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如果没有了诗歌,世界会怎样?
太阳依旧东升西落,月亮照例阴晴圆缺;枝头的春花仍会摇曳出一片迷人的灿烂,田间的秋实也还是该熟时熟该落时落……自然界中的一切,都还将依照着原有的轨迹无止无休地运转,全不会因为诗歌的消失而改变了生命的规律。
然而,我们的内在情感却绝不会始终保持一份波澜不惊的平和淡定,因为诗歌之于心灵,正如阳光之于生命,早已成为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诗歌能够帮助我们确立远大的理想,诗歌能够赋予我们战胜一切灾难的勇气,诗歌更能够让我们拥有一份人生的豁达,给我们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
本期我们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共同探讨诗歌及诗歌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帮助更多的语文同行发现诗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理想答案。希望这样的探索,能对您的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呈现篇:
诗歌教学的现状
刘祥:
最近连续听了若干节诗歌教学公开课,又在网络上阅读了更多数量的诗歌教学课堂实录,最大的感受是热闹有余而深度欠缺。许多课,表面看来结构完整,课堂上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学生发言热火朝天。细加品味,却发现大多只是围绕着诗歌最显性的词句精雕细琢,无法走进诗人的真实内心,更无法抵达诗歌的情感内核。在当下这个诗歌相对匮乏的时代,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诗歌教学活动,才能既帮助学生理解作为课文的诗歌本身,又激发出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一种诗意生活的人生态度呢?请两位从诗歌及诗歌教学的不同角度发表高见。
王朝江:我认为,诗歌教学不能走向深入的主要问题,不在诗歌,而在于教师。学生受生活阅历、情感体验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可能对诗人彼时彼地的情感无法理解,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却必须读透诗歌,将自己融入诗人与诗歌的境界之中,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引领着学生一同走进诗歌的艺术王国。
正如主持人所言,当下是个诗歌匮乏的时代,语文教师这一群体中,真正热爱诗歌、懂得诗歌的并非多数。教师自己读不懂现代诗歌,无法准确解读现代诗歌中诸多复杂意象背后的深刻隐语意义,又不愿在备课中通过大量的专业阅读获取必要的知识支撑,这就注定了现代诗歌教学必然难以走向深入。
古体诗歌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着肤浅解读的问题。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典诗歌的最大魅力。教师自身能否把握住古典诗歌中的无穷之意,决定着他的课堂所能够达到的深度。有少数同行,只把古代诗歌教学停留在诗句的翻译或者描述上,不能辅之以大量的拓展延伸,其课堂便总有一种“隔”的感觉。
余万所: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精微的文学样式,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联想、领悟、品味诗歌的意境,是培养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达到学习诗歌的目的,感受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和丰富多彩。语文教学要适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就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遗憾的是,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现在的语文诗歌教学中,因为教师自身的诗歌知识与鉴赏技能的欠缺,我们的诗歌教学,总难以实施高效的联想、领悟、品味活动,很多时候,具有无限丰富意义的诗歌,常被我们的老师肢解成两三道拥有着标准答案的简答题。如此的课堂,哪里还有诗意可言?此种状况,越是高年级越为严重,确实值得语文教师警惕。
探究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诗歌教学
刘祥:诗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当然出在语文教师身上,这毋庸置疑。问题的关键是,大家都知道诗歌教学有问题,也都在不停地探索着,但到底有没有一个显见的、易操作的模式,能够帮助语文教师合理把握诗歌教学的要旨,使诗歌教学更趋科学、更接近诗性呢?
我举一个例子,前阶段外出学习,听了一节《卜算子·咏梅》。首先,这位老师将课堂设计为“忆梅”“读梅”“说梅”“问梅”“评梅”“写梅”六个环节,由旧知的复习为起点,引出本课时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其次,借助反复诵读,建立起整体意义的感知;再次,通过“说”“问”“评”三个层级的细读,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近诗歌;最后,通过“写”巩固课时所学,将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整节课,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似乎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但我却感觉,这种看似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恰恰因为其环节和训练点的“完美”而导致了各环节的蜻蜓点水。也就是说,在这节课上,虽然各种能力都进行了训练,却都未能深入展开,也就无法让学生们真正走进该文本。
比如,诗歌诵读环节,教师只在提名朗诵后,组织学生对朗诵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点评,既未能对学生的朗读予以精当的技巧指导,又未能结合不同诗句的语气语调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此种鉴定朗诵水平高下的标签式评价活动,就是一种无效教学行为。
有没有更为科学的方法呢?我认为这里完全可以这样处理:
在提名或推荐诵读后,一定要废除那种空泛的“质量评价”,而代之以探究式追问。比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我觉得你在某个句子的处理上很有特色,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我感觉你已经捕捉到了诗歌的灵魂了,你能说说你这样的诵读安排,是想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内容吗?”
