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袭击对美国来说是个很可怕的信号:即突显了美国与中东普通反美民众、而非“专业恐怖分子”的对立激化
叙利亚当地时间9月12日,美国驻叙利亚大使馆遭到四名武装人员袭击。在激烈枪战过后,三名武装人员身亡,一名被叙利亚安全人员逮捕。
事发之时,美国时间还是9月11日的深夜,很多美国人还沉浸在“9·11”事件五周年纪念日的悲痛里。这样的一个巧合,使“基地”将重装上阵的传言得到强化,让美国人在悲痛之上增加了更多的不安全感。
这真的是恐怖主义一次精心策划的卷土重来吗?
枪战现场如同美国大片
美国驻叙使馆就在大马士革市中心使馆设有2.4米高的防护墙,外围由当地安全部队守卫,美国海军陆战队负责馆内文件监护和使馆人员贴身护卫。
据叙利亚媒体9月13日报道,当地时间上午10时许,袭击者分乘两辆汽车,其中一辆是载有爆炸装置的卡车。第一辆汽车先在美国使馆门前停下,三名武装人员跳下车,一边高呼“真主伟大”,一边向使馆门和叙利亚警卫岗哨射击和投掷手榴弹,双方激烈交火。
与此同时,那辆装有炸弹的卡车悄然驶至美国使馆的后门,准备引爆。然而,就在这时,卡车司机听到使馆前枪声大作,慌作一团,跳车就跑,未能引爆炸弹(一说是听到枪声,跑过去支援同伙)。不过,他最终还是中弹被捕。
那些经历了枪战现场的人更是觉得惊心动魄。
阿布戴尔·诺尔是一名叙利亚国会议员,当天正好在枪战现场。他说:“就像一部电影,我没法相信眼前的事实,那里是大马士革最安全的街区啊!他们互相射击,我看到一名安全人员倒在地上,地面上都是血,这时候我知道这不是电影了,于是我转身就跑。枪战大约持续了15分钟,在我身后,还传来了3次手榴弹的爆炸声……”
枪战过后,美国外交官均安然无恙。但是一名叙利亚安全人员在袭击中丧生,另有至少11人受伤。袭击还波及距美国使馆仅十几米的中国使馆,使馆政务参赞李鸿昱脸部也被流弹击中。
又是“基地”吗
这些武装人员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发动袭击?由于目前尚未有任何组织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这成了全世界最关心的问题。
最初,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被抓获的武装人员身上,希望能审个水落石出。不过,这名被逮捕的武装分子因为伤势严重,最后也在医院中死亡。叙利亚国家通讯社称,这人伤势过重,无法接受审问,安全机构没有从他嘴里弄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由于事发时间具有特殊意味,加上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又刚刚威胁要袭击美国,所以很多媒体在事发之初都立刻联想到基地组织。欧洲和美国的股票、期货指数因此纷纷下跌,油价也应声上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次事件并非基地组织所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我看了枪战现场的照片和相关的报道,可以确认武装分子用的武器比较落后,炸弹也是土制的,袭击的手段也很落后,采用的战术也不明确,甚至连使馆周围的情况也没摸清楚。因此,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次袭击不是基地组织所为。”
李伟还强调,如果说他们和基地存在联系,那也是精神上的,不是组织上的。它更像是一些小型组织自发的袭击行为。
9月13日,叙利亚政府宣布这四名武装分子都是叙利亚人,并且表示这次袭击是一个知名度较小的逊尼派武装团体所为,他们自称“利凡特军”(阿拉伯语音译为Jund al-Sham,英文名为Soldiers of Levant,利凡特是指包括叙利亚在内的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叙利亚政府表示这个组织和基地组织存在联系,并且认为它是一个恐怖组织。
自发反美行动更难防范
反恐专家李伟认为,这次袭击从个案来说,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从美国的反恐扩大化的大背景来看,它又是有着必然性的。
李伟说,这次袭击对美国来说是个很可怕的信号:即突显了美国与中东普通反美民众、而非“专业恐怖分子”的对立激化。
国际恐陆主义活动可以分为“四圈”,第一圈是基地组织自己,第二圈是基地的盟友,第三圈是向基地靠拢的各国的恐怖主义组织,最后就是同情基地立场的普通民众。
发生在叙利亚的这次袭击,很有可能就是当地的反美民众的自发行动。这就意味着,部分普通民众已经开始认同基地组织的理念,意味着美国为自己培养了更多的敌人。
这和美国将反恐扩大化是分不开的。首先,在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中,美国的态度太偏向以色列。其次,布什最近又呼吁打击“伊斯兰法西斯主义”,加上伊拉克问题迟迟没能解决,伊朗问题日益恶化。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必然高涨。
由于反美的民众在阿拉伯世界很多。这些人袭击的手段虽然落后,但他们的自发反美行动却很难防范。
叙利亚在对国内的控制上还是比较有力的,而其他中东国家则比较混乱,部分枪支、弹药流失到民间的现象很多,如果这些人行动起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处境将更加危险。美国能够保得住自己的国土安全,但是却难以保证在海外的美国利益。一切美国的机构和公民都可能遭到反美民众自发的袭击。
而如果美国以此为借口,继续加大反恐力度,将反恐战争扩大化,将对立面扩大,向其他不合作的国家施加更大的压力,美国和中东地区反美民众之间的情绪对立势必进一步激化。
叙利亚当地时间9月12日,美国驻叙利亚大使馆遭到四名武装人员袭击。在激烈枪战过后,三名武装人员身亡,一名被叙利亚安全人员逮捕。
事发之时,美国时间还是9月11日的深夜,很多美国人还沉浸在“9·11”事件五周年纪念日的悲痛里。这样的一个巧合,使“基地”将重装上阵的传言得到强化,让美国人在悲痛之上增加了更多的不安全感。
这真的是恐怖主义一次精心策划的卷土重来吗?
