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客观上要求任课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不断整合课程资源,为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学阶段物理课程目标,课标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中学阶段物理课程的目标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索养,让学生:其一,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其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一、生活知识化:拓展课程资源提升物理素养
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和感受,那就是现在的中学生对于物理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在于孩子们谈心时,有些孩子坦言:他们对物理没有感觉,没有情趣,也不知道如何学习,更不知道如何运用。反思这些问题的根源,不难发现,这些学生其实从思想上已深深的陷入误区,他们片面的认为物理这门学科是“天外之物”,总是高高在上,总是脱离于人们的生活实践的,无法理解、无法把握。实事求是的讲,孩子们之所以出现这些误区,不仅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作为物理科任教师,帮助孩子们走出这些认识误区是其应有的责任。物理教学的环境与场所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和教室,应该在开展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带领孩子们广泛的深入工厂、深入社区、深入自然界,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眼睛、鼻孔、嘴巴、耳朵,去感知声、电、力、光的现象,去归纳和总结有关物理学的相关规律,可以说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物理知识,譬如:夜间行驶的汽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挡风玻璃反射光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汽车的反光镜用凸镜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近视眼病人要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物体成像在人的视网膜上,手电筒能“收光”是利用凹透焦点发出的光能平行射出。另外,教室的长度限制10m左右是避免原声、回声两次声音,从而使两种声音叠加在一起,加强原声;两山距离和海底深度的测定也是利用声音的传播原理。科任教师将生活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加以合理的利用和整合,有益于提升孩子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益于提高孩子学习物理知识的情趣。
二、优化教学方法:让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
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为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更进一步细化了课堂教学环节。在平时组内听评课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些老师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还是按照老教材的知识体系去授课,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要记在笔记本上,常常一讲到底,满堂灌、堂堂灌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有些教师虽然形式上具备了新课改的要求,但是内容却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预习展示、课堂小组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活动,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所增加的点缀而已。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已在一些地方运用的非常成熟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有益于在互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初中物理知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知识体系。一些现象、原理、规律需要孩子们共同发现、共同体验。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整合文本资源,对涉及到概念、现象的一些知识可以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规律、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将各个生涩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逐一消化。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合作探究之前,教师要充分的整合文本资源,利用多媒体、白板等辅助工具,将所要探究的问题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呈现于学生。在问题设计方面,一定要确保所抛出的问题是值得一探的问题,而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虚空问题。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摩擦力的测量问题,实验的研究方法问题以及实验器材的选择问题。摩擦现象学生比较熟悉,要先引导学生对摩擦与哪些因素有关做出猜想,然后让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完成实验,包括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自己得出实验结论等等。教师只需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即可。
三、优化教学设计: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授课效果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中学物理知识较其他科目较为抽象、较为艰涩。客观上要求任课教师不能就教材而教教材,而要在整合课程资源的基础之上有力的挖掘其他有益教学的各类资源,并有机的与教学设计融合为一体。由于平时授课时受班情、学情的影响,不同的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和层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为有效解决“众口难调”这一现实问题,需要科任教师根据教情、学情的变化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譬如:在做“质量”这一框题的教学设计时,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什么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这样来设计:老师:大家观察桌子、凳子、铁钉、铁锤,说说这些东西分别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学生:桌子、凳子是由木头构成的,铁钉、铁锤是由铁构成的。老师:很好。桌子、凳子、铁钉、铁锤这些有形的东西叫做物体,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从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看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从字面上看,“质量”中的“质”指的是物质,“量”即数量、多少。质量的英文名字是mass,我们常用第一个字母m表示质量。学生阅读质量的单位,教师强调: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四个国际单位中,从大到小依次为吨、千克、克、毫克,相邻两个单位前面的是后面的103倍,后面的是前面的10-3倍。进行单位换算时,最好运用科学记数法,但如果数学上这部分学的不好,就不要用了,免得增加犯错误的机会。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学阶段物理课程目标,课标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中学阶段物理课程的目标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索养,让学生:其一,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其二,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一、生活知识化:拓展课程资源提升物理素养
