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艺术》创刊20周年系列策划(2020年8月——10月),本期杂志“策划”栏目特别携手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邀请刺绣、织锦艺术家、剪纸艺术家各20位(以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序),继续为读者联袂呈现在民间文艺领域里一直默默奉献、传道授业解惑的“守艺人”的优秀作品,旨在让更多的人关注民间文艺,重视民间文艺,参与民间文艺,传承民间文艺,这也是杂志社的“策划”初心。
2000年10月,《现代艺术》正式创刊。岁月不居,时光荏苒,转瞬之间,《现代艺术》迎来创刊20周年。作为四川文艺舆论宣传主阵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省文联的直接领导下,《现代艺术》传承初心之志,创造艺术之美,以“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推出优秀文艺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助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强省强国文化力量。
千针万线绣祖国大美河山,一剪一纸镂生活花团锦簇。锦绣和剪纸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代表,是我国艺术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两者历经千年的雨雪风霜,尝尽时代变迁的苦辣酸甜,在一代又一代优秀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与时代的特点不断交融,在传承者的巧手下焕发新颜,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刺绣是每一位中国人都不陌生的民间艺术。从秦皇汉武时期开始,作为身份的一种象征:龍纹为皇帝,凤纹为皇后……刺绣的图案是当时的人们不可逾越的一道阶级枷锁。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升,刺绣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结婚时的鸳鸯戏水,祝寿时的蝙蝠寿桃,刺绣围绕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仅如此,随着人口流动,文化交流,刺绣渐渐流传到我国的各个地区,融入
汇合当地的人文特色,形成各地独有的刺绣风格。这也是刺绣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百花
齐放、生机盎然的重要因素。
剪纸是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时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以前的剪纸大多是人们为祈求吉祥幸福而创作的,它只是节日气氛的烘托物,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剪纸逐渐成为艺术品,它的意义也不再被局限于祈福、驱邪的装饰品,同样能够因为作者情感、心绪的宣泄,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本期剪纸作品,《现代艺术》特别策划以“脱贫攻坚、文艺惠民”为主题。创作者以他们所看到的精准扶贫成果,辅以精湛的技法和对祖国深深的爱,为一幅幅作品赋予灵魂,表现出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政府正确决策的感激。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和一个充满情感的创作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最终成就了这些艺术佳作。而那一幅幅刺绣作品,或精致,或粗狂,或浓墨重彩,或清新淡雅,或如列阵在前的金戈铁马,或如高门深院的大家闺秀,或是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或是不怒自威的高山藏獒。这些充满魅力的画面经由刺绣大家的巧手,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和一腔丰富饱满的热情,最终成就了这些栩栩如生的刺绣作品。假如通过阅读本期杂志、欣赏这些作品,达到共享作者的精神世界、创作初心,共鸣读者的情感波澜、审美本心,《现代艺术》全体杂志人倍感欣慰,将与您一如既往共情编者的文艺佳话、守望性心。
作品图案构思以动物、植物、天象为主,寓意吉祥。刺绣手法为贴花、挑花、锁边绣等,以贴花为主,将有色布先剪成连续花边图案,贴在布面上沿边挑锁。构图方式以二方连续纹样和单独纹样为主,毛线绑扎为辅。
作品在色彩搭时,配老年以蓝色素静为主,中年以绿色为主,青年以彩色为主,原材料以丝绸为底。使用功能为古代装烟或银子等贵重物品,现主要功能为装饰品,也可装手机、钥匙等小物件。
阿西巫之莫
甘洛县彝针彝线刺绣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四川省首届彝族刺绣手工艺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飞针走线绣出了多彩人生。从学生到老师,从绣娘到工匠,48年来,获奖无数却始终专注,实现了人生目标却不忘同胞姐妹。始终坚守初心,用自己勤奋的成果,助力脱贫攻坚、倡导树立文明新风,绣出了新时代的文明之花。