如果觉得学生的朗诵不尽如人意,教师则可以这样建议:我觉得你在某个地方的处理上还可以如何如何,因为这个地方要表达的是某种意义,你根据这个意义,再试一试怎么样?
王朝江:诗歌教学中的诵读确实需要精心安排。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如果没有了反复的吟咏玩味,那么,诗歌的味道,总是很难被学生品赏出来的。
在诗歌教学的诵读环节,我常思考三个问题:第一,该如何组织起合理有效的诵读呢?课堂上可以安排多少次诵读,每次诵读,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目标呢?这样的目标,是否真的能够通过诵读来实现?第二,诵读的同时,需要牵引出哪些问题?为什么要牵引出这些问题,它们是否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反复诵读中,学生如何才能构建起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关系呢?我认为,这几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任何设想都是没有价值的。
刘老师刚才举的这个例子,主要问题就是缺少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深度追问。教学活动,不是学生动起来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必须看这活动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够给学生带来足够的成长养分。比如提名朗读,读不过是一种手段,领悟作品才是目的。诗歌的诵读,一定要依照“读——悟——读”的结构展开,没有了这中间的“悟”,朗读环节便被架空了。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每一节诗歌鉴赏课,都需要依照这样的步骤组织诵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诵读能力的训练,只能是某个学段的重点目标,在此阶段如果能够很好贯彻该项训练目标,则此后的诗歌教学,就可以将重点转移到诸如意象分析、炼字炼句等教学要素中。当然,无论我们想要落实的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于诗歌教学而言,都必须建立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毕竟,理解文本,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余万所:要走进诗歌的内核,建立起学生与诗歌间的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当然必须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来实现。朗读之外,就需要抓住诗歌鉴赏中的意境分析做文章了。诗歌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诗歌美,正是这种意境美的综合呈现,它综合了多种美的因素。欣赏诗歌必然首先是在头脑中浮现诗中的形象画面,再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深入体验诗中情感,最后品味咀嚼诗中意境,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
要把握诗歌的意境美,通常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规则:首先,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其次,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诗人的创作过程离不开想象,他要通过想象来丰富和表达某种境界,而鉴赏者更要借助想象来复制或丰富诗歌的意境。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起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中,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只有如此,诗歌教学才能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最终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实践篇:
诗歌教学如何才能唤起学生的
诗心
刘祥:抓意象固然不错,但也要在品味整体意境和唤醒学生诗心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展开。《中学语文教学》曾刊用我的《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实录,这个实录,也在相关论坛上作为案例给教师讨论。在探究中,我就发现了一种奇怪现象,有老师就认为诗歌教学同样要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上来抓,所以,他们反对诗意氛围的构建,反对美的创设,而要用诗歌鉴赏题的形式,来逐行分析所有意象,来落实字词。我不明白,这样的诗歌教学,如何能营造出浑然一体的诗歌氛围,又如何唤起学生的诗心。
我一直反对将诗歌拆成零部件进行教学。诗歌,尤其是古代格律诗,其最主要的美学因素,就在于完整的意境。像李白的《静夜思》,短短的二十个字,明白如话,如果只分析几个意象,很难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诗歌之美的真实感受。教学这样的诗歌,就需要将作者、意象、意境、读者等诸多因素融合为一个整体,将诗歌的意象、意境同诗人的诗意人生相联系,把诗意的营造与学生自身的精彩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进而走进诗歌的灵魂。
余万所:语文学科教学三维目标中,唤起学生的诗心,显然应该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范畴。对于作为课文的诗歌而言,能够入选教材的诗歌,本身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用这样的精品来唤起学生的诗心,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技巧。诗意的课堂不但需要学生用诗意的心灵来品赏,更需要教师从诗意的视角去构思,当然,还需要一个恒久不变的、诗意的信念培养下的学生追求,有了这些,我们的课堂才能够拥有真正的诗味。
