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人生成功的风帆,可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笔者以为,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扼杀学生阅读热情的头号“杀手”。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兴趣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早有定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个性积极性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自主探究和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悬念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关系,导好课不仅能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挂图、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以多媒体设置悬念导入。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的,创设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回声》一课,我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的动画:在一座美丽的山谷中,伴随着电影《应声阿哥》中节选的回声,让学生认真看,仔细听,问:你听到什么?然后呈现精美的画面,画面上悠扬的声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好—朋—友”,山谷回荡“我—们—是—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这是回声。”“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请自由读课文《回声》,看谁能发现回声是怎么样产生的。”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仔细读起课文,渴望发现的心理是他们读得非常认真专注,读后,他们都争着发表自己的发现。
2.以挂图设置悬念导入。挂图直观形象,不仅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3.音乐设置悬念导入。音乐轻松活跃,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我在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时,先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草原民歌《草原赞歌》,随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的美妙音乐,学生情不自禁地打起拍子跟唱起来,感觉已经进入了辽阔的草原。音乐停了,我就创设悬念:“草原美景有什么特征?草原上的人们又是怎样对待客人的呢?你们想不想和老舍先生一块儿去领略草原美丽的风光呢?”学生们高兴地说“想”。接下来,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
二、引读质疑,诱发阅读兴趣
“读”是培养和提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因此,引读质疑的起点应放在“读”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质疑引思,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教学《难忘的启蒙》这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以后,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围绕文章的脉络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怎样的品质?接着,我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然后自由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释疑,学生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接着,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阅读,读中质疑。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为什么对“翻译官上的日语”“特别宽容”呢?为什么“即使逃课,老师也是不管的”呢?再通过学生讨论找出原因:翻译官上的日语课时日本侵略者强迫中国孩子上的,目的是借助语言课灌输侵略者的思想,把中国孩子变为他们统治下的驯服工具。这样,通过朗读—质疑—朗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
三、读中感悟,巩固阅读兴趣
“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它强调以读为本,学生通过多读、熟读,参与到各种语言实践中,在读中悟义,读中悟法,读中悟情,读中悟理,实现由“感”到“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例如,我在教学《麻雀》一课时,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找出表现老麻雀勇敢的句子。如: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然后我分别叫几个学生朗读这些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老麻雀热爱幼小的高尚品质。随后,我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老麻雀爱护小麻雀的句子反复朗读。这样,就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老麻雀那种无与伦比的亲子之情,从而深刻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一种伟大的母爱”,通过这种“读—感—再读—悟”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巩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情景表演,提高阅读兴趣
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现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演一演。《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寓言故事。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完课文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表演陶罐和铁罐的形象。我把预先准备好的代表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发给学生 ,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情景表演,要求学生演出陶罐的谦虚克制和铁罐的傲慢无理的形象,可以自由添加一些更精彩的语言。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个个都喜形于色地表演起来。通过表演,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阅读课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鹿爱英.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 [J].考试(教研版),2007年09期
[2]李慧杰.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孟杰.解决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9期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兴趣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早有定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个性积极性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自主探究和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悬念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关系,导好课不仅能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挂图、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以多媒体设置悬念导入。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的,创设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回声》一课,我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的动画:在一座美丽的山谷中,伴随着电影《应声阿哥》中节选的回声,让学生认真看,仔细听,问:你听到什么?然后呈现精美的画面,画面上悠扬的声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好—朋—友”,山谷回荡“我—们—是—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这是回声。”“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请自由读课文《回声》,看谁能发现回声是怎么样产生的。”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仔细读起课文,渴望发现的心理是他们读得非常认真专注,读后,他们都争着发表自己的发现。
2.以挂图设置悬念导入。挂图直观形象,不仅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3.音乐设置悬念导入。音乐轻松活跃,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我在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时,先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草原民歌《草原赞歌》,随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的美妙音乐,学生情不自禁地打起拍子跟唱起来,感觉已经进入了辽阔的草原。音乐停了,我就创设悬念:“草原美景有什么特征?草原上的人们又是怎样对待客人的呢?你们想不想和老舍先生一块儿去领略草原美丽的风光呢?”学生们高兴地说“想”。接下来,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
二、引读质疑,诱发阅读兴趣
“读”是培养和提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因此,引读质疑的起点应放在“读”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质疑引思,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教学《难忘的启蒙》这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以后,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围绕文章的脉络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怎样的品质?接着,我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然后自由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释疑,学生就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接着,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阅读,读中质疑。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为什么对“翻译官上的日语”“特别宽容”呢?为什么“即使逃课,老师也是不管的”呢?再通过学生讨论找出原因:翻译官上的日语课时日本侵略者强迫中国孩子上的,目的是借助语言课灌输侵略者的思想,把中国孩子变为他们统治下的驯服工具。这样,通过朗读—质疑—朗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
三、读中感悟,巩固阅读兴趣
“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它强调以读为本,学生通过多读、熟读,参与到各种语言实践中,在读中悟义,读中悟法,读中悟情,读中悟理,实现由“感”到“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例如,我在教学《麻雀》一课时,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找出表现老麻雀勇敢的句子。如: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然后我分别叫几个学生朗读这些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老麻雀热爱幼小的高尚品质。随后,我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老麻雀爱护小麻雀的句子反复朗读。这样,就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老麻雀那种无与伦比的亲子之情,从而深刻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一种伟大的母爱”,通过这种“读—感—再读—悟”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巩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情景表演,提高阅读兴趣
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现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演一演。《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寓言故事。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完课文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表演陶罐和铁罐的形象。我把预先准备好的代表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发给学生 ,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情景表演,要求学生演出陶罐的谦虚克制和铁罐的傲慢无理的形象,可以自由添加一些更精彩的语言。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个个都喜形于色地表演起来。通过表演,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阅读课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鹿爱英.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 [J].考试(教研版),2007年09期
[2]李慧杰.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孟杰.解决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