作品取材于中国摄影师·酷视觉艺术家张建镜头下意象绘画摄影作品。创作时采用晕针、沙针、乱针等不同的蜀绣刺绣针法,用几十种不同色彩的蚕丝丝线穿插透色,用比头发丝还细的1丝丝线和2-4丝粗细不同的丝线混合绣制,立体的将作品中光影的默契,水墨的神韵,油画的绚烂,生动的体现出来。真实的体现出作品的历史痕迹和岁月沧桑,这些岁月的印记,因饱经风雨而愈加厚重迷人。
白桦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民间艺术(蜀绣、刺绣工艺)优秀传承人,四川省民间艺术(刺绣工艺)大师,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工艺美术大师,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蜀绣泰斗彭永兴,通过三十多年的潜心钻研与摸索,在传统刺绣的技法上,融合贯通中华传统美术与西方美术,独创“合线”与“浸色”两种针法技艺,将蜀绣古法与中国传统及西方艺术完美结合。作品也被多国领事馆收藏,其中蜀绣礼品《中俄友谊长存》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获省政府外事侨务办赠“荣誉状”。多次出访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新西兰、摩洛哥等国推广蜀绣,真正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磨”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奶奶的慈祥,妈妈的味道,童年的记忆。但如今它与我们渐行渐远,成为了我们寄托乡愁的载体。作品《磨》以蜀绣特有的针法与技巧绣制而成,构图运用了中国水墨技巧,以黑白色调为主,更表达了作者的浓浓乡愁情怀。
陈洪琼
刺绣高级技师职称。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油市传统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品《双喜》获江油太白文艺奖,参加四川省乡村艺术大展,阆中市第二届非遗博览会,获最具非遗传承价值奖;作品《别匡山》获中国梦江油武都赛区一等奖;作品《回归大地》获江油李白文化与蒙古国画家联合画展友谊奖;作品《磨》参加2018年山花奖(徐州)入围评选展;2019年参加第六届中国·徐州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徐州民间工艺博览会;2019年参加中国“汉博杯”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并获得“铜奖”,同年参加四川第六届非物质文化博览会(绵阳分会场)非遗展,大获好评;2020年参加阆中“落下闳”春节文化展览。 在羌族,女子的头饰因地域不同而略有差异。四方帕是四川茂县沙坝镇三龙、回龙、白溪、洼底妇女经常佩戴的头饰。据说,以前只要姑娘许了婆家就要戴上四方帕把头发盖住,不让其他男子看到自己的头发,直到结婚。现多为五十岁以上的妇女在冬季佩戴,主要起到防寒作用。
羌族的刺绣和其它的刺绣有着很大的区别,羌绣主要是一种挑花艺术,是以观察自然、改造自然为前提,采用传统编织刺绣技艺,用图案的形式显现出来,是羌族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陈清芳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库成员。1986年9月至1998年9月于三龙民族小学代课。1988年,作品参加“共青团、青联委员成果展览”并获二等奖。2005年为继承和发扬羌族刺绣文化,成立了茂县羌女刺绣协会任协会并担任秘书长。2008年,由茂县文化馆、文体局申报,被四川省文化厅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族传统刺绣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羌绣作品《四方头帕》获巨匠汇举办的第一期大国工匠精神再创设计大赛第三名。
羌族的历史悠久,其服饰是羌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是羌族的文化符号与标志。羌族刺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人群基础,但若要发展得更好,必须走创新之路,首先要突破审美理念上的惯性思维,摒弃跟风复制、千篇一律的机器生产,主张创新与继承传统,创造出既有传统,又有现代艺术特质的作品,在多元审美的熏陶下,汲取羌族丰富的文化营养,探索找寻到最能打动自己和观者的羌绣语言。
陈士江
优秀羌族文化传承者。2019年10月17日,作品参加“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藏羌彝非遗彩卷馆,并以“尔玛的嫁衣惊艳非遗展”为标题登人民网、文化频道四川新闻网、川报观察、四川非遗、四川在线、四川日报的专题报道;2019年10月27日,作品参加“中国羌族民族特色服饰服装创新设计大赛”并荣获特等奖;2019年11月7日,作品参加“成都创意设计周天府好版权授权展”并荣获“最佳版权新锐奖”。
作品为写意牡丹,牡丹代表富贵,其寓意为富贵吉祥,幸福圆满。用蜀绣绣出的牡丹,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以此祝福人民的生活幸福吉祥,家庭富贵长乐!