枪战现场如同美国大片
美国驻叙使馆就在大马士革市中心使馆设有2.4米高的防护墙,外围由当地安全部队守卫,美国海军陆战队负责馆内文件监护和使馆人员贴身护卫。
据叙利亚媒体9月13日报道,当地时间上午10时许,袭击者分乘两辆汽车,其中一辆是载有爆炸装置的卡车。第一辆汽车先在美国使馆门前停下,三名武装人员跳下车,一边高呼“真主伟大”,一边向使馆门和叙利亚警卫岗哨射击和投掷手榴弹,双方激烈交火。
与此同时,那辆装有炸弹的卡车悄然驶至美国使馆的后门,准备引爆。然而,就在这时,卡车司机听到使馆前枪声大作,慌作一团,跳车就跑,未能引爆炸弹(一说是听到枪声,跑过去支援同伙)。不过,他最终还是中弹被捕。
那些经历了枪战现场的人更是觉得惊心动魄。
阿布戴尔·诺尔是一名叙利亚国会议员,当天正好在枪战现场。他说:“就像一部电影,我没法相信眼前的事实,那里是大马士革最安全的街区啊!他们互相射击,我看到一名安全人员倒在地上,地面上都是血,这时候我知道这不是电影了,于是我转身就跑。枪战大约持续了15分钟,在我身后,还传来了3次手榴弹的爆炸声……”
枪战过后,美国外交官均安然无恙。但是一名叙利亚安全人员在袭击中丧生,另有至少11人受伤。袭击还波及距美国使馆仅十几米的中国使馆,使馆政务参赞李鸿昱脸部也被流弹击中。
又是“基地”吗
这些武装人员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发动袭击?由于目前尚未有任何组织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这成了全世界最关心的问题。
最初,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被抓获的武装人员身上,希望能审个水落石出。不过,这名被逮捕的武装分子因为伤势严重,最后也在医院中死亡。叙利亚国家通讯社称,这人伤势过重,无法接受审问,安全机构没有从他嘴里弄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由于事发时间具有特殊意味,加上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瓦赫里又刚刚威胁要袭击美国,所以很多媒体在事发之初都立刻联想到基地组织。欧洲和美国的股票、期货指数因此纷纷下跌,油价也应声上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次事件并非基地组织所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我看了枪战现场的照片和相关的报道,可以确认武装分子用的武器比较落后,炸弹也是土制的,袭击的手段也很落后,采用的战术也不明确,甚至连使馆周围的情况也没摸清楚。因此,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次袭击不是基地组织所为。”
李伟还强调,如果说他们和基地存在联系,那也是精神上的,不是组织上的。它更像是一些小型组织自发的袭击行为。
9月13日,叙利亚政府宣布这四名武装分子都是叙利亚人,并且表示这次袭击是一个知名度较小的逊尼派武装团体所为,他们自称“利凡特军”(阿拉伯语音译为Jund al-Sham,英文名为Soldiers of Levant,利凡特是指包括叙利亚在内的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叙利亚政府表示这个组织和基地组织存在联系,并且认为它是一个恐怖组织。
自发反美行动更难防范
反恐专家李伟认为,这次袭击从个案来说,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从美国的反恐扩大化的大背景来看,它又是有着必然性的。
李伟说,这次袭击对美国来说是个很可怕的信号:即突显了美国与中东普通反美民众、而非“专业恐怖分子”的对立激化。
国际恐陆主义活动可以分为“四圈”,第一圈是基地组织自己,第二圈是基地的盟友,第三圈是向基地靠拢的各国的恐怖主义组织,最后就是同情基地立场的普通民众。
发生在叙利亚的这次袭击,很有可能就是当地的反美民众的自发行动。这就意味着,部分普通民众已经开始认同基地组织的理念,意味着美国为自己培养了更多的敌人。
这和美国将反恐扩大化是分不开的。首先,在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中,美国的态度太偏向以色列。其次,布什最近又呼吁打击“伊斯兰法西斯主义”,加上伊拉克问题迟迟没能解决,伊朗问题日益恶化。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必然高涨。
由于反美的民众在阿拉伯世界很多。这些人袭击的手段虽然落后,但他们的自发反美行动却很难防范。
叙利亚在对国内的控制上还是比较有力的,而其他中东国家则比较混乱,部分枪支、弹药流失到民间的现象很多,如果这些人行动起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处境将更加危险。美国能够保得住自己的国土安全,但是却难以保证在海外的美国利益。一切美国的机构和公民都可能遭到反美民众自发的袭击。
而如果美国以此为借口,继续加大反恐力度,将反恐战争扩大化,将对立面扩大,向其他不合作的国家施加更大的压力,美国和中东地区反美民众之间的情绪对立势必进一步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