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简介: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山楂树之恋》是由美籍华人艾米根据好友的经历写成的爱情故事,该书在被张艺谋改编拍摄成电影后,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山楂树之恋》的爱情故事所发生的背景是文革后期,而那特定历史阶段应该永不可再有,这样的爱情,也如王蒙先生所说,“但愿不再有”。但《山楂树之恋》毕竟出现了,因此成为一本“空前绝后”的中国式爱情范本。所有女性都会为之哭泣。它不仅仅为女性读者钟爱,亦将成为“中国式爱情”的典型研究材料。它所透露出来的“干净爱情”,对于当下情爱观有着强烈的冲击。
终于,建新还是离开了;终究,静秋还是没有喊出他的名字。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当最后一行字在银幕上渐渐隐去的时候,黑暗的影院里悄无声息,压抑着的抽泣声让整个空间弥漫着感伤、哀怨的味道,经久不散。
这是九月初三的夜晚。唐诗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样的夜晚,秋意渐起,寒露欲湿衣,时有暗香盈袖来。就像三十多年前的秋夜一样。
静秋初到西坪村的时候,是一个春光烂漫的季节。山野青青,溪水潺潺。油菜花肆意地长满了山坡的每一个角落,迎风招摇。招摇的还有那一株枝繁叶茂的山楂树,在斜斜的山坡上寂寞地生长,任凭城里来的静秋打量着、喜欢着。
于是,在水墨画印染般的大山里,我们看到静秋在山花丛中,缘路前行。此时,悠扬的手风琴声和着《山楂树》忧伤的旋律,让静秋禁不住放慢了脚步,驻足聆听。恍惚之中,我不由得想到《我的父亲母亲》,母亲初次见到父亲时,也是在这样山花遍野的季节。也许春天总是预示着一个美好故事的开始。
只是,我们猜对了开始,却没有猜中结局。预示,就好像“几乎”这个令人生畏的词汇一样,总是预示着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结果。
现在想想,建新开始喜欢上静秋也许是从递上那颗奶糖开始的。然后是一支钢笔,一双胶鞋,直到一颗心的交出。在那样的岁月里,他们就这样靠着物品的传递,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和温暖。没有言语,没有杂念,只有涤荡心灵的清纯和如金的沉默。
很多人会把建新和静秋的咫尺千里归结为“文革”时代的混乱无序,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性光辉的暗淡。而电影的真实却非如此。“文革”只是一个故事展开的背景,一个电影宣传的促销点。剥离或单纯地批判“文革”,只会剥离了人物的生命支点和情节的着力点。我也欣喜地看到,在这里,“文革”不再是导演肆意嘲讽的对象,不再是一切罪恶的必然。它只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恰好我们经过了那里,定格在那里,然后就有了或喜或悲的异样人生。
“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歌的世界里,单调的捣衣声自从在唐代的暗夜里响起,就始终裹挟着愁绪,穿越千年,响彻历史,在每一个人的心底激荡而起。这声音也响在建新和静秋的心底。母亲的制止和劝说,让他们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是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耆卿不经意的吟哦,竟成就了分别时的经典。万千关爱此刻化为无言的绕指柔肠。母亲的砧刀切断的是一沓沓的信封,切不断的是心与心的连接、守候。切不断的还有潸然而下的泪水和抑制不住的长吁短叹。在光与影交织的世界里,砧刀的“梆、梆”之声,一下一下,直指人心。留下我们浑身的战栗和感叹,还有散落一地的怅惘。
建新在哭,静秋在哭,母亲在哭。黑暗的影院里也有人在哭。
后来,建新病了。从此,天各一方。
静秋和建新的每一次离别都是在一个码头。那里,竹坞无尘,涧水清澈,涟漪轻扬。一湾浅浅的河水,让相思迢递千里,如隔万重。那个穿着洁白衬衣、沉默如金的少女,那个缓步而行、惆怅满腹的男子。临河而望,隔河而抱。
就在这淡水河边,在那个水光潋滟的晴暖初夏的正午,在放逐快乐的温暖明亮的黄昏,留下了他们嬉戏时的快乐,也印刻着他们牵手而行的浅浅足迹。乍别重逢时羞涩闪躲的眼神,开启了两个苦涩懵懂的青春之门。
电影散场后四处离去的人群中,隐然传来时代的喧嚣和叹息。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生长着一棵山楂树。在每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鲜活、丰润起来,开满一树或红或白的繁花,然后结成坚实的果子。静等秋来,回归泥土。
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就有了每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最近一直在读宋词,秋天的旷远澄澈,秋夜的霜白风寒,秋色的浅墨恬淡,还有无处不在的思绪让整个世界都沾染了宋词的哀婉之境。《山楂树之恋》里那种无爱的思恋、无过的惆怅,正是宋词的巅峰写意。相对于汉赋的汪洋恣肆、唐诗谨严格律,明清小说的市井俗态,我更欣赏宋词含蓄节制、细腻入骨的情感渗透,一如潮水般过后,让你无法挣脱那文字的牵扯。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张艺谋特意地把一个传统的感情故事放在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审视发展,硬是让没有理性可言的情感套上了刻板守旧的时代框架。宋词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读到的情感概莫能外。“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静秋和老三他们又是相逢在何时何地?