冯玉英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蜀绣技艺高超,作品名扬中外。2006年,被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四川省“百名优秀艺术家”;2007年,被中国民间艺术节组委会授予“中国优秀民间艺人”称号;2009年,被授予“蜀绣非遗传承人”称号。
作品是一幅由听琴、观舞、休闲、赏乐和调笑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重彩敷色的《夜宴图》中四十多个人物,音容神态各异,性格突出,神情变化明显。作品采用了蜀绣针法80多种,正确把握了人物外形轮廓和五官轮廓,端庄美丽清晰,线条流畅,体态优美,绣制中充分运用了蜀绣的传统针法,加之锦文针,体现了人物衣饰的繁华富丽。
郝淑萍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 007年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的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评为第二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永兴,至今从艺60年。其所绣作品绣针洒脱灵活、线条自如、整体感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蜀绣针法的基础上创新了“平手拉花针”,其代表作有《芙蓉鲤鱼图》《九寨沟大熊猫图》《昭君出塞》。个人绣制和与人绣制的作品共获奖40余项,绣品被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多国大型博物馆收藏,并曾赴欧、美、东南亚等国及地区作精湛表演。
蜀锦产品的制作是团队合作的结晶。蜀锦织造技艺的各工种、工序中的工艺技艺都需要传承,民族的东西也是世界的。我深知保护、继承蜀锦织造技艺重任在肩,传承、发展蜀锦织造技艺任重道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蜀锦这一朵艺术史上的奇葩必将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胡光俊
中共党员,大专毕业。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丝绸工程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民间艺术(织锦工艺)大师,川师大服装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大学中国一东盟艺术学院蜀锦蜀绣研究所研究员客座教授,金牛区星河路社区微党校教员。
福禄寿喜财,代表五福临门。福字由五个福字和蝙蝠组成,蝠与福谐音,表示福寿;鹿与禄同音;寿,佛寿花为装饰;喜,用喜鹊表示,又有不同形态的三种蝴蝶组成,图案中心插字,表示父母与孩子;财字以果实,鱼组成代表财源广进。绣品下部以亭台楼阁为主,河边有楼阁,柳树,绿叶,小桥流水,表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绣品上部为凤凰戏牡丹,又用红线绣出一对蝙蝠捧着“发”字,寓意发鸿福;两侧图案则表示万众一心,以人为本的美好愿望。
胡永蓉
四川省广元市麻柳乡石板村人,麻柳刺绣省级传承人,广元市迅达职业培训学校麻柳刺绣专题培训兼职教师。上世纪80年代其多件作品被中国民间艺术馆收藏;2007年7月绣出巨幅鞋垫长8米、宽4米,在中国曾家山第一届避暑节上展出,深受四川省、广元市领导及专家高度赞赏,并被四川省收藏家协会收藏。
作品创作从2017年5月的母亲节开始至2018年的7月完成,历时一年零两月,以母亲的艺术为主题、蓝色系为主基调、以观音绣特有技艺,采用天然蚕丝、破细丝以极具考究的斜平针法,再融合刺绣中的掺针、铺针、截针、滚针等十多种针法纯手工绣制而成。整幅作品色调搭配高贵而雅致,层层融色过渡极其自然,呈现出的美神庄严而传神,充分彰显出现实中众多母亲们心怀慈悲,美丽而坚强、勤劳而智慧的精神品格。作品除了用一针一线展现民间刺绣的艺术美之外,还将现世中美好的人与物用艺术情怀传递出来,这幅《菩提树下莲花开》就是对众多大美母亲们,照顾好小家又服务好社会的精神信仰的诠释和表达。 黄海彦
遂宁绣苑刺绣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妙善观音绣品牌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遂宁市第六、七届人大代表,遂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四川省妇联执委会执委,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2017年被评为四川省杰出女性、遂宁市突出贡献优秀人才;2018年,黄海彦手工刺绣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四川省第四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同年当选为遂宁首届“遂宁英才”人物;2019年10月,黄海彦手工刺绣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财政厅联合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该画作原作者为苏舒。作品将诗仙与诗圣的情谊融人蜀锦工艺当中作为对镜来表现,兼顾了实用性与装饰性,雅致且实用,突出了蜀地产品的特色,正如李白与杜甫的情谊一般相融相吸,流传千古。此幅作品既可作为对幅墙面装饰画,也可作为旅游产品,突出蜀地的人文情怀。图文构思如下:梦魂南北昧平生,邂逅相逢意已倾。青山诗酒空复情,不如此间忆郎君。知李白者,杜甫也。这高山流水般的知己之情实在让人倾慕,李白多少次取盏,是为了杜甫,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在杯中你在侧,醉饮林中时,也有你的背影守候。