如何营造课堂中的诗意的视角呢?我觉得重在借助巧妙的预设,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体验,通过动手、动脑而实现“诗心”勃发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当然忌讳包办代替与肢解词句,也忌讳“听写”标准答案。诗歌品读的核心是感受,是理解,是自己的心灵与文本的对话,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教师就需要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在确保学生对诗歌拥有第一印象的前提下,能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实际,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切忌在学生没有阅读的情况下,教师就提供一种“标准”的解析。因为在阅读诗歌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诗歌的情感都会与学生曾有的生活相互作用,与学生曾有的情感相互激荡,教学就是要善于抓住学生与诗歌情感相联系的通道,让诗歌美好的情思与生活发生真实的联系,进而开启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想象,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和升华。
王朝江:诗歌教学,该选择什么样的抓手,才能把盎然的诗意传达到学生心中,进而唤起学生的诗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诗歌的情感,是一种建立在诗歌基础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更多是建立在诗人感性人生的基础之上,而非建立在逻辑推理论证之中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彰显的正是诗人个体的人生体验,而不是要论证一种辩证法。
正是这种以个体感知为基础的个性化呈现,这种经过了诗人眼球过滤的物象的再造,使得诗歌具备了其他文学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审美属性。诗歌从诗人心灵中自然流出之后,其语言文字的意义,已经被文字之外的无限空间所逼迫,退居到了一个仅仅成为注释的小角落之中。另外的时空中,读者依照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审美观,将这诗歌的诗意进行着改写与再造,甚至进行着扭曲与变形。有人使诗歌更加澄澈,有人使诗歌走向污浊。然而,尽管如此,诗意依旧存在着,存在于诗人所无法左右的各个角落里。
如果往虚空处走一步,我想,诗歌和诗意,应该是属于语言文字的两种对应关照物的。诗歌,侧重的是具体可感知的形,而诗意突出的多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形神之间,琢形而失神,则形愈精致,神愈黯淡;得神而失形,则神无附着,飘忽难觅。唯有形神兼备,诗意才能达到最大化。
诗歌教学追求的,正应该是这种形与神的整体融合。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就是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诗学审美观,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始终建立在诗情、诗意、诗心的基础上。至于具体的教学技法,我想,还需要依照诗歌自身的特点来决定。比如,李贺、李商隐的诗歌,现代的朦胧诗,国外的后现代诗歌,就需要有一定量的串讲;而盛唐时期以意为主的诗歌,则无需串讲。
展望篇:
在诗与思的交融中感悟诗歌
刘祥:上面的探讨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几点共识。如立足整体意境的掌握,反对肢解诗句,提倡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等。我想,这也应该属于诗歌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吧。至于是否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以在大框架中保障诗歌教学不出现严重跑题现象,想来还是可以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的。去年,我在第六次执教《沁园春·长沙》后,曾对自己的诗歌教学进行小结,我认为,任何一首诗歌的教学,在大的教学板块设计上,都可以依照“写了什么”“怎么样写”“为什么写”“这样写好不好”“还可以怎么样写”这五大内容展开课堂活动。此种设计,既考虑到了对诗歌本身的赏读,又兼顾到了诗歌解读中的知人论世,还对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进行了一定量的训练。
当然,大框架容易搭建,难点是框架内的细节处理。我想,即使是我自己,不同的诗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不可能完全采用相同的细节设计。这其中,除了首先应该考虑课程目标限定的教学内容外,还需要考虑诗歌本身的特点,需要考虑作者创作诗歌时的诸多具体情况,包括考虑诗歌创作中的相关技巧等。有些诗歌,重在抒写个性化的情感,教学中,就需要我们将心比心,用我们的情感去体验诗人的情感;有些诗歌,重在体现一种鲜明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就需要深入挖掘意象的隐语意义,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拓展迁移等技法,读懂诗人的真实想法。只要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能够心中有诗人、有诗歌、有诗心、有学生、有必要的诗歌教学技法,我们的诗歌教学就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诗情画意,我们的学生,也就能够因此而获得一份美好的诗心。
最后,请二位老师各用一个句子归纳出自己对于诗歌教学的深刻理解,如何?
余万所:真正优秀的诗歌是句断意连,在似断非断的变化中,给欣赏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在鉴赏诗歌时可以先通过背景介绍或词句讲解,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想,把诗中有、无、隐、显的空间填补起来,在脑中形成一幅与诗歌内容大体相当的图画。让诗中的意境通过理解、想象、联想,得到充分的还原、再现。
王朝江:我们探讨的是诗歌问题,请允许我也胡诌两句顺口溜,权作我对诗歌以及诗歌教学的个性化理解:诗歌本是情中物,唯因真善留其芳。欲求相看两不厌,知人论世诗心长。
(责 编 涵 冰)
如果没有了诗歌,世界会怎样?
