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叛徒?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乔治·拉明在其代表作《在我皮肤的城堡里》塑造了一个反面人物斯莱姆先生,此人外表正派,内心却狡猾,奸诈,在殖民制度瓦解前夕因一己私利而背叛自己的阶级。如今,斯莱姆先生俨然成了阶级背叛的代名词。拉明作品中的斯莱姆先生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殖民教育当属罪魁祸首。其目的在于异化被殖民者,使之为宗主国殖民霸权服务,最终脱离自己的阶级并与之为敌。
  关键词:殖民教育  斯莱姆先生  背叛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资助项目(2012SJB750023)
  一、引言
   乔治·拉明(1927-)被普遍认为是加勒比文学的先驱。其代表作《在我皮肤的城堡里》(以下简称《城堡》)一经发表就获得好评无数,也因此斩获毛姆文学奖和古根海姆奖。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独立前夕的巴巴多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西方殖民势力的衰落使当时的巴巴多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富人和白人地主阶级对黑人的剥削,经济的不稳定引发政治意识的产生以及黑人中产阶级的崛起。斯莱姆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出生于农民阶级,受过良好的殖民教育,却因一己私利而出卖自己的阶级。如今,斯莱姆先生俨然成了阶级背叛的代名词。事实上,拉明小说及演讲中的斯莱姆先生普遍存在。本文旨在分析拉明作品中的斯莱姆现象及其根本原因。
   二、瓦尔特·罗德尼之死
   1980年6月13日,圭亚那劳动人民联盟创始人瓦尔特·罗德尼在首府乔治敦惨遭暗杀。十天后,拉明在乔治敦追悼会上做了他演说系列的第一讲。之前的悼唁满足不了大众复仇的需要,青年们因圭亚那官方扣押瓦尔特的尸首而满腔怒火。当拉明开讲时,在座的年轻人对这个操外地口音的白发老头充满了质疑:无论是长相,还是举止都带有异域风情。然而,演讲结束时,教堂里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悼唁在圭亚那人的教堂里能产生如此持久的共鸣尚属首次。拉明让瓦尔特魂归教堂,使灵魂仪式——拯救的戏剧、回归的戏剧、为未来实施净化的戏剧成为可能。拉明在演讲中充分表达了自己对阶级背叛的诉求和愤怒,同时为失去一位与斯莱姆先生作对的好同志而感到惋惜和悲伤。直到1983年,莫里斯·比舍普,杰奎琳·克里夫特等人在圭亚那和格林纳达政治斗争中相继被害。拉明都应邀做了类似的演说,无不表达了他对背叛的诉求,对斯莱姆先生的愤恨。
   背叛本指对原来信仰的一种离开,是背叛道德的约束,叛离了大众的利益,对自己做出的承诺的一种不实现,不兑现的表现。当然,拉明所指涉的背叛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城堡》中,背叛源于背信弃义的斯莱姆先生,他抛弃了自己出生的农民阶级,转而投向作者在《冒险季节》中谈及的新兴的中产阶级。
   三、《城堡》中的斯莱姆:千夫所指