张艺谋还是回归了。他是一个坚守人文主义的艺术家,作品中洋溢着无处不在的温暖的人文情怀。《红高粱》中惨烈的厮杀掩盖不住人性的张扬;《菊豆》中惊愕的结局让人性的善恶难解难分。他是一个善于用画面和色彩来讲故事的导演。《英雄》里漫天飞舞的枫林红叶;《十面埋伏》中素雪覆盖的白桦林;《我的父亲母亲》中,山花烂漫处飘扬着的红丝巾。
在这里,我们还是看到了熟悉的张艺谋。绚烂温暖的画面在寂静了多年之后,终于在这黄叶缤纷的秋天激荡起遥远的绝响。
文摘
浅谈影视艺术赏析
一、影视作品中的视觉艺术
影视主体就是整部作品所围绕的人,自然人物就成了整部影视作品艺术的载体所体现出来,我们说一部电影作品的成功与否就是人的塑造的境界如何, 许多我们熟知的电影人物比如阿甘、傻根、蜜亚……都是在人物的塑造上发挥到了极致,故而使得他们成了整部电影的核心。
1.外形设计中的艺术。外形的设计直接反映了影视主体的身份、地位、生活情况、个性修养等等,这就是外形的设计所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展现,其中,发型、服装、化妆等修饰性外形设计甚至直接塑造出来了一个人所有的艺术。
2.情节中的艺术。电影有时候可以简单地说成一种故事,看电影就相当于听故事一样,有人物,有内容,有结局,还有留给人们的思考。艺术的体现,有时并不只是在现实物体中的,在影视作品中,艺术往往也隐藏于影视的情节中,情节的曲折变化,人物的感动抑或悲伤,愉悦抑或失望,影视情节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将人们拉入一个虚幻的世界去体会艺术。
二、影视作品中的听觉艺术
1.揭示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
2.推动剧情发展。音乐的抒情是音乐最具感染力的功能。在影视中的音乐更充分地展现了这一功能, 并且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3.塑造人物形象。影视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但通过演员的外形、形体语言、台词等来塑造,在人物声音方面塑造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4.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学习月刊》 2011年第7期)
终于,建新还是离开了;终究,静秋还是没有喊出他的名字。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当最后一行字在银幕上渐渐隐去的时候,黑暗的影院里悄无声息,压抑着的抽泣声让整个空间弥漫着感伤、哀怨的味道,经久不散。
这是九月初三的夜晚。唐诗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样的夜晚,秋意渐起,寒露欲湿衣,时有暗香盈袖来。就像三十多年前的秋夜一样。
静秋初到西坪村的时候,是一个春光烂漫的季节。山野青青,溪水潺潺。油菜花肆意地长满了山坡的每一个角落,迎风招摇。招摇的还有那一株枝繁叶茂的山楂树,在斜斜的山坡上寂寞地生长,任凭城里来的静秋打量着、喜欢着。
于是,在水墨画印染般的大山里,我们看到静秋在山花丛中,缘路前行。此时,悠扬的手风琴声和着《山楂树》忧伤的旋律,让静秋禁不住放慢了脚步,驻足聆听。恍惚之中,我不由得想到《我的父亲母亲》,母亲初次见到父亲时,也是在这样山花遍野的季节。也许春天总是预示着一个美好故事的开始。
只是,我们猜对了开始,却没有猜中结局。预示,就好像“几乎”这个令人生畏的词汇一样,总是预示着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结果。
现在想想,建新开始喜欢上静秋也许是从递上那颗奶糖开始的。然后是一支钢笔,一双胶鞋,直到一颗心的交出。在那样的岁月里,他们就这样靠着物品的传递,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和温暖。没有言语,没有杂念,只有涤荡心灵的清纯和如金的沉默。
很多人会把建新和静秋的咫尺千里归结为“文革”时代的混乱无序,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性光辉的暗淡。而电影的真实却非如此。“文革”只是一个故事展开的背景,一个电影宣传的促销点。剥离或单纯地批判“文革”,只会剥离了人物的生命支点和情节的着力点。我也欣喜地看到,在这里,“文革”不再是导演肆意嘲讽的对象,不再是一切罪恶的必然。它只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恰好我们经过了那里,定格在那里,然后就有了或喜或悲的异样人生。
