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或表达了人间至情,或闪耀着思想光芒的优秀作品,却由于学生阅读体验与生活体验有限,无法为他们所欣赏。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的时候就碰到这样的问题。《项脊轩志》是一篇公认的感情细腻深沉的好文章,可谓“句句皆情”;可学生却认为写的都是小事,读起来很平淡。显然,学生与文章和作者有“违合感”,审美距离较远。因此,我教学时,在解决了语言文字层面的问题以后,就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唤醒他们的内在情感与文本感情产生共鸣这一难点上。
一、朗读读带动体验,方法多样读感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教学文言文最重要的形式,是学习的入门之径。通过朗读时语气、语调、语势的变化,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能够让无声的语言传达出内在的情感,供朗读者感受、体悟。
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自由朗读,有利于熟悉文本、自我感悟;教师示范朗读,有利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去读、去悟,从而涵泳文中。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范读越来越少,特别需要引起重视。教学《项脊轩志》时,笔者特意示范朗读了第2段(“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令人长号不自禁”),我有意读得缓慢、低沉,努力读出妪、娘和大母的语气语调,学生静听、模仿、自读,慢慢地,终于心情沉重起来,喉咙哽咽起来,虽未“长号”,已经“悲”从心来。我再请学生边朗读边想象“诸父异爨……再变矣”的情景,想象娘扣门而问和大母持笏而言的情景,终于让他们渐渐走入作品情境之中,感触到作者沉痛的心境。
这样多方式、多层次地朗读,学生获得的体悟和认识是从文本中“生长”出来的,而不是由外向内“栽种”进去的。
二、经验调动体验,以己推人悟感情。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与经验。
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第2段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写先妣的内容都是由老妪介绍的?这个问题涉及细节,说明学生有心通过细节体悟情感,可是没能读出来。笔者于是因势利导,提示他们:归有光写这篇文章时十八岁,与在座的同学年纪相仿;大家也写过有关母亲的文章,你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会这样写?
经过提示,学生受到启发:自己写母亲,内容大多是直接发生于“我”与母亲之间,而归有光所写的全是老妪的转述。为什么会如此?原因恐怕只能是实在无回忆可以记录。这一点,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先妣事略》可以得到印证。《先妣事略》中说母亲一生育有八个儿女,二十六岁便因病去世了,可以想见归有光幼时能得到的母亲的抚慰是相当有限的。所以他说“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意思是说只能想起一两件事情,其他的茫茫然记不清了。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得到母亲的爱抚,而作者则年幼失母、“无母何恃”!由己推人,作者心中的无限悲凉,我们似乎能够隐隐感受得到,恻隐之心也就油然而生。再回头去读有关先妣的文字,心情也就沉重了许多。
因此,调动生活经验,比照文本内容,设身处地去感受人物、感受事件,会使感情悟得更加真切。
三、提问激发体验,交流碰撞明感情。
课堂对话要达到有效,以学生为主体是必要的,但在一些重点和难点处,教师的提示与引导也至关重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提问是帮助学生体会感情的重要方法。
文章解读到补记部分时,笔者对学生说:“我们可以读懂十八岁的归有光,那时的他和我们一样直率,‘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不自禁’,直接写出内心的悲凉。而后面这段是三十五岁的归有光所写,这时的他思想更成熟,情感也更内敛,大家还能从细微处探得真情吗?”这样提问是想用挑战来激发学生的斗志,希望他们运用前面学习的方法,比如朗读感受、细节揣摩、结合生活体验,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自读、互议的基础上,呈现了以下精彩发言。
生甲:从诸小妹“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的发问,可以推想,妻子回娘家省亲,对小妹说起自己在阁子里如何凭几学书,如何问夫君古事,或者其他开心快乐的事情,让小妹对阁子产生了极大兴趣。可见当年的夫妻恩爱情深。
生乙:“吾妻死,室坏不修。”话语平常,意蕴颇深:爱妻亡故,轩阁颓坏也没有心思去修葺整理了——人已去,修何益?。
生丙:这七个字还可以这样解讀:在妻子亡故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作者都害怕修旧翻新改变了轩阁原来的结构和气氛,抹去了妻子曾经的形迹,影响了自己的睹物缅怀。
生丁:“庭有枇杷树,我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最为痛楚深沉,表达也极为含蓄蕴藉。樹已亭亭如盖,人却生死相隔,读来悲凉塞胸,热泪盈眶,真让人“悲肠寸断”。