   Slime源于英语俚语,意为滑脱,用狡猾手段脱身溜掉。拉明用此词命名斯莱姆先生可谓别有用心。斯莱姆先生出生于农民阶级,受过良好的殖民教育,担任过教职。他能言善辩,花言巧语。因与校长夫人私通之事败露而悄然离开学校。这给后面的阶级背叛埋下了伏笔。消失在村民视线的斯莱姆在政治动荡时期从天而降,大力鼓吹他的便士银行是用钱生钱,小钱变大钱的好去处。迫于严峻的外部局势和对斯莱姆先生的信任,村民们将余钱存进便士银行。而后,斯莱姆恰逢时机从地主克莱顿手里购得土地,一跃成为有钱有势的资产阶级。村民们的血汗钱让他毫不费吹灰之力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成就了他的帝国梦。村民们却被害得无家可归,四处流浪。这个突来的变故使村民们清醒起来:斯莱姆先生背叛了他们。于是乎斯莱姆先生瞬间成恨。政治家必定出卖自己的阶级吗?他们都是玩弄阴谋、钩心斗角以谋取私利的政治骗子吗?拉明在《城堡》中并没有明确指出,但他断言独立运动的领导层在执政之前就已经腐败,对殖民势力依然唯命是从,因为权力的承诺而非权力本身就足以让他们腐朽起来。
   斯莱姆先生不仅是工人阶级抵御殖民势力的愤怒,更是打击工人阶级内部叛徒的狂怒。如上所述,斯莱姆这个名字本身就足以让人联想起肮脏的背叛。当村民看到监工贴在电线杆上的传单宣告土地已售而信息来源人是斯莱姆先生时,他们并不知已被出卖,但已从当中的措辞嗅到背叛的臭气:“上面说我们得找斯莱姆先生。找斯莱姆先生。…”[1]这是一个让人警惕的危险信号,政治的根基在被渗透和暴露的信号。
   拉明不仅在小说中很早提出了背叛的主题,而且是反帝国主义文本中第一个指出敌人就在独立运动内部的作家。5年后,齐努阿·阿切比在《瓦解》中指出,不是因为帝国主义而是因为那些我们养育并为其掌权而牺牲生命的人最终抛弃了我们成就了敌人。
  四、《冒险季节》:作者的声音
  在《冒险季节》中,副总统雷蒙德,警察署长皮戈特就是升级版的斯莱姆先生,独立运动内部的敌人。在殖民者退出后,原有的殖民主从关系结构变相存在,“殖民主义的种族歧视被转变为民族内部族群差异的歧视。而统治精英为了夺取政权,动员了所有的差异,造成更反动、更混乱的情况”[2],加勒比新建的独立国家正是如此,其统治精英由生长于斯的本土男性构成,客观上他们继续从事着殖民者未竟的事业。他们虽为地道的非洲人后裔,却疏离自己的同族,紧紧追随殖民者。他们全力接受殖民者的趣味、语言、宗教和价值观念,不仅如此,他还蔑视本土文化,鄙视所有行为举止像非洲裔的人,甚至摧毁本土文化。由此可见,殖民统治期间殖民地内部不同族群之间根深蒂固的等级体系在去殖民后的国家空间中得以复制、延伸、阶级压迫就此循环往复。
   作者也在这部作品中深入探讨了背叛的主题及其根源。小说最后一部分(作者注)详细陈述了背叛的中心思想。小说借助作者的声音在当时或许史无前例。不是因为拉明自己走进了小说,而是因为他声称小说中的人物鲍威尔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信不信由你:鲍威尔是我的兄弟;同父异母的兄弟。十岁前我们都住在一起。鲍威尔有过我的梦想,我有过他的激情。相同的年龄,我和鲍威尔同上一所小学。然后,渐渐地分开了[3]”腐败因其上中学的奖学金而开始了。拉明在2002年接受加勒比文学评论杂志《小斧头》采访时阐明其用意:作者注是小说叙事的一部分。我想把整个陈述个人化,想说这部分也是在讲述我自己,不是作为作家而是作为一个被陷入抉择困境,每天都扪心自问人际关系的价值的叫拉明的人。[4]    因此,拉明认为凡享有学校教育特权而成为中产阶级的当属斯莱姆先生一列。作者采用注释补充故事内容毫无疑问是前所未有的:它是承认个人对背叛引起的绝望负责的表现。“我骨子里觉得鲍威尔谋杀副总统雷蒙德的疯狂举动很大程度上是我的作为。这不是环境所致,也不归因于帝国主义意识形态,我至死认为应对我兄弟的所作所为负责”[5]。
