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ESP课程已经成为大学英语的发展趋势。相较于EOP和ESAP,EGAP,即通用学术英语更加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低年级的学习,从而为他们今后的专业英语学习打好基础。EGAP教材有哪些不同于EGP(通用英语)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对外研社的两部优秀的EGAP教材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其编写特色和原则,以期为各高校在选择和自主开发EGAP教材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ESP;EGAP教材;编写原则
【作者简介】邓文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前言
2007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十多年来,各高校都以此为依据选择教材,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把提高学生的通识文化素养和听说能力放在首位。这的确带来了较好的效果,大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明显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所提升。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单一的语言技能类和通识文化类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读研、读博、境外深造的机会,他们希望能在听懂专业讲座、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课程论文、参加学术讨论方面提高英语能力。即使是那些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他们也希望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与专业相关联,为今后的专业能力提升服务。2017年新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 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目前,已有一些高校根据《指南》进行新一轮的改革。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各大出版社也纷纷推出了各种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为ESP)教材。目前市面上的ESP教材分别有:1.通用学术英语教材(EGAP), 2.行业英语教材(EOP),3.专门学术英语教材(ESAP)(廖雷朝,2017)。对综合性大学的非英语低年级学生来说,EGAP是一种更为适宜的选择,因为它不像EOP那样针对具体行业,也不像ESAP那样需要结合实际研究工作才能习得,相反,EGAP是一种跨学科的,帮助学生提高一般学术能力的教材。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具有更大的可行性。EGAP教材在编写时有些什么样的特色或者原则,使它区别于以往的通用类英语,同时又能为绝大多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学术上的训练?为此,笔者特意选择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ESP系列教材中的两本:《学术英语 理工》(以下简称理工)和《学术英语 人文》(以下简称人文),它们都是学术提升类,也就是EGAP类的教材,可以覆盖绝大部分的理工专业和人文专业学生需求。笔者拟分析这两本教材的编写特色和遵循的规则,以为相关教材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教材目标定位明确
教材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通过教材这种重要的手段和资源,帮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学习技能。(束定芳,2014)其本身的定位应该为课程目标服务。但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何为“专门用途英语”(ESP),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有的研究者甚至把专门用途英语等同于“专业英语”, 也就是以英语编写的专业课本。这类课程往往由各学院的专业老师用英语给学生讲授,学习的内容和专业课并无差异。但这种教材对大学英语课程并不现实。一是对于本科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基础尚未打牢就用英语学专业,势必费时低效,二是大英老师们也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是语言老师,并没有其他专业的背景,而且每个院校的专业千差万别,要求大英老师能备好所有专业的课,这根本不现实。真正的ESP教材虽然是服务于工作或研究,以专业为依托,以英语为载体,但学科内容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目的是掌握特定领域里的语言特点和交际能力。换言之,语言才是EGAP的教学重点。在这两本教材的前言部分,都有对教材定位的清晰说明,其目的就是要将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EGAP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EGP,两者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的听说读写方面,但它们的目的有本质区别。EGP是日常生活英语的基础,对本科生来说,它就是高中英语的一个延续,却并不能很好地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服务。对于修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本科生来说,有效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理工或者人文学科专业的学习,以及进行口头和书面形式的学术交流,这才是他们的实际需求。总体而言,这两本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定位明确的特点。
二、突出共性,淡化专业壁垒
Hutchingson
【关键词】ESP;EGAP教材;编写原则
【作者简介】邓文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前言
2007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十多年来,各高校都以此为依据选择教材,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把提高学生的通识文化素养和听说能力放在首位。这的确带来了较好的效果,大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明显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所提升。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单一的语言技能类和通识文化类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读研、读博、境外深造的机会,他们希望能在听懂专业讲座、阅读专业文献、撰写课程论文、参加学术讨论方面提高英语能力。即使是那些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他们也希望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与专业相关联,为今后的专业能力提升服务。2017年新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 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目前,已有一些高校根据《指南》进行新一轮的改革。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各大出版社也纷纷推出了各种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为ESP)教材。目前市面上的ESP教材分别有:1.通用学术英语教材(EGAP), 2.行业英语教材(EOP),3.专门学术英语教材(ESAP)(廖雷朝,2017)。对综合性大学的非英语低年级学生来说,EGAP是一种更为适宜的选择,因为它不像EOP那样针对具体行业,也不像ESAP那样需要结合实际研究工作才能习得,相反,EGAP是一种跨学科的,帮助学生提高一般学术能力的教材。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具有更大的可行性。EGAP教材在编写时有些什么样的特色或者原则,使它区别于以往的通用类英语,同时又能为绝大多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学术上的训练?为此,笔者特意选择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ESP系列教材中的两本:《学术英语 理工》(以下简称理工)和《学术英语 人文》(以下简称人文),它们都是学术提升类,也就是EGAP类的教材,可以覆盖绝大部分的理工专业和人文专业学生需求。笔者拟分析这两本教材的编写特色和遵循的规则,以为相关教材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教材目标定位明确
教材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通过教材这种重要的手段和资源,帮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学习技能。(束定芳,2014)其本身的定位应该为课程目标服务。但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何为“专门用途英语”(ESP),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有的研究者甚至把专门用途英语等同于“专业英语”, 也就是以英语编写的专业课本。这类课程往往由各学院的专业老师用英语给学生讲授,学习的内容和专业课并无差异。但这种教材对大学英语课程并不现实。一是对于本科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基础尚未打牢就用英语学专业,势必费时低效,二是大英老师们也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是语言老师,并没有其他专业的背景,而且每个院校的专业千差万别,要求大英老师能备好所有专业的课,这根本不现实。真正的ESP教材虽然是服务于工作或研究,以专业为依托,以英语为载体,但学科内容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目的是掌握特定领域里的语言特点和交际能力。换言之,语言才是EGAP的教学重点。在这两本教材的前言部分,都有对教材定位的清晰说明,其目的就是要将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EGAP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EGP,两者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的听说读写方面,但它们的目的有本质区别。EGP是日常生活英语的基础,对本科生来说,它就是高中英语的一个延续,却并不能很好地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服务。对于修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本科生来说,有效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理工或者人文学科专业的学习,以及进行口头和书面形式的学术交流,这才是他们的实际需求。总体而言,这两本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定位明确的特点。
二、突出共性,淡化专业壁垒
Hutching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