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线段图辅助解决应用题,可以把应用题中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写了作线段图在解决应用题中的作用。线段图能使应用题直观化,简单化,让应用题中复杂的数量关系明了化,隐性数量关系显性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多元化,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教学概念、特征和认识规律,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标。”小学生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却很弱。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小学数学教材把直观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之中,搞好直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会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线段图是直观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是解决应用题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重点阐述線段图这种直观教学方法,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中的应用。
一、线段图应用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较为复杂,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就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只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去讲解题意,描述数量关系,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很难准确理解。如果用作线段图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去揭示题意,得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会觉得形象、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了线段图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中的奇妙作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有趣地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应用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用线段图辅助解决数学应用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线段图应用的作用
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作线段图是为了使应用题更加直观、形象、简单明了。能将数量关系直观地描述出来,让未知的问题在线段图中容易被发现。方便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线段图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中的作用有:
1.使问题直观化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词汇量少,他们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很有限。而他们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理解能力却很强。因此,我就用线段图将题意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既便于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小白猫有10条鱼,小花猫有7条鱼。谁的鱼多?多多少?教师在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如下图):
教师结合线段图问:(1)图上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哪只小猫的鱼?(2)看看谁的鱼多?多多少?怎么算出来?这样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根据线段图中线段的长短来进行对比,问题就得到了轻松的解决了。
2.让问题简单化
小学中年级的应用题较为复杂,不仅是因为已知条件较多,而且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问题需要两步才能解决。如果只从题中的语言描述找数量关系,较为困难。这时,用线段图把题中条件和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就能使问题简单化了。如:蔬菜商店有白菜500千克,第一次运走200千克,第二次运走1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这样的应用题需两步计算才能解答出来,相对复杂一些。因此,我就采用作线段图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把问题化复杂为简单,就容易解决了。教师指导学生做线段图(如下图):
用一条线段表示500千克白菜,再把线段平分为五份。每份表示100千克白菜。在线段图中依次标出第一次运走的200千克,第二次运走的100千克,找到剩下的白菜所对应的线段。运用连减法或用总数减去两次运走的和,都可以求出剩下的白菜数量。这样就使问题简单化了,就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让应用题中的复杂关系明了化
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更为复杂,学生读题时,感觉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解决问题无从下手,于是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思之再三,还是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选择放弃。如果用准确的线段图来呈现题中的信息,就能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让这种复杂关系明了化,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的人数是乙班人数的七分之五,如果从乙班调3人去甲班,则甲班的人数是乙班人数的五分之四。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这是一道分数应用题。根据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我们需要找出具体数量所对应的分率,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问题,此题的难点在于怎样找到乙班调去甲班的3人所对应的分率。如果只是从题目文字叙述中去找,显然难度很大,如果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就清楚了,解题难度就会大大降低。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如下图)。
线段总长(即单位“1”)表示甲、乙两班人数的和。根据调人前甲班的人数是乙班人数的七分之五,在图中标出原来甲、乙两班人数各占的份数。用同样的方法标出调人后,甲、乙两班人数所占的份数,从而找到3人所对应的分率是([49]-[512])。这样就可以求出甲、乙两班的总人数,进而解决问题。
4.使解题方法多样化
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中,有很多一题多解的题目。一题多解题目的设置,就是要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思考问题的探索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如:某日,甲、乙、丙三个柜台的营业总额共11.5万元,甲、乙柜台营业总额的比是3:2,乙、丙柜台营业额的比是3:4,三个柜台的营业额各是多少万元呢?下面我们用三种方法来解答。
方法一:
由于这道题里出现了两个比,因此,我用比的知识来解答这道题。由题中的两个比、三个量,使我想到了把三个量化成连比,而连比的关键是乙的份数,由于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甲:乙:丙=(3*3):(2*3):(2*4)=9:6:8。根据按比分配分别求出甲,乙,丙的营业额。 方法二:
由方法一可以想到这道题还可以用方程法来解答。根据甲:乙:丙=9:6:8,我们可以设甲的营业额为三乘以9X万元,乙的营业额为6X万元,丙的营业额为8X万元。如下图: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9X 6X 8X=11.5。解此方程式,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甲、乙、丙三个柜台的营业额。
方法三:
由于比可以转化为分数,因此,这道题还可以用分数的方法来解决。把两个比化成分数,再根据题意做出下面的线段图:
把乙看作是单位:“1”,则甲是乙的 [32]倍,丙是乙的[43]倍。先求出乙:11.5/([32 1 43]),进而求出甲、丙。
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5.使隐性的数量关系显性化
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中,总感觉题中所给出的条件不够充分,条件之间的联系和条理相对不明显,找不出数量关系,使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我们依据题意,准确地做出线段图,就能把隐性的数量关系显性化,从而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
如:甲、乙两车原来共装97箱苹果,从甲车取下,14箱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少了3箱。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箱?这道题中只给出了三个数量,初看之下,无法建立数量关系,但当我们依据题意做出线段图(如下图)后,就会发现里面隐藏的数量关系。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只要我们找到甲、乙两车所装苹果数量之差,这道题就是一道和差问题,解决起来就简单了。因此,找到两车所装苹果数量之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个差就是隐性数量关系,它就是:(14*2-3)。至此,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当我们遇到条件少的问题时,就要做出线段图,发现隐性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得到解决。
6.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化
应用线段图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看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看线段图编应用题则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根据下图编应用题:
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根据线段图,找出图中的数量关系;然后,用准确的语言把数量关系描述清楚;最后,提出相关问题。如: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甲班人数占两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甲班人數比乙班人数多百分之几?通过这类题目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作线段图辅助数学应用题,能化抽象为直观,便于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符合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既便于掌握,同时又降低了学生解决应用题的难度。在应用线段图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榆树市闵家镇中心小学吉林】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教学概念、特征和认识规律,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标。”小学生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却很弱。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小学数学教材把直观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之中,搞好直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会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线段图是直观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是解决应用题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重点阐述線段图这种直观教学方法,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中的应用。
一、线段图应用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较为复杂,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就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只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去讲解题意,描述数量关系,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很难准确理解。如果用作线段图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去揭示题意,得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会觉得形象、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了线段图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中的奇妙作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有趣地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应用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用线段图辅助解决数学应用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线段图应用的作用
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作线段图是为了使应用题更加直观、形象、简单明了。能将数量关系直观地描述出来,让未知的问题在线段图中容易被发现。方便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线段图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中的作用有:
1.使问题直观化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词汇量少,他们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很有限。而他们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理解能力却很强。因此,我就用线段图将题意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既便于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小白猫有10条鱼,小花猫有7条鱼。谁的鱼多?多多少?教师在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如下图):
教师结合线段图问:(1)图上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哪只小猫的鱼?(2)看看谁的鱼多?多多少?怎么算出来?这样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根据线段图中线段的长短来进行对比,问题就得到了轻松的解决了。
2.让问题简单化
小学中年级的应用题较为复杂,不仅是因为已知条件较多,而且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问题需要两步才能解决。如果只从题中的语言描述找数量关系,较为困难。这时,用线段图把题中条件和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就能使问题简单化了。如:蔬菜商店有白菜500千克,第一次运走200千克,第二次运走1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这样的应用题需两步计算才能解答出来,相对复杂一些。因此,我就采用作线段图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把问题化复杂为简单,就容易解决了。教师指导学生做线段图(如下图):
用一条线段表示500千克白菜,再把线段平分为五份。每份表示100千克白菜。在线段图中依次标出第一次运走的200千克,第二次运走的100千克,找到剩下的白菜所对应的线段。运用连减法或用总数减去两次运走的和,都可以求出剩下的白菜数量。这样就使问题简单化了,就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让应用题中的复杂关系明了化
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更为复杂,学生读题时,感觉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解决问题无从下手,于是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思之再三,还是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选择放弃。如果用准确的线段图来呈现题中的信息,就能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让这种复杂关系明了化,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的人数是乙班人数的七分之五,如果从乙班调3人去甲班,则甲班的人数是乙班人数的五分之四。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这是一道分数应用题。根据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我们需要找出具体数量所对应的分率,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问题,此题的难点在于怎样找到乙班调去甲班的3人所对应的分率。如果只是从题目文字叙述中去找,显然难度很大,如果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就清楚了,解题难度就会大大降低。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如下图)。
线段总长(即单位“1”)表示甲、乙两班人数的和。根据调人前甲班的人数是乙班人数的七分之五,在图中标出原来甲、乙两班人数各占的份数。用同样的方法标出调人后,甲、乙两班人数所占的份数,从而找到3人所对应的分率是([49]-[512])。这样就可以求出甲、乙两班的总人数,进而解决问题。
4.使解题方法多样化
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中,有很多一题多解的题目。一题多解题目的设置,就是要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思考问题的探索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如:某日,甲、乙、丙三个柜台的营业总额共11.5万元,甲、乙柜台营业总额的比是3:2,乙、丙柜台营业额的比是3:4,三个柜台的营业额各是多少万元呢?下面我们用三种方法来解答。
方法一:
由于这道题里出现了两个比,因此,我用比的知识来解答这道题。由题中的两个比、三个量,使我想到了把三个量化成连比,而连比的关键是乙的份数,由于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甲:乙:丙=(3*3):(2*3):(2*4)=9:6:8。根据按比分配分别求出甲,乙,丙的营业额。 方法二:
由方法一可以想到这道题还可以用方程法来解答。根据甲:乙:丙=9:6:8,我们可以设甲的营业额为三乘以9X万元,乙的营业额为6X万元,丙的营业额为8X万元。如下图: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9X 6X 8X=11.5。解此方程式,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甲、乙、丙三个柜台的营业额。
方法三:
由于比可以转化为分数,因此,这道题还可以用分数的方法来解决。把两个比化成分数,再根据题意做出下面的线段图:
把乙看作是单位:“1”,则甲是乙的 [32]倍,丙是乙的[43]倍。先求出乙:11.5/([32 1 43]),进而求出甲、丙。
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5.使隐性的数量关系显性化
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中,总感觉题中所给出的条件不够充分,条件之间的联系和条理相对不明显,找不出数量关系,使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我们依据题意,准确地做出线段图,就能把隐性的数量关系显性化,从而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
如:甲、乙两车原来共装97箱苹果,从甲车取下,14箱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少了3箱。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箱?这道题中只给出了三个数量,初看之下,无法建立数量关系,但当我们依据题意做出线段图(如下图)后,就会发现里面隐藏的数量关系。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只要我们找到甲、乙两车所装苹果数量之差,这道题就是一道和差问题,解决起来就简单了。因此,找到两车所装苹果数量之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个差就是隐性数量关系,它就是:(14*2-3)。至此,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当我们遇到条件少的问题时,就要做出线段图,发现隐性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得到解决。
6.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化
应用线段图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看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看线段图编应用题则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根据下图编应用题:
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根据线段图,找出图中的数量关系;然后,用准确的语言把数量关系描述清楚;最后,提出相关问题。如: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甲班人数占两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甲班人數比乙班人数多百分之几?通过这类题目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作线段图辅助数学应用题,能化抽象为直观,便于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符合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既便于掌握,同时又降低了学生解决应用题的难度。在应用线段图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榆树市闵家镇中心小学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