   在拉明作品中,读者可在不同地方发现不同形式的背叛,但大都根源于殖民教育。对于G,中学是将小伙伴们分开的工具。在《冒险》中,拉明弃鲍威尔而去源于他荣获中学入学奖学金而移居他世界。在“政治与文化”讲座中,他问在座的毕业生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打算为谁服务,在一个给人最高身价的市场体系里持什么立场等。这是在告诫他们,也是在起诉听众席上的全体教师,他们的教育使受教育的人与社群产生了距离。在“帝国主义围剿”一讲中,拉明指出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一个人的教育赋予他领导权而且使其与其领导的阶级隔离开来,而隔离使他对这个阶级一无是处。拉明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受教育的少数精英好比社会的头,却不知没有身子头是不能动的,因为是身子在滋养着头。自古以来都是对身子的忽略导致了大脑持续的贫瘠。”[5]在《冒险》中,克里姆和鲍威尔的一次对话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你可以叫它遗忘,彻底地从记忆里清除。教育把圣克里斯托布尔的一切都毁了,只剩下灵魂仪式和铁鼓乐队。至少教师和所有富人是这样。一切都被抹去,只留下他们所学的知识”。[3]
  五、结论
   综上所述,拉明的矛头直指受过殖民教育的少数精英,抑或那些接受了政治激情的知识分子。他们加入了种族仇视、政治动乱的大合唱,把政治激情带进了知识分子的活动中,利用他们的学说玩弄政治激情。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背叛。背叛的原因何在呢?把政治利益强加给所有的人;不断地为政治激情提供精神粮食;文人介入政治活动的欲望和可能性;他们为名利双收替资产阶级效劳;通过与资产阶级联合而日渐接受了资产阶级的身份及其虚荣心等。
   拉明视己为阶级叛徒明显带有自责的成分,但似乎言过其实。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受过殖民教育的知识分子,作者用英语书写加勒比被殖民的血腥历史并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已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还积极投身于加勒比各国的民族独立事业,游走于欧美加三角地带,在多所大学非洲文化研究中心担任客座教授,用殖民者的语言传播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其实,这样逆袭的知识分子还有尼采、福柯、萨义德,沃尔科特和奈保尔等。他们是有良知的战斗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简言之,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中产阶级或知识分子不能称之为叛徒,只有脱离出生阶级,并与之为敌才是真正的背叛。
  参考文献
  [1] Lamming, George. In the Castle of My Skin[M]. Hong Kong: Addison Wesley Longman China Limited,1998.
  [2] Fanon, Frantz.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M]. New York: Grove, 1991.
  [3] Lamming, George. Season of Adventure [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9.
  [4] Scott, David. “The Sovereignty of Imagination: An Interview with George Lamming.” Small Axe (12 Sept. 2002), pp.72-200.
  [5] Drayton, Richard. Ed. Conversations-George Lamming: Essays, Addresses and Interviews, 1953-1990.
