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运动员进行人格教育,则是让运动员经历“外部作用—产生内在动机—选择行为方式—行为变为习惯—习惯转化为个性特征”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由“知”经“情”、“意”再到“行”的转化过程,不断健全、完善个体心理品质。
关键词 运动员 人格教育
一、培养运动员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通过日常训练和比赛,正确引导运动员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相互尊重,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培养运动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在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建立全通道式多向沟通,经常与运动员谈心,达到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理想境界。每一个运动员都希望能够引起教练的注意,都希望与教练进行思想与技术方面的交流。因此,教练员要经常利用训练间隙或训练结束之后,分别找一名或几名运动员交谈,让运动员畅所欲言,把她们想要说的话都让她们说出来,倾听她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所追求的目标。在她们说完之后,教练员可在充分肯定运动员成绩和进步的同时,客观地、建设性地指出她们的某些不足,以及改进的措施,这是运动员渴望得到的。通过这样长期的、推心置腹的交流,教练员和队员的关系就会亲密无间,队员和队员之间也会关系融洽,因此,教练员的意志就很容易贯彻到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去,运动员的成绩也会提高得比较快。
对运动员训练和生活中出现的某些不足和问题,教练员要及时地进行公正和积极的批评。指导运动员一定要用数据说话,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出运动员阶段考核成绩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好成绩等数据,不带任何偏见,让队员心悦诚服,改正起来就会非常自觉。
二、培养运动员自尊、自爱、 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在训练管理中,教练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尊重运动员人格,鼓励运动员的个性发展,教育运动员处理好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的关系,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观,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激励运动员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使运动员和教练员真正达到“心心相印”。教练员要始终强调并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练”为“我要练”,通过运动员的创造性来不断提高其运动成绩。
三、培养运动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训练中,培养运动员辩证地、公正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靠智慧、技巧,靠实力,靠人格精神战胜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教练员要始终关注运动员的三个心理需要,即成功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时刻关注运动员的进步,让每一名运动员在队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每次训练和比赛都能让她们有愉悦的体验,让她们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能够悦纳自己,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够严格地控制自己,并在提高自律性上下功夫。教练员还要不断地强化运动员正确的归因方式,要特别强调运动员自己的努力,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和运气。培养运动员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她们的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着重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力、耐受力和坚持性。使每一名运动员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有较高运动成绩的优秀射击运动员。
四、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品质
教育运动员在疲劳时,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不气馁,顽强拼搏;胜利时不骄傲,冷静待之。挫败感是人们走向空虚沉沦或者迎接成功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每一名运动员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
何谓坚忍?“坚”,就是坚定、顽强、无坚不摧;“忍”,就是忍去私心杂念,忍去恐惧畏缩,就是不为所摧,更不自摧,就是忍挫折、忍失败,就是忍痛、忍苦、忍辱、忍挑衅、忍不公,就是忍利益、妨诱惑、忍眼前,就是看长远、看未来、奔未来。坚忍是肉体与心灵的结合,是身如钢铁而技战术不走样,就是意志不垮而精神永存。坚忍者,外力不得摧,自我无摧、无倒,其隐忍如此,何以摧之,何以不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坚忍就是智慧,就是人格,就是力量,就是走向成功的那么一点点火候。
五、强化教练员自身人格精神的示范作用
良好的教练员人格是教练员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是运动员成长的重要保证。教练员的人格是教练员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情感意志、智能结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在倾向性。智慧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和审美人格是其内核,而语言举止与风度仪表则是其外在表现。教练员人格的基本特征应具有形象的典范性、角色的丰富性和培养的专业性。
教练员要有高尚的人格,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要求运动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运动员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练员应成为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对运动员最关心、最了解的人,应是运动员的导师和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 高丽等.应激条件下不同人格特征射击射箭运动员P300的变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9).
[2] 刘爱丽等.射击射箭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5).
摘 要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运动员进行人格教育,则是让运动员经历“外部作用—产生内在动机—选择行为方式—行为变为习惯—习惯转化为个性特征”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由“知”经“情”、“意”再到“行”的转化过程,不断健全、完善个体心理品质。
关键词 运动员 人格教育
一、培养运动员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通过日常训练和比赛,正确引导运动员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相互尊重,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培养运动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在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建立全通道式多向沟通,经常与运动员谈心,达到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理想境界。每一个运动员都希望能够引起教练的注意,都希望与教练进行思想与技术方面的交流。因此,教练员要经常利用训练间隙或训练结束之后,分别找一名或几名运动员交谈,让运动员畅所欲言,把她们想要说的话都让她们说出来,倾听她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所追求的目标。在她们说完之后,教练员可在充分肯定运动员成绩和进步的同时,客观地、建设性地指出她们的某些不足,以及改进的措施,这是运动员渴望得到的。通过这样长期的、推心置腹的交流,教练员和队员的关系就会亲密无间,队员和队员之间也会关系融洽,因此,教练员的意志就很容易贯彻到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去,运动员的成绩也会提高得比较快。
对运动员训练和生活中出现的某些不足和问题,教练员要及时地进行公正和积极的批评。指导运动员一定要用数据说话,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出运动员阶段考核成绩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好成绩等数据,不带任何偏见,让队员心悦诚服,改正起来就会非常自觉。
二、培养运动员自尊、自爱、 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在训练管理中,教练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尊重运动员人格,鼓励运动员的个性发展,教育运动员处理好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的关系,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观,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激励运动员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使运动员和教练员真正达到“心心相印”。教练员要始终强调并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练”为“我要练”,通过运动员的创造性来不断提高其运动成绩。
三、培养运动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训练中,培养运动员辩证地、公正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靠智慧、技巧,靠实力,靠人格精神战胜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教练员要始终关注运动员的三个心理需要,即成功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时刻关注运动员的进步,让每一名运动员在队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每次训练和比赛都能让她们有愉悦的体验,让她们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能够悦纳自己,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够严格地控制自己,并在提高自律性上下功夫。教练员还要不断地强化运动员正确的归因方式,要特别强调运动员自己的努力,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和运气。培养运动员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她们的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着重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力、耐受力和坚持性。使每一名运动员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有较高运动成绩的优秀射击运动员。
四、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品质
教育运动员在疲劳时,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不气馁,顽强拼搏;胜利时不骄傲,冷静待之。挫败感是人们走向空虚沉沦或者迎接成功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每一名运动员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
何谓坚忍?“坚”,就是坚定、顽强、无坚不摧;“忍”,就是忍去私心杂念,忍去恐惧畏缩,就是不为所摧,更不自摧,就是忍挫折、忍失败,就是忍痛、忍苦、忍辱、忍挑衅、忍不公,就是忍利益、妨诱惑、忍眼前,就是看长远、看未来、奔未来。坚忍是肉体与心灵的结合,是身如钢铁而技战术不走样,就是意志不垮而精神永存。坚忍者,外力不得摧,自我无摧、无倒,其隐忍如此,何以摧之,何以不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坚忍就是智慧,就是人格,就是力量,就是走向成功的那么一点点火候。
五、强化教练员自身人格精神的示范作用
良好的教练员人格是教练员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是运动员成长的重要保证。教练员的人格是教练员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情感意志、智能结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在倾向性。智慧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和审美人格是其内核,而语言举止与风度仪表则是其外在表现。教练员人格的基本特征应具有形象的典范性、角色的丰富性和培养的专业性。
教练员要有高尚的人格,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要求运动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运动员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练员应成为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对运动员最关心、最了解的人,应是运动员的导师和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 高丽等.应激条件下不同人格特征射击射箭运动员P300的变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9).
[2] 刘爱丽等.射击射箭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