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诗歌;情感;秋天的风光;古老;深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2(B)-0051-01
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的诗歌,凭借它凝练的语言、饱满的形象、丰富的情感而备受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如何解读诗歌,历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不一而足,但最常见的莫过于通过把握情感来解读诗词、鉴赏诗词。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方法,现以下面两首诗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情感来解读诗歌。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
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我静静沐浴
让河流把我洗黑
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
我仰望秋天
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秋天的存在
使我想起在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
我有一颗种子已经被遗忘
我长时间欣赏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在此诗中,借助标题我们就能一下感受到作者融入诗中的强烈感情,即对“秋天的风光”的满腔热爱。在这一炽烈情感的感染下,我们不由要追问,秋天的风光有何独到之处,作者为什么单单对它情有独钟,此诗难道与以往众多赞秋的作品主题雷同。带着这种种疑问,顺着这根感情的主线,随着解读的深入,此诗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便会慢慢浮出水面。
首先,在作者笔下,“秋天的风光”有何独到之处呢?梁小斌这位当代诗人热爱的难道是肃杀萧瑟的秋吗?其实不然。在诗的二三句中,作者十分巧妙地点明他钟爱的秋具备两个特点:古老、深沉。
之所以“古老”,是因为它比“人类的存在”更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它早已存在,之后便伴随人类始终。人类生生不息,“秋天的风光”也亘古不变。但仅此一点,还是不能令作者倾注满腔热情的。至此,我们就不得不再思考“深沉”二字的内涵。从字面看,“深沉”即“意蕴丰富”之意。那么,“秋天的风光”中包含哪些丰富的意蕴呢?通过阅读下文就可以发现,在诗的第一节里有四个意象:“我”、“土地”、“河流”、“秋天”。这四者之间是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这样一幅画卷:“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缓缓地流进庄稼地,庄稼(“我”)在河流的“沐浴”下成熟,满脸喜悦的我在金色的田野下挥汗如雨,高高的垛子拔地而起。这画面中有扑面而来的喜悦,丰收的喜悦。而要收获,必得耕耘。
读到这里,诗意便豁然明朗了。秋天的风光之所以美好,美在它的自然风光,更美在它丰富的意蕴,美在这一意蕴的永恒性。无怪乎作者对它倾注了无比炽烈的情感。假如再做进一步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自然之秋尚且如此令人陶醉,那么人生之秋则更应让人迷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千古绝唱不就是人生之秋最完美的写照吗?这样的秋光谁又能不热烈赞美呢?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此诗的解读告诉我们,抓住了作者融入诗中的情感色彩,解读诗歌就会变得简便易行。就拿杜甫的《登高》来说,在初次阅读的基础上,读者会敏锐地感到,颈联中的“悲秋”一词既是该诗的诗眼,又奠定了诗的情感基调,还暗示了所写之景。围绕这一诗眼,有三个问题就产生了。一是诗的情感基调是悲伤的,那么足以诱发悲情的秋景应该是怎样的呢?二是这样的秋景又会触发作者的哪些悲情呢?三是一首诗中既写景又抒情,怎样做到情景交融呢?通过仔细阅读,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在首联和颔联中,描写了一幅萧瑟衰残的深秋图画:映入眼帘的是迎风艰难飞翔的小鸟,滚滚东去一去不返的长江;不绝于耳的是猿猴的声声哀鸣及落叶的簌簌声。此时登高,所见所闻无不让诗人思绪万千,悲慨不已。只身漂泊居无定所的羁旅之愁,韶华易逝而功业无成的悲伤,命运不济,国运衰微的忧时伤世之感,一齐涌上心头。怀揣这样的悲情,跃入眼帘的只能是那样的悲景,而这样的景也只能寄寓那样的情,从而完美地做到了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在这里,情感主线成为诗歌解读的捷径。
总之,诗言志,借助诗中表达情感的一些字眼,抓住情感主线,就能顺利实现对诗词意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的鉴赏。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2(B)-0051-01