事实证明,如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或者阅读体验,学生是有可能跨越时空的限制,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当然,这中间需要老师当好桥梁,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文本,更要备学生,适合学生的课堂才能是有效的课堂。
一、朗读读带动体验,方法多样读感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教学文言文最重要的形式,是学习的入门之径。通过朗读时语气、语调、语势的变化,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能够让无声的语言传达出内在的情感,供朗读者感受、体悟。
朗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自由朗读,有利于熟悉文本、自我感悟;教师示范朗读,有利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去读、去悟,从而涵泳文中。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范读越来越少,特别需要引起重视。教学《项脊轩志》时,笔者特意示范朗读了第2段(“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令人长号不自禁”),我有意读得缓慢、低沉,努力读出妪、娘和大母的语气语调,学生静听、模仿、自读,慢慢地,终于心情沉重起来,喉咙哽咽起来,虽未“长号”,已经“悲”从心来。我再请学生边朗读边想象“诸父异爨……再变矣”的情景,想象娘扣门而问和大母持笏而言的情景,终于让他们渐渐走入作品情境之中,感触到作者沉痛的心境。
这样多方式、多层次地朗读,学生获得的体悟和认识是从文本中“生长”出来的,而不是由外向内“栽种”进去的。
二、经验调动体验,以己推人悟感情。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与经验。
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第2段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写先妣的内容都是由老妪介绍的?这个问题涉及细节,说明学生有心通过细节体悟情感,可是没能读出来。笔者于是因势利导,提示他们:归有光写这篇文章时十八岁,与在座的同学年纪相仿;大家也写过有关母亲的文章,你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会这样写?
经过提示,学生受到启发:自己写母亲,内容大多是直接发生于“我”与母亲之间,而归有光所写的全是老妪的转述。为什么会如此?原因恐怕只能是实在无回忆可以记录。这一点,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先妣事略》可以得到印证。《先妣事略》中说母亲一生育有八个儿女,二十六岁便因病去世了,可以想见归有光幼时能得到的母亲的抚慰是相当有限的。所以他说“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意思是说只能想起一两件事情,其他的茫茫然记不清了。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得到母亲的爱抚,而作者则年幼失母、“无母何恃”!由己推人,作者心中的无限悲凉,我们似乎能够隐隐感受得到,恻隐之心也就油然而生。再回头去读有关先妣的文字,心情也就沉重了许多。
因此,调动生活经验,比照文本内容,设身处地去感受人物、感受事件,会使感情悟得更加真切。
三、提问激发体验,交流碰撞明感情。
课堂对话要达到有效,以学生为主体是必要的,但在一些重点和难点处,教师的提示与引导也至关重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提问是帮助学生体会感情的重要方法。
文章解读到补记部分时,笔者对学生说:“我们可以读懂十八岁的归有光,那时的他和我们一样直率,‘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不自禁’,直接写出内心的悲凉。而后面这段是三十五岁的归有光所写,这时的他思想更成熟,情感也更内敛,大家还能从细微处探得真情吗?”这样提问是想用挑战来激发学生的斗志,希望他们运用前面学习的方法,比如朗读感受、细节揣摩、结合生活体验,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自读、互议的基础上,呈现了以下精彩发言。
生甲:从诸小妹“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的发问,可以推想,妻子回娘家省亲,对小妹说起自己在阁子里如何凭几学书,如何问夫君古事,或者其他开心快乐的事情,让小妹对阁子产生了极大兴趣。可见当年的夫妻恩爱情深。
生乙:“吾妻死,室坏不修。”话语平常,意蕴颇深:爱妻亡故,轩阁颓坏也没有心思去修葺整理了——人已去,修何益?。
生丙:这七个字还可以这样解讀:在妻子亡故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作者都害怕修旧翻新改变了轩阁原来的结构和气氛,抹去了妻子曾经的形迹,影响了自己的睹物缅怀。
生丁:“庭有枇杷树,我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最为痛楚深沉,表达也极为含蓄蕴藉。樹已亭亭如盖,人却生死相隔,读来悲凉塞胸,热泪盈眶,真让人“悲肠寸断”。
事实证明,如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或者阅读体验,学生是有可能跨越时空的限制,与作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当然,这中间需要老师当好桥梁,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文本,更要备学生,适合学生的课堂才能是有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