马德坤
高级工程师。现为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绸类专家,成都纺专外聘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参与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国家级新产品奖1项,中丝协全国丝绸新产品金奖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国内核心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篇,国外1篇。参与国家标准《蜀锦》( GB/T 35444-2017)的制定,同时参与对蜀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成功申报。
作品原稿为“藏獒”画家林跃所作。作品中作为烘托主题的远景大山、藏家民房,以蜀绣的传统针法给予展现,同时灵巧自如的融合了乱针绣技艺,而画面所展现的主题“藏族姑娘与藏獒”则全部采用了蜀绣所独具的针法,特别是表现“藏獒”皮毛的施毛针,是其它绣种所不具备的针法技艺。整个绣面层次分明、细密合理、色彩过渡巧妙、片线尤其光亮,画面极为自然和充满生机。
画面中那只本性凶暴的藏獒,依偎在藏族姑娘身旁,静坐在花团锦簇的草地上,眼中没有了往日的凶狠,而是给人以温顺乖巧的感觉。画面所展现的尽是藏区高原的自然风光,展示出了藏族人民安详、平静的幸福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宁静相守的境况,藏区风光尽现,藏族风情一览无遗。
孟德芝
汉族。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第五批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轻工劳动模范,天府工匠,四川省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现为成都绣缘蜀绣有限责任公司技艺总监、总经理。曾多次代表蜀绣技艺人员赴瑞士、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韩国、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摩洛哥等国家表演刺绣技艺,进行文化交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刺绣技艺研究和论文写作。
作品原稿为国家一级美术大师郭汝愚所作,是一件少有的写意与写实交融风格的作品。在绣制这幅作品时,除了要将擅长的鲤鱼灵动地表现出来,还需表现泼墨中墨点的洒脱,其次在针线色彩的运用上非常丰富,以至于成品在光的照射下非常有立体感。该水墨荷花鲤鱼于2013年绣制完成,目前收藏于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彭世平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15岁开始随父亲彭永兴学习蜀绣,1980年进入蜀绣厂潜心研究蜀绣技艺,继承其父生动、细腻、典雅的艺术风格。专攻画面多变,针法绣技难度大的藏品。具有针法运用自然,车拧细微,色彩淡雅,虚实得当,层次感强的特色,无论花鸟、人物、走兽、虫鱼等各种题材,都得心应手。1981年首创异色异形绣针法,成功研制出异色异形花鸟绣《山茶小鸟与夹竹蝴蝶》,立体绣《麻姑献寿》以及双面异色异形立体绣《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三异绣《文君熊猫》等精美作品。
随着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的东西都被机器代替,手工制品也就越发珍贵,但我发现许多喜爱刺绣的人们,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一针一线的精细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绣花的过程中也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够有更好的作品呈现,在浮躁的生活中,体会到一个“静”字,静以修身,同时也学到一门传统技艺,对以后的生活增添乐趣,刺绣这种手工技艺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掌握,需要有专业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好的绣品不仅带有祈求富贵寿喜,平安幸福的人生理想,带给人们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是非常有收藏价值的藏品。
唐丽
