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多元化德育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多元多重德育教育呢?在浩瀚如烟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传承与光大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新时代对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呼唤。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渗透德育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一个目标,两种观念,三个主义”的多元德育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好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明确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贯穿多元德育教育的目标
  “一个目标,两种观念,三个主义”的多元多重德育教育。即: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乐观主义教育。
  二、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多元德育教育的思路
  (一)确立以体验生命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教育性。
  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
  (三)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即便是错误的,也允许其充分地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肯定或者引导,这样既有利于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多元德育教育的内涵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着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始终能带着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教育要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以小见大给学生以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而就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爱国的行动。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其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斑羚飞渡》这篇文章,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的选择死亡,让年轻斑羚获得新生。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缺少不了这种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乐观主义精神教育。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人从集市上买回一罐油,由于急着赶路,因罐索朽腐,不幸油罐坠地摔碎,他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路人提醒他:"你看你的油罐碎了。"他回答说:"已经碎了,看有什么用,只能耽误走路。"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常常想到、常常念着的"乐观主义"了。
  可见,乐观主义能帮人战胜愁虑、困难、穷苦、失望。
  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多元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需要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涵,可谓“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
  (一)介绍时代背景时进行德育渗透。教材有不少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品质的文章。讲读这类课文,在介绍时代背景时,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崇高品质进行教育。
  (二)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从而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陶治与洗礼,达成德育教育。如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册文本内容就包含了人生、生命、理想、人生修养、信念等十分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
  (三)利用某些相关的知识点作思想性引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如“公平”竞争与精诚合作、自信与见贤思齐、进取与功利等问题。让学生能够识别“社会现象”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明辨是非,明辩事理,从而树立自我追求的优秀人格品质偶像,并不断地逐步地塑造自我。
  (四)积极实践,从而让学生树立切实的理想,树立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散步》这一课时,可以重新唤起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尊老爱幼的教育。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愿能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陈旭远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2]《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其他文献
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跨越时空的创造性的高级思维活动,在人的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别开生面,将难状之景,难写之情形诸笔端,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学生语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快两年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对着高中语文边缘化的尴尬处境,以及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语文课堂的调控问题,我认真做了一点反思。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却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对此认识不足,甚至在有些学生的心里,语文学科被严重地边缘化,并因此而表现出种种消极行为。针对不同的情况和表现,我认真思考相应的对策,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概括起来
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严重形势促使企业新的生态伦理观的形成,企业保护环境的伦理要求又作为一种社会调节功能反作用于环保。由于企业生态伦理是源于环境污染的现实和企业保护环
【摘要】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从能动性、独立性、创新性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是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一定要积极的提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  一、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动性  自主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指的是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寻求学生自身的发展、提高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有一课是日记画:《画下美好的每一天》。上完这一课,我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即大多数作业是照抄课本的范画,只有少数学生的画带有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气候、场地、体育设施、学校体育传统以及学生的年龄、性别、运动天赋和潜能的差异,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不尽相同,掌握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近年来拉萨旅游业不断发展,但具有西藏特色的拉萨旅游纪念品开发与包装设计却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进藏旅游游客的需要,成为制约拉萨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以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