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作文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体会
  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幾个方面:
  ①爱国主义;②远大理想;③传统美德;④奉献精神;⑤弘扬正气;⑥见义勇为;⑦艰苦奋斗;⑧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⑨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如何拟题,使之更具丰富的美感效应呢?
  ⒈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
  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送你一只金凤凰》问世。作者反映的是随着党的政策好转,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社会现实。作者把如此宏大的主题放在一件极小的家庭生活矛盾中来深化。家景不好的莲姑向狭隘自私的桂嫂借春花牌自行车一用,在自行车出小毛病之后,桂嫂扬言要莲姑赔偿损失费;文中有莲姑一句气话“秋收结束,我送你一只金凤凰。”一句平淡的话,被作者别具匠心地用来做题目,却显得极有深意,把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日渐走上幸福之路的主题深刻反映出来。
  ⒉材料来拟定文题
  名家作名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瘦弱的羸弱体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有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列丝毫生气。这是指导者的心头大忌。而联想却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
  三、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前文强调了平时收集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但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斥进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如1999年全国考题要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自拟题目,写出文章。
  有不少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记叙科学家不辞辛劳,终于完成人类记忆移植的发明过程,最后讴歌了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
  这样写,固然可以,但难出佳作。试想,一些中、小城市、农村的学生,有多少人能对这一涉及科技发明的文章作淋漓尽致的发挥,但倾向于这一主旨的学生不在少数。于是,他们必然陷入握笔难书,举“脑”艰难的境遇中去。而一位考生,自拟题目:《伤心儿女》叙写三位不孝儿女,原想通过移植记忆,摸清母亲遗留下来的家底,可记忆移植之后,儿女们看到的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忍辱负重。这样,作品就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考其原因,作者完成转未知领域入已知领的思维过程,对平时训练的“传统美德”题材中“孝”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话题进行重新审视,并取得较大成功。以上三点体会,是我教学中的一些愚见,望同行们斧正。
其他文献
期刊
一、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  眼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把应用题进行了扩展,并称为“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低段的应用题主要以图文应用题为主,即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应用题。图文应用题是数学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全面开发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丰富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课程资源;贴近生活;提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有机结合起来,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随着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起来.针对当下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社会上就业机会竞争相对激烈等特点,本文力图从分析问题出发,给
如今一体化教学已逐渐成为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新趋势。本文就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及我校数控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需做的工作;具体做法;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重点以及进行一体化教学应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减负和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首当其冲的便是作业。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在享受知识,拥有智慧的同时,感受人生的快乐,让童年和青春焕发出光彩。  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制约,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作业练习陷入机械繁琐、单调封闭的误区中不能自拔。学生在抄写生字、词语、句子;做同步练习册;完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作为课程改革成功关键的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實践者、研究者、创新者与推动者。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理论基础、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 教学  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开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关键性角色,其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关系也值得细细探究。  一、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改
孙润广教授,男,生于1958年5月,陕西省延安市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攻读博士,1999年毕业
一项旨在“突出精华、提炼精髓、打造精品、实现精通、实施精密、内部唯”细“为主题的”营销细化纵深行"活动在襄樊供电公司拉开帏幕.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应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起始阶段,更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埋怨学生“不会说”、“不会听”、“不会想”。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说得不完整,“浪费时间”,“不如我说给他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