又名唐绣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非遗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刺绣,从事刺绣二十余年,其作品《富乐阁》获得中鹰杯一等奖,双面绣《熊猫》获得中国国际商品博览会银奖,《名片夹》荣获第六届设计大赛金奖等多个奖项。《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公安报》《电子报
2000年10月,《现代艺术》正式创刊。岁月不居,时光荏苒,转瞬之间,《现代艺术》迎来创刊20周年。作为四川文艺舆论宣传主阵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省文联的直接领导下,《现代艺术》传承初心之志,创造艺术之美,以“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推出优秀文艺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助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强省强国文化力量。
千针万线绣祖国大美河山,一剪一纸镂生活花团锦簇。锦绣和剪纸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代表,是我国艺术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两者历经千年的雨雪风霜,尝尽时代变迁的苦辣酸甜,在一代又一代优秀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与时代的特点不断交融,在传承者的巧手下焕发新颜,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刺绣是每一位中国人都不陌生的民间艺术。从秦皇汉武时期开始,作为身份的一种象征:龍纹为皇帝,凤纹为皇后……刺绣的图案是当时的人们不可逾越的一道阶级枷锁。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升,刺绣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结婚时的鸳鸯戏水,祝寿时的蝙蝠寿桃,刺绣围绕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仅如此,随着人口流动,文化交流,刺绣渐渐流传到我国的各个地区,融入
汇合当地的人文特色,形成各地独有的刺绣风格。这也是刺绣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百花
齐放、生机盎然的重要因素。
剪纸是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时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以前的剪纸大多是人们为祈求吉祥幸福而创作的,它只是节日气氛的烘托物,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剪纸逐渐成为艺术品,它的意义也不再被局限于祈福、驱邪的装饰品,同样能够因为作者情感、心绪的宣泄,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本期剪纸作品,《现代艺术》特别策划以“脱贫攻坚、文艺惠民”为主题。创作者以他们所看到的精准扶贫成果,辅以精湛的技法和对祖国深深的爱,为一幅幅作品赋予灵魂,表现出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政府正确决策的感激。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和一个充满情感的创作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最终成就了这些艺术佳作。而那一幅幅刺绣作品,或精致,或粗狂,或浓墨重彩,或清新淡雅,或如列阵在前的金戈铁马,或如高门深院的大家闺秀,或是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或是不怒自威的高山藏獒。这些充满魅力的画面经由刺绣大家的巧手,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和一腔丰富饱满的热情,最终成就了这些栩栩如生的刺绣作品。假如通过阅读本期杂志、欣赏这些作品,达到共享作者的精神世界、创作初心,共鸣读者的情感波澜、审美本心,《现代艺术》全体杂志人倍感欣慰,将与您一如既往共情编者的文艺佳话、守望性心。
作品图案构思以动物、植物、天象为主,寓意吉祥。刺绣手法为贴花、挑花、锁边绣等,以贴花为主,将有色布先剪成连续花边图案,贴在布面上沿边挑锁。构图方式以二方连续纹样和单独纹样为主,毛线绑扎为辅。
作品在色彩搭时,配老年以蓝色素静为主,中年以绿色为主,青年以彩色为主,原材料以丝绸为底。使用功能为古代装烟或银子等贵重物品,现主要功能为装饰品,也可装手机、钥匙等小物件。
阿西巫之莫
甘洛县彝针彝线刺绣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四川省首届彝族刺绣手工艺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飞针走线绣出了多彩人生。从学生到老师,从绣娘到工匠,48年来,获奖无数却始终专注,实现了人生目标却不忘同胞姐妹。始终坚守初心,用自己勤奋的成果,助力脱贫攻坚、倡导树立文明新风,绣出了新时代的文明之花。