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的诗歌,凭借它凝练的语言、饱满的形象、丰富的情感而备受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如何解读诗歌,历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不一而足,但最常见的莫过于通过把握情感来解读诗词、鉴赏诗词。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方法,现以下面两首诗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情感来解读诗歌。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
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我静静沐浴
让河流把我洗黑
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
我仰望秋天
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秋天的存在
使我想起在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
我有一颗种子已经被遗忘
我长时间欣赏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在此诗中,借助标题我们就能一下感受到作者融入诗中的强烈感情,即对“秋天的风光”的满腔热爱。在这一炽烈情感的感染下,我们不由要追问,秋天的风光有何独到之处,作者为什么单单对它情有独钟,此诗难道与以往众多赞秋的作品主题雷同。带着这种种疑问,顺着这根感情的主线,随着解读的深入,此诗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便会慢慢浮出水面。
首先,在作者笔下,“秋天的风光”有何独到之处呢?梁小斌这位当代诗人热爱的难道是肃杀萧瑟的秋吗?其实不然。在诗的二三句中,作者十分巧妙地点明他钟爱的秋具备两个特点:古老、深沉。
之所以“古老”,是因为它比“人类的存在”更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它早已存在,之后便伴随人类始终。人类生生不息,“秋天的风光”也亘古不变。但仅此一点,还是不能令作者倾注满腔热情的。至此,我们就不得不再思考“深沉”二字的内涵。从字面看,“深沉”即“意蕴丰富”之意。那么,“秋天的风光”中包含哪些丰富的意蕴呢?通过阅读下文就可以发现,在诗的第一节里有四个意象:“我”、“土地”、“河流”、“秋天”。这四者之间是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这样一幅画卷:“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缓缓地流进庄稼地,庄稼(“我”)在河流的“沐浴”下成熟,满脸喜悦的我在金色的田野下挥汗如雨,高高的垛子拔地而起。这画面中有扑面而来的喜悦,丰收的喜悦。而要收获,必得耕耘。
读到这里,诗意便豁然明朗了。秋天的风光之所以美好,美在它的自然风光,更美在它丰富的意蕴,美在这一意蕴的永恒性。无怪乎作者对它倾注了无比炽烈的情感。假如再做进一步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自然之秋尚且如此令人陶醉,那么人生之秋则更应让人迷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千古绝唱不就是人生之秋最完美的写照吗?这样的秋光谁又能不热烈赞美呢?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此诗的解读告诉我们,抓住了作者融入诗中的情感色彩,解读诗歌就会变得简便易行。就拿杜甫的《登高》来说,在初次阅读的基础上,读者会敏锐地感到,颈联中的“悲秋”一词既是该诗的诗眼,又奠定了诗的情感基调,还暗示了所写之景。围绕这一诗眼,有三个问题就产生了。一是诗的情感基调是悲伤的,那么足以诱发悲情的秋景应该是怎样的呢?二是这样的秋景又会触发作者的哪些悲情呢?三是一首诗中既写景又抒情,怎样做到情景交融呢?通过仔细阅读,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在首联和颔联中,描写了一幅萧瑟衰残的深秋图画:映入眼帘的是迎风艰难飞翔的小鸟,滚滚东去一去不返的长江;不绝于耳的是猿猴的声声哀鸣及落叶的簌簌声。此时登高,所见所闻无不让诗人思绪万千,悲慨不已。只身漂泊居无定所的羁旅之愁,韶华易逝而功业无成的悲伤,命运不济,国运衰微的忧时伤世之感,一齐涌上心头。怀揣这样的悲情,跃入眼帘的只能是那样的悲景,而这样的景也只能寄寓那样的情,从而完美地做到了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在这里,情感主线成为诗歌解读的捷径。
总之,诗言志,借助诗中表达情感的一些字眼,抓住情感主线,就能顺利实现对诗词意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的鉴赏。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