太阳依旧东升西落,月亮照例阴晴圆缺;枝头的春花仍会摇曳出一片迷人的灿烂,田间的秋实也还是该熟时熟该落时落……自然界中的一切,都还将依照着原有的轨迹无止无休地运转,全不会因为诗歌的消失而改变了生命的规律。
然而,我们的内在情感却绝不会始终保持一份波澜不惊的平和淡定,因为诗歌之于心灵,正如阳光之于生命,早已成为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诗歌能够帮助我们确立远大的理想,诗歌能够赋予我们战胜一切灾难的勇气,诗歌更能够让我们拥有一份人生的豁达,给我们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
本期我们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共同探讨诗歌及诗歌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帮助更多的语文同行发现诗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理想答案。希望这样的探索,能对您的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呈现篇:
诗歌教学的现状
刘祥:
最近连续听了若干节诗歌教学公开课,又在网络上阅读了更多数量的诗歌教学课堂实录,最大的感受是热闹有余而深度欠缺。许多课,表面看来结构完整,课堂上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学生发言热火朝天。细加品味,却发现大多只是围绕着诗歌最显性的词句精雕细琢,无法走进诗人的真实内心,更无法抵达诗歌的情感内核。在当下这个诗歌相对匮乏的时代,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诗歌教学活动,才能既帮助学生理解作为课文的诗歌本身,又激发出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一种诗意生活的人生态度呢?请两位从诗歌及诗歌教学的不同角度发表高见。
王朝江:我认为,诗歌教学不能走向深入的主要问题,不在诗歌,而在于教师。学生受生活阅历、情感体验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可能对诗人彼时彼地的情感无法理解,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却必须读透诗歌,将自己融入诗人与诗歌的境界之中,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引领着学生一同走进诗歌的艺术王国。
正如主持人所言,当下是个诗歌匮乏的时代,语文教师这一群体中,真正热爱诗歌、懂得诗歌的并非多数。教师自己读不懂现代诗歌,无法准确解读现代诗歌中诸多复杂意象背后的深刻隐语意义,又不愿在备课中通过大量的专业阅读获取必要的知识支撑,这就注定了现代诗歌教学必然难以走向深入。
古体诗歌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着肤浅解读的问题。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典诗歌的最大魅力。教师自身能否把握住古典诗歌中的无穷之意,决定着他的课堂所能够达到的深度。有少数同行,只把古代诗歌教学停留在诗句的翻译或者描述上,不能辅之以大量的拓展延伸,其课堂便总有一种“隔”的感觉。
余万所: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精微的文学样式,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联想、领悟、品味诗歌的意境,是培养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达到学习诗歌的目的,感受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和丰富多彩。语文教学要适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就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遗憾的是,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现在的语文诗歌教学中,因为教师自身的诗歌知识与鉴赏技能的欠缺,我们的诗歌教学,总难以实施高效的联想、领悟、品味活动,很多时候,具有无限丰富意义的诗歌,常被我们的老师肢解成两三道拥有着标准答案的简答题。如此的课堂,哪里还有诗意可言?此种状况,越是高年级越为严重,确实值得语文教师警惕。
探究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诗歌教学
刘祥:诗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当然出在语文教师身上,这毋庸置疑。问题的关键是,大家都知道诗歌教学有问题,也都在不停地探索着,但到底有没有一个显见的、易操作的模式,能够帮助语文教师合理把握诗歌教学的要旨,使诗歌教学更趋科学、更接近诗性呢?
我举一个例子,前阶段外出学习,听了一节《卜算子·咏梅》。首先,这位老师将课堂设计为“忆梅”“读梅”“说梅”“问梅”“评梅”“写梅”六个环节,由旧知的复习为起点,引出本课时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其次,借助反复诵读,建立起整体意义的感知;再次,通过“说”“问”“评”三个层级的细读,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近诗歌;最后,通过“写”巩固课时所学,将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整节课,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似乎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但我却感觉,这种看似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恰恰因为其环节和训练点的“完美”而导致了各环节的蜻蜓点水。也就是说,在这节课上,虽然各种能力都进行了训练,却都未能深入展开,也就无法让学生们真正走进该文本。
比如,诗歌诵读环节,教师只在提名朗诵后,组织学生对朗诵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点评,既未能对学生的朗读予以精当的技巧指导,又未能结合不同诗句的语气语调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此种鉴定朗诵水平高下的标签式评价活动,就是一种无效教学行为。
有没有更为科学的方法呢?我认为这里完全可以这样处理:
在提名或推荐诵读后,一定要废除那种空泛的“质量评价”,而代之以探究式追问。比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我觉得你在某个句子的处理上很有特色,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我感觉你已经捕捉到了诗歌的灵魂了,你能说说你这样的诵读安排,是想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内容吗?”