作品取材于中国摄影师·酷视觉艺术家张建镜头下意象绘画摄影作品。创作时采用晕针、沙针、乱针等不同的蜀绣刺绣针法,用几十种不同色彩的蚕丝丝线穿插透色,用比头发丝还细的1丝丝线和2-4丝粗细不同的丝线混合绣制,立体的将作品中光影的默契,水墨的神韵,油画的绚烂,生动的体现出来。真实的体现出作品的历史痕迹和岁月沧桑,这些岁月的印记,因饱经风雨而愈加厚重迷人。
白桦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民间艺术(蜀绣、刺绣工艺)优秀传承人,四川省民间艺术(刺绣工艺)大师,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工艺美术大师,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蜀绣泰斗彭永兴,通过三十多年的潜心钻研与摸索,在传统刺绣的技法上,融合贯通中华传统美术与西方美术,独创“合线”与“浸色”两种针法技艺,将蜀绣古法与中国传统及西方艺术完美结合。作品也被多国领事馆收藏,其中蜀绣礼品《中俄友谊长存》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获省政府外事侨务办赠“荣誉状”。多次出访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新西兰、摩洛哥等国推广蜀绣,真正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磨”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奶奶的慈祥,妈妈的味道,童年的记忆。但如今它与我们渐行渐远,成为了我们寄托乡愁的载体。作品《磨》以蜀绣特有的针法与技巧绣制而成,构图运用了中国水墨技巧,以黑白色调为主,更表达了作者的浓浓乡愁情怀。
陈洪琼
刺绣高级技师职称。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油市传统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品《双喜》获江油太白文艺奖,参加四川省乡村艺术大展,阆中市第二届非遗博览会,获最具非遗传承价值奖;作品《别匡山》获中国梦江油武都赛区一等奖;作品《回归大地》获江油李白文化与蒙古国画家联合画展友谊奖;作品《磨》参加2018年山花奖(徐州)入围评选展;2019年参加第六届中国·徐州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徐州民间工艺博览会;2019年参加中国“汉博杯”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并获得“铜奖”,同年参加四川第六届非物质文化博览会(绵阳分会场)非遗展,大获好评;2020年参加阆中“落下闳”春节文化展览。 在羌族,女子的头饰因地域不同而略有差异。四方帕是四川茂县沙坝镇三龙、回龙、白溪、洼底妇女经常佩戴的头饰。据说,以前只要姑娘许了婆家就要戴上四方帕把头发盖住,不让其他男子看到自己的头发,直到结婚。现多为五十岁以上的妇女在冬季佩戴,主要起到防寒作用。
羌族的刺绣和其它的刺绣有着很大的区别,羌绣主要是一种挑花艺术,是以观察自然、改造自然为前提,采用传统编织刺绣技艺,用图案的形式显现出来,是羌族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陈清芳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库成员。1986年9月至1998年9月于三龙民族小学代课。1988年,作品参加“共青团、青联委员成果展览”并获二等奖。2005年为继承和发扬羌族刺绣文化,成立了茂县羌女刺绣协会任协会并担任秘书长。2008年,由茂县文化馆、文体局申报,被四川省文化厅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族传统刺绣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羌绣作品《四方头帕》获巨匠汇举办的第一期大国工匠精神再创设计大赛第三名。
羌族的历史悠久,其服饰是羌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是羌族的文化符号与标志。羌族刺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人群基础,但若要发展得更好,必须走创新之路,首先要突破审美理念上的惯性思维,摒弃跟风复制、千篇一律的机器生产,主张创新与继承传统,创造出既有传统,又有现代艺术特质的作品,在多元审美的熏陶下,汲取羌族丰富的文化营养,探索找寻到最能打动自己和观者的羌绣语言。
陈士江
优秀羌族文化传承者。2019年10月17日,作品参加“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藏羌彝非遗彩卷馆,并以“尔玛的嫁衣惊艳非遗展”为标题登人民网、文化频道四川新闻网、川报观察、四川非遗、四川在线、四川日报的专题报道;2019年10月27日,作品参加“中国羌族民族特色服饰服装创新设计大赛”并荣获特等奖;2019年11月7日,作品参加“成都创意设计周天府好版权授权展”并荣获“最佳版权新锐奖”。
作品为写意牡丹,牡丹代表富贵,其寓意为富贵吉祥,幸福圆满。用蜀绣绣出的牡丹,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以此祝福人民的生活幸福吉祥,家庭富贵长乐!
