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看近50年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3年10月18日,在北京创办军乐队的英国人赫德写信说,其乐队中的第一单簧管演奏者,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被保定的军乐队以四倍高薪聘走,这说明中国人演奏单簧管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 1922年10月,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成立后,单簧管演奏家穆志清先生曾前往任教。[2]经数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下半叶,我国单簧管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但有一些演奏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①单簧管作品也在国际比赛中夺冠。②从60年代初起,国人开展了对单簧管艺术的研究,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献,回顾了单簧管艺术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促进单簧管艺术在我国发展,不揣冒昧草成此文,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 历史文献——从无到有,渐入佳境
  
  笔者在1962年至2004年的我国大陆各类报刊上共搜集到77篇有关的单簧管文献,根据内容可分为作品介绍与分析、演奏技巧与教学、单簧管艺术史、乐器制造与技术四类,各类篇数及所占比例见下表。
  
  张仁富的短文《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不仅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唯一的文章,也是上个世纪发表的唯一介绍中国作品的文章。10年之中只有一篇文章发表出来,说明那时单簧管艺术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演奏技术与教学、艺术史、乐器制造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展起来。
  70年代比60年代有所进步,发表的6篇文章中,除了一篇译文谈论演奏技法,其余5篇都是谈乐器制造与技术的,主要探讨如何制造哨片、嘴子等部件。因为当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不可能对单簧管作品进行介绍与分析,更没有条件研究单簧管艺术史,所以在这两方面“交白卷”并不奇怪。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总数已比60年代增加了许多,说明通过单簧管演奏家和制造家的努力,单簧管艺术这一时期在我国还是有所发展的。
  随着改革开放,单簧管艺术也迎来了春天。8 0年代共发表24篇文献,是70年代的4倍。其中5篇有关单簧管艺术史论文的发表,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学术空白。在80年代发表的论文中有11篇研究演奏技术与教学的内容,占论文总数的45%以上,而且从数量上超90年代。其中大部分文章介绍呼吸、运指、舌奏等最基本的技法,说明当时大家比较注重基本演奏技法的探讨和教学。有关乐器制造与技术论文的数量比70年代也有所增加;但作品介绍与分析方面的论文数量和60年代相比却没有增加。
  从表面看来,90年代发表的论文总数低于80年代,除作品介绍与分析方面的论文数量有所增加之外,其他类别的论文数量都有所下降,如乐器制造与技术方面的论文从7篇减到了2 篇。但这一时期的论文质量却比80年代有大幅度的提高。如前面提到的《单簧管哨片研究》一文便是90年代发表的,这篇文章的学术价值较高,引起国内外音乐学界的广泛注意。作品介绍与分析文献的从80年代的一篇增加到4篇,但其中没有一篇介绍中国作品,这是一个缺憾。
  在21世纪的头4年中发表的论文数量不但超过20世纪90年代,也超过了上世纪发表论文最多的80年代。探讨演奏技法与教学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达到了55%以上,说明这是大家的关注的热点。可以预计,21世纪的头10年,单簧管文献发表的数量会达到历史最高点,如何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二、 学科发展——植根传统,放眼世界
  
  我国单簧管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很快,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令人鼓舞。但笔者通过阅读文献看出,我们在单簧管学术研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任何一门艺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她的传统文化土壤。卞萌在《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一书中认为:近百年来钢琴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茁壮成长,是因为中国人民把外来的“钢琴文化这一种子,播种在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8]要促进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我们也必须把它播种在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之中,然而在20世纪,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相当不够。为了在21世纪把单簧管艺术植根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我们必须做大力提倡创作、推广中国作品,学习传统音乐,及时总结经验,并尽快建立我国的单簧管教学体系。
  我国钢琴界的老前辈胡伯亮教授在谈到建立中国钢琴学派这个重要问题时曾经指出:“要多多写出为中国人所接受、所欢迎的好作品来”。卞萌则认为:“有了优秀的中国作品,才能有自己的钢琴演奏方面的中国特点,才能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演奏特色来,否则建立中国钢琴学派就是一句空话”。[9]虽然50多年前,张仁富先生就希望作曲家和单簧管演奏家建立创作上的友谊和联系,中国作曲家也为单簧管创作了不少作品。(13( 已发表的单簧管文献中几乎只介绍和分析外国作品,很少介绍我国作品的现象,反映出演奏家们对中国作品兴趣不大的事实。与外国经典作品相比,现有的中国作品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写作技巧方面亦可能不够成熟。但演奏家们应当积极支持和鼓励我国作曲家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更应大力提倡演奏中国作品,促使更多更好的中国作品问世,只有积累一定数量的中国作品,单簧管艺术才有可能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张仁富先生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建议,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演奏家急需增强与作曲家的友谊和合作,为能有好作品问世创造条件。
