  气色斑驳的老马蒙蔽滚滚尘埃的草根  想念骆驼边的蒿笋蓼
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语言学习难以提起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语言技能,包括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语言是人文科学的学科。糟糕的语言和文学功底,不仅会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还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发展。从目前的汉语教学情况出发,对新时代视野下的语文和教学方式作出几点总结,探讨如何在新时期有效开展语文学习,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
和平繁荣政策,是卢武铉担任韩国总统后在继承金大中“阳光政策”的基础上,为了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谋求南北双方和东北亚的共同繁荣而提出的战略构想。它体现了卢武铉总统对朝鲜
阅读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阅读教学是提高中职生语文能力的基本抓手和重要工具,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的基本条件,是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职业修养的重要手段。因为自身素养不高的原因,中职生往往不爱阅读;处于急剧变化和转型期的当下社会阅读氛围不浓,加之受流行文化和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中职生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电子阅读、言情玄幻等低级趣味阅读较多,而纸质经典阅读不够;传统的中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其二次创业提供了机遇,但也存在国内外的挑战。对策是: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健
反复听了窦桂梅老师讲授的一节录像课“绘本与作文”——《我爸爸》。教师夸张的肢体语言,网状的板书设计;教师讲述、学生聆听、观察、想象的教学方式;学生模仿书中的基本句式,写生活中自己的爸爸,他们写出了“我爸爸像雨水一样温柔”“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长颈鹿一样高大”等充满了感情的语言;孩子们在课堂上,热情地参与,积极地互动,想象丰富,大胆表达……这些都给了我很多的触动,引发我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深入
《鲁克丽丝受辱记》中的贞女鲁克丽丝的贞洁形象是源于男性视野观照下的贞女。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莎土比亚的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进行探讨可以发现,莎土比亚在《鲁克丽丝
当前,学生被动读书的现象已屡见不鲜,造成学生厌读和效率低下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教师只有把教会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