冯玉英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蜀绣技艺高超,作品名扬中外。2006年,被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四川省“百名优秀艺术家”;2007年,被中国民间艺术节组委会授予“中国优秀民间艺人”称号;2009年,被授予“蜀绣非遗传承人”称号。
作品是一幅由听琴、观舞、休闲、赏乐和调笑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重彩敷色的《夜宴图》中四十多个人物,音容神态各异,性格突出,神情变化明显。作品采用了蜀绣针法80多种,正确把握了人物外形轮廓和五官轮廓,端庄美丽清晰,线条流畅,体态优美,绣制中充分运用了蜀绣的传统针法,加之锦文针,体现了人物衣饰的繁华富丽。
郝淑萍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 007年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的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评为第二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永兴,至今从艺60年。其所绣作品绣针洒脱灵活、线条自如、整体感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蜀绣针法的基础上创新了“平手拉花针”,其代表作有《芙蓉鲤鱼图》《九寨沟大熊猫图》《昭君出塞》。个人绣制和与人绣制的作品共获奖40余项,绣品被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多国大型博物馆收藏,并曾赴欧、美、东南亚等国及地区作精湛表演。
蜀锦产品的制作是团队合作的结晶。蜀锦织造技艺的各工种、工序中的工艺技艺都需要传承,民族的东西也是世界的。我深知保护、继承蜀锦织造技艺重任在肩,传承、发展蜀锦织造技艺任重道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蜀锦这一朵艺术史上的奇葩必将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胡光俊
中共党员,大专毕业。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丝绸工程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民间艺术(织锦工艺)大师,川师大服装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大学中国一东盟艺术学院蜀锦蜀绣研究所研究员客座教授,金牛区星河路社区微党校教员。
福禄寿喜财,代表五福临门。福字由五个福字和蝙蝠组成,蝠与福谐音,表示福寿;鹿与禄同音;寿,佛寿花为装饰;喜,用喜鹊表示,又有不同形态的三种蝴蝶组成,图案中心插字,表示父母与孩子;财字以果实,鱼组成代表财源广进。绣品下部以亭台楼阁为主,河边有楼阁,柳树,绿叶,小桥流水,表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绣品上部为凤凰戏牡丹,又用红线绣出一对蝙蝠捧着“发”字,寓意发鸿福;两侧图案则表示万众一心,以人为本的美好愿望。
胡永蓉
四川省广元市麻柳乡石板村人,麻柳刺绣省级传承人,广元市迅达职业培训学校麻柳刺绣专题培训兼职教师。上世纪80年代其多件作品被中国民间艺术馆收藏;2007年7月绣出巨幅鞋垫长8米、宽4米,在中国曾家山第一届避暑节上展出,深受四川省、广元市领导及专家高度赞赏,并被四川省收藏家协会收藏。
作品创作从2017年5月的母亲节开始至2018年的7月完成,历时一年零两月,以母亲的艺术为主题、蓝色系为主基调、以观音绣特有技艺,采用天然蚕丝、破细丝以极具考究的斜平针法,再融合刺绣中的掺针、铺针、截针、滚针等十多种针法纯手工绣制而成。整幅作品色调搭配高贵而雅致,层层融色过渡极其自然,呈现出的美神庄严而传神,充分彰显出现实中众多母亲们心怀慈悲,美丽而坚强、勤劳而智慧的精神品格。作品除了用一针一线展现民间刺绣的艺术美之外,还将现世中美好的人与物用艺术情怀传递出来,这幅《菩提树下莲花开》就是对众多大美母亲们,照顾好小家又服务好社会的精神信仰的诠释和表达。 黄海彦
遂宁绣苑刺绣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妙善观音绣品牌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遂宁市第六、七届人大代表,遂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四川省妇联执委会执委,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2017年被评为四川省杰出女性、遂宁市突出贡献优秀人才;2018年,黄海彦手工刺绣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四川省第四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同年当选为遂宁首届“遂宁英才”人物;2019年10月,黄海彦手工刺绣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财政厅联合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该画作原作者为苏舒。作品将诗仙与诗圣的情谊融人蜀锦工艺当中作为对镜来表现,兼顾了实用性与装饰性,雅致且实用,突出了蜀地产品的特色,正如李白与杜甫的情谊一般相融相吸,流传千古。此幅作品既可作为对幅墙面装饰画,也可作为旅游产品,突出蜀地的人文情怀。图文构思如下:梦魂南北昧平生,邂逅相逢意已倾。青山诗酒空复情,不如此间忆郎君。知李白者,杜甫也。这高山流水般的知己之情实在让人倾慕,李白多少次取盏,是为了杜甫,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在杯中你在侧,醉饮林中时,也有你的背影守候。
