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每一个汉字都有特定的寓意,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寓意得到不断扩充和完善,这对于人们解读文言文和诗歌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高中阶段人教版的课本为例,分析文言文和诗歌中“独”字后面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说文解字》云:“羊为羣。犬为独。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羣。”由此可以看出,“独”的本义是独自、独立、单独,后来引申为“专一”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是,“独”是一种外形像老虎、白色的身子、毛与猪身上的一样、尾巴像马一样叫做“独犭谷”的野兽。而《诗经·小雅》中对“独”的解释是“独,单也”,《孟子》中提到“老而无子曰独”,而《礼记》中说的是“无子孙曰独”,《中庸》《大学》中则说到“慎独”。从“独”字的字义发展来看,虽然发展到后来的代际关系的无子、无子孙,词义有所扩大,但表示自身状态、品性的单独、独立一直保留下来。那么,“独”字在古代的诗歌中有什么深刻的情感意蕴呢?
一、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
杜甫在漂泊西南的夔州时,写下了一组咏史怀古诗,分别咏叹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而王昭君是这五人中唯一的女性。也许是相同的境遇,杜甫对王昭君格外欣赏和怜悯。王昭君出生于江南,聪慧秀丽,因为画师的缘故,这个美貌的巾帼只能远嫁异邦来避免老死皇宫的结局。“独留青冢向黄昏”中,一个“独”字把王昭君远嫁异域、常年去国离乡的怨恨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王昭君的去国怀乡与杜甫的漂泊西南、远离家乡是类似的,所以杜甫也有意借王昭君的事迹来抒发自己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
南渡之前的李清照,生活充满乐趣与惬意,少女生活中的清丽柔媚,结婚后与丈夫赵明诚短暂分别的闺怨离愁,无不让人觉得清新而有趣。南渡之后,随着大量资产在逃亡过程中散佚,李清照的生活已没有以前泼茶论诗的惬意,也没有了心爱的丈夫与自己为伴,只剩下余生漫长的日子。在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的三大沉重的打击之后,李清照的生活变得愁情浓重。《声声慢》正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代表作。“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出了李清照身在异乡、无人陪伴、只能静待时光流逝的孤独寂寞。词中的其他意象,如淡淡的菊花酒、晚来的秋风、旧识的大雁、满地的黄花、点点滴滴的细雨、被雨浸润的梧桐,无不都渲染了这异乡的孤寂。
二、无人赏识的壮志难酬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一个人在懵懂年幼的时候,会通过学习知识来认识世界,书本教导人们做一个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了现实的不完美,有些适应能力强的人慢慢变得世故、圆滑,在生活中如鱼得水。而有一些人,他们或许比较固执、比较笨拙,没有学会这些技巧,只知道坚持自己所认为的真理和理想,不在乎人们甚至社会怎么看待他们。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便是如此。屈原一直主张楚国通过变法图强,并联合齐国共同对抗秦国,但由于小人的诬陷,楚怀王疏远他,顷襄王放逐他,流离、辗转沅、湘二水间长达九年。对于立志报国的屈原来说,流放到远离国事的地方,这无疑是一种折磨。所以,屈原才会说到“吾独穷困”。这个“独”字虽说是对自己现在抑郁不得志的状况的抱怨,但其中也隐含着对自己的赞赏,赞赏自己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不会跟其他人一样,随波逐流,阿谀奉承,做好自己作为臣子的本分。虽然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乐趣,但屈原依然“独好修以为常”。这个“独”字,不仅表达了自己修身养性却没有得到别人赏识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信念的坚持,绝不会随俗浮沉。《离骚》中的“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和“余独好修以为常”,这两句都显示出屈原的壮志难酬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三、知音难遇的悲伤失落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指出人生有三境: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要耐得住独自奋斗的寂寞,才能守得住成功后灯红酒绿的繁华。奋斗的路上,人们有很多战友,但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你呢?可以称为知己的又有几人呢?《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的毛泽东32岁,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段。他的前半生,有很多经历跟长沙有关,学生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后来领导过长沙土木工人罢工,因为帮忙成立湖南省总工会而被通缉。在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长沙时,他写下了这首诗,回忆以前和同学意气风发的时候,抒发了自己对于未来的雄心壮志。开篇写道“独立寒秋”,毛泽东孤身一人立于湘江橘子洲头,不仅抒发了自己孤身一人的寂寞,同时还隐含着没有知己的悲伤失落。上片的最后写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看似是对当前动荡的时世发出一个客观评论,但其实也暗含着回答,跟毛泽东一样的革命者才是主宰国家命运的人。而怀有这样雄心壮志的毛泽东,又有谁真正了解呢?知音难遇一直是文人志士所面临的问题,毛泽东也不例外,这个心境通过“独”字可见一斑。