“厌向殊乡久离别,秋来愁听捣衣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歌的世界里,单调的捣衣声自从在唐代的暗夜里响起,就始终裹挟着愁绪,穿越千年,响彻历史,在每一个人的心底激荡而起。这声音也响在建新和静秋的心底。母亲的制止和劝说,让他们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是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耆卿不经意的吟哦,竟成就了分别时的经典。万千关爱此刻化为无言的绕指柔肠。母亲的砧刀切断的是一沓沓的信封,切不断的是心与心的连接、守候。切不断的还有潸然而下的泪水和抑制不住的长吁短叹。在光与影交织的世界里,砧刀的“梆、梆”之声,一下一下,直指人心。留下我们浑身的战栗和感叹,还有散落一地的怅惘。
建新在哭,静秋在哭,母亲在哭。黑暗的影院里也有人在哭。
后来,建新病了。从此,天各一方。
静秋和建新的每一次离别都是在一个码头。那里,竹坞无尘,涧水清澈,涟漪轻扬。一湾浅浅的河水,让相思迢递千里,如隔万重。那个穿着洁白衬衣、沉默如金的少女,那个缓步而行、惆怅满腹的男子。临河而望,隔河而抱。
就在这淡水河边,在那个水光潋滟的晴暖初夏的正午,在放逐快乐的温暖明亮的黄昏,留下了他们嬉戏时的快乐,也印刻着他们牵手而行的浅浅足迹。乍别重逢时羞涩闪躲的眼神,开启了两个苦涩懵懂的青春之门。
电影散场后四处离去的人群中,隐然传来时代的喧嚣和叹息。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生长着一棵山楂树。在每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鲜活、丰润起来,开满一树或红或白的繁花,然后结成坚实的果子。静等秋来,回归泥土。
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就有了每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最近一直在读宋词,秋天的旷远澄澈,秋夜的霜白风寒,秋色的浅墨恬淡,还有无处不在的思绪让整个世界都沾染了宋词的哀婉之境。《山楂树之恋》里那种无爱的思恋、无过的惆怅,正是宋词的巅峰写意。相对于汉赋的汪洋恣肆、唐诗谨严格律,明清小说的市井俗态,我更欣赏宋词含蓄节制、细腻入骨的情感渗透,一如潮水般过后,让你无法挣脱那文字的牵扯。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张艺谋特意地把一个传统的感情故事放在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审视发展,硬是让没有理性可言的情感套上了刻板守旧的时代框架。宋词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读到的情感概莫能外。“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静秋和老三他们又是相逢在何时何地?
张艺谋还是回归了。他是一个坚守人文主义的艺术家,作品中洋溢着无处不在的温暖的人文情怀。《红高粱》中惨烈的厮杀掩盖不住人性的张扬;《菊豆》中惊愕的结局让人性的善恶难解难分。他是一个善于用画面和色彩来讲故事的导演。《英雄》里漫天飞舞的枫林红叶;《十面埋伏》中素雪覆盖的白桦林;《我的父亲母亲》中,山花烂漫处飘扬着的红丝巾。
在这里,我们还是看到了熟悉的张艺谋。绚烂温暖的画面在寂静了多年之后,终于在这黄叶缤纷的秋天激荡起遥远的绝响。
文摘
浅谈影视艺术赏析
一、影视作品中的视觉艺术
影视主体就是整部作品所围绕的人,自然人物就成了整部影视作品艺术的载体所体现出来,我们说一部电影作品的成功与否就是人的塑造的境界如何, 许多我们熟知的电影人物比如阿甘、傻根、蜜亚……都是在人物的塑造上发挥到了极致,故而使得他们成了整部电影的核心。
1.外形设计中的艺术。外形的设计直接反映了影视主体的身份、地位、生活情况、个性修养等等,这就是外形的设计所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展现,其中,发型、服装、化妆等修饰性外形设计甚至直接塑造出来了一个人所有的艺术。
2.情节中的艺术。电影有时候可以简单地说成一种故事,看电影就相当于听故事一样,有人物,有内容,有结局,还有留给人们的思考。艺术的体现,有时并不只是在现实物体中的,在影视作品中,艺术往往也隐藏于影视的情节中,情节的曲折变化,人物的感动抑或悲伤,愉悦抑或失望,影视情节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将人们拉入一个虚幻的世界去体会艺术。
二、影视作品中的听觉艺术
1.揭示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
2.推动剧情发展。音乐的抒情是音乐最具感染力的功能。在影视中的音乐更充分地展现了这一功能, 并且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3.塑造人物形象。影视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不但通过演员的外形、形体语言、台词等来塑造,在人物声音方面塑造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4.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学习月刊》 2011年第7期)