如果觉得学生的朗诵不尽如人意,教师则可以这样建议:我觉得你在某个地方的处理上还可以如何如何,因为这个地方要表达的是某种意义,你根据这个意义,再试一试怎么样?
王朝江:诗歌教学中的诵读确实需要精心安排。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如果没有了反复的吟咏玩味,那么,诗歌的味道,总是很难被学生品赏出来的。
在诗歌教学的诵读环节,我常思考三个问题:第一,该如何组织起合理有效的诵读呢?课堂上可以安排多少次诵读,每次诵读,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目标呢?这样的目标,是否真的能够通过诵读来实现?第二,诵读的同时,需要牵引出哪些问题?为什么要牵引出这些问题,它们是否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反复诵读中,学生如何才能构建起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关系呢?我认为,这几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任何设想都是没有价值的。
刘老师刚才举的这个例子,主要问题就是缺少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深度追问。教学活动,不是学生动起来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必须看这活动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够给学生带来足够的成长养分。比如提名朗读,读不过是一种手段,领悟作品才是目的。诗歌的诵读,一定要依照“读——悟——读”的结构展开,没有了这中间的“悟”,朗读环节便被架空了。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每一节诗歌鉴赏课,都需要依照这样的步骤组织诵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诵读能力的训练,只能是某个学段的重点目标,在此阶段如果能够很好贯彻该项训练目标,则此后的诗歌教学,就可以将重点转移到诸如意象分析、炼字炼句等教学要素中。当然,无论我们想要落实的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于诗歌教学而言,都必须建立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毕竟,理解文本,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余万所:要走进诗歌的内核,建立起学生与诗歌间的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当然必须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来实现。朗读之外,就需要抓住诗歌鉴赏中的意境分析做文章了。诗歌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诗歌美,正是这种意境美的综合呈现,它综合了多种美的因素。欣赏诗歌必然首先是在头脑中浮现诗中的形象画面,再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深入体验诗中情感,最后品味咀嚼诗中意境,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
要把握诗歌的意境美,通常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规则:首先,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其次,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诗人的创作过程离不开想象,他要通过想象来丰富和表达某种境界,而鉴赏者更要借助想象来复制或丰富诗歌的意境。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起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中,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只有如此,诗歌教学才能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最终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实践篇:
诗歌教学如何才能唤起学生的
诗心
刘祥:抓意象固然不错,但也要在品味整体意境和唤醒学生诗心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展开。《中学语文教学》曾刊用我的《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实录,这个实录,也在相关论坛上作为案例给教师讨论。在探究中,我就发现了一种奇怪现象,有老师就认为诗歌教学同样要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上来抓,所以,他们反对诗意氛围的构建,反对美的创设,而要用诗歌鉴赏题的形式,来逐行分析所有意象,来落实字词。我不明白,这样的诗歌教学,如何能营造出浑然一体的诗歌氛围,又如何唤起学生的诗心。
我一直反对将诗歌拆成零部件进行教学。诗歌,尤其是古代格律诗,其最主要的美学因素,就在于完整的意境。像李白的《静夜思》,短短的二十个字,明白如话,如果只分析几个意象,很难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诗歌之美的真实感受。教学这样的诗歌,就需要将作者、意象、意境、读者等诸多因素融合为一个整体,将诗歌的意象、意境同诗人的诗意人生相联系,把诗意的营造与学生自身的精彩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进而走进诗歌的灵魂。
余万所:语文学科教学三维目标中,唤起学生的诗心,显然应该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范畴。对于作为课文的诗歌而言,能够入选教材的诗歌,本身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用这样的精品来唤起学生的诗心,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技巧。诗意的课堂不但需要学生用诗意的心灵来品赏,更需要教师从诗意的视角去构思,当然,还需要一个恒久不变的、诗意的信念培养下的学生追求,有了这些,我们的课堂才能够拥有真正的诗味。