其他文献
摘 要:德国纽伦堡(德语:Nürnberg,英语:Nuremberg,或译称纽伦伯格),始建于公元11世纪,历史上曾被马丁路德称作“日耳曼之眼和耳”,这里保存着很多著名国王的王冠和王剑,还是中世纪欧洲大陆商路汇聚之地,德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地方;同时它还是纳粹党代会之都,纳粹精神之都,著名的纽伦堡审判之地。经过这些沉浮,这座近千年历史的古城能否重现中世纪的荣光?本文将对其娓娓道来。  关键词:中世纪荣
期刊
摘 要:女性作为世界上拥有最细腻情感的生物能够更加完美地诠释悲悯的情怀,女性对外界的任何人群以及事物都存有一种天生的怜悯之情,她们关注世间万物的生活及感受,懂得关心自己碰触到的每个灵魂,也敢于为他人付出,用一颗感恩的心接受来自外界的情绪和状态。作为世界上最为柔和,也最具有震撼力的情感,悲悯的情怀引导女性整个人生的步伐。悲悯的情怀似乎是来自于旷世之中最纯净的感情,能消融尘世中的冰霜。找不到适合的辞藻
期刊
摘 要:在题材内容上,徐訏作品可以分为乡村模式、都市模式、乡村与都市结合模式。徐訏笔下的人物模式主要可分为知识分子与交际花、从入世到出世人物、幸福家庭的小姐。徐訏作品在故事情节上也是模式化的,他的小说开头总是先设悬念,伏笔过多,总是展现宿命观笼罩下的美的残缺,小说中的“我”与女子的交往总是在夜间,小说经常设置美丽单纯的女子被男子抛弃的情节。  关键词:徐訏 作品 模式化   读过徐訏全集就可以看
期刊
摘 要:中西方对人生意义的获得有不同的解决之道,中国儒、释、道三家虽然路径不同但都着力于“解脱”,而西方基督教传统在于上帝的“拯救”。本文试图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进而分析屈原对于人生意义问题的解决之路,最后阐述林怀民对于《九歌·司命》一节关乎人生意义问题的解决之路和他对原著的精当把握。  关键词:拯救 解脱 《九歌》 司命   20世纪初,处在“西学东渐”和“旧学新知”门槛上的几辈中国学人为中国
期刊
摘 要:《黄雀记》是苏童首次将笔触投入当下时代的转型之作,以小人物为切入点展现了社会中的欲望和迷惘。小说延续了“香椿树系列”凄迷隐幽的南方叙事,以多重隐喻连缀起整部作品。其流畅清丽的语言流露出颓废美学的体验,从中拷问生存的意义和宿命的存在。  关键词:小人物 隐喻 南方叙事 时代性 命运  一、小人物形象中体现的时代特征   苏童之前的作品如《妻妾成群》、《红粉》、《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
期刊
摘 要:在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挖掘文选内容蕴含的古代文化知识,不仅可以适应对外汉语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和要求,还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古汉语教学的效果。本文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探讨了如何将古汉语文选与古代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古代汉语文选 古代文化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2011年度教研立项课题“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课
期刊
摘 要:以张惠芬的诗歌为例,分析诗歌的题材、风格等方面与诗人“地域性”的关联。在分析中,结合诗人的生命体验及湖湘地域文化特质,阐释当代湘籍女诗人将地域经验作为一种精神视野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张惠芬 湖湘地域经验 创作特色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文化视域下当代湘籍女作家研究”(项目编号:13YBB074)  湖湘大地秀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民情风俗,桃源洞庭迁客风骚,这
期刊
摘 要:施蛰存同时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中呈现传统与现代因素交相呼应的特色,本文根据施蛰存创作时期,分三个阶段叙述其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体现。以说明施蛰存创作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施蛰存 小说创作 传统 现代   施蛰存作为现代文学派的领军人物,自幼受传统文化熏染。他生于江南书香人家,幼年熟读经典,并跟随《白香词谱》、《草堂诗余》等书学着填词。同时施蛰存作品创作技巧和思想架构又深受日
期刊
摘 要:文学经典对于解读文学史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典能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散发出截然不同的文化魅力,文本解读便相应呈现着不断“生长”的状态。陈思和先生撰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选取了现当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十三位作家的代表作,他从单纯审美视角出发,以柔软心灵为触角,去触见文学大家的内心世界。他善于抓住言语缝隙来揭露文本真相,其另辟蹊径、学理深厚的经典文本细读颠覆了学界僵化呆板的传统
期刊
摘 要: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的《黄色墙纸》都采取了疯癫叙事的策略,分别塑造了狂人和疯女人的经典形象。本文试图从疯癫的实质出发,解读疯癫背后的真正原因并分析疯癫形象带来的审美影响,从而揭示两位作家同时使用疯癫形象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某种必然规律。  关键词:《狂人日记》 《黄色墙纸》 疯癫叙事  一、 引言   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里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