  由于单簧管是外来乐器,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学单簧管的人只要学好西方人的技巧就可以了,他们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学习我国的传统音乐,而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也没有什么可以供他们学习和参考的技术与方法。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众所周知,20世纪后半叶单簧管演奏技法在西方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其中一些技法(如循环换气法)则是从东方学习到的。据王汉华先生研究:“最早使用循环换气法的当属我国的唢呐艺人。50年代初,我国笛子演奏家赵松庭成功地将这一技巧运用于笛子。国外的一些管乐演奏家也竞相学之,获得了一定的成功。”[10] 王汉华的文章早在1983年就发表了,而且那时,唢呐、笛子等民族乐器演奏家已经普遍掌握了这种方法,但我国大多数单簧管演奏家对它几乎全然不知。直到1998年,由国际单簧管协会(ICA)主办的单簧管艺术节在北京举行,当该协会主席斯普瑞博士(Dr.Robert-Spring)用这种源于中国的“新技法”演奏罗西尼的《引子、主题与变奏》时,我国的许多演奏家才第一次听到它的实际演奏,有的与会者甚至感慨地说:“这种方法我们过去连想都没敢想过!”。如果在50年代,能有一位单簧管演奏家不耻下问,向民间艺人或民族管乐器演奏家学习,我们可能早就掌握了这种技法,外国人则要来向我们学习这种方法了。循环换气法的“出口转内销”说明我们在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扩大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同时,忽视了对本民族传统音乐、传统演奏技法的学习,也没有重视与国内民乐界同行的交流。如果我们在这一方面不能有所改进,单簧管艺术就永远不可能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植根,永远不可能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民族管乐界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根据原来只用在长音上的循环换气法原理,发明了在吐音上应用循环换气法的方法,并已经在竹笛和唢呐等乐器上运用和推广。我们应当尽快地向他们学会这种换气法,不要让它再来一次“出口转内销”。
  因为发展单簧管艺术,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所以介绍单簧管在欧洲发展的历史是必要的,但更应当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这包括了总结单簧管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和总结我国制造单簧管的历史经验两方面的内容。现在,学生们还能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史,如果我们如果不开展这项研究,把“口传”的记录下来,再过十几年,补写这段历史都将成为不可能的事。一种乐器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该国制造此种乐器能力、规模和技术都有密切关系。钢琴和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提高是不可想象的。目前单簧管制造及其技术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十分薄弱环节,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及时总结已有的经验,才能对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有所促进。
  1980年,国际著名单簧管演奏家唐纳尔德?韦斯特莱克先生应邀访问我国时曾经认为“中国的语言很美,充分具备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中国单簧管学派的基本条件",他还预言中国“必将培养出震惊世界乐坛的艺术大师”。[1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单簧管学派应当是我国单簧管界的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起中国独特的教学体系。因为教学是发展器乐艺术的中心环节,如果不对教学进行研究,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后继乏人,根本就谈不上发展,更没有可能去建立学派了。据统计,仅在1979年到1990年间,中国钢琴界便发表了80多篇有关钢琴教学的论文,[11]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极大地促进了钢琴教学的发展,为我国选手攀登世界钢琴艺术的高峰和建立我国特有的钢琴学派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涉及演奏技术与教学的单簧管文献中介绍演奏技术的多,讨论教学问题的少。加强对单簧管教学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21世纪,我们如果能够将单簧管艺术植根于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单簧管学派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陶亚兵《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史稿》[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第210页。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第95页。
  [3] 张仁富《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J],《人民音乐》,1962年9期第10页;席伟泷、陈其钢的《单簧管曲晨歌》[J],《交响》2001年9期。
  [4] 尼·拉姆齐《复吐音与单簧管乐器》[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3年4—5期第183页;《单簧管新音响》[J],《黄钟》,1991年第1期。
  [5] 李华山《单簧管艺术史》[J],《齐鲁艺苑》,1987年第1期第45页。
  [6] 席伟泷、姜存发《单簧管哨片研究》[J],《黄钟》,1991年第2期。
  [7]张仁富《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J],《人民音乐》,1962年第9期第10页。