四、时逝年老的感伤惆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慢慢地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越来越远,有的是因为成家立业而疏远,有的是因为工作生活的异域而渐行渐远,有的是因为生活繁忙而疏于见面。生活在和平年代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在战乱时期饱受颠沛流离的人们。因为战乱,他们为了保命而四处奔走,远离家乡,与家人分离,明天在哪里、下一刻还有谁在身边都不知道。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足迹遍布很多地方,经陕西至河南到甘肃,再到了四川、重慶,最后辗转到了湖南。而在重庆的夔州,杜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高》。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秋天,常年的颠沛生活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此时的杜甫已五十六岁,已到了人生之秋。所以,他在《登高》中写下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首诗中的“独”不仅说明杜甫此时孤身登台,从“百年”能看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多病”显示出时间前进而身体每况愈下的现状,作者却无可奈何,空余惆怅。岁月流逝的感伤和惆怅,对于这位敏感的诗人来说,更加强烈。
五、笑看人生的乐观豁达
一生中,人们总会遇到种种的挫折和不如意。但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有的人怨天尤人、悲观恨世,于是整天沉浸于悲伤之中,不能自拔。有些人却不一样,他们坦然接受命运给他们的挫折,不因命途的不公而怀疑自己、疑惑人生,总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处世,苏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定风波》小序中,苏轼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天,这一年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的第三年。“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始了他一贬再贬的仕途生涯。由湖州知州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远离天子脚下,苏轼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然、享受生活。这一天上一刻还春光明媚,下一刻却下起了雨,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扫兴的事,不仅不能惬意地欣赏春光,还得到处找地方避雨,怎能不狼狈?而同样的境遇,苏轼却“吟啸且徐行”,不介意淋雨,也不因为被贬而低沉抑郁,而是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乐观豁达,正是通过小序中的“独”字体现出来的。
六、结语
“独”字常理解为“单独”“独自”,其背后蕴含的情感却比字义来得丰富,来得深沉。每个诗人或词人在写作中应用“独”字,都因自身的不同境遇而寄托了不同的情感。这些情感,或许是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或许是无人赏识的壮志难酬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或许是知音难遇的悲伤失落,或许是时逝年老的感伤惆怅,或许是笑看人生的乐观豁达,无一不是作者坎坷不平、忧郁愤恨心情的写照。对“独”字的解读,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诗人崎岖而饱满的人生,更好地解读“诗言志”。
(江西南康四中)
《说文解字》云:“羊为羣。犬为独。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羣。”由此可以看出,“独”的本义是独自、独立、单独,后来引申为“专一”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是,“独”是一种外形像老虎、白色的身子、毛与猪身上的一样、尾巴像马一样叫做“独犭谷”的野兽。而《诗经·小雅》中对“独”的解释是“独,单也”,《孟子》中提到“老而无子曰独”,而《礼记》中说的是“无子孙曰独”,《中庸》《大学》中则说到“慎独”。从“独”字的字义发展来看,虽然发展到后来的代际关系的无子、无子孙,词义有所扩大,但表示自身状态、品性的单独、独立一直保留下来。那么,“独”字在古代的诗歌中有什么深刻的情感意蕴呢?
一、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
杜甫在漂泊西南的夔州时,写下了一组咏史怀古诗,分别咏叹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而王昭君是这五人中唯一的女性。也许是相同的境遇,杜甫对王昭君格外欣赏和怜悯。王昭君出生于江南,聪慧秀丽,因为画师的缘故,这个美貌的巾帼只能远嫁异邦来避免老死皇宫的结局。“独留青冢向黄昏”中,一个“独”字把王昭君远嫁异域、常年去国离乡的怨恨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王昭君的去国怀乡与杜甫的漂泊西南、远离家乡是类似的,所以杜甫也有意借王昭君的事迹来抒发自己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
南渡之前的李清照,生活充满乐趣与惬意,少女生活中的清丽柔媚,结婚后与丈夫赵明诚短暂分别的闺怨离愁,无不让人觉得清新而有趣。南渡之后,随着大量资产在逃亡过程中散佚,李清照的生活已没有以前泼茶论诗的惬意,也没有了心爱的丈夫与自己为伴,只剩下余生漫长的日子。在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的三大沉重的打击之后,李清照的生活变得愁情浓重。《声声慢》正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代表作。“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出了李清照身在异乡、无人陪伴、只能静待时光流逝的孤独寂寞。词中的其他意象,如淡淡的菊花酒、晚来的秋风、旧识的大雁、满地的黄花、点点滴滴的细雨、被雨浸润的梧桐,无不都渲染了这异乡的孤寂。