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和感受,那就是现在的中学生对于物理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在于孩子们谈心时,有些孩子坦言:他们对物理没有感觉,没有情趣,也不知道如何学习,更不知道如何运用。反思这些问题的根源,不难发现,这些学生其实从思想上已深深的陷入误区,他们片面的认为物理这门学科是“天外之物”,总是高高在上,总是脱离于人们的生活实践的,无法理解、无法把握。实事求是的讲,孩子们之所以出现这些误区,不仅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作为物理科任教师,帮助孩子们走出这些认识误区是其应有的责任。物理教学的环境与场所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和教室,应该在开展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带领孩子们广泛的深入工厂、深入社区、深入自然界,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眼睛、鼻孔、嘴巴、耳朵,去感知声、电、力、光的现象,去归纳和总结有关物理学的相关规律,可以说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物理知识,譬如:夜间行驶的汽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挡风玻璃反射光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汽车的反光镜用凸镜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近视眼病人要佩戴凹透镜是为了矫正物体成像在人的视网膜上,手电筒能“收光”是利用凹透焦点发出的光能平行射出。另外,教室的长度限制10m左右是避免原声、回声两次声音,从而使两种声音叠加在一起,加强原声;两山距离和海底深度的测定也是利用声音的传播原理。科任教师将生活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加以合理的利用和整合,有益于提升孩子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益于提高孩子学习物理知识的情趣。
二、优化教学方法:让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
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为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更进一步细化了课堂教学环节。在平时组内听评课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些老师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还是按照老教材的知识体系去授课,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要记在笔记本上,常常一讲到底,满堂灌、堂堂灌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有些教师虽然形式上具备了新课改的要求,但是内容却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预习展示、课堂小组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活动,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所增加的点缀而已。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已在一些地方运用的非常成熟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有益于在互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初中物理知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知识体系。一些现象、原理、规律需要孩子们共同发现、共同体验。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整合文本资源,对涉及到概念、现象的一些知识可以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规律、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将各个生涩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逐一消化。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合作探究之前,教师要充分的整合文本资源,利用多媒体、白板等辅助工具,将所要探究的问题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呈现于学生。在问题设计方面,一定要确保所抛出的问题是值得一探的问题,而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虚空问题。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摩擦力的测量问题,实验的研究方法问题以及实验器材的选择问题。摩擦现象学生比较熟悉,要先引导学生对摩擦与哪些因素有关做出猜想,然后让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完成实验,包括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自己得出实验结论等等。教师只需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即可。
三、优化教学设计:增强课堂趣味性提升授课效果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中学物理知识较其他科目较为抽象、较为艰涩。客观上要求任课教师不能就教材而教教材,而要在整合课程资源的基础之上有力的挖掘其他有益教学的各类资源,并有机的与教学设计融合为一体。由于平时授课时受班情、学情的影响,不同的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和层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为有效解决“众口难调”这一现实问题,需要科任教师根据教情、学情的变化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譬如:在做“质量”这一框题的教学设计时,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什么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这样来设计:老师:大家观察桌子、凳子、铁钉、铁锤,说说这些东西分别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学生:桌子、凳子是由木头构成的,铁钉、铁锤是由铁构成的。老师:很好。桌子、凳子、铁钉、铁锤这些有形的东西叫做物体,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从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看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从字面上看,“质量”中的“质”指的是物质,“量”即数量、多少。质量的英文名字是mass,我们常用第一个字母m表示质量。学生阅读质量的单位,教师强调: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四个国际单位中,从大到小依次为吨、千克、克、毫克,相邻两个单位前面的是后面的103倍,后面的是前面的10-3倍。进行单位换算时,最好运用科学记数法,但如果数学上这部分学的不好,就不要用了,免得增加犯错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