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52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81-01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今年担任的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和数学教学。说句实在话,虽然这是第二次任一年级的数学课,真的还是不太适应。大家知道一年级的孩子与其它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多的不同。比如:做事很难集中注意力,课堂上爱搞小动作,喜欢关注别人的举动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心里没有“学生”的概念。原因有多方面,比如:上学前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凡事都被宠着;多数孩子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家庭教育缺失,有的孩子甚至连学前班都没有上过,缺乏学前的基础教育。
面对这些特殊的的现象,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就成了我最关注的问题。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让孩子由原来的“被动型”学习转变为“自主型”学习。所以,教师也应从以前的“强迫式”教学转变成“引导式”教学。
首先,教师要勤修“内功”,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一位教育家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当前课改的现实却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只是有一桶水,而要有一泓流淌不止的泉水。
其次,多结合实例教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有很多情境类题目,或者学生们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相关联。这就要求老师不仅会描述题目中的情境,还要会将题目的情景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们知道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无处不在。
还有,很多教师认为,一年级好教,太简单了,于是课前不做教学计划,上到哪儿就哪儿,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没听明白,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课前一定要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应准备的教学工具。这样,教师上得“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课堂纪律的管理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上课不需太强调课堂纪律。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由于缺乏基本的自我约束力,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也要花很多的精力来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同样也是取得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特别是“新课改”的实施,正使孩子们由原来的“被动型”学习逐渐转变为“自主型”学习。于是,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动手能力强了,敢于发表意见的也多了。带来的不好的一面便是孩子们做什么事情都难以静下心来。如:搞小动作;还没听清楚什么问题就急着回答;在老师讲课时,突然站起来打小报告,结果一下子把其它真听课的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打乱了等等。所以规范课堂纪律,让孩子们能静下心来“听、读、思”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们静下心来“学”,老师才能全心地“教”。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与学生们达成约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比如:课堂上有疑问,可以举手发言或写纸条告之老师,对同学有意见,可在课后向老师反映。这样既保证了教学效果,也规范了学生的言行。
三、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又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四、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和他的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还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挖掘特别重要。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是教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论,如1+1=2、1+2=3 这就是基础理论。那么这样的理论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呢?除了记忆、练习之外,更要培养学生的“用”。如生活中和“1+1=2”这样的数学理论相结合的实例有很多。如:1块钱加1块钱就是2块钱;1个苹果加2个苹果就是3个苹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理论学习并“学以致用”而且还在学中体会到了用途和乐趣!
其次,多运用情景教学。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进行比较和联想,为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现象,就这一现象进行引导、转折,让学生来思考回答,并和他们一起发现规律,最终达到培养、挖掘孩子们创新思维的目的。
新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只有了解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使他们的内存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变为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从而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态度,提高教学质量。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今年担任的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和数学教学。说句实在话,虽然这是第二次任一年级的数学课,真的还是不太适应。大家知道一年级的孩子与其它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多的不同。比如:做事很难集中注意力,课堂上爱搞小动作,喜欢关注别人的举动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心里没有“学生”的概念。原因有多方面,比如:上学前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凡事都被宠着;多数孩子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家庭教育缺失,有的孩子甚至连学前班都没有上过,缺乏学前的基础教育。
面对这些特殊的的现象,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就成了我最关注的问题。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让孩子由原来的“被动型”学习转变为“自主型”学习。所以,教师也应从以前的“强迫式”教学转变成“引导式”教学。
首先,教师要勤修“内功”,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一位教育家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当前课改的现实却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只是有一桶水,而要有一泓流淌不止的泉水。
其次,多结合实例教学,低年级数学教科书中,有很多情境类题目,或者学生们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相关联。这就要求老师不仅会描述题目中的情境,还要会将题目的情景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们知道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无处不在。
还有,很多教师认为,一年级好教,太简单了,于是课前不做教学计划,上到哪儿就哪儿,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没听明白,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课前一定要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应准备的教学工具。这样,教师上得“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课堂纪律的管理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上课不需太强调课堂纪律。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由于缺乏基本的自我约束力,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也要花很多的精力来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同样也是取得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特别是“新课改”的实施,正使孩子们由原来的“被动型”学习逐渐转变为“自主型”学习。于是,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动手能力强了,敢于发表意见的也多了。带来的不好的一面便是孩子们做什么事情都难以静下心来。如:搞小动作;还没听清楚什么问题就急着回答;在老师讲课时,突然站起来打小报告,结果一下子把其它真听课的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打乱了等等。所以规范课堂纪律,让孩子们能静下心来“听、读、思”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们静下心来“学”,老师才能全心地“教”。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与学生们达成约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比如:课堂上有疑问,可以举手发言或写纸条告之老师,对同学有意见,可在课后向老师反映。这样既保证了教学效果,也规范了学生的言行。
三、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又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四、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和他的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还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挖掘特别重要。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老师在课堂上的“教”,是教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论,如1+1=2、1+2=3 这就是基础理论。那么这样的理论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呢?除了记忆、练习之外,更要培养学生的“用”。如生活中和“1+1=2”这样的数学理论相结合的实例有很多。如:1块钱加1块钱就是2块钱;1个苹果加2个苹果就是3个苹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理论学习并“学以致用”而且还在学中体会到了用途和乐趣!
其次,多运用情景教学。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进行比较和联想,为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现象,就这一现象进行引导、转折,让学生来思考回答,并和他们一起发现规律,最终达到培养、挖掘孩子们创新思维的目的。
新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只有了解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使他们的内存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变为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从而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态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