二、无人赏识的壮志难酬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一个人在懵懂年幼的时候,会通过学习知识来认识世界,书本教导人们做一个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了现实的不完美,有些适应能力强的人慢慢变得世故、圆滑,在生活中如鱼得水。而有一些人,他们或许比较固执、比较笨拙,没有学会这些技巧,只知道坚持自己所认为的真理和理想,不在乎人们甚至社会怎么看待他们。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便是如此。屈原一直主张楚国通过变法图强,并联合齐国共同对抗秦国,但由于小人的诬陷,楚怀王疏远他,顷襄王放逐他,流离、辗转沅、湘二水间长达九年。对于立志报国的屈原来说,流放到远离国事的地方,这无疑是一种折磨。所以,屈原才会说到“吾独穷困”。这个“独”字虽说是对自己现在抑郁不得志的状况的抱怨,但其中也隐含着对自己的赞赏,赞赏自己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不会跟其他人一样,随波逐流,阿谀奉承,做好自己作为臣子的本分。虽然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乐趣,但屈原依然“独好修以为常”。这个“独”字,不仅表达了自己修身养性却没有得到别人赏识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信念的坚持,绝不会随俗浮沉。《离骚》中的“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和“余独好修以为常”,这两句都显示出屈原的壮志难酬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三、知音难遇的悲伤失落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指出人生有三境: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要耐得住独自奋斗的寂寞,才能守得住成功后灯红酒绿的繁华。奋斗的路上,人们有很多战友,但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你呢?可以称为知己的又有几人呢?《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的毛泽东32岁,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段。他的前半生,有很多经历跟长沙有关,学生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后来领导过长沙土木工人罢工,因为帮忙成立湖南省总工会而被通缉。在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长沙时,他写下了这首诗,回忆以前和同学意气风发的时候,抒发了自己对于未来的雄心壮志。开篇写道“独立寒秋”,毛泽东孤身一人立于湘江橘子洲头,不仅抒发了自己孤身一人的寂寞,同时还隐含着没有知己的悲伤失落。上片的最后写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看似是对当前动荡的时世发出一个客观评论,但其实也暗含着回答,跟毛泽东一样的革命者才是主宰国家命运的人。而怀有这样雄心壮志的毛泽东,又有谁真正了解呢?知音难遇一直是文人志士所面临的问题,毛泽东也不例外,这个心境通过“独”字可见一斑。
四、时逝年老的感伤惆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慢慢地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越来越远,有的是因为成家立业而疏远,有的是因为工作生活的异域而渐行渐远,有的是因为生活繁忙而疏于见面。生活在和平年代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在战乱时期饱受颠沛流离的人们。因为战乱,他们为了保命而四处奔走,远离家乡,与家人分离,明天在哪里、下一刻还有谁在身边都不知道。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足迹遍布很多地方,经陕西至河南到甘肃,再到了四川、重慶,最后辗转到了湖南。而在重庆的夔州,杜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高》。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秋天,常年的颠沛生活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此时的杜甫已五十六岁,已到了人生之秋。所以,他在《登高》中写下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首诗中的“独”不仅说明杜甫此时孤身登台,从“百年”能看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多病”显示出时间前进而身体每况愈下的现状,作者却无可奈何,空余惆怅。岁月流逝的感伤和惆怅,对于这位敏感的诗人来说,更加强烈。
五、笑看人生的乐观豁达
一生中,人们总会遇到种种的挫折和不如意。但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有的人怨天尤人、悲观恨世,于是整天沉浸于悲伤之中,不能自拔。有些人却不一样,他们坦然接受命运给他们的挫折,不因命途的不公而怀疑自己、疑惑人生,总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处世,苏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定风波》小序中,苏轼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天,这一年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的第三年。“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始了他一贬再贬的仕途生涯。由湖州知州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远离天子脚下,苏轼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然、享受生活。这一天上一刻还春光明媚,下一刻却下起了雨,不得不说这是一件扫兴的事,不仅不能惬意地欣赏春光,还得到处找地方避雨,怎能不狼狈?而同样的境遇,苏轼却“吟啸且徐行”,不介意淋雨,也不因为被贬而低沉抑郁,而是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这一份与众不同的乐观豁达,正是通过小序中的“独”字体现出来的。
六、结语
“独”字常理解为“单独”“独自”,其背后蕴含的情感却比字义来得丰富,来得深沉。每个诗人或词人在写作中应用“独”字,都因自身的不同境遇而寄托了不同的情感。这些情感,或许是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或许是无人赏识的壮志难酬及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或许是知音难遇的悲伤失落,或许是时逝年老的感伤惆怅,或许是笑看人生的乐观豁达,无一不是作者坎坷不平、忧郁愤恨心情的写照。对“独”字的解读,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诗人崎岖而饱满的人生,更好地解读“诗言志”。
(江西南康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