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策略之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代下的教育,充满了新的理念和挑战。如何掌控课堂,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永久性的话题。也曾看到过很多老师写的文章,如何让课堂变得有效,变得精彩。我们要时时为小朋友服务,只有及时关注到学生,才能有的放矢,让我们的课堂有成效!
  【关键词】 走近;倾听;关注;赞美
  走近学生的第一点是距离上的接近,老师可以尽可能多地走下讲台,离得学生近了才会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我们离得学生近了,言谈举止,一举一动都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让学生有亲切感也可以更好的倾听。
  第二点是老师要和学生心灵上走进。我们要接纳一个人,首先要觉得这个人给人的感觉是亲切的,温和的,而不是冷冰冰的,我们才能有接近的意愿。反之如果这个人是那么冷漠的话,我们会避而远之吧。同样,我们对小学生的感觉也是如此啊,我们表情温和,语气轻柔,让学生觉得易亲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也才能让学生愿意和我们多进行交流,能积极地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的课堂才能有生机和活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吧。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孩子,刚来的时候就是不合群,下课总是自己一个人溜达,不去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课堂上也是沉默寡言。这个情况我注意了很久,希望能找个合适的机会改变他。可我又不敢贸然去做,怕让孩子更产生距离感。他就像一只胆小的小刺猬,总是小心翼翼的探寻着,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次上课,我范读了课文,然后让大家举手起来朗读,我分明看到那个孩子眼神中也有起来朗读的欲望,可他就是没有勇气举起他的手。我及时抓住了这个机会,鼓励他,让大家给他掌声,他终于站起来了,虽然声音不是很大,可是,可是这是他少有的一次发言啊!随着他站起来的不只是他的身体,更有孩子自己心里的那盏自信的明灯吧!从那以后,他渐渐地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随之提高,和同学们的交流也多了起来。我们不只是教书啊,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和别人相处,成为社会的人!这件事我至今历历在目,每每想起,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值得一提。那就是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就应该融入其中,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意见和想法,及时指导,纠正。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问题。老师在孩子们中间,更像是一个大朋友在引领一群小朋友,想想那场面就觉得特别感动。我们每天都在课堂上上演这样的场面,那是多么充满温情的画面啊!
  这样的画面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老师绝对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孩子们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更希望得到老师独特的表扬。所以我们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语言,让孩子感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例如“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回答抓住了重點,思维很活跃”“你听讲多认真啊,真是个好学的孩子”……不吝啬赞美,以前的我并没有想到不吝啬赞美有着多大的魔力。对孩子的一句简单的表扬却会起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每一个孩子都有他值得发掘的闪光点,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否认!正是有了这些,我们的课堂才充满生机,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来创造!当我们用充满温情的话语来赞美孩子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孩子们眼中那惊喜的目光,这目光温暖,让人感动!看着那一双双清澈,透明,真挚的眼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倾自己所有的精力,来细心呵护这些稚嫩的幼苗呢?看着他们一天天地长大,有了新的进步,作为我们的内心是多么的充盈啊!从教这么多年,唯有一颗真心给我们的孩子们。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充满了挑战,也是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空,任孩子们肆意驰骋吧!我们只需要做好引路人!
  孩子们,我不是老师,我只是你的玩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远方……不论我们课前再如何完美的预设,也不能完全控制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只有努力地去滋养他们,呵护他们,温暖他们,唤醒他们……
  【参考文献】
  [1] 卢莉. 让教学走近学生[J]. 学校教育研究,2017(2).
其他文献
【摘 要】 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生的感恩之心却显得有些淡薄,这不利于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当务之急。  【关 键 词】 小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一、前言  懂得感恩是社会公民最基本的做人标准,这也是对新世纪合格新人的基本要求,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感恩意识却在个别儿童中严重错位,一些小学生只懂索取、不知回报的现象令人
本刊编辑部:关于教师的角色,自古有许多解读。韩愈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陶行知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使命。从教20多年来,教师这一角色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陈铁梅:做一名教师,于我而言,意味着信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用“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诠释美之于不同的人存在着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往往反映着不一样的审美情操。据此观照教师的职业目的。第一种是以牟利为目的的功利欲
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是追求师生心灵共鸣、生生思维碰撞的课堂。这就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和语言艺术发出了挑战。作为教师,我们也越来越感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但扫描我们的课堂,一些失败的评价还是频频出现,让人担忧。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艺术的即时评价,发挥即时评价的作用呢?  策略一:用真诚“求”得“山花烂漫”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道:“教育是心心相印
【摘 要】 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可以在探究课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能力。小学科学课堂具有知识点杂多,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在小学科学课的讲解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将某一章节的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主题和逻辑思维进行串联,促进学生对宏观知识的把握,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思维导图;科学课堂;教学措施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宏观上把握章节
摘 要:防疫阶段,各学科的网课学习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学生的常规线下学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体育学科因其独特性,隔空组织学生进行锻炼,操作性和评价方式较其他学科似乎难度更大。然而,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坚持锻炼,又是从事体育学科教育者必须要克服的难题。  关键词:运动会;体育;锻炼  为保证锻炼的频次、时长、质量、评价不“打折扣”,笔者所在的体育学科教研团队在“深度学习”理论的指引下,群策群力
【摘 要】 在儿童的生活环境中,模式是无处不在。我们根据幼儿数学关于模式学习的核心经验,在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活动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提升幼儿对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 幼儿数学;核心概念;游戏活动  幼儿自出生起就自发的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各种模式。没有模式的认知,幼儿对所有事物的认知就是不完整、不连续和无关联的。寻找模式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它对加强我们的数学思维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摘要】“2和5的倍数的特征”,其重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感受类推的数学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方法;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一、教学解读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知了自然数,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今后学习公因数、公倍
【摘 要】 后进生的引导教育在学校工作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于稳定、平安校园环境,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有着重要意义。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复杂,绝大部分是由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家庭教育的不足、失误等造成,不管怎样的原因,我们都要对症下药,强化对他们的教育。  【关键词】 后进生;转化教育;策略;和谐校园  后进生的引导教育在学校工作中既是一个重点
【摘 要】 当前农村学校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广大中小学校长的责任与使命是迅速补齐“理念、文化与课程”三个主要方面的短板,推进农村教育的新腾飞,早日实现“六个一个样”要求,建成现代化学校。  【关键词】 现代化;特色;中小学;校长  伴随着“安徽省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安庆市义务教育现代化特色学校”评估验收等几大工程
摘 要:《海洋,生命的摇篮》教学设计中对远古海洋生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了解了生命起源于海洋。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关注和兴趣。课堂上让孩子自主探究认识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关键词: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热爱海洋;保护海洋  教学内容分析:青岛版海洋教育第四册第八课,《海洋,生命的摇篮》一课共有四个板块即认识远古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