如何营造课堂中的诗意的视角呢?我觉得重在借助巧妙的预设,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体验,通过动手、动脑而实现“诗心”勃发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当然忌讳包办代替与肢解词句,也忌讳“听写”标准答案。诗歌品读的核心是感受,是理解,是自己的心灵与文本的对话,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教师就需要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在确保学生对诗歌拥有第一印象的前提下,能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实际,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切忌在学生没有阅读的情况下,教师就提供一种“标准”的解析。因为在阅读诗歌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诗歌的情感都会与学生曾有的生活相互作用,与学生曾有的情感相互激荡,教学就是要善于抓住学生与诗歌情感相联系的通道,让诗歌美好的情思与生活发生真实的联系,进而开启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想象,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和升华。
王朝江:诗歌教学,该选择什么样的抓手,才能把盎然的诗意传达到学生心中,进而唤起学生的诗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诗歌的情感,是一种建立在诗歌基础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更多是建立在诗人感性人生的基础之上,而非建立在逻辑推理论证之中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彰显的正是诗人个体的人生体验,而不是要论证一种辩证法。
正是这种以个体感知为基础的个性化呈现,这种经过了诗人眼球过滤的物象的再造,使得诗歌具备了其他文学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审美属性。诗歌从诗人心灵中自然流出之后,其语言文字的意义,已经被文字之外的无限空间所逼迫,退居到了一个仅仅成为注释的小角落之中。另外的时空中,读者依照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审美观,将这诗歌的诗意进行着改写与再造,甚至进行着扭曲与变形。有人使诗歌更加澄澈,有人使诗歌走向污浊。然而,尽管如此,诗意依旧存在着,存在于诗人所无法左右的各个角落里。
如果往虚空处走一步,我想,诗歌和诗意,应该是属于语言文字的两种对应关照物的。诗歌,侧重的是具体可感知的形,而诗意突出的多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形神之间,琢形而失神,则形愈精致,神愈黯淡;得神而失形,则神无附着,飘忽难觅。唯有形神兼备,诗意才能达到最大化。
诗歌教学追求的,正应该是这种形与神的整体融合。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就是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诗学审美观,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始终建立在诗情、诗意、诗心的基础上。至于具体的教学技法,我想,还需要依照诗歌自身的特点来决定。比如,李贺、李商隐的诗歌,现代的朦胧诗,国外的后现代诗歌,就需要有一定量的串讲;而盛唐时期以意为主的诗歌,则无需串讲。
展望篇:
在诗与思的交融中感悟诗歌
刘祥:上面的探讨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几点共识。如立足整体意境的掌握,反对肢解诗句,提倡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等。我想,这也应该属于诗歌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吧。至于是否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以在大框架中保障诗歌教学不出现严重跑题现象,想来还是可以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的。去年,我在第六次执教《沁园春·长沙》后,曾对自己的诗歌教学进行小结,我认为,任何一首诗歌的教学,在大的教学板块设计上,都可以依照“写了什么”“怎么样写”“为什么写”“这样写好不好”“还可以怎么样写”这五大内容展开课堂活动。此种设计,既考虑到了对诗歌本身的赏读,又兼顾到了诗歌解读中的知人论世,还对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进行了一定量的训练。
当然,大框架容易搭建,难点是框架内的细节处理。我想,即使是我自己,不同的诗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不可能完全采用相同的细节设计。这其中,除了首先应该考虑课程目标限定的教学内容外,还需要考虑诗歌本身的特点,需要考虑作者创作诗歌时的诸多具体情况,包括考虑诗歌创作中的相关技巧等。有些诗歌,重在抒写个性化的情感,教学中,就需要我们将心比心,用我们的情感去体验诗人的情感;有些诗歌,重在体现一种鲜明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就需要深入挖掘意象的隐语意义,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拓展迁移等技法,读懂诗人的真实想法。只要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能够心中有诗人、有诗歌、有诗心、有学生、有必要的诗歌教学技法,我们的诗歌教学就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诗情画意,我们的学生,也就能够因此而获得一份美好的诗心。
最后,请二位老师各用一个句子归纳出自己对于诗歌教学的深刻理解,如何?
余万所:真正优秀的诗歌是句断意连,在似断非断的变化中,给欣赏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在鉴赏诗歌时可以先通过背景介绍或词句讲解,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想,把诗中有、无、隐、显的空间填补起来,在脑中形成一幅与诗歌内容大体相当的图画。让诗中的意境通过理解、想象、联想,得到充分的还原、再现。
王朝江:我们探讨的是诗歌问题,请允许我也胡诌两句顺口溜,权作我对诗歌以及诗歌教学的个性化理解:诗歌本是情中物,唯因真善留其芳。欲求相看两不厌,知人论世诗心长。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