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活动强度;心理康复能力;耐受力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在新闻媒体与网络中看到了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的损失。灾民在瞬间面对家园毁灭,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灵家园也被毁坏。很多人出现了精神创伤后压力疾患(PTSD)的表现。PTSD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症状通常在创伤之后三个月内开始出现,延迟发生的时间短至一周,长至三十年。
家园在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援助下会很快地重新建起,但是灾民的心灵家园的重建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笔者认为灾区学生心灵家园的重建,应在国家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前提下,对受灾的中小学生进行普查。划分出PTSD的重度、中度和轻度人群,对PTSD中度和轻度的中小学生人群进行心理干预,重度的应由专业心理医生来治疗,并向灾区常年派送专业心理教师,对灾区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灵家园的重建过程中应当重在完善自助。
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的真谛——让受到伤害的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重新站起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性,加强自我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能够认识到自己当前所处的境况,面对现实,重新找到自信。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灾区学生的自助能力:
一、增强自信心
当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评估自己的应对能力。这种评估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评估过高,一种是评估过低。前者是盲目自信,后者是盲目不自信。两种自信心偏差所导致的都是不良后果。前者很可能由于自身力不从心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可能因害怕失败而产生过度焦虑情绪。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消极的想法,多关注事件的积极方面。学习接纳自己,接纳是一切疗愈的开始,接纳能够让人暂时放下无法改变的过去,更好地投入到当前的工作学习中,更好地思考现在面对未来,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
二、恢复正常的社会人际关系
人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因此,有过精神创伤的人不应当封闭自己。应学会乐于和人交往,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善于运用尊重、包容、真诚、热情、幽默的心态,维持心理平衡,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接纳他人,以诚相待,在生活和学习中多结交伙伴,一起分享取得的成绩,分担忧虑,互敬互助,携手走出人生的困境。
三、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水满则溢,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向亲人、朋友倾诉,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让别人有机会了解关心你,一起分担你的悲痛。不要避开和别人谈论这次经历。不要勉强自己去忘掉它,努力的遗忘只能再一次加深记忆。对于这些不能改变的事实,只能学习尝试去接纳。首先要接纳所发生的一切不能改变的事实。要勇于面对,而不是逃避。还要特别宽容自己正在经历的恐惧、焦虑、愤怒、抑郁等一切不良情绪反应,不要去压抑内心的不良情绪,这些反应是每个人都有的,越想控制它们,它们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对待这些情绪,要寻找适当的宣泄途径。运动、绘画、书法、唱歌、旅行、听音乐都可以改变心境。总之,尽量不要封闭自己,应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完成情感上的自助。
四、提高心理康复能力
各种重大打击和危机事件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它们时的应激情绪和行为属正常现象。但是,由于每人各自的认知能力不同、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因此,提高心理康复能力的自助重在调整“知、情、行”相对平衡,正确的认知可以产生正确的行动,在知与行的过程中必然伴有情绪和情感,它是知与行的动力, 但若调节不好,又会是阻力,甚至是破坏力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愉快地面对生活可以从行动入手,让自己高兴地去做事,以微笑去待人。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当发现自己能平和地对待发生过的灾难时,心理康复的自助能力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邮:cuihongwei1210@sohu.com )
编辑/于 洪 终校/舒 娟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在新闻媒体与网络中看到了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的损失。灾民在瞬间面对家园毁灭,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灵家园也被毁坏。很多人出现了精神创伤后压力疾患(PTSD)的表现。PTSD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症状通常在创伤之后三个月内开始出现,延迟发生的时间短至一周,长至三十年。
家园在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援助下会很快地重新建起,但是灾民的心灵家园的重建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笔者认为灾区学生心灵家园的重建,应在国家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前提下,对受灾的中小学生进行普查。划分出PTSD的重度、中度和轻度人群,对PTSD中度和轻度的中小学生人群进行心理干预,重度的应由专业心理医生来治疗,并向灾区常年派送专业心理教师,对灾区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灵家园的重建过程中应当重在完善自助。
助人自助是心理咨询的真谛——让受到伤害的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重新站起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性,加强自我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能够认识到自己当前所处的境况,面对现实,重新找到自信。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灾区学生的自助能力:
一、增强自信心
当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必然会首先评估自己的应对能力。这种评估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评估过高,一种是评估过低。前者是盲目自信,后者是盲目不自信。两种自信心偏差所导致的都是不良后果。前者很可能由于自身力不从心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可能因害怕失败而产生过度焦虑情绪。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消极的想法,多关注事件的积极方面。学习接纳自己,接纳是一切疗愈的开始,接纳能够让人暂时放下无法改变的过去,更好地投入到当前的工作学习中,更好地思考现在面对未来,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
二、恢复正常的社会人际关系
人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因此,有过精神创伤的人不应当封闭自己。应学会乐于和人交往,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善于运用尊重、包容、真诚、热情、幽默的心态,维持心理平衡,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接纳他人,以诚相待,在生活和学习中多结交伙伴,一起分享取得的成绩,分担忧虑,互敬互助,携手走出人生的困境。
三、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水满则溢,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向亲人、朋友倾诉,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让别人有机会了解关心你,一起分担你的悲痛。不要避开和别人谈论这次经历。不要勉强自己去忘掉它,努力的遗忘只能再一次加深记忆。对于这些不能改变的事实,只能学习尝试去接纳。首先要接纳所发生的一切不能改变的事实。要勇于面对,而不是逃避。还要特别宽容自己正在经历的恐惧、焦虑、愤怒、抑郁等一切不良情绪反应,不要去压抑内心的不良情绪,这些反应是每个人都有的,越想控制它们,它们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对待这些情绪,要寻找适当的宣泄途径。运动、绘画、书法、唱歌、旅行、听音乐都可以改变心境。总之,尽量不要封闭自己,应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完成情感上的自助。
四、提高心理康复能力
各种重大打击和危机事件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它们时的应激情绪和行为属正常现象。但是,由于每人各自的认知能力不同、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因此,提高心理康复能力的自助重在调整“知、情、行”相对平衡,正确的认知可以产生正确的行动,在知与行的过程中必然伴有情绪和情感,它是知与行的动力, 但若调节不好,又会是阻力,甚至是破坏力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愉快地面对生活可以从行动入手,让自己高兴地去做事,以微笑去待人。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当发现自己能平和地对待发生过的灾难时,心理康复的自助能力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邮:cuihongwei1210@sohu.com )
编辑/于 洪 终校/舒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