马德坤
高级工程师。现为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绸类专家,成都纺专外聘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参与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国家级新产品奖1项,中丝协全国丝绸新产品金奖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国内核心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篇,国外1篇。参与国家标准《蜀锦》( GB/T 35444-2017)的制定,同时参与对蜀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成功申报。
作品原稿为“藏獒”画家林跃所作。作品中作为烘托主题的远景大山、藏家民房,以蜀绣的传统针法给予展现,同时灵巧自如的融合了乱针绣技艺,而画面所展现的主题“藏族姑娘与藏獒”则全部采用了蜀绣所独具的针法,特别是表现“藏獒”皮毛的施毛针,是其它绣种所不具备的针法技艺。整个绣面层次分明、细密合理、色彩过渡巧妙、片线尤其光亮,画面极为自然和充满生机。
画面中那只本性凶暴的藏獒,依偎在藏族姑娘身旁,静坐在花团锦簇的草地上,眼中没有了往日的凶狠,而是给人以温顺乖巧的感觉。画面所展现的尽是藏区高原的自然风光,展示出了藏族人民安详、平静的幸福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宁静相守的境况,藏区风光尽现,藏族风情一览无遗。
孟德芝
汉族。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第五批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轻工劳动模范,天府工匠,四川省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现为成都绣缘蜀绣有限责任公司技艺总监、总经理。曾多次代表蜀绣技艺人员赴瑞士、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韩国、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摩洛哥等国家表演刺绣技艺,进行文化交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刺绣技艺研究和论文写作。
作品原稿为国家一级美术大师郭汝愚所作,是一件少有的写意与写实交融风格的作品。在绣制这幅作品时,除了要将擅长的鲤鱼灵动地表现出来,还需表现泼墨中墨点的洒脱,其次在针线色彩的运用上非常丰富,以至于成品在光的照射下非常有立体感。该水墨荷花鲤鱼于2013年绣制完成,目前收藏于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彭世平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15岁开始随父亲彭永兴学习蜀绣,1980年进入蜀绣厂潜心研究蜀绣技艺,继承其父生动、细腻、典雅的艺术风格。专攻画面多变,针法绣技难度大的藏品。具有针法运用自然,车拧细微,色彩淡雅,虚实得当,层次感强的特色,无论花鸟、人物、走兽、虫鱼等各种题材,都得心应手。1981年首创异色异形绣针法,成功研制出异色异形花鸟绣《山茶小鸟与夹竹蝴蝶》,立体绣《麻姑献寿》以及双面异色异形立体绣《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三异绣《文君熊猫》等精美作品。
随着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的东西都被机器代替,手工制品也就越发珍贵,但我发现许多喜爱刺绣的人们,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一针一线的精细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绣花的过程中也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够有更好的作品呈现,在浮躁的生活中,体会到一个“静”字,静以修身,同时也学到一门传统技艺,对以后的生活增添乐趣,刺绣这种手工技艺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掌握,需要有专业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好的绣品不仅带有祈求富贵寿喜,平安幸福的人生理想,带给人们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是非常有收藏价值的藏品。
唐丽
又名唐绣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非遗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刺绣,从事刺绣二十余年,其作品《富乐阁》获得中鹰杯一等奖,双面绣《熊猫》获得中国国际商品博览会银奖,《名片夹》荣获第六届设计大赛金奖等多个奖项。《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公安报》《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