  [8]席伟泷、陈其钢的单簧管曲《晨歌》[J],《交响》,2001年第9期。
  [9] 王汉华《“音不间断换气法”在管乐演奏中的运用》[J]《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50—53页。
  [10]王端玮《与单簧管专家威斯特莱克的一席谈》[J],《音乐艺术》,1982年第1期第81页。
  
  邸晓嫣 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在今年3月第35届香港艺术节上,香港中乐团的《乐旅中国》专场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  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家阎惠昌在演出开始前提示说:让我们在六位作曲家不同风格的音乐引领下,以听觉去神游五彩斑斓、历史悠久的神州大地,领略中国文化的永恒魅力。的确,六部风格与技法各具特色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神奇画卷:韩兰魁的音诗《丝路断想》,以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昔日令人神往的古丝绸之
美国当代作曲家梅诺蒂①与许多实验性的作曲家走着不同的道路,始终坚守着浪漫主义音乐的阵地,以“反潮流”的身份出现在现代主义的汪洋中。时至2007年,随着梅诺蒂的溘然长逝,历史又似乎到了盖棺定论、重新审视这位伟大人物的时候。毋庸置疑,仅用“传统”或“保守”等术语并不足以囊括梅诺蒂的音乐风格,因为一位作曲家之所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必定在某些方面存在着“革新性”。本文试以梅诺蒂《F大调钢琴协奏曲》(以下称《
为全面回顾和展示中国交响乐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成果,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以下简称“音乐季”),将于今年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正式开幕。  “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活动是以展演音乐会为主线,同时配套举办回顾展、论坛和辞书出版等三项内容。通过演出与论坛、展览与出版的有机结合,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交响乐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为确
2019年暑假,对于黄冈中学高二(7)班的包琳灿来说,终生难忘,她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设计调查问卷做课题,第一次深入农村走访留守儿童,第一次访问陌生的社会人士,第一次学做数据分析……稚嫩的目光第一次以研究的视角投向身边的社会,独立探究书本之外的世界。  这个暑假,包琳灿和另外七名课题组成员,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执行了课题《黄冈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游戏成瘾问题的调查》。“心灵深受震撼,意志也得
在中国音乐学院四十年院庆为教授们出版的系列丛书中,董维松先生《对根的求索——中国传统音乐学文集》①(以下简称《文集》)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本。作者曾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是老一辈著名音乐理论家。他常年潜心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编写过二十余部(篇)教材,出版河北梆子《蝴蝶杯》、汉剧《宇宙锋》(记谱与音乐分析),合编过对中国民族音乐学产生
“嗡嘛呢叭咪吽”……每当人们走过纳木错湖畔时,总能听到这发自信徒心底的虔诚咏唱——六字真言。它浓缩着藏族人民的生存、生活和生命,透过它也仿佛听到了藏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同时也感受到了宗教文化中的世俗和世俗人文中的宗教。  我國当代作曲家、星海音乐学院曹光平教授,于2003年两赴西藏采风,被美丽的风土人情所感动,创作了无伴奏三声部女声合唱《天湖·纳木错》。作品在2009年“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赛中
2009年10月2日晚,由文化部、国家大剧院、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民族音乐巡礼百场系列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正值国庆华诞、“中秋”前夜,因此为这次活动拉开帷幕的首场音乐会即名为“金秋盛典”。这也是中央民族乐团与国家大剧院第三度携手上演“天涯共此时”中秋音乐会,鸣奏“月圆人团聚,国盛家和兴”的盛世篇章。这台融中国古典文化与时代清新气息于一体的音乐会,以月寄情、以景生情、以乐抒情,充
在我国,著作权与版权是同义语。  音乐作品是音乐著作权(版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音乐著作权(版权),是基于音乐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音乐著作权(版权)的基本大法,该法认定的音乐著作权(版权)内容,是指音乐著作权人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其音乐作品有权进行控制、利用、支配的具体行为方式。音乐著作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音乐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音乐作品完整权等
一、关于剧本与创作背景    该剧是应大庆市文化局委约创作的,并于2008年6月18日在中国(大庆)首届湿地文化节上演出,全剧时长约90分钟,共计20个段落(含序曲、尾声),具体安排见下面的图表。其音乐创作从构思到创作完成,贾达群倾注全部精力,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是贾达群继去年为台湾创作大型新昆风歌剧《梦蝶》之后又一部力作。该剧音乐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创作手法上糅合传统、现代作曲技法,多元
2008年6月16日,微雨轻风的初夏时分,南京师范大学随园音乐厅内,来自全国各地音乐院校的领导、专家,江苏省教育厅、文联及音协的领导,陈洪先生家乡及母校的代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校友、老师与学子济济一堂,共同纪念陈洪先生的百年诞辰。在为期一天的纪念活动中,人们怀着崇敬之情重温了陈洪先生的艺术人生,回顾了陈洪先生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探讨了陈洪先生毕生热爱的音乐教